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反思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反思

  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什么是主题性学习?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主题性学习,旨在不要教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就是从阅读这个核心入手,进行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科书编写的主题单元为基础,围绕主题进行大量课内阅读;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大约三分之一的课堂教学时间学完教科书,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大量阅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压缩课内学习教科书的时间,用以进行大量阅读。主题性学习要求教师少讲,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要求根据学生的“学”设计教学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搞繁琐的课文分析,不盲目追随“新”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完成课堂教学。

  根据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要求,应做好两个方面:

  第一,搞好文本教学,让主题深入童心。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唤醒学生生命的过程。对一篇课文来说,对显而易见的主题,一定要以学生情动为基础,将鲜明的主题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人教版第三册第五组课文,单元主题是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称赞》课文以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为内容让学生感受称赞的作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由称赞班中的同学,并当即采访被称赞的同学的心情;课中,可以让学生代替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评价同学的朗读、发言;复习生字词时,以“看谁能得到小刺猬、小獾的称赞?”让学生做小刺猬,小獾来评价。让学生体验被称赞时的快乐心情,同时学会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给那些值得我们称赞的人送去自信、快乐和轻松。这样,一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在动情中感受,在感受中动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为单元主题的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浅水洼里的小鱼》单元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在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感受主题,再通过师生对话,资料拓展与学生共同提升文本主题:关爱生命,享受生命,关注亲情,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在这样的多元感悟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提升,让学生更广阔地了解文章的背景来丰富文本内涵。如果说一篇课文的主题在浓浓的情意中学生有所感受,那一组课文主题的连接,则将会给学生情感强有力的冲击。教材中一组课文一个主题,虽然几篇课文表面是独立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是不相连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教学时要教学生学会一篇看全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同一主题的陶冶和升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

  第二,关注课内外阅读,让主题滋润童心。当前,开展主题性学习的瓶颈在于课外阅读甚少。一方面,教育与社会的认识水平不优化,缺乏读书氛围与大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家长观念陈旧,唯语文课本当圣经。这阻碍了语文主题性学习,导致语文学习路子越走越窄,甚至是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基于此,语文教学要加强文本与课外实践的联系;语文教学要加强有效的课外阅读,丰富原始积累。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语文能力。语文主题性学习可以向其他学科、向课外阅读,向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有层次、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如第三册第一组课文“美丽的秋天”,在整组课文学习中紧紧围绕“秋天”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从课文中的“秋天”走向生活中的秋天。上了《识字一》结合课外阅读让学生做一做秋天诗、文、词句的读书卡;上了《秋天的图画》结合美术课画一画眼中的秋天,贴一幅美丽的落叶画;上了《黄山奇石》、《古诗二首》、《植物妈妈有办法》结合秋游,到田野、郊外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观察秋天的变化,写一写对秋天的感受。这其中有的可以独立完成,有的与同伴合作完成,有的与父母一起完成,再进行图画展示,落叶画欣赏,读书卡交流等相互交流活动,让学生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之中,享受秋天丰收的快乐,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丽,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绝不可能仅仅来自于几本语文课本,更多的要来自于课外阅读、来自于对生活的阅读。在当前课外阅读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每一个语文教师有责任担当起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义务,每一所学校有义务为师生创造课外阅读环境的责任。语文教师或者说学校应做到:结合单元主题内容,每个单元向学生推荐2—3篇优美文章;每生每学期至少有1—2本可读性读物或者是经典读本;每学期至少开展3—5次读书活动;每学年图书室应当增加一定量的图书,把学习专栏从教室向图书室延伸。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站在这个高度去认真对待读书问题。当然,不同的读物、不同文体的文章,它们的阅读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时要精读;赏析精彩片段时要诵读;了解文章大意时要泛读;寻找信息时要跳读。总之,课外阅读是个永恒的课题,无论是学语文,还是教语文,对此的追求应该是不变的。

  什么是自主教育?从宏观上看,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弘扬自信、自主、自强、自律精神,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上,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从微观上说,小学语文课堂自主性教学应把握五个基本点:

  1.坚持以生为本,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中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课时目标,都要体现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讲的是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讲的是语文能力。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说会写。自主教育体现的是以生为本,就是要围绕这个目标,改变那些不适应学生主动发展需要的目标任务、教师角色、教的行为、学的方式、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起来、说起来、写起来。学生能读、能说、能写,就是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

  2.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参与率,均衡促进学生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彰其显独特的魅力。最直接最明显的是:有效的组织和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搭建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均衡提高语文成绩的平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对此,笔者感触最深的有两个典型事例:一是xx镇中小学全部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当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秩序难组织、难维持、学习参与率低下时,xx镇即使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也井然有序,小学教学成绩的稳步提高、均衡发展也印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尤其石塔河小学二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叹为观止。二是某镇中心小学曾经从一年级开始分组教学试验,两学年中笔者跟踪调研四次,无论是本校教师授课还是十堰市直学校名师到该校送教,该校两个平行班在课堂教学秩序、课时教学目标落实,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方面,试验班远远好于非试验班。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语文传统教学的“多读”互动:一是书目举荐互动。在课外阅读中,小组成员的阅读书目不尽相同,这个书目可能代表了一段时间内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话题,阅读需求,小组同学之间通过开放的、互动的书目推荐能够扩大阅读范围与视野。二是读本借阅互动。充分利用小组的读本资源,增设数条借阅链,组织开展读本借阅互动,变单向借阅为互动借阅。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享受平等的换书快乐,享受赠与别人精神食粮,手有余香的快乐。这份快乐,引领他们更加关注读本,关注阅读。三是分享交流互动。读书的体会,读书的收获,必定有个载体呈现。结合课外阅读,学生或摘抄好词佳句,或抄写隽美的文章,或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优秀的摘抄,畅谈读书体会,分享各自的理解,各自的感受,各自的体验,各自的思想。在交流互动中,不仅学习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还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的是是非非从自主教育开始就有了争论,这里无须在理论与实践上再举证。所以,能不能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高年级能行、低年级不行的问题,也不是小班额可行、大班额不行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把握理念、勇于探索自主教育课堂改革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老师,才有资格品尝它的魅力。

  3.精心编制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提倡所有年级都使用导学案,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受识字量、阅读能力的限制,往往对导学案涉及的问题还不能靠独立阅读去审题。条件成熟的中高年级可以编制导学案,但导学案的编制必须与教案、作业练习区别开来,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突出自主性学习方法指导,突出阅读、感悟、倾听、交流、表达、评价等学习过程,突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养成教育。语文导学案切忌重书面作业,轻阅读理解。

  4.优化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落实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自主性学习的“三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提高)“六步”(导入定向→自主体验→合作展示→探究点拨→自测反馈→反思总结)是革除语文教学陋习、开展自主性学习、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三环”“六步”教学流程增强了目标意识、时间意识、方法意识、效果意识,体现了先学多学、后教少教、顺学而教的教学原则。我县小学语文中心研究组研究的精读课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激情导入,构建阅读兴趣——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词——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紧扣重点,指导书写。第二课时:复习导入,温故知新——细读课文,感悟内容——品读欣赏,背诵积累——拓展阅读,综合练习),正是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就方法上来说,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就学科特性上来说,它体现了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基本能力。

  5.转变教师角色,融入学生之中,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自主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性学习,二是教师的自主性教学。语文教师的自主性教学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改变角色,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作为参与者,凡要求学生会读、会背、会写的,教师也要会,所以我们提倡语文教师要读经典、写“下水”作文;作为合作者,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交流、展示,倾听学生意见,尊重学生人格,融入学生之中;作为引领者,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语文知识,重要的是用“语文”去教给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法,用“语文”去滋润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他们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主题性学习与自主性教育的关系。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是语文学习观点,小学语文自主性教育是教学方法。主题性学习为多读、多背、多写,提供了原始素材,丰富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它“迫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阅读、积累、练笔,“迫使”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它为自主教育在语文学习领域提供了用武之地。自主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态度、品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读、去背、去写,它为主题性学习任务的完成、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主题性学习如果没有自主教育的保障与支撑,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表象;自主教育如果没有主题性学习内容,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摆设和空架子。简单地说,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种子;自主性教育,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培养了科学的耕作技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这种土壤、种子、环境、气候与科学的耕作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会结出语文教学的丰硕成果。

[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