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1.质点:

  质点:将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但无体积、无形状的点。

  理想化模型:现实中并不存在。

  影响:对研究结果无影响时才能将物体看成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自转、研究火车过桥、给体操运动员打分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

  2.位移:

  位移: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

  大小: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无关:与中间路径无关。

  路程:起点到终点的路径的长度。

  例如:在圆形操场跑一圈,位移等于0,路程等于周长。

  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总位移与总时间之比。

  大小: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无关:与路径无关。

  平均速率: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

  例如:在圆形操场跑一圈,平均速度等于0,平均速率等于周长除以时间。

  4.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某瞬间、某时刻、某位置的速度。

  大小:无限短距离内的平均速度。约等于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方向:轨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5.矢量:

  矢量: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矢量有方向。

  目前学过: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其他是标量。

  标量:不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标量没有方向。

  6.国际单位制:

  包括:基本单位(7个)、导出单位、*辅助单位(2个)。

  目前学过的基本单位:千克、米、秒。(*另有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

  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单位,例如:牛顿。

  非国际单位:厘米、克、英寸等。

  7.时间和时刻:

  时刻: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时间:时间轴上的一个间隔。

  之差:时刻之差等于时间。

  例如:火车时刻表上的出发到达“时间”都是指时刻。运行“时间”是指时间。

  8.加速度: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

  大小: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a=dv/dt

  方向:等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等于合外力的方向。

  无关: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或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正负:假如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运动的a>0;减速运动的a<0.

  原因: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9.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的性质。

  固有属性:物体本身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的性质。(不变快,不变慢,不转弯)

  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不是力:惯性不是力,是性质。

  10.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

  x=v0t+(1/2)at^2

  x=(1/2)at^2

  h=(1/2)gt^2

  速度公式:

  v=v0+at

  v=at

  v=gt

  推论:

  v^2-v0^2 = 2ax

  v^2= 2ax

  v^2= 2gh

  平均速度:

  v=(v0+v)/2=x/t=vt/2

  x=t(v0+v)/2

  11.运动学解题方法:

  1)画线段图

  2)标出已知和所求量(初速度、末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

  3)按特征选择公式

  12.三种性质力:

  重力:G=mg,竖直向下

  弹力:f=kx、垂直于接触面

  摩擦力:f=uF, 0<=f<=fmax平行于接触面,阻碍相对运动。

  13.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除非有外力改变它。

  表明:保持匀速或静止是物体的性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的方向等于合外力的方向。

  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公式:a=F/m 或F=ma.

  15.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直线;同生、同灭、同性质;作用点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合力无意义。

  二力平衡:等大、反向、共直线;作用点在同一个物体上;合力为0.

  16.超重、失重:

  超重:压力大于重力,人体感觉自己变重了,其实重力不变。

  失重:压力小于重力,人体感觉自己变轻了,其实重力不变。

  例如: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人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减速上升或者加速下降时人体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经常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宇航员仍然受地球引力。

  17.合力、分力

  合力:能够等效替代两个力(或多个力)的那一个力。

  分力:能够等效替代一个力的那两个力(或多个力)。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关系。

  例如:斜面上的物体受重力mg作用,可将重力分解(替代)为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分力mgsina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mgcosa.

  13.合成、分解力的原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若用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表示分力,那么它们所夹住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

  三角形定则:若用三角形的一条边表示合力,那么另外两条边(首尾相接)就表示分力。

  关系:三角形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一个变种,它们适合不同场合。

  14.平衡:

  物体平衡:物体静止或者匀速(缓慢移动看成平衡)。

  力平衡:能使物体平衡的几个力。

  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0。

  不平衡: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转弯。

  15.求解平衡问题方法:

  合成法:三个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合力与剩下一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正交分解法:平衡力分解到坐标轴上后,两个坐标轴上的力分别平衡。

  建立坐标的方向:垂直力多的方向;无关的未知力的方向;对称轴的方向。

  整体法:相对静止或相对匀速的几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先整体后隔离:整体法不考虑内力,简单。

  先两头后中间:两头的物体受力少,简单。

  16.求解不平衡问题方法:

  合成法:受个力作用时,两个力的合力(对角线)方向沿着加速度方向。

  建立坐标:沿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正交分解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分解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到坐标轴上;列平衡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

  整体法:相对静止或相对匀速的几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先整体后隔离:整体法不考虑内力,简单。

  先两头后中间:两头的物体受力少,简单。

  加速度相同:隔离体与整体的加速度相同。

  17.实验:

  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与合外力的关系;

  记住原理、工具、步骤、注意事项。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