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作文教学方法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2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绘本的图文之间相互衬托,在讲一个故事的同时,也在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升华孩子的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绘本作文教学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结合单元主题,使绘本作文教学系统化

  目前供我们教学参考的绘本琳琅满目,但问题是:我们该怎样选择绘本?怎样来设计主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向孩子传授解读绘本的技巧?怎样让孩子们读写衔接,循序渐进地进行绘本作文?我们可以借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对绘本作文教学进行阶段性的目标设定,也可以和我们语文教学的单元主题相结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围绕自然景观展开的,我便选择了绘本《大自然的日历》,该绘本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该绘本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美妙的自然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第三单元是以童话为主题,我们选择了德国绘本作家丹尼尔纳波的《布鲁姆博士搞不懂》,这个绘本故事无论是文本还是绘画风格上,都充满了夸张的嬉闹与谐谑,呈现着一种机智、从容的幽默喜剧色彩。这个单元的习作就是让学生自己写童话,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促使其去学习语言的幽默与智慧。

  二、解读好绘本,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绘本作文教学,首先是阅读绘本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绘本的观察和讨论。观察贵在发现,讨论重在交流。在观察和讨论中,怎样有效地解读绘本中的图文?怎样丰富故事的细节?怎样通过精心的设计,逐步地深入,有层次、有梯度地让孩子进入角色,使他们的想象力充分地被激活,从而透过文字与画面,进入到一个新奇美妙的境界中,这是我在组织教学中要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爱心树》是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一部轰动世界文坛的经典作品。文章向我们讲述:大树给予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男孩从大树的身上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的快乐与幸福,直到风烛残年,身心俱惫,仍然可以在仅剩的老树墩上休息……作者用简单的线条和充满诗意的文字,创作了一则生活寓言,这则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爱心树》的故事情节简单,却给我们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言平白,却足以给人以心灵的冲击。于阅读而言,《爱心树》是一份心灵的鸡汤;于习作而言,《爱心树》更拥有丰富的可开掘的素材。

  在第六单元的作文教学中,依托绘本《爱心树》展开,课前我做足了功课,依据四年级孩子的特点,不单纯停留在认字、朗读的阶段,而是要找到写作的灵魂,由此找到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开始由我静静地读,孩子们静静地听,完整地听完这个故事,给孩子们以心灵的冲击,使其达到想要表达的欲望。我结合习作的方法,使孩子们依次进行回味,更好地深入故事,深刻感悟,最后展开想象。孩子们在这一系列的沉淀之后,产生了更深刻的感悟。当听到孩子们交流自己的习作时,还是有很大的惊喜。所以教学中的“导”与“引”,对学生观察和讨论会起到推波助澜、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绘本再建构,让编写故事成为一种享受

  在进行绘本作文教学时,落脚点应在绘本阅读后的写作上,这是孩子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其中,情节的想象、故事的连贯、材料的取舍,都会成为教学的难点。比如依据绘本展开情节的想象,对于多数孩子来说,这可能不成问题,难就难在想象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合理性,难在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因此,教师应让孩子抓住故事的脉络,将故事连贯串通,对画面文字进行艺术的“补白”,使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让绘本中的角色对话、心理刻画、动作语言灵动起来,让细节描写逼真生动。

  在读绘本《失落的一角》时,我让学生抓住故事的情节,体会故事带给他们的思考,让孩子们由书中的物联想到身边的人,由书中的事联想到身边的事,回味自己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想象与补白。在同伴的帮助下和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写作思路渐渐地宽广起来,越来越轻松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诉诸笔端,让写作真正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绘本就是那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等待着我们用线穿成一串串精美的项链。让绘本资源走进习作教学,丰富习作教学的资源,这将是我不断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