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朱诺观后感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3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朱诺》讲述一个10多岁的聪明女孩意外未婚生子,最后把孩子送给另外一对夫妇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文章吧。

爱情电影朱诺观后感

呃。首先这部电影描写的不是目前还活着的美国人的生活。也不是以前曾经活着现在已经死了的美国人的生活。甚至不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的真实生活。

这电影描写的是一个温和的美国自由主义者头脑中理想的政治正确的美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编剧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或者是为了讨好在电影评论界占压倒性多数的自由主义者),首先当然要表明立场,认可女性拥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堕胎的权利。所以他安排Juno一开始就毫不犹豫的选择堕胎。如果你注意了的话,还可以看到Juno在学校的置物柜上还贴了一个反基督教的小贴士(在十字架上打了一个禁烟叉,上书“不良信仰”)

到这里,编剧已经把自己激进自由的立场表明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在Juno到了堕胎诊所门口的时候,突然间又蹦出来了一个她的亚裔同学。。通过名字暗示,那个女孩明显是中国人,虽然她没有口音,可是她反对堕胎,估计也是那种热心参加周日教会学校圣经学习班的典型亚裔移民家庭的孩子。。这里还不忘小小的揶揄一下那个倒霉的“中国孩子”,"all babies want to get borned"...(英语母语人士听到这句话的效果跟中国人听山东话的小品那种喜剧效果差不多)

我们很酷很理性朋克的Juno虽然不会像那可怜的保守的“中国小孩”那么“不酷”,但她也是“敏感纤细”“充满灵性”的酷小孩,听到肚子里的胎儿现在这个阶段已经长出指甲了,她忽然又变得“很尊重生命”。无视基督教/保守主义者的劝诫是酷的,不尊重生命则是不酷的。编剧需要她是一个酷小孩,所以她最后打了退堂鼓,叫停堕胎。

编到这里,编剧成功的

1.无视了保守主义者反对堕胎的立场

2.揶揄了保守的亚裔移民群体

3.表示了对生命的尊重

总之,政治上正确的不能再正确了。接下来为了延续“酷,但不残酷的青春”的风格,Juno很轻松的选择把孩子交给不育夫妇领养。又一次,在政治正确的方向上狂奔~

接下来Juno的父母也登场酷起来了。为了让他们更酷,Juno的母亲还被设定成了继母的角色。父亲和继母都很冷静理性的处理女儿的突然怀孕然后还时刻不忘表达温情、支持、坚定支持。。父母酷完,接下来登场的是那对不育夫妇,这一对其实不怎么酷...男的长不大、女的枯燥外加神经质,可这就更反衬出了Juno及其家庭的酷ness...等大家都酷得差不多了,不育男突然提出要跟不育女离婚,不育女和Juno在一起“你in我也in”的完成了孩子的交接仪式,凸现了女性的独立和坚强。在政治正确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至于真实的美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看看他们两次把George W Bush选上台这个事实,有点大脑的人,大概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其实看完片子的同学们大可不必感叹“文化的差异”,这片子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美好愿望,一温和自由主义版本的“样板戏”。

但我宁愿相信编导的意愿是好的。这片子不光对美国人有指导意义,对中国人也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全世界的父母、酷小孩、不酷的小孩都应该一起看看,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用一个不那么哀怨或着传统的视角来看待生活,生活可以多么的化腐朽为神奇。不要只是抱怨“美国社会开放,中国社会保守”“国情不同”“文化差异”伍儿的。。。其实没那么玄。美国人也达不到这片子里政治正确的那个高度。但这片子为人们,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揭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光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人们,也许真的会受到这电影的感召,变得“放轻松,别在意”起来了呢。

爱情电影朱诺观后感

Juno这片子,刚一开场看到那卡通处理的文字和画面,我就觉得很对味。清澈干净的音乐,温暖灿烂的阳光,渲染出酷酷的青春。

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陈述这样一件事,这样一件其实很沉重或者可以被描述得很horrible的事情,用如此一个轻松的基调去讲述。

16岁的孩子,一路走着喝完一大桶橙汁,为了制造做三次pregnent test的原料。用可爱的汉堡型的电话打给women now,中途电话接触不良,还要晃上一晃。

跟男孩说,我想,我应该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因为,生理课上说,一旦怀孕了,就很可能会生出孩子。男孩说,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就像妈妈和老师们一样。

男孩的同学说,你知道Juno怀孕了吗?……就像我们的妈妈和老师一样?……你知道是你的吗?……你太厉害了!……我看你应该留胡子了。……

为什么大家都看着我? 因为你的肚子是个球面。 哇你开始学几何了。

一次一次,忍俊不禁。原来,事情也可以被描述得不那么horrible.

有些细节其实很感人。

继母说,无论如何,还是感谢上帝的这份馈赠。

继母在B超室里跟护士争执以捍卫“出轨犯错”的女儿。或许在中国人的眼里,一个母亲,在这样的时候,应该为自己的女儿感到羞愧,应该和别人一起指责自己的女儿,但是,Bren没有。她说,你怎么知道我的女儿就不会是一个好母亲。她对护士说,做好你自己的事情的就可以了。她或许是要说,不要随便去评价别人,你并不能知道别人到底是怎样的。

于是我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

父亲说,我以为你是一个知道适可而止的女孩。Juno沉默一会,眼中有难得的严肃和无奈,说,我也不知道我是哪种样子的女孩。

其实谁也不知道谁到底是怎样的。仅仅是不要随便去评价别人。

其实,她并不因此就应该被定义为一个坏孩子,是不是。

至少她能勇敢地去承担,去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去承担怀胎十月的痛苦。她不能跟同学们一起看电影砸甜甜圈,还要忍受所有人奇怪的目光,但是,她不责怪任何人。她甚至仅仅在男孩约了别的女孩出去的时候有些生气,而后来还是觉得是自己不对。

面对以及承担,是多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她尽自己所能,付了责任。

或许青春就是这样。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不要摔跤。能不摔跤当然更好,但是,就算摔了一跤……又怎样呢。。也许会有些疼,但至少不会摔成残疾,不会对于在未来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构成障碍。那就行了。

阳光依旧鲜艳,青春依然灿烂。

经历过泪水,懂得了即使相爱的人很难永远快乐地在一起,却终究可以寻找到一个爱你的可以接受一个最真实的你的人不管你开心还是生气,美丽还是丑陋爱你的人还是觉得太阳是从你的屁屁里升起的。那才是你值得相守的人。

虽然,或许你要经历很多才能遇见,甚至是一场失败的婚姻。但也许,他已经就在你的身边。

影片的最后,女孩穿着帅气的衬衫骑着帅气的赛车背着帅气的吉他去找男孩,暖暖的色调,阳光软软地洒在房子前面的台阶上,男孩女孩唱着清澈的歌,温柔地相吻。

这样的画面,温暖到落泪。

青春依然是纯净的,是不是。。

很喜欢的片子。。有喜欢的色调。喜欢的音乐。喜欢的车子。喜欢的房子。喜欢的阳光。喜欢的青春。

爱情电影朱诺观后感

朱诺,十六岁,高中生,摇滚分子,怀孕两个月零四天。猜猜看,接下来会怎样?

一部暗黑系电影?

怀孕的未成年少女被排挤为异类,独自承受命运的苦难,挣扎于悲愤无望之中,以控诉这个社会的冷酷无情?

不,不不,小制作电影《朱诺》之好,在于其平和。它的卓尔不群,恰恰来自它的温柔。

它温柔地决定让朱诺生下这个孩子,并不因为她是基督徒,而是因为一个同学曾告诉她“宝宝已经有手指甲了”。

虽然一向认为“酷”是一个已经被用滥了的字眼,但我还是得说,朱诺是很酷的。

她会坐在男友家门口的沙发上,翘起二郎腿,叼着烟斗向他宣布自己怀孕的消息。

会亲自为腹中胎儿挑选领养人一对多年不孕的中产阶级夫妇,马克和瓦内莎。

她甚至会与同为摇滚爱好者的马克争论摇滚的黄金时代是在1993年还是1977年,而戈登路易斯和达里奥阿基多两人谁才是真正的恐怖片大师。

不知是何缘故,近半年来电影集体“怀孕”:《一夜大肚》、《女招待》、《四月三周两天》,还有《朱诺》,好像只要女主角挺着一个“此中有人,呼之欲出”的大肚子,影片对人性的探究就会变得更饱满似的。

但即便是在如此另类的整体语境下,《朱诺》仍然别具一格,不容忽视。

其特出之处正在于,它赋予了整个妊娠事件一种儿戏的心情,却又绝不止于儿戏,正如它不轻言爱与恩慈,却将温柔坚定的人性力量散布于日常散布于细节。

我始终记得那一幕

朱诺即将临盆,却意外得知马克将与瓦内莎离婚。

在回家的路上她把车驶到路边,哭了一场:孩子气地瘪着嘴,无措地抚摸自己的肚子,用袖口擦鼻涕。

哭过之后,仍得上路,就像我们在每一个人生的关卡所做的那样。不然怎样?

无怪乎她会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小妖女艾伦佩吉实在是太复杂了。

虽然从《硬糖》到《朱诺》,她扮演的都是未成年少女,但是请注意,在她幼嫩的皮相下面潜伏着一枚暗器般的老灵魂。

与同样以“洛丽塔”形象名世的娜塔丽波特曼相比,艾伦无疑稍逊美艳,却更具边缘气质,这种气质犀利、有杀伤性,可能造成不适,但却令人印象深刻。

听说同时获得此项提名的还有凯特布兰切特,于是今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究竟鹿死谁手,我简直要拭目以待了。

让我们还是说回到这部电影,说回到它的女性主义意蕴

胎儿的生父仍是个孩子,他所能想到的面对这个胎儿的方式竟是抱着一堆甜甜圈请朱诺去看《儿女一箩筐》。

胎儿的养父则临阵脱逃,在成为科特柯本之前,他还没有准备好当一个父亲。

呵,是艾吕雅的诗吧,男人只会变老,不会成熟。

这才会有那个顺理成章的结论,歌德说的,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如此,高中生朱诺的风流孕事,最终还是变成了女人和女人之间的事。

而我更想知道,当岁月过去,朱诺会成为一个安静的妇人么?

她会不会在夏日午后,金色的阳光里为她的孩子们做苹果派,一边听Runaway的歌?

应该会吧,因为,你知道,其实有多少不羁,就会有多少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