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精选观课报告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4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有幸参见了2016年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在这次活动中聆听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飞向蓝天的恐龙》《天净沙秋思》《识字7》等四篇课文的说课、讲课、评课、反思。其中,我对向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印象最为深刻。该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向老师在这节课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简洁大方的多媒体课件,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一、从文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堂伊始,向老师先是板书“爬山虎”,强调“虎”字横勾一笔,让学生想象老虎的身体部位,从而加深印象。回顾学过的状物的文章《爬山虎的脚》,学生介绍了解的叶圣陶先生,这样既能领导学生回顾知识,又教给学生知识相互联系的方法。“我们走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师生板书课题,齐读。这篇课文讲了我和叶先生的哪几件事呢?带问题学习课文,好奇心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品味语言,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感受人物形象。

向老师紧紧围绕“修改作文”“邀请做客”两件事,首先带领学生找到描写这两件事的段落,然后标上“双竖线”,学会划分文章的大段落。借助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删”是象形字,看到古字,能快速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楷模”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通过楷树和模树的图片,以及老师的讲解,学生深刻理解楷模的意思,而且对“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这一句总领全文的话,理解透彻,从而带动全文的理解。接下来让学生找出关键词“认真”“平和”,细细地品读文本,找出“密密麻麻”,看叶圣陶老先生批改的作文,看叶老先生工作的照片,以及叶先生的简介,体会叶老先生的认真、平易近人、堪称楷模的品质。最后总结,联系上下文感受人物形象是一种学习文章的方法。教会学生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自学其他的叙事性文章。

四年级的学生,应该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向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符合叙事性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对文章的人物、叙事情节以及故事的结构有了初步的感知和把握,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里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向老师主要讲解了第一件事,抓住“楷模”两字,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链接资料等方法,来感受叶老先生的品质。通过逐层拼读,学生对叶老先生的敬意越来越深,对叶圣陶老人也不感到陌生了。向老师抓住了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一节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体现出“实效性”?在这节课上有所体现。语文教学,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个人认为,这堂课是有效的,教学目标总体来说得到了落实:学生能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品词析句,畅谈感受;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等阅读方法学生也得到了运用;并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下面从几个维度对该课进行分析:

纬度一:学生学习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节课上,老师力求通过引导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但可能学生初次面对这种情况,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好的,有29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涉及到的面表较广。集体交流次数只有一次,从第二个统计图更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坐在教室左边、右边、后边的学生没有忽略,反倒是刻意的关注这些学生,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多。

维度二:教师教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老师整堂课做到了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语法等方面规范化;使用标准普通话教学,吐字清晰,比如口型、舌头的位置、牙齿开闭等都非常到位。课堂教学时音量也做到了以安静时末排学生听清即可,语速以略慢为宜,让学生便于听清及留有消化思索的余地。还善于运用了高低快慢变化形成和谐的语调和节奏,更好体现语言的表情达意效果。

纬度三:课堂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科书和多媒体:利用教科书进行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片段和相关资料,不仅直观,而且节省了一部分时间,使课堂容量相对更大。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向学生推荐了关于“肖复兴”的有关资料,更全面地了解了作者,而且这样的课外资源容易获得,学生在课下可以继续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了解肖复兴,进行课外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谓课堂评价语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对发言和朗读等表现,给予即时评判。

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远,这次对于研修活动,只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我愿意刻苦努力,明晰语文教学的方向,不断摸索,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