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小论文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5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哲学与人生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人生所以才有哲学,因为哲学才能反映人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哲学与人生小论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哲学与人生小论文【1】

  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传统。

  我们中国的哲学萌发于西周时期,“尊神、敬鬼”是中国的主要思想。

  后来“周公之礼作乐”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虽然后来出现了九流十家、百家异说的情形,但各家的思想均是形式逻辑和认识论不发达,思维以直觉为主,天人合一思想是发展的主线,不辩证亦不全面。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特征是自给自足,中国文化的主题就是在入世当中达到一种出世的境界……中国人,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

  无论如何都能找到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基地……中国人讲人性的时候,是非常情感化的。

  为什么呢?中国从孟子开始提出人性有四个基本的结构,叫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还有是非之心。

  这四心当中只有是非之心勉强可以算是一种理性……人总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寻找着一种平衡……”我觉得这句话恰到好处的概括了我国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写照,不同身份、处于不同遭遇的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哲学信仰,不管是潜意识里还是外在行为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世界观、价值观,而在我看来,我最喜欢、最信服的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我们学语文、算数学、背英语单词,这些都是学习,但这些更加注重的是应试教育,考好成绩的学习,这些学习的效果可能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可以立竿见影,但思想上的学习却能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其影响是伴随一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共有19个哲学原理,这些原理记得我高二刚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它只不过是一门空洞的课罢了,可是后来当自己在生活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的是真理,他教会我面对人或事的时候要辩证的、全面的、用发展的眼观去看待问题。

  以前的时候很喜欢庄子的道家思想,尤其是想起那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写尽了他那“无为”思想。

  同样还有那个在木桶里坐了一生地希腊犬儒派哲学家狄奥根尼我也很欣赏,他常说:“看到医生、哲学家、领航员,我就觉得人是最聪明的动物,看到释梦师、占卜家和他们的信徒,以及那些夸耀财富的人,我就觉得人是最愚蠢的动物。

  ”总之,他们都是想要挣脱世俗名利的束缚,想要超脱与现实却又无法彻底摆脱的人们,也正代表着现实中千千万万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而那些人,恰好是命途多舛或是看透了世态凉炎,消极遁世的人。

  行赏归欣赏,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变成了那样,大家都与世无争,那社会也就停止不前,会处于一种瘫痪状态。

  所以,“无为”的思想我们应该面对众多不属于我们的权利与欲望时可以用这个来束缚一下自己贪婪的心,但不得沉溺于其中,毕竟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大家都会有一天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应该更多的是积极起来,学学儒家思想里的礼乐文化。

  儒家思想虽然条条框框,束手束脚,让人感觉中庸的感觉,但是对于像我这样整天喜欢南柯一梦的人来说,还真是一味可以把我拉回现实轨道的良药。

  当然,还有一大主流思想就是佛家,佛家历来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颇远,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儒家执中,道家守中,佛家守空”,佛家教会我们如何淡定,要学会拿得起放的下,能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一句现在流行的话“神马都是浮云!”忏悔好、祈福也罢、佛家有好多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和马克思哲学比起来,还是具有排他性和片面性,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吃斋念佛,色即是空的,那社会还怎么繁衍发展,所以佛教也只适合于适合佛教的那些人,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更加客观地教我们接人待物、为人处世,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的。

  能够真正的客观的,辩证的看待问题,才能叫我们真的“拿得起放的下。

  因为,我们读懂了成败的规律,生老病死的客观存在,也就能真正的把握人生的命脉,避免走上极端。

  现在每当我碰到不开心的事时,我会辩证的分析原因,所以我越来越崇拜马克思了。

  他的哲学思想明了易懂,不像我国的《易经》一样深奥难解,却与《易经》在辩证地看待事物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都是包罗万象,先人们智慧的结晶。

  哲学与人生小论文【2】

  时光匆匆,一学期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良多。

  虽然我只是非常浅显的了解了数位哲学家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仍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下面便是我的一些感悟。

  叔本华是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哲学家,他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流派。

  其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一位通俗小说家。

  叔本华从小就厌恶商业生涯,憧憬文人学者平静高雅的学术生活。

  叔本华最初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来该学哲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至为倾服。

  1819年发表重要哲学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60年病逝。

  叔本华的思想影响深远,其中以尼采所受影响最大。

  尼采曾说:“叔本华让我有勇气并自由地面对人生。

    文学大师鲁迅、梁实秋、文豪托尔斯泰、音乐家瓦格纳等旷世巨匠,都曾表示其生平深受叔本华影响。

  叔本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悲观主义哲学,他的悲观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人生就是痛苦”,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就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通俗点来讲就是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对欲望的不断追求,所有的生物中人的需求最多。

  叔本华把意志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碍称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而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追求目的是总是会受到挫折的,追求这个没遇追求那个也会遇,所以在追求目的时是痛苦的,而就算某个目的达成了,又会有新的欲望席卷而来,因为人的追求永无止境,所以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短暂的,所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以上可以算是叔本华哲学最基本的理解,不过上边的这种说法也算是稍

  稍有点欠缺的,在上面的说法中,幸福虽然短暂但终归还是有的, 可事实上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幸福被他给消除了,幸福是不可体验以及不可被检验的。

  叔本华哲学中有个特有的问题——苦闷,在他看来,是由苦闷中产生了世界以及人类生活(上帝的苦闷产生了人类,封建主义的苦闷产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基督教的苦闷产生了异教徒),尤其是人类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安排”;也是苦闷启发了思想本身,从而决定了一种哲学,对我而言,那就是叔本华的哲学理念。

  在这里,我不纠结于前者外部世界的问题,我挽留于此的是一种“主观性”的传承。

  叔本华的哲学来自于对苦闷的体验,所以我们需要首先理解苦闷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不过事实上也给不出什么定义来,如果我们愿意,苦闷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它是一种完全特殊的体验,一种人们希望能够有所体验却什么也体验不到的体验。

  苦闷因此是一种缺失的体验,一种人们希冀、甚至从某一固定时刻起开始等待,却始终未曾来临,也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

  每当人们获得一次满足,苦闷就会随之而来。

  叔本华认为,苦闷揭示了不同于痛苦的、无法证明的满足的表现。

  终于与我们一开始的痛苦说到一块去了,这儿的苦闷体验说的有点玄乎了,其实它也没那么玄乎的。

  有个叫保罗〃瓦莱的诗人在《海滨墓园》中写道,“如同果子被吃完, 变成饱胀的快感,如同它将消失化为快乐??”这个诗人其实是个幸福的诗人,他认为欲望之终和厌倦之初是体验幸福之时,在这短暂的时段中, 果实化为快感。

  这欲望之终即是我们达到目的之时,很简单,在四级成绩刚出来知道我们不仅没挂还过考不错时,我们的欲望达到了,当初可

  能有过一丝淡淡的喜悦,可是再过了没两天后这种快感就消失了,这就开始厌倦了,所以说在这个欲望之终与厌倦之初中间的这点小小空隙就是我们体验幸福之时。

  但这也仅仅是这位诗人这样认为,所以说他还是幸福的,到了叔本华这儿,他把本来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幸福的权力也给剥夺了,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为灰暗。

  在他看来,不仅变为“快乐”的果实消失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快感在作为快感被感受到之前已经“变化消失”了。

  换句话说,在世界的秩序中,也就是意志和时间的秩序中,幸福从未得以预见。

  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四级过了的时候好像有过的那点幸福事实上是虚假的,是没有被存在过的。

  是不是有些难以理解,确实,好像是进入了一个悖论,但这个悖论其实也挺容易理解的,因为他说“人们所说的满足和幸福并不清晰,其本质是消极的;在满足中,并不存在积极的东西。

  任何满足都不是通过其自身及其运动使我们感到满足,他必须是某种欲望的满足。

  欲望,实际上是剥夺,是所有快感的前提。

  然而,欲望止于满足,快感也是如此。

  这意思 就是人们会有满足这种感觉,是以欲望为前提的,就好像你有“要过四级” 的欲望,所以你懂得“没过四级”的痛苦,所以你才会有“四级过了”的这种满足感,才会有“四级过了”的这种幸福感,但当你四级确实过了时, 你“过四级”的这种欲望已经没有了,这种欲望没有了,你“四级过了” 的快感也就无从体验了。

  当四级没过时我们可以体验到痛苦,但过了四级时的满足去无法体验,这种痛苦得以检验,而快感、满足的无法检验验就 是所谓的“苦闷”的体验。

  叔本华就说,哲学的震动的产生,不仅要有对不幸的体验,还要有对幸福的不可能的体验,这二者的结合即是对苦闷的体

  验,这决定着哲学震动以及哲学赖以发挥的根基。

  如此说来,人一生要么是重复于周而复始的对欲望的追求,因而一生都处于痛苦之中,要么就是在意志达到某个目的之后而不得不处于苦闷的体验之中。

  毫无疑问,叔本华的哲学是无比悲观的,毫无道理吗? 我们应该丢弃它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我短短二十年的人生中,我不只一次体验到叔本华所说的痛苦、幸福、满足以及苦闷厌倦。

  就拿我考上大学这件事分析。

  不得不承认,中国绝大多数学生在他们童年、少年以及青年的前半段时期,人生最大的目的便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便是叔本华所说的意识所追求的目的,毫无疑问,我们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是“痛苦”的,甚至于许多人对着外在的困满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走上了自杀之路。

  作为一名考上山东大学的学生的我,自然也经历了这种痛苦,那么在痛苦之后的快乐呢?叔本华认为这快乐在作为快感被感受到之前已经“变化消失”了,但我却感受到了,那应该在我知道自己分数高过山大录取线的时候,但是,这快乐之后呢?

  我也同样感受到了“厌倦”、“苦闷”,整日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打游戏,上网,没有固定的作息。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为我没有下一个人生目标,但如果去追寻下一个目标,又不得不经历痛苦、苦闷、厌倦的过程,这是我所不想的,那么我的人生该怎样过,我的快乐又在哪里?叔本华同样也给我指明了方向。

  “快乐是不容易的事,在我们自身之中很难找到,在别处更找不到。

  ”一般人把毕生的幸福置于自身之外,他们把幸福寄托在财产、地位、荣耀、

  权力之上,一旦那些身外之物有所丧失或令人失望,他们的幸福基础就毁了。

  我想快乐应该来源于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持久不变的并不是人的财富而是人的性格”。

  叔本华也认为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康的精神”,能够促进心情愉悦是健康,毫无疑问,像要快乐首先要身体健康。

  在叔本华眼中,人可以分三种:一般人将一生幸福寄托于外物,他们的幸福是浅显的,易损坏的。

  睿智之士爱好艺术但又不精通,也研究几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当外界的幸福不在能满足他时,也颇能读书自娱。

  天才对知识包邮强烈的求知欲,他能投入全部的时间和所有精力力图陈述他独特的观念,或用诗获益哲学来表达他对生命的看法,他们只要有真正的自我,即使失去其他一切也无所谓。

  正如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毫无疑问,我的人生不过是介于两个永恒之间极短暂的一瞬间而已。

  我追寻幸福的最高目标便是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精神和不带功利性的对知识的探求。

[哲学与人生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