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语言对幼儿活动的情况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6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发挥电教媒体教学的优势,优化集体教学效果,提高集体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语言对幼儿活动的情况,欢迎阅读参考!!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语言对幼儿活动的情况一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便捷,也使得教育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营造动态情境,培养幼儿的兴趣,渲染课堂氛围,更能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其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领域;信息技术;语言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要凭借语言进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有效的借鉴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用心引领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语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

  由于幼儿这一时期的特殊性,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许多孩子可能刚刚步入到群体生活中,第一次离开家长踏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动,由于身边老师与小伙伴的不熟悉,会表现出不合群与不愿交往与说话的行为。那么,往往就需要幼儿老师扮演一个角色使孩子与外界更好的相处,使幼儿可以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格外内向或胆怯的孩子更需要给予鼓励与指导,消除幼儿的紧张与陌生心理,让幼儿们愿意与老师说话,乐于和同学交流。

  同龄幼儿之间由于个性和环境的不同,语言表达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乐于表达,有的羞于开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师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能使想说的孩子无凭借物可说,不愿说的孩子更是无话可说。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幼儿看到动态的真实的画面,听到如临其境的声音,从而可以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产生想表达的冲动。例如:“六一”晚会上有许多精彩的节目,看完后,我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一下,许多孩子就不知道从何说起了。这个时候,我把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通过电脑连接播放给孩子们看,他们顿时情绪高涨,个个滔滔不绝,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教学效果,绝非是传统语言教育课可以比拟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适时运用构建了语言表达的桥梁,主动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培养幼儿兴趣,优化教学情境

  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兴趣维持的时间明显较短。而多媒体技术通过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配音以及逼 真的音响效果能很快的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的兴趣达到了最高点。如中班的语言活动《八只小狗抬花轿》,当幼儿看到屏幕上形象生动小狗、大老虎时时,一下子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儿歌内容,还能模仿做动作,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此次活动中,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的画面、生动的配音,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八只小狗抬花轿”这一活动。

  三、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

  《纲要》中还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把文字、动画、声音、意境生动完整的结合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烘托出一个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在情景交融的语言环境下,轻松、自然的完成语言学习与欣赏。例如:大班语言活动《月亮船》,当音乐响起漂亮的月亮船载着小姑娘,蒲公英、小白兔一出现,孩子们立即激动起来,叽叽喳喳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音乐适时的提问、归纳,并轻轻朗诵诗歌,幼儿在如诗如画的氛围中充分理解了蒲公英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情感的流动和语言的韵律美。

  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的创造

  幼儿的知识与经验有限,但思维却很大胆。他们的想象会让人匪夷所思,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语言的创造力。例如:大班语言活动《假如天空有四个太阳》,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红黄蓝绿四个太阳,蓝天上的白云、森林里的小鸟、花园里的花朵、城市高楼,引导幼儿想象是如那将是一幅怎样美妙的图画。幼儿通过多媒体的生动展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回答问题时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教育活动使幼儿的语言在想象中得到了极大的创造,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

  五、活跃幼儿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发展其思维的过程,幼儿思维又能反作用于他们的语言学习的发展。幼儿虽然没有很多的知识和经验,但他们的思维也没有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想象,可以想象星球上的世界,也能够幻想童话王国的故事……把自己带进幻想的世界。例如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中,先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诗歌内容:在祖国的西边人们围着火炉吃西瓜,在祖国的北边人们在滑雪,在祖国的南边鲜花开放,在祖国的东南边人们在游泳。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的祖国真辽阔。接着再启发幼儿思考:当我们这儿下雪时祖国天南地北的人在干什么?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幼儿丰富的想像,孩子们畅所欲言,孩子们的回答如同百花齐放,是动听的音乐激发了他们的灵感,是生动的图片引起了他们的联想。

  总之,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幼儿园语言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语言对幼儿活动的情况二

  摘 要:语言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础,让幼儿通过语言了解周围的世界,并描述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因此,对于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也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点。

  关键词:想象力;信息素养;创造性思维

  幼儿期是掌握语言最关键的时期。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提高幼儿语言教育实效性,促进幼儿学习语言能力的新方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优势

  1.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在传统教育方式中形式上的不足

  传统的幼儿教育活动方式主要是借助图画和教师的演说来进行教学,形式单一,只能引起幼儿短暂的兴趣。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幼儿创造更多形式,展现更新颖的事物形象,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还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除了情景画面的展现,还可以实现语音和画面同步的效果。因此,在增加幼儿对周围世界了解的同时,还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情境和拓展空间,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幼儿营造一种动态情境,使幼儿能够融入这种语言环境中,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和主动性。

  其次,通过动态情境增强幼儿对作品中语言的感知能力。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使幼儿的情绪高涨,积极地参加游戏,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1.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想象力和个性化

  多媒体技术具有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还可以通过缩放、定个、反复等方法随意选择画面,可以引领幼儿进入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在这个无限的空间内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理解作品,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表达。

  2.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信息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3.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把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课程结合,改变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一般分三个步骤,即创设情境、谈话讨论、拓展谈话活动。在情境创设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感知对象的结构化、动态化和形象化动画来代替人工实物的摆设、教师的口述和问题的设置。这样在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展开讨论。另外,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对比功能拓展话题的范围,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强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动态的情景能够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同时还起到了拓展幼儿思维空间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将成为一种必要的教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