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四:学会翻译有绝招

时间:2021-11-01 15:23:49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四):学会翻译有绝招

    【导语】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直译的方法主要有扩充法、替换法、保留法、删略法、调整法、增补法等。

    (一)学会翻译有绝招·扩充法

  问:什么是扩充法,有哪些注意点?

  答:扩充法,针对词语,是文言文翻译的主要方法。文言文词语以单音节词居多数,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居多数,这就意味着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主要工作就是运用“扩充法”,一变成二,将单音节词译为同义的双音节词。

  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1)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也叫前缀、后缀)。如:“可以为师矣” (师:老师,加前缀),“止有剩骨”(骨:骨头,加后缀)。

  (2)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如:“解衣欲睡”(解开衣裳想要睡觉),“峰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弯转)。

  (3)换为另外一个词。如:“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漫上山陵),“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有两种情况需要同学们注意:

  (1)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现代文的一个双音节词。如“其实味不同”中的“其实”是两个词,如果误当现代文副词“其实”(实际上)来理解,就误读了。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大约几十个,应该熟记,如“妻子”(妻子和儿女)、“地方”(土地方圆)、“感激”(感动奋发)、“交通”(交错相通)、“可以”(可以凭借)、“中间”(中间间杂)、“作文”(写文章)等。

  (2)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节词拆成单音节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小部分双音节词,如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等。如《木兰诗》中“可汗大点兵”,“可汗”是个音译词,指少数民族的首领,如果硬拆开来,解释为“可以流汗”,那就贻笑大方了。

    (二)学会翻译有绝招·替换法

  问:什么是替换法,有哪些注意点?

  答:替换法,也是针对词语,是扩充法的补充办法。文言文的词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总是一 一对应的,有些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还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需要用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文言文里的原词。

  以人称为例。古文中,第一人称代词,有“吾、余、予”, 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第三人称有“之、其、彼”,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大都“退休”了,翻译的时候就应该相应地替换为“我、你、他”。

  再如“死”。古代是阶级社会,人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人“死法”也不同。《礼记》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所以,《出师表》里刘备的死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赵普》里赵普的死是“既薨”,《人琴俱亡》里王子猷的死是“月余亦卒”,《活板》里毕昇的死是“昇死”。我们今天不讲这些繁文缛节了,“崩、薨、卒、不禄”都走进了辞典深处,不在日常语汇里出现了,因此,上面四个例句中的“死”都可以统一替换为“死”或者“去世”。

  此外还有一些词,如指百姓的“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指景象的“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指眼睛的“目”,指脚的“足”,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都处于“半退休”状态,只有在需要古雅表述的时候才用,翻译的时候也应该作相应替换。

    (三)学会翻译有绝招·保留法

  问:什么是保留法,有哪些注意点?

  答:保留法,针对词语,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翻译方法。文言里有两类词语在翻译的时候要原封不动照搬过来,若强译硬译,非但不好译,反而是画蛇添足。这两类词语是:①古今通用的词语,如“天、地、山、水、人、马、牛、羊、红、黄、绿、蓝、大、小、多、少”等;②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

  前一种情况比较简单,不再啰唆;后一种情况,举两个例子简单说明一下。

  《岳阳楼记》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其中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这些都不必翻译,照抄到译文中去就可以了。

  再如《出师表》中“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一句,“侍中、侍郎”是官职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整句全盘不动,直译即可。

  此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

  一是拟声词。拟声词重在模拟声音,古今变化不大。如《木兰诗》中“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溅溅”“啾啾”这两个词语现在还在用,翻译时原封保留即可。当然,如果古文里的拟声词比较冷僻,跟我们今天的表达有较大出入,保留的话令人费解,那最好还是改一下。如《口技》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力拉”是拟声词,但又不是一般的双音节拟声词常见的“AA”结构,而且“力”“拉”二字都有实在意思,容易让人误解为“用力拉”,那就调换为我们习惯的表达“噼里啪啦”。

  二是引用。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如《三峡》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处引用的民谣就原样保留,如果硬译出来“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泪满衣裳”,反而失去了引诗所特有的韵味。

    (四)学会翻译有绝招·删略法

  问:什么是删略法,有哪些注意点?

  答:删略法,针对词语,主要是虚词。文言文的句首、句中、句尾有大量的虚词,它们有时只起语法、语气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这些词语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现代文中已经不再使用,也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对于这类现代文中已不存在的虚词,翻译时可删去不译。

  举一个例子。《曹刿论战》中有一句“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际含义,“也”是句尾语气词,也没有实际含义,翻译时都可以删去不译。整句译为:“打仗,靠的是勇气。”

  再以虚词“之”为例。“之”作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时候,可删去不译,《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类型;“之”作为结构助词,“促成”宾语前置的时候,删去不译,《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类型;“之”作为结构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的时候,也删去不译,《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类型。

  删去不译的虚词,常见的还有“而”“哉”“焉”等。以“而”为例,作为连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可以分别表并列、承接、修饰、转折关系。除了作转折连词时,需要明确地译为“却、但是”,其余三种情况,都可以略去不译。例句分别如“黑质而白章”“水落而石出者”“佣者笑而应曰”,整句分别译为“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水位下落石头显露”“被雇佣的同伴笑着回答说”,只要译文把原句的意思表达清楚、完整了,这些“而”都可以略去不译。

  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删略法适合于不表示实在意思的虚词,如果把表示实在意思的词语也删略了,那就是漏译了。比如《捕蛇者说》最后一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夫”和“焉”可不是“空气泡”,都有具体的意思,“夫”是代词,译为“那些”,“焉”是代词,译为“它,指这篇文章”,将这些不该删去的词语也忽略不译,那就影响原文意思的表达了。

    (五)学会翻译有绝招·增补法

  问:什么是增补法,有哪些注意点?

  答:增补法,针对句式,主要是文言文里存在的大量省略句。文言文组词造句讲究凝练,省略句子成分就成了家常便饭。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说,既可以省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省介词、中心词。从翻译的角度,要让译句完整、通顺,就应将文言原句中没有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下面两种情形在初中课本里比较多见:

  (1)数词后面增加量词。古人不重视量词,他们计数,常常有数词无量词,以至量词成为“弱势群体”,很不发达,而我们今天的现代文中,量词成了“强势群体”,特别丰富。因此,我们翻译的时候,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如《口技》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2)补充省略的成分。文言文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介词或介词宾语的省略等。翻译时,只有把这些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如《黔之驴》开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  )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  )山下。”这个句子共有四处省略,依次为宾语、主语、主语、介词,翻译时都需要补充出来。译为:“黔地没有驴子,有位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装着(驴子)运了进来。(那驴子)运到以后却没有用处,(那人)就把它放(在)山下。”

  再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译成:“(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括号里的词语,都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增补的。

  提醒同学们一个细节,增补的成分或语句,翻译时要加括号。

    (六)学会翻译有绝招·调整法

  问:什么是调整法,有哪些注意点?

  答:调整法,针对句式,主要是调整文言文里大量存在的倒装句。从现代文的语法角度看文言文,它句子内部的顺序有一些“颠倒”,如宾语放在动词前面、谓语跑到主语前面。翻译这些“特殊”的句子,如果仍按照原文的语序,就容易使人费解,读来别扭。所以,我们就“自私”一点,“霸道”一下,按照我们现代人表达的习惯,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

  这些“特殊”的句子,包括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1)主谓倒装。文言文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文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翻译的时候应该调整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厉害啦!”(考虑到表达的简明流畅,一般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也会前置。如《曹刿论战》中“何以战”,翻译的时候应该先调整为“以何战”,再译为:“凭借什么作战?”

  (3)定语后置。现代文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马说》中“马之千里者”, 翻译的时候应该调整为“千里之马者”,译为“日行千里的马”。

  (4)介宾短语后置。在现代文中,在动词前边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短语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醉翁亭记》中“负者歌于途”,这里的介宾短语“于途”后置,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歌”之前。这句话可译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歌”。

  (5)使动用法。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句中用了使动用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应调整为“使其心志苦,使其筋骨劳,使其体肤饿”。

  (6)意动用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美”是“以……为美”“认为……美”, 翻译的时候应调整为“吾妻以我为美”,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七)学会翻译有绝招·意译法

  问:什么是意译,有哪些注意点?

  答:意译,是一种变通的、灵活的翻译方法,是直译的补充。文言文里有些词语不好直接翻译,或者直接翻译了非常别扭。这时就应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辅之以意译。意译属于“候补队员”,在主力队员无法上阵的时候才能登场。具体而言,下面两种情形意译才有用武之地。

  (1)直译不够准确。如《陈涉世家》中“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大计”直译为“发动大事”,结合上下文看,这样无法准确地表达原意,跟原文要表达的意思隔了一层,那就稍微引申一点,把意思挑明,活译为“起义”。

  (2)直译令人费解。文言文常用一些修辞手段,如比喻、借代、互文、并提等,来表达更丰富、幽深、婉曲的内容和意蕴。如果直译,不仅让人费解,而且意蕴全失。比喻如《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直译为“老鹰飞到天上”; 借代如《曹刿论战》中“肉食者”,直译为“吃肉的人”;互文如《捕蛇者说》中“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直译为“在东西叫喊,在南北骚扰”;并提如《三峡》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直译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清波倒映影子”。分析一下,就发现直译的句子不合事理不近人情:飞到天上的老鹰怎么会“望峰息心”?曹刿为什么偏偏对吃肉的人有成见,指斥他们目光短浅?那些差役为什么只在南北骚扰,而不去东西骚扰?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清波”,但怎么能“倒映影子”?

    这些句子,我们必须尊重它们的修辞意味,用灵活的方法,译出原文本义。原来“鸢飞戾天者”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肉食者”借代那些“位高禄厚的人”;“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应还原为“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译为“到处吵嚷骚扰”;“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还原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译为“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