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三:如何识别文言句式

时间:2021-11-01 15:23:42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三):如何识别文言句式

    问1:文言句式的学习有哪些重点?

  答:文言句式的学习有两个重点,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

  问2:什么叫特殊句式,有哪些类型,如何识别?

  答:文言特殊句式,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它有四种基本类型,即: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它们一般都有鲜明的语言标志,结合上下文,可以轻易地识别出来。

  如判断句。我们现在对某人或某物下判断,一般都说“什么是什么”或“什么不是什么”。古人不这样说,他们一般不用“是”这个判断动词,而用“为”“乃”“即”等判断词,如“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同上)。更多的时候,说成“……者……也”“者也”“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被动句。我们现在表示被动,一般说成“……被……”,古文中表示被动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一是用“为……所……”表示被动,“为”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所”引出动作,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二是用“见……于……”表示被动,“见”引出动作,“于”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这是两种完整的被动形式。但前者有时省略“所”而只用“为”,后者有时省略“见”而只用“于”,或省略“于”只用“见”,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省略句。古文崇尚简洁,省略现象很普遍,常见的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如“(毒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再(鼓)而(士气)衰,三(鼓)而(士气)竭”(《曹刿论战》),“客从外来,与(之)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三种:一是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的句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二是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正常的句序应该是“吾与谁归”。三是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马之千里者”(《马说》),正常的句序应该是“千里之马者”。

  问3:什么叫固定句式,有哪些类型,如何识别?

    答:固定句式,顾名思义,它是由几个虚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子格式,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有陈述语气的,如“是以……”:“是以谓之文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有疑问语气的,如“不亦……乎”“得无……”:“不亦乐乎”,“不亦惑乎”,“得无异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有感叹语气的,如“何……哉”,“何有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