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31 12:00:00 资料 我要投稿

中秋文化不能忘,传统文化不能丟 -资料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在铺天盖地的“中秋经济”下,对于中秋传统失忆的人,正越来越多,

中秋文化不能忘,传统文化不能丟

。随之而来的“月饼大战”、“送礼大战”、“旅游大战”越愈越激烈,失去了中秋节的“味道”,迷失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秋文化不能忘,传统文化不能丟 -资料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节日列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2007 年,国务院经过长期调研,确定把春节(含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作为法定假日,自2008年起开始实施。尽管中秋节已经在国家节日体系中占据了一个重要 位置,假日作为一种资源,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取得效益,也会在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上收到效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只过于重视经济层面的收益,应 该重视这些假日在社会、文化等方面改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更应该继承和发展中秋文化。

  一、中秋文化的形成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 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这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 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但这里的“中秋”不是指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它只是一个时段概念。事实上,早在远古 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日月的关注。在古代帝王的礼制中就有所谓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不过此时的祭祀是一种自然崇拜。而真正把明月当成可赏可玩的对象, 则是从魏晋时期才开始的。从《古诗十九首》到魏晋诗人们,多有对明月的吟诵。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曹操的“明明如月,何时可缀?” (《短歌行》);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等等。在这里明月成了文人们的审美对象,他们借月抒情,拉开了唐代赏月之风的序幕。从中 唐开元以后至晚唐这段时间,一个以宴饮赏月、家人团圆为中心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已基本形成,

资料

中秋文化不能忘,传统文化不能丟》(https://www.unjs.com)。虽然其玩月游乐的节日气氛和市井风俗的节庆内容,未能像宋代那 样浓盛,然而就岁时节俗的构成成分来说,比如固定的节期(八月十五),固定的节庆活动内容(赏月、玩月、望月),显然已经齐备。由此可以说,中秋节作为华 夏民族的民俗大节,形成于唐代,已不容置疑。至于“月饼”何时才被特定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民风土俗”中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 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可见最迟在明代就有了以互相赠送月饼为中秋节主要节俗内容之一的事实。

  中秋节较之其他民俗节日形成稍晚,然而其成因却源远流长,并且呈现出构成因子的多元化。远古时代,先民们在“万物有灵”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自 然崇拜。月亮的弦、望、晦、朔变化,以及它对人类生命节律的影响,自然成为远古人类天体崇拜的`对象之一。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祭祀日月星辰的礼俗,现今北京的 “日坛”、“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祭祀日神和月神的地方。古代的祭祀活动多是和农业有关的,都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比如“春祈”,是人们在春耕前祈年求谷的祭 祀;“秋报”,是丰收后酬神报功的祭祀。中秋是农业季节性和生活季节性的重要时段标志,按照古代节日日期“月内取中”、“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特 点,把“秋报”这一祭祀活动与秋获后的跳月狂欢融合在一起,很自然地选择了一年之中月光最皎洁的八月望日这一天,相沿成俗,经过世代传承,发展演变为一个 拜月祈年的民俗节日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是依照农时的规律而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岁时习俗。我国周 代就已经有了关于岁时习俗的一整套祭祀礼仪和祭祀歌舞的庆典活动,这些岁时庆典活动,被当时的官方用时令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不同地区按照统一时间、统一 内容进行操作。这样,通过官方的提倡和强制推行,在客观上就促进了岁时习俗向节日的转化。流传至今的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大部分传统节日,最 初均为祭祀性节日,而中秋节就是一个农业祭祀性节日的转型,它经过较长时间的民间传承后,最终在唐代才转化为华夏民族的民俗大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 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下一页更精彩

【中秋文化不能忘,传统文化不能丟 -资料】相关文章:

1.做企业不能丢失传统文化 -管理资料

2.备战黄金周,哪些细节不能忘? -管理资料

3.企业文化宣导不能靠 -管理资料

4.备胎虽不长用但常规保养却不能忘 -资料

5.如果不能相爱 -资料

6.如果不能忘记 -资料

7.树不能死根 人不能死心 -管理资料

8.治标不能忘固本——从“扁鹊自责”看质量管理 -管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