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领导的艺术

时间:2021-11-05 18:41:43 资料 我要投稿

被领导的艺术

员工和上司就像“一根线上的蚂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聪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跟上司较劲的,而是想方设法去与上司合作双赢。

被领导的艺术

相信不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关,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唉!给别人打工多辛苦,当领导多好!可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能当领导。再优秀的领导者也是从做下属中得到历练,具备了领导能力后才完成从员工到领导的跨越。

因此,先要认清自己做下属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追随领导中锻炼出自己杰出的能力,具备了领导才能,领导才会发现你这块金子,给你一个发光发亮的机会。

下属的位置

不论在任何组织中,都有这样的员工,虽然他们不是想取代领导特别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但是在工作中也常犯这样的错误:工作越位,不在其位却谋其政;不向领导汇报,擅作主张;故意给上司难堪;不虚心接受批评等。

以上种种,就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到下属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结果呢?弄得上司对此耿耿于怀。因此,在工作中常常犯这种毛病的员工,首先应该明白自已做下属的角色,给自己一准确定位。

明白下属的角色。员工首先要想到的就是配合领导、协助领导搞好工作。这正如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一样,水手们都要配合船长,才能一起乘风破浪。如果下属都以自己的主见为行动原则,那么,就不能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

宏观决策少插言。在企业中,虽然员工可以参与公司和本部门的一些决策,但是什么级别的人做什么样的决策,是有限制的。比如,一些宏观决策就是领导们的分内之事。你作为下属或普通职员虽然可以参与,你的意见领导也只是参考而已,因此,下属还是不插言为妙。毕竟,由于岗位所限、能力所及,你不及领导的视野开阔。因此,要视具体情况见机把握,切不可天马行空乱说一气。

表态要注意身份。当领导就某一问题征求下属的'意见时,要注意表态和自己的身份相符。作为下属,如果上级领导没有表态也没有授权,你却抢先表明态度,就会给企业形象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表态要谨慎。

比如,在企业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中,你作为新闻发言人,对带有实质性问题的表态应该是由领导发出或领导授权才行,而不能自己想到就说。另外,有些问题的答复,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权威。作为职员、下属,明明没有这种权威,却要抢先答复,会给领导造成工作中的干扰,也是不明智之举。

工作不越位。在工作中,有的人不明白岗位不同分工不同的道理,不论是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都抢着干。实际上有些工作,本来由上司出面更合适,你却抢先去做,造成工作越位,吃力不讨好。

比如,某企业的一位出纳,看到工人在大冬天干活手都冻裂了,于是,在跑银行时自作主张去采购了一些手套。结果,办公室主任很不高兴。出纳这样做,无疑是越了位,好心办了错事。

场合不越位。不论任何组织,都难免会有一些应酬或公关类的场合。此时,下属的热情过高,表现过于积极,就无法突出领导的形象。可是,有些人不懂得这些,特别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某些场合表现得过于积极和显眼。

比如:接待客人,抢先上前打招呼,而不是先介绍领导;在饭桌上,不管领导在不在场,都是自己凭兴致推杯换盏。这样做,即便你是无心无意,领导也往往会把这视为对自己权力的侵犯。

与领导共赢

虽然在职场中,人人都明白只有先做下属才能做领导的道理,可是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有些人也许是能力所致,也许是性格所致。有些人年轻气盛、自视过高,逆反心理严重,对上司看不惯;还有一些人由于自身利益一时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对上司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专门跟上司作对较劲。这样的现象不论在企业还是在机关中都会发生。

某些人自诩比领导聪明,是该部门员工心目中的“头儿”,特别是在面对无能的领导或者是有些失误的领导时,其典型的表现是:先是对上司的错误指手画脚;之后越级上报;或者划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接受领导,或者代表“群众”和上司“抗争”。他们振臂一呼,整个部门群情激涌,纷纷响应,个个出谋划策,非要将上司扳倒不可。

可是,结果呢?这种行动究竟有多高的成功率?其实,这些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幼稚的表现,最终被淘汰的是自己。

其实,在任何组织中,下级和上级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任何一个组织都是所有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和谐统一、步伐一致,组织才会发展。反之,如果总是窝里斗,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整个组织就会受影响。

员工和上司就像“一根线上的蚂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聪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跟上司较劲的,而是想方设法去与上司合作双赢。

比如:领导是个场面人,喜欢做面子文章,那他们就在细致上下工夫、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领导喜欢亲自跑业务,那他们就安心守家,把单位的事情摆弄明白;如果领导性格豪爽,动作大刀阔斧、不善于算小账,他们就会精打细算,做好领导的管家婆。总之,这些员工会和领导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推动该部门工作。如果领导得到提升和重用,他们绝对不会忘记这些员工。

另外,与上司共生还表现在上司遇到困难时对他们不离不弃,想办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样,你的忠心和德商也会提高个人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口碑。

与上司为善便是与己为善,可以保证自己个性的平衡,避免走极端;同时,也可以为自己构建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让自己身心愉快地投入工作。既然这样做于己于人都有利,何乐而不为?

做个杰出的追随者

大部分员工都是不甘于平庸的,都有做领导的梦想。可是,只有做好合格的下属,你才有机会做领导。优秀的追随者成就伟大的领导者不在少数。那么,怎样做才是卓越的追随者呢?

一,追随自己的梦想。对于众多的普通人而言,我们追随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人吗?或者是优越的职位、令人羡慕的薪酬吗?如果是那样,你的理解就错了。不是的,我们要追随自己的梦想,而领导者无疑是你实现这个梦想的领路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充满了前进的动力,才会因每向目标前进一步而充满喜悦和自豪。

二,理解领导的思路。要做卓越的追随者,就要充分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这样才能把握领导工作的重点。因为领导高屋建瓴,放眼全局,他们对公司的发展方向有总体的把握,会提出长期的目标和计划。因此,要想高效执行,就要摸准领导的意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帮助处于困境中的领导。追随领导并不是指享受他们的成功和荣誉带来的光荣,当领导处于困境中,下属更要给予帮助和支持。在领导工作受阻时要主动请缨充当先锋部队,要自觉分担、接受最苦最累的任务,帮助领导扫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如果因为领导水平有限出现失误,也不要在外妄加评论,而要帮助他维持其领导形象,帮助他改正错误。

四,适当“管理”领导。做优秀的下属还要学会“管理”上司。对此,很多员工可能不理解,怎么可能位置颠倒,去管理自己的上司呢?殊不知,上司也是需要管理的。在现代社会,下属不能只单纯地扮演一个角色,如何“管理”好上司,已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衡量标准之一。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上司是下属的责任和成为卓有成效的经理人的关键。上司毕竟不是各方面都优秀的人,作为下属就需要帮助他们弥补缺陷,及时矫正他们的错误。当然,这种管理和上对下的管理不同,它体现的是做下属的忠诚敬业和辅助领导的智慧。相反,那些坐视领导犯错误却不管不问的下属,才是没有责任心的体现。

五,适时提醒领导。一个卓越的跟随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先见之明。当自己感到领导作出的决策可能会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提醒领导,以免产生后患。

【被领导的艺术】相关文章:

与领导相处的艺术02-08

周恩来的领导艺术07-02

谈领导的批评艺术08-03

领导的艺术读后感01-10

领导活动中的“变通”艺术02-10

《领导的艺术》读后感01-30

谈谈园长的领导艺术04-30

管理方法与艺术(领导科学与艺术)作业三07-13

领导的力量--《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速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