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国之政权-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6:58:5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观三国之政权-读后感

 政权之争   人凡有政权,权利之争,而孔明却无此心,尽力竭能,死而后已。1乃人之秉性,重情义与功名之上,他人若真心待我,我亦全心全意之回报,若关羽,张飞之类,能将己之才献与当世,已为快事一件; 2刘备亦乃重义,并非专横跋扈之辈,与其共事,视乎权力的诱惑没那么大了,在其手下,能干自己所愿之事,共商议之。与兄弟情长,是乃兄弟,而非君臣,是乃亲情,而非政权,至少表面上如是,故而众豪杰皆愿追随,乃有赵子龙等辈。比较而言,若曹操,天子,这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他可以任意斩杀身边之人,其人又岂有不畏之理?吾之头颅置于刀俎之下,岂不忧哉?所以纵然大逆不道,亦是义无反顾,谁叫强者就可以为所欲为?     若曹操,司马昭之类,固然自恃功高盖世,却不以为天子自居,而将帝王之位留诸与子孙,其因1堵人之口,看开了那些有与没有都无所谓的形式而已的东西,反正权力、利益已然,对君子是否又有何异?与其背负篡位之骂名,在情在理也没有图此虚名的必要。而对于其子孙后代,他们的.威望不同,没有所谓的名正言顺则不可能持久享有特殊的待遇,什么天子,什么国君,最尊贵的人,才可以耀武扬威,在其父的人脉和名望的基础上,登上帝王之位,方可长久地保持现有的地位。于是魏、晋等纷纷建立。而且在此过程中是要经过诸多次的禅让的,如此之虚伪,是别人让他当的,非他强迫,而是众望所归。于是乎,其父不称帝而子登基,父不居位而子开朝。是“拘于形式并非就好,但有时形式却能保利”。   刘备是一贤主,喜招贤纳能,曹操亦敬重多才之人。其自身亦是恃才自傲。但刘与曹操不同,其将是兄弟、手足,是虽死而不相背弃的,而曹之将其再多亦然谋士而已。刘备有徐之降于曹而不为之献一计,孔明之为其死而追随,殚尽其力为主,关羽之为主三约,千里单骑寻主,城中百姓拥戴之夹道而相迎者。刘备之智非长于曹,而其能笼络采纳才人之谏,而不若曹之多疑,手下人皆畏惧之。刘为多人,而曹为一人而已,故刘常优于曹,而不似曹之孤独。但刘并无曹之当机立断之功也,虽百姓拥戴,而其疆域不胜广。若今之谦虚之人,好礼好面子,则揣欲取之心于怀之深处,而不取手中之物者未必多也。  

【观三国之政权-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之现代职场观07-06

观三国之疑作文650字06-18

三国之赞-蜀汉07-31

HR智慧之品读《三国》02-10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历史教学反思06-06

三国之奸雄的作文450字09-22

清蒸三国之赤壁前奏作文09-18

三国之游刃职场启示07-06

三国演义之赵云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