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读后感

时间:2021-09-16 13:16: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杨绛传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杨绛传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绛传读后感范文

杨绛传读后感范文1

  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芒,仰望著名人的光环,而对于杨绛的人生,我想借用朱自清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淡泊二字可以给很多人,但是真切地归到每个平凡人身上,又有几人可以真正践行呢?很多人了解到杨绛,都是因为“钱钟书的夫人”这个称号吧。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妇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伉俪情深,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路上,不管惊涛骇浪,不管命运如何摆布,他们始终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不谙事故,不了解他们的人就觉得他们有些孤傲了,但是他们自己劝慰彼此,太通人情事物的人必然也遭非议,所以何必?这一种泰然的豁达,常常可见于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名利均是身外之物,他们欣赏庄子的清静无为,淡薄名利,顺应自然,修身养性,杨绛翻译出《堂吉诃德》,大使邀请她去做中方代表作交流,多次被西班牙的她婉拒。杨绛身上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质朴与澄澈,让我反思,终日追求的彼岸,是否真的是一片净土,暂时的迷失眼睛,也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很多东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还没有走出这一片沼泽,是因为内心沉淀的东西还不够深厚。就如,杨绛的一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的名称一样,就如杨绛,带着对生活淡淡的感念,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内心。

  杨绛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无锡,那一片灵秀的土地为她日后的人生给予着养料,她向来都是和颜悦色,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温文尔雅。但是传记中的两件事情,大大震撼了我的内心。一是,抗日时期上海沦陷地的公交车上,她面对日军,不卑不亢,那种烈性甚至带着一丝挑衅,民族气节昭然若揭,竟然震慑到那位日军,他自感自己毫无气场与这位爱国女子对峙,只是装样吼了吼,就下了车。杨绛生命里那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此刻爆发,也因为这一次,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前,她和钱钟书没有选择离开我们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们引用了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比贴切地说出了当时爱国文人心中的那个结,是的,我们的生命已经与祖国早就链接在一起了。杨绛一凡往日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对于文革时,钱钟书被人莫须有地扣上“罪名”,她的`反应之激烈,震动了当时她的同事,我想这一种抗议是并不是徒劳,它是呐喊,表现了文革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外柔内刚,这就是杨绛。在她柔弱的外表之内,蕴含着刚正不阿的精神情操和对丈夫的真挚、深厚的爱。如果可以握住你的手,愿你把这一种坚韧的力量传递给我。当然,这只是单纯而不真实的希冀,浅浅微笑,笃笃追求。

  一本书,书外面是我,杨绛的人格在书里面,写下的只是一零星感想,人的一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希望这一枝的绿芽可以在这个春秋不离不弃陪伴着我。

杨绛传读后感范文2

  前几日在咖啡馆里读完了《杨绛传》,不知到底是作者文辞真诚,还是杨先生和钱钟书的爱情、品德叫人敬仰羡慕,只花了小几天,加起来不过几个小时,就看完了。

  其实并没有刻意煽情,现在也不是会被刻意煽情所轻易感动的人。但阅读过程中,多次被杨先生一家的情、智、德,所感动。同时,这些人内心深处的本质所在的也更加让我触及内心最接近真相的问题:

  我是要追寻人生的价值,还是金钱带来的乐趣?

  此前小半生,一直在这个问题中纠结,做了很多并不让人内心快乐且坚定的选择。若是选择前者,我应当做的,便是去做自己想做的,若还不是很清楚这事到底是什么,就去探索清楚若是选择后者,我就该认真择一份业,十分投入其中,不再自我怀疑,不甚坚定。

  而其实一直以来,我所忧心的,都只是让自己落入了这俗世的俗套。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快乐的方式很多,但能让你内心强大、坚定、幸福的,一定不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许没有那么多琳琅满目,却也更容易认清真实,坚定自我。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享乐主义盛行、倡导提前消费的年代,选择太多,诱惑太多,物欲也太多,更难看清楚真实是什么。杨父说,起居家用,够用就行。不耽于外物,才能将全部的身心投入自我的修养,修身是自我提升的辅助之路。

  杨、钱先生在战乱、批斗、流放……这样兵荒马乱的生活中,还能学好多门语言,做好学问。而现在,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的我们,却还不能做到自律克己地去学习,真的很羞愧。好在读书使人明志,既已逐渐清晰自己内心的真实,就当该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又该如何去做了。

  这几年,我总觉得自己好像学会了、懂得了一些,但仔细想去沉淀,却发现没什么真实的内容。细思起来,太过浮躁,其实学的都很浅显。粗略地读写评论分析,看几篇文章,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懂了。却没有细致地沉下心去学这些文字背后的基础是什么。前一年一直想要自己形成系统的、逻辑的思维体系,其实就是发现了一些自己学的肤浅的证据。看过的,无论多少,都是别人的。如果自己没有潜心去学习系统的基础知识,没有形成逻辑的思考总结,我将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东西。

  所幸现在清晰了一点,就是发现自己的物欲其实不会太高。这些年,我有很多时刻常独自面对自我,勺布斯说,“当身边的声音消失之后,内心的声音会被放得很大。有好,亦有坏。坏的是,再小的欲望,也会因为这样的安静,让你感到刺耳。好的是,当你学会了克制,就会将内心之中,真正的声音听得更清楚。”在与自己独处之时,内心最细小的纠结,深剖下来,就是最自我的欲望。能逐渐认清自己,明白内心的真实,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欲望自然降低,方向更集中,生活亦将更有力量。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去自律,因为,这本就是你生活的样子。

  我一直记得大学有个学长说过的一句话:了解自己,进而能对自己有办法。其实就是格物而致知之格自己。但格物是一生的作业,永远格不完的。永远做个心态上的小学生,保持谦卑和进步。

杨绛传读后感范文3

  杨绛字季康,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自小在和睦宽松、“融洽而优裕”的大家庭中长大。与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不同,杨绛待人处事自有其从容与柔和。以罗银胜的话说来,就是“沉静诙谐中有着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这些在抗战时期在上海度过的孤岛岁月,文革时期下放五七干校接受批斗都有所体现,不管处境如何艰辛,杨绛总能苦中作乐、泰然处之。用她的的晕船哲学说就是: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直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

  当然,生活的品质不仅取决于环境,更取决于心态。引用一段话可以体现出来:古往今来,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而杨绛终身致力于读书和写作。已步入中年的杨绛下决心自学西班牙语。杨绛只淡淡地提到“今年出版的”,而无只言片语谈及她的个人处境。她翻译《堂吉诃德》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当时外国文学屡遭批判、被冠以“毒草”之名大加禁止,而且当时她人在五七干校,不仅自身命运晦暗不明,译稿也曾多次被人故意丢弃。在这样的环境下杨绛克服种种困难,无师自通,从原文逐字逐句、独立完成了这项翻译工作的。

  从《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可以看出杨绛做事认真的态度。她说:她在翻译时,很少逐字逐句的翻译,一般都要将几个甚至整段文句子拆散,然后根据原文的精神,按照汉语的习惯重新加以组织。在翻译时,她真正做到了“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无论在选字,还是在造句、成章方面,都总是斟酌再三,一丝不苟。力求译文的信达雅。

  不过,就算历经磨难,杨绛的精神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具体到她身上,就是凡事皆有主张、不人云亦云,也不轻易跟从大流,更不愿无原则地“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正是读书人最为可贵的品质。像杨绛,像钱钟书。他们的眼里只有学问。尤其记得抗战结束,被别人问起先生他们为何不选择离开大陆。这个问题,我每次看到文革中知识分子被迫害,就会遗憾他们为啥当初不离开大陆。先生的回答只是,去香港,这本身就是个商业社会。去国外,中国是弱国,我们是二等公民。所以我们选择留在大陆,仅仅是因为爱国。

  同样,这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对读书的态度。她认为: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开堂人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却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杨绛先生认为读书是毫不费力的事,是隐身的串门,在串门中相互交流、切磋,在交流切磋中理解、认同。

【杨绛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杨绛传》读后感07-05

读《杨绛传》有感(精选23篇)04-27

杨绛作品集_杨绛文集01-10

杨绛《老王》读后感01-15

杨绛散文的读后感06-02

杨绛《洗澡》读后感10-10

杨绛:窗帘01-18

杨绛经典语句02-10

杨绛语录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