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日记

时间:2022-12-03 16:17:03 日记 我要投稿

【热门】数学的日记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的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数学的日记

数学的日记1

  小松鼠摘松果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6-9=7(个)。

数学的日记2

  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家门口菜场买菜。我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拿着钱包,东看看西瞧瞧,一个店铺也不放过。

  走着走着,我们在一个卖鹌鹑的地摊处停了下来。妈妈对着卖鹌鹑的叔叔问:“怎么卖啊?”

  “十五元四只”

  “我只想买两只,你怎么卖?”

  “那就八块吧。”

  “便宜点!”

  “不好意思,大姐,我们赚不了几个钱。”

  “好,小孙付钱给叔叔吧。”妈妈也真蛮爽快的,不像奶奶那样会讨价还价好半天。

  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十元钱给了叔叔,叔叔顺手给了我两个大头。

  妈妈递过两只鹌鹑后,我们就离开了。在菜场里陪着妈妈转了一会儿,又买了些别的菜后,我们就回到了家。

  回到家后,妈妈做饭,我在一旁算今天买菜一共花了多少钱。算着算着,忽然发现有不对的地方。

  “妈妈!卖鹌鹑的'叔叔多收了我们五毛钱。”

  “怎么会呢?你是怎么算的?”

  “叔叔说十五元四只,那么一只鹌鹑的价格应该为:15除以4等于3.75元,两只就是:3.75元乘2等于7.5元。他收了我们8元,8元减7.5元是0.5元,也就是叔叔多收我们5毛钱。”

  “哈哈,小孙你真够精的!人家做生意的,是想鼓励我们多买,只有多买才能便宜。我们只买两只,就只好多给人家5毛钱了。懂了吗?”

  “yes. madam! 我懂了。”我脚一并,身子一挺,幽默地给老妈行了个礼。

数学的日记3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会遇到数学问题,就拿切蛋糕来说吧!现在有一个生日蛋糕,要分给8个孩子,只切径直的3刀,而且不移动任何一块蛋糕,就可以分成相等的8块,那我们需要侧面的思维,从上向下切两刀,第三刀从蛋糕侧面中间横刀。如果要算出各块蛋糕的大小,你只需要知道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是面积=底X高每一个三角形有相同的高,所以每一块的`面积是×8×5=20平方英尺。

  这方法适用于具有正多边形形状的任何蛋糕,如果你要将三角形蛋糕切成10块,你就标出周边的10个等长,把这知识储存起来,因为有一天会有人制作三角形蛋糕。

数学的日记4

  每天,都是妈妈买菜付账。今天买菜的时候,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钱了。今天就让我验证一下我的学习成果吧!”妈妈微笑着点点头。

  我看到妈妈在买西红柿的地方停下了脚步,知道她要买西红柿了。我小声地对妈妈说:“妈妈,西红柿买多少斤?”妈妈也小声地我说:“两斤吧!”我想了想,脑子飞快地思考着:2斤=1000克。于是,我对卖菜的阿姨说:“这西红柿一斤多少钱?”卖菜的阿姨说:“两块五,你买多少斤?”我回答她:“两斤。”说的时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从妈妈那里拿了五元钱,交给了阿姨。

  妈妈又带着我来到了卖鸡翅的.地方,知道她要买鸡翅了。我又不解地问妈妈:“妈妈,买多少斤鸡翅?”

  妈妈说:“买两个鸡翅,一个鸡翅三块五。”我心里想3.50+3.50=7(元)。妈妈递给了我十元钱,我想了想,知道卖鸡翅的叔叔要找给我三块钱。我把钱一边给叔叔,一边说:“买两个鸡翅。”叔叔干脆地说:“好嘞!”过过了一会儿,叔叔果然给我找了三块钱。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于是,我的小脑袋又飞快地转了起来:从学校到我家旁边的菜市场一个人用掉了三块,那么3.00+3.00=6(元)。买西红柿花掉了五元。买鸡翅花掉了七元钱。5.00+7.00=12.00(元)。买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钱。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块钱。

  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数学的日记5

  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吃饭。出门换衣服的时候,我发现,我有2顶帽子,5件上衣,3条裤子,2种鞋子可搭配。我想:我该穿哪种搭配好呢?我一共有2×5×3×2=60种搭配方法,我顿时傻眼了,居然有这么多!妈妈看我“选择困难症”又犯了,就跟我说:“天气太热了,我们有1顶太阳帽,2件短袖上衣,2条短裤,1双凉鞋作为选择,你再挑选一下。”我又想了一下:现在只剩下1×2×2×1=4种搭配方法,明显容易选择多了!我挑了一套自己喜欢的换上就出门了。

  到了餐厅,爸爸问我想吃什么,并把菜单递给我,跟我说:“餐厅提供4种汤,5种菜品和3种主食;你可以选择其中1种汤,2种菜品和1种主食哦!”我想:5种菜品中选择2种菜品,那么光是菜品就有4+3+2+1=10种不同搭配方法;所以一共是4×10×3=120种搭配方法(1汤+2菜品+1主食)。这么多!我下巴差点没掉地上。爸爸看到我的表情,想到给我出了难题,然后他就说:“其实有2种儿童套餐可以选择。”我一下子就轻松了,二选一,那太简单了!于是我就选择了其中一个有牛扒的套餐,因为牛扒很好吃哦!

  原来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很多的'搭配问题,只要留意生活,就会发现其中有趣的地方!

数学的日记6

  昨天,孙老师让我们动手制作一个1升的量器,再用1升水量一量家里的脸盆倒下一升水后分别水位在哪里,大约要用几个一升水才能装满脸盆。

  回到家后,我拿了一个果粒橙的`空瓶子,还用了一个一次性的纸杯,上课时,老师说过,普通一次性纸杯是250毫升。

  我把杯子里灌满水,一次接一次地把水倒到果粒橙的瓶子里,一直倒到第四次就行了,因为4x250=1000(毫升),1升=1000毫升。

  瓶子里的水已经足足有1升水了,接着,我拿来脸盆,把水倒进脸盆里,一升水刚过盆底,然后我又反复倒了几次,最后得出了结果,这个脸盆大约可以装五升水。

  在这次实验中,我对升与毫升有了初步的了解。

数学的日记7

  20xx年10月19日 晴

  我在学校里学习了四边形的有关知识。

  先学习四边形的特征,四边形就是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两祝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正方形和长方形以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的角都是直角。今天我主要学的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周长指的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对今天的学习感到很有趣。

  老师评语:能把已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不错!这次的日记有进步,继续努力!

数学的日记8

  5月8日 星期一 阴

  在班级里,许多同学都不喜欢数学课,往往会因为一道难题把他们搞得头昏脑涨。而我却对数学有着一种独特的兴趣,越难的题,越考验着我们的思维,越能增强我们的思考速度和能力,还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请看看我与数学的故事吧!

  叮铃铃上课了,陈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上新课,我们复习一下五年级上册学过的知识。”我们个个“装备齐全”,信心满满的准备接受老师的挑战。陈老师开始读题了:王叔叔有一些糖准备给一些小朋友,现在平均每人5块,但多了10块,后来小朋友的'人数增加到原来人数的1.5倍,平均每人4块却少了2块,请问一共有多少颗糖?”我们拿出笔飞快地把题抄下来,写出各种各样的算式给老师看,可是老师却都失望的摇摇头。终于,陈老师忍不住说:“同学们,看来你们把五年级上册的知识都忘了,请看这道题,如果用方程来计算呢?先假设一共有x人,同时糖不变,在列出方程5x+10=4×1.5x-2,算出来x=12,在加上所用的糖数12×5+10=70块。大家记住了吗?”“啊!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我们恍然大悟。

  正如《论语》中所告诫我们的:温故而知新。所以同学们,学习不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温习的过程。老师时常告诫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准备,相信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数学的日记9

  长方体变形记

  今天,老师让我们带吸管和彩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老师要求长方体框架的长12厘米,宽9厘米,高6厘米。因为长方体有12条棱,就要将12根吸管分成3组,每组4根,并用剪刀将分好的吸管依次剪成9厘米、6厘米、12厘米各四根。剪好后,再拿出彩泥当做长方体的8个顶点,分别捏成8个小圆球。东西准备好后,将长12厘米的吸管和彩泥粘上,再粘上宽和高,再依次将其他的棱粘上。

  做好后,老师又让我们做一个特殊的长方体。我们将4个6厘米的吸管换成4个9厘米的`吸管,还要8块彩泥,可以先把底座做好,再做高,把另一个底座做好。

  之后,老师让做成正方体,可以把12厘米的吸管剪成4个9厘米的吸管,再用之前的方法做好。

  最后,通过做手工让我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数学的日记10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这是从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从中抽取的其中一本,名叫飞翔的圆,里面的主人名叫雷奥,还有他的宠物——帕拉斯。请跟着我们一同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圆。圆是一条闭合的曲线,没有终点。曲线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圆的外缘,或者说周边,叫作圆周。

  穿过圆心的圆上两点间的距离叫作直径。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叫作半径。

  通过这些你对圆是不是更加一步的了解了呢?!

数学的日记11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他找到Q君:“你交作业了吗?""什么,她是灵儿。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在这现代化的小学里,培养出来的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棒极了!这次虽然是我当妈妈的老师,但在整个过程中,妈妈却给我当了一回老师,她教会了我做事要努力,不要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

数学的日记12

  今天做数学书本上的第1——9题作业。作好后,第一次做好交给妈妈签字,妈妈说,没有做完,检查下补上;第二做好交给妈妈签字,妈妈说,还是没做完,再检查下补上。第三次做好交给妈妈签字,妈妈火了,大声说还没做完,给我认真的检查好补上。第四次,我从第一题开始仔细检查,确定再没有漏题后再交给妈妈签字,还好总算过关了。妈妈签完字狠狠的批评了我一顿,说我的`心比九堡立交桥的桥墩还粗,以后一定要养成自我检查作业的习惯,不然考试时能考出好成绩也会因为粗心考砸的。

数学的日记13

  星期天早上,我和爷爷去荷塘药店买了两盒药丸——胃二舒,两盒44元,一盒22元。爷爷给了她50块钱,售货员给了爷爷6块钱。找到钱后,我用十进制加减算了一下。

  爷爷也可以这样付钱:1.先付售货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2 .如果爷爷有零钱,可以先交40元,再交4元。通过这次和爷爷买药,我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还有一次,我和姐姐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包牛肉干,一瓶牛奶,一瓶汽水,花了我10块钱。赵霖买了一盒饼干和一瓶汽水,总共9元钱。我们给了店主20元钱。

  店主给了我们2元钱。当我们准备回家时,赵霖说:“我想买10个泡泡糖。”我拿出钱,发现店主从1块钱给我的钱多了。我们回去把1块钱多找给他。店主称赞我们是诚实的孩子,这让我们感到甜蜜。

数学的'日记14

  暑假里,我在公园的乒乓球场认识了一个比我低一年级的小男孩。没几天的功夫,我俩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天,临别时,他问我:“暑假作业上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明天我拿来,你教教我行吗?”我一听,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好朋友拿来了作业。这道题:“小马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看成了173,结果商比正确的结果大了4,但余数正好相同。问正确的算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认真地想了想后,对他说:“把被除数137看成173是多看了173—137=36,所以要把这36加上。36除以4等于9,所以9就是除数。这样就可得算式:137÷9=15……2。

  我怕他不明白,就接着告诉他,利用余数的性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由137变成173,余数不变,商增大了4,可以求出除数=被除数增大值÷商增大值,这样就是

  (173—137)÷4

  =36÷4

  =9

  所以,所求的'除式为:137÷9=15…2

  当我给他这样讲完后,他满意地点点了头。还对我说:“我听懂了,你真聪明,以后向你学习。”

  听完这些,我心里也很高兴,不是因为他夸了我,而是因为我帮助别人,以后我还要帮助更多的人。

数学的日记15

  今天,我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有12块糖,小刚要6天吃完,每天至少吃1块,一共有多少种吃法?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简便的算法,只好用枚举法一项一项的去罗列,算了好几次,每一次的答案都不一样。

  晚上,爸爸回来了,我连忙飞奔过去,拉住爸爸的手就往书房里拽:“爸爸,这题怎么做?”爸爸看了看题目,说:“你可以用‘隔板法’来解题。”“隔板法?”爸爸见我一脸的疑惑,拿起纸和笔开始讲解:“隔板法,是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不相邻组合与追加排列的问题。12块糖的间隔是11个,6天吃完可以看作是6组,用5块板就可以分隔好,所以可以直接在11个空隙里插入5块板,没有顺序之分,即为C(11,5)(11×10×9×8×7)/(5×4×3×2×1)=462种。”

  为了验证这个“隔板法”,我又挑了一道数字相对较小的题:把6个相同的.苹果放到3个不同的盘子里,每个盘子至少放1个,一共有几种放法?用“隔板法”应该理解为有5个间隔,2块板,即为C(5,2)=(5×4)/(2×1)=10种。另外,我又用了枚举法一项一项的列举,最后总和也是10种。爸爸微笑地点点头,说:“对,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固定的公式可以帮到你,从而使题目更加简便。“

  哈!这个“隔板法”太神奇了,以后没有顺序组合的题,就用它了!我又找到了一把通往数学王国的新“钥匙”!

【数学的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06-02

数学的日记10-21

数学日记:生活中的数学12-02

小学数学日记08-03

有关数学日记10-29

数学的日记【荐】03-12

【荐】数学的日记03-25

数学的日记【热】03-26

【热】数学的日记03-19

数学的日记【推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