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细节散文

时间:2021-06-16 18:24:03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城市的细节散文

  漂泊了两年终于在省城安顿下来。由最初陌生所带来的新鲜到熟悉后所产生的亲切,我在这个城市留下了脚印、气息和思考。静下来,对城市的细节慢慢地咀嚼,城市在我的心里渐渐地有了温度。

城市的细节散文

  一、公交车

  出行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在乡村,出行再简单不过,出了院门抬脚就走,田野、邻里四舍、集市都不远,想去哪,或慢步溜达或疾步快走,一支烟的工夫就到了。工厂也是,方圆十里八里,有辆自行车就可以随意漫游。而在城市,出门随便去个什么地方就是七八里、几十里,就得乘车。

  以前逛省城,暗自赞叹的除了林立的高楼、密集的商业圈,还有动脉一样纵横交错的马路上川流不息的公交车,红的、绿的、蓝的……一辆接一辆的公交车到了公交站一停就是一长串,殷勤周到地接送着熙熙攘攘、上上下下的乘客。花一块钱,就可以便捷地到想去的地方。对那些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城市人,心里是歆羡的。

  定居省城后,我也可以乘坐公交出行了。安顿下来首要的事就是到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熟悉站牌,对照公交路线找寻即将要去工作、生活、学习的地点。城市生活的第一步就这样从公交车上迈出了。

  平时坐公交,除了购物办事,主要是通勤。我乘坐的这路公交离始发点不远,几乎每次上车都有座位。每天上车后找个空位坐下,静静地注视窗外流动的风景,心里是悠然的。更多的时候,我在城市回忆着故乡,拿故乡与城市作着比较。这应是在城市化浪潮中刚进城人的常态吧。静静地注视着窗外,渐渐地,眼前的街景模糊了,代之而来的是弯弯曲曲的乡路,路上荷锄暮归的农人畅快地呼吸着,自在地行走着。“哎,东山里的日头西山里落,心里头有话对谁说?天黑了对尕妹妹说,对尕妹妹说……”一曲滚烫的“花儿”冷不丁就在乡村路上恣肆地响起了,悠悠扬扬地飘荡在村庄上空。乡路热闹起来了,农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唱将起来,路边一渠自秦汉而来的渠水以古老的姿态悠悠地流淌着,不时地激起几朵欢快的浪花,为这热辣辣的民歌倾情伴奏着。这样回忆着,一个急转弯,思绪被拉回,眼前依旧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时空交错的当儿,已到站了。就是这样,一天的生活和思考从公交车上开始了。渐渐地,我熟悉了沿途的建筑和风景,心也融入了。

  可能是书看多了吧,之前,想象中城市就是冷漠、欲望、喧嚣、功利的代名词。但从公交车上开始的城市生活,让我改变了对城市的看法。

  一大早乘坐公交的通常有三种人:上班族、学生、赶早市的老人。随着行程的拉长,公交车上的乘客愈来愈多,上上下下愈加频繁,公交司机开始不厌其烦地大声疏导乘客:“门口的乘客请松手往里走喽,挤一挤都让上来喽。”这时,车厢内动静很大,座位上的年轻人起身给老人和孩子让座,站客和坐客互相交替着,老人欣慰地坐下了,孩子高兴地坐下了,年轻人庄重地站立着。一会儿工夫再看,车内坐着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站立着的都是青壮年。司机在等待绿灯的当儿,回望一下车厢,露出宽慰的笑容。这样的一刻,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温暖从心底涌起。这时便淡忘了世事艰难,淡忘了生存艰辛,任这人世的暖流在心间流淌。在公交车上,每天都会被点点滴滴的友善、温暖打动。由此,我对城市也由最初的.戒备到现在的安然。

  每天乘坐公交车,对城市由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切。时间久了,感觉城市里的公交车更像一个大家庭,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城市的人情冷暖。

  有一个周末,我乘坐公交上街购物。刚上车,就听见车内的欢声笑语。坐下一看,有一个小女孩坐那里唱着儿歌:“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童稚的歌声,天真无邪的笑容,让满车人都忘记了心事,都在笑。此时,车内所有人看小女孩的眼神都像看自己家的孩子,满车都是喜爱。

  在城里坐公交基本都是一次一元,乘坐公交的也大多是普通百姓。同乘公交,大家是平等的,彼此没有攀比、没有歧视。无论城市里存在怎样的阶层分化和穷富差距,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繁华和喧闹,公交车总是稳稳当当地承载着乘客,以惯常的速度驶向城市的四面八方。将要去往各个目的地的乘客,或坐或站,在车里相遇的这一段,身份是对等的,心里是安然的。

  是的,公交车是城市的血液,一如渠水是乡村的血液。一辆辆行驶在马路上的公交车,就是一个个流动着的家,安放着奔波在城里的人;它承载着城市的文明,流淌着城市的温暖和祥和。

  二、公司

  三年前走出赖以生存二十年的国企,只是怕在一处待久了被世俗驯化,怕枕在现实的安逸中睡着了。离开,只是为了喊醒自己,去异乡感受新鲜的激动。那时,对外面的现实和生存竞争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无知者无畏吧。

  出来一段日子,在路上饱览了各色风景,看够了各种各样的人,口袋里也所剩无几了。停下来寻望城市密集的脚步,那些纷杂的矫健的疲惫的脚步都惯常地通向了大大小小的公司。

  为了生存,不久后我也进了一家公司。与国企的宽松不同,新型的公司各方面要求都很严格。刚进公司,就仿佛一个在普通公路上步行的人开车上了高速公路,神经一下子绷紧了。

  在公司打工为什么如此忙碌?公司员工之间竞争为什么如此激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如此冷漠?虽然整日忙忙碌碌,我仍没改掉一直以来爱思考的习惯。进公司后,这些疑虑总是盘桓在心头,挥之不去。似乎惟有诉诸于文字,方能平复我在城市遇到的困惑和不安。真的,漂泊与忧患总是如影相随。

  公司的管理无疑是先进的,流程化、标准化使得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快捷高效。但庞大的工作量几乎占据了员工上班时间的每时每刻,甚至还占去业余时间和节假日。辛劳的员工犹如一台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但人毕竟不是机器,难免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难免有向往自由的天性。这大概也是公司老板最为头痛的。

  “用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流程、最小的成本,完成最大的工作量,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管理的核心目标把员工推上了高速公路。早操制度、例会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公司管理“百不准”,行政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制度……几乎所有的条条框框都围绕这四“最”制定。

  每天早晨时针指到八点,广播体操口令音乐即刻响起,全体员工第一时间到位,伸伸腿弯弯腰天天锻炼身体好。公司早操,切不可简单地看作是公司为员工的健康操心,这样做的目的,更多的是向外界展示公司的形象,二来让员工把身体锻炼好,多加班多为公司创造价值,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监督迟到。早操地点一般都在公司门口,若迟到,众目睽睽下,何其难堪。如同早操制度,公司各项制度制定的都很“科学”,对症下药,又准又狠。

  公司基本都是一个部门一间大办公室,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在一起,用小隔断隔开,像圈养的鸽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太冷漠不行,显得生分;太热乎也不行,流于随意。要小心地拿捏好这个度,方能在办公室生存下去。

  在公司,生存压力很快榨干了我心底存留的诗歌和梦,那些与童年、故乡以及大自然有关的一切都在心底沉睡了。走出公司,室外的自然风吹过脸庞,我贪婪地呼吸着,暂且放松的一刻,遥想故乡——那时,日子总是不紧不慢,邻里之间和气敦厚地相伴着迎送日升日落。村庄里,谁都晓得谁,长辈都知道晚辈的乳名,且一直唤着,哪怕五十岁了在长辈眼里还是那个看着长大的娃娃,还是唤着乳名。随口提起一个人,立刻就有人能追溯到他父辈甚至是祖辈,就能如数家珍说出他小时候的顽劣,翻墙头、掏鸟蛋、捅马蜂窝……姑娘媳妇心里闷了,坐一块儿拉着手说说心里话,脸蛋儿又笑成了一朵花。大妈大婶有个愁烦,串串门、唠唠嗑,心头敞亮了,又回去热热火火地过起了日子。村庄里的每一个人对于其他人都很重要都有自己的身份,或是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丈夫妻子,或是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大家彼此又都是亲朋好友、叔舅侄婶,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在一个热热乎乎的村庄,啥事都挂在每个人的心上。

  而如今,上班时,人心远隔重洋;下班后,各自消失于苍茫人海中。更多人将心事交付微信、微博、QQ……面对手机、电脑,表情丰富内心活跃,一旦离开屏幕,面部和内心很快恢复机械呆板。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公司请你来做什么?》内的一段文字:“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如果你不能发现问题或解决不了问题,你本人就是一个问题/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多高的位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多少薪水/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看这段文字后面的微博评论,很多人是赞同的,甚至对这段文字寻幽探微,奉为真理。而我看完这段文字,如同迷糊中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凉水,顿时清醒了,生存的紧迫感阵阵袭来,赶紧接着加班。

  三、公园

  儿时向往城市,多是因着城市里有公园。修剪成各种造型的绿树、奇异的花卉、会说话的鸟儿、吐着泡泡扎猛子的金鱼,假山、亭台、石阶,还有碰碰车、海盗船……公园承载着一个乡村孩子太多的念想。

  城市原来的土著是很少的,更多的是城市化后为了梦想,为了遗忘,为了开始……涌入城市的异乡人。而身在没有留下童年歌谣和青春足迹的城市,就仿佛一所没有窗户的房子,室内灯光再亮,也无法温暖心灵。进城后,我一度徘徊在人海车流中,陷入心灵的寒冬。我决计在城市打开一扇窗户,让明媚的阳光照彻心灵。于是,循着儿时的记忆,我在大自然的另一种存在——公园,找到了我的“外婆湾”。

  逢节假日,停下在生存的竞技场上跑累了的脚步,换掉生硬的皮鞋,走向公园。进了公园,阵阵清新扑面,走上几米远,就听见“唧——唧”、“啾啾”、“啁啾——啁啾——”长一声短一声的鸟鸣,仿佛一颗颗翡翠滴落玉盘,又恰似露珠滑落池塘。我一度被熙熙攘攘的市声钝化了的听觉一下子恢复了聪灵。沿着曲径漫步,记忆的闸门渐次打开:微雨后的小巷,稻田里的蛙鸣,老槐树上的喜鹊窝,门前弯弯曲曲的小溪载着我对远方的幻想汩汩流淌了一年又一年……我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

  向公园深处走去,牵牛花、柳树、池塘……每一样都让我想起儿时在故乡的情景:放学路上,采了路边的牵牛花扎在羊角辫上,且笑且跳回到家给奶奶夸。春天,折下柳枝拧一支柳笛,与小伙伴们高一声低一声吹着不成调的曲子,吹得满村庄都是清脆婉转的柳笛声。夏天的午后,唤几个小伙伴,在村口的池塘边挖一堆泥巴,造房子、捏泥人、过家家……遥想着儿时的游戏和歌谣,城市的喧嚣和纷乱远去了,职场的竞争和压力远去了,在阵阵清风和悠悠花香中,让心灵和大自然亲密交会——我们原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在公园的绿树清风中,一切都仿佛童年一样美好。倚靠在树阴下的石椅上,嗅着植物蓬勃生长散发出的清新气息,回望来时路,长大、成熟、沧桑,如我一样生于改革亦或为改革而生的70后,大都拥有一个在大自然中度过的童年。然而长大后,不论是否会水,都被卷入改革的浪潮,农转非、自主择业、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化……很多年里,就这样被生活的激流和那只看不见的大手推拥着,从农村辗转工厂再进入城市,漂泊着,劳碌着,疲惫着。在大自然度过的宁静而悠长的童年遂成为我们永远难以抵达的“外婆湾”。

  在绿茵铺地、清风阵阵的石径上且行且思,隐约间,传来熟悉的歌声……寻声而去,很多老年人在公园的一角自发组织演出,露天舞台,自己的乐队,二胡、笛子、古筝、扬琴奏得起劲,一位盘着发髻、穿着紫色锦缎旗袍的大妈深情地演唱着《映山红》,围着一圈人驻足观看。歌者完全沉浸在歌声中了,仿佛自己站在大礼堂面对千万观众在演唱,听众也陶醉了,忘了鼓掌。等到一首终了,掌声才劈劈啪啪响起。紧接着,一袭墨绿金丝绒长裙的大妈简单报幕,一身维吾尔民族服装的大叔又上场了,一首《大阪城的姑娘》唱得忘情,树上的鸟儿也陶醉了,忘记了鸣啭。在这样的一刻,一种岁月静好的情愫在心底泛起。

  听了一阵歌,还惦记着那片绿,就悄然退了出来。走了不远,大柳树下的一块水泥地上,有几个书法爱好者用扫帚把大小的毛笔蘸了水在地上挥毫,苍劲有力的字铺了一地。写字者个个神情专注,完全像是在上等的宣纸上写,一笔一画力透地面。我不忍惊扰,轻轻走过。

  太阳偏西,我在一大片洒满金色阳光的草坪上仰面躺下,任柔柔的绿草托着我疲惫的身体,让缕缕清风如外婆温厚的手掌般摩挲着额头,心里一片宁静。

  而今,每逢节假日,我都会抽空到公园呆上半天,在故乡气息的陪伴中,放松、放下,然后携带着回忆,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况味。渐渐地,我在大自然中接通了地气,还原了生命的底气。

  投靠萦绕着一脉地气的公园,我在城市慢慢地扎下根。

【城市的细节散文】相关文章:

细节与大节散文02-21

细节的爱散文10-23

细节的温度散文10-18

晚安,城市的散文01-02

城市的夜经典散文02-25

那个城市散文12-10

城市与乡村散文12-11

远方的城市散文06-19

城市与美学经典散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