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包汤圆

时间:2021-02-05 20:54:19 作文写作 我要投稿

写包汤圆

写包汤圆1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我家每年都要包汤圆。汤圆么,就是圆圆的,挺着一个雪白的大肚子,可那心窝的黑点子还不少呢,但吃在嘴里,绝对会美在心中。

写包汤圆

  除夕的夜晚,我正在看电视,表哥忽然对我说:“喂,别看了,赶快过来包汤圆”,我正被精彩的电视节目吸引,怎可放弃。可还是被他硬拉到包汤圆的队伍之中来了,他的力气还真大啊!

  我这么爱吃汤圆,一定要包出好看的汤圆给你们瞧瞧,于是,我暗自学着包汤圆的动作,我随手拿起一小团,偷眼看看妈妈,先搓团,于是我搓了好长间,唉,可圆了,下一步呢,我又偷眼看了看妈妈,还要把黑黝黝的馅给塞进去呀,就这样,总算一个胖胖的“圆家伙”诞生在我的手中。

  包了几个以后,我又感到没劲了,我眼珠子一转,开始使坏了,包几个薄皮的,包几个没得馅的,望着自己的“杰作”,不由得在心里偷偷的笑了。

  汤圆开始下锅了,我小心翼翼的把那些“特别的”汤圆放入锅里,感觉一阵得意,不由得笑了起来:“嘻嘻”。“笑什么呢?”妈妈拍着我的肩问道。“没事没事,过年么当然要笑了,笑口常开嘛”!我赶忙解释道。“哦,说的也是,要多笑,好了,出去玩吧”。妈妈笑着对我说。听到这句话,我嘘了口气,三步并作两步走,心里想着:还好没有发现,说谎还真不容易啊!

  一小会儿,我迫不及待的跑进厨房,“吃汤圆了”,我兴致勃勃的揭开锅盖。呀!只看黑黑的芝麻糊里有着五花八门的汤圆,坏的,破的,样样都有。表哥生气的打了我好几下,脸上却笑着,说:“是什么汤圆啊,只能吃汤团了”我却盛着满满的一碗,笑着唱着:“汤圆汤圆,好吃的汤圆.......”。表哥与爷爷同时嚷着:“从今以后再也不要这个淘气鬼包汤圆了”。我赶忙向他们赔罪道歉,一时间,叫声,笑声,亲切的责怪声此起彼伏,大年的快乐充盈着我们的家。

  今春除夕,包汤圆的趣事让我感到浓浓的暖意。

写包汤圆2

  我每次来时代教育——金笔作文学习是最开心的事情,因为周老师经常给我们找许多有趣的写作内容,这一次周老师让我们准备:汤圆面,汤圆芯。我想:这肯定是要包汤圆了。于是我和妈妈立刻行动起来,我们在家里找到了汤圆面,但是没有汤圆芯。然后我们就去超市买汤圆芯,超市里有好多汤圆芯,有周油的汤圆芯,有芝麻的汤圆芯等等,我最喜欢的是芝麻的汤圆芯,然后我们买了两包芝麻的汤圆芯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到家后我把包汤圆的材料分别用口袋和饭盒装好,真希望周末快点到来。

  周末终于到了,平时我下午一点四十出门,现在我一点半就走了。我象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向公交车站走去,到了车站,等了好一会儿车才慢吞吞的开来。上车后我觉得车开得好慢啊!感觉好像开了很久似的。终于到站了,我迫不及待的象小鸟一样飞快的向金笔作文班跑去。

  到了金笔作文班,周老师来了后,清点了人数,都到齐了。然后我们在周老师的带领下,迈着轻快的步伐,一路上欢声笑语向周老师家走去。

  到了周老师家,周老师把我们分成几组后,就去给我们烧水和汤圆面。我先在一个碗里放入一些汤圆面,再到入一些水,但是我觉得水太少了,于是请周老师再给我倒一些水,但是不小心倒多了,我问周老师怎么办?周老师说:“在放一些面就可以了”我照着周老师的方法去做,果然把面和好了。接下来就开始包汤圆了,我的第一个汤圆包的圆溜溜的,颜色是莹白的,可爱极了。第二三四个包的最匀称......

  汤圆包好后就交给周老师,周老师负责给我们煮汤圆。我忍不住的把头伸到锅前看了看,又赶紧缩回来.....有一次我看见雪白雪白的汤圆探出了小脑袋。不一会周老师说:“汤圆煮好喽!”汤圆煮好后,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哇!香甜可口的汤圆美味极了。吃完汤圆,我们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回到了金笔作文班。

  以前我只知道汤圆吃起来香甜可口,没想到这小小的汤圆还代表着团团圆圆,永不分离。这次我吃到了自己包的汤圆,开心极了!

写包汤圆3

  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妈妈交给我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包汤圆。可惜我不会呀,只好找来帮手---爸爸同学的孩子,她和我一般大。妈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后就把厨房交给我们了。

  在我眼中,元宵也没什么意思,它就意味着大伙儿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瞧我爸妈在那儿忙得不可开交,就知道我家要来客人了。

  “今天来的都是爸爸的同学,一会儿来了要叫叔叔好。”看吧,又开始安排任务了。

  客人们几乎都到齐了,我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又是削苹果的,把我忙得晕头转向。这主人可真不好当呀!

  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妈妈交给我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包汤圆。可惜我不会呀,只好找来帮手---爸爸同学的孩子,她和我一般大。妈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后就把厨房交给我们了。

  我们学着妈妈的样子。从揉好的饿汤圆面中扯出一砣,把它放在手心搓成圆形,在圆形上按一个洞,把汤圆心放进去,封住口,最后在放到手心上搓一搓。一个可爱的汤圆就完成了。看看我们包的汤圆真是奇形怪状,有的皮厚陷多,有的皮薄陷多,有的还故意弄两个小耳朵,自己看着就觉得好笑。

  这时,一个鬼主意正在我脑袋里打转,我悄悄的告诉了好朋友,原来她也正有此意。

  我离开主阵地,小心翼翼地来到敌人区,但还是逃不过我妈的火眼金睛:“汤圆包好了吗?”“还没呢,我找点东西。”我生怕打草惊蛇。目标已发现,速回主阵地。在厨房我们也找到了许多好东西。“好了,大功告成!”我们做了胜利的手势。这将会成为他们过的最难忘的元宵节。我们还在这儿暗自偷笑。

  只差最后一步了,妈妈把所有的汤圆丢进锅中,片刻后,所有的汤圆都浮了起来。可以吃了。

  我们在每个碗里只盛了两个汤圆,好事皆成双嘛!

  “这是什么呀,这么硬,哟!是一元钱!”一个叔叔惊讶道。

  “我我我~~~我也吃到了,是一毛钱的!”

  “我也有,是五毛的!”

  “这说明你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财源滚滚。”我说道。

  “这是什么东东呀,这么辣。”一个阿姨露出痛苦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说明你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红红火火。”

  大家都连声叫好。

  这个元宵节在大家的欢笑中度过,也在大家的祝福中度过...

写包汤圆4

  汤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吃。汤圆不光好吃,还有很深的寓意,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从小到大,我都喜欢吃汤圆,那甜甜糯糯、入口即化的感觉,总是让我回味悠长。一个周末,我又想吃汤圆了,于是我便央求妈妈包汤圆。正好我的作业都做完了,趁这个机会,我也来学一学。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终于答应包汤圆给我吃,而且最让我高兴的是,妈妈还叫我给她打下手。我们先在盆里倒了一些糯米粉,加点热水和成一个软软的大面团。再把炒熟的芝麻、桂花、油和糖拌成馅。一切准备就绪,妈妈就开始包了。我在旁边认认真真地看着妈妈把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差不多大小的小面团,再把小面团用手搓成圆球后,用大拇指在圆球上按一个小窝,然后把馅料放进小窝里,最后把口封起来搓圆,一个漂亮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看起来好简单呀!我赶紧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小面团搓圆后,按了一个小窝,放上馅料,这也太简单了,我有点得意。现在只要把口捏紧就行了,可就在封口时,没想到我用力过猛,汤圆竟然被我捏散了,里面的馅全冒出来了。开局不利呀!我有点儿泄气了。妈妈却安慰我:“没关系,第一次包汤圆没经验,重新做一个吧。”于是,我又耐着性子重新开始做。这次封口的时候,我特别小心,轻轻地用两根手指捏着面皮的两边,将它们稍微拉长,再往一块儿捏,捏紧后放在手心里搓一搓,终于成功地做好了第一个汤圆。

  万事开头难,接下来就顺利多了,不一会儿,我们便做了一盘子汤圆。看看盘子里一团团的汤圆,我突然想到手工课上用彩泥做小动物。于是我又拿了一些面团捏了两只长耳朵,安在汤圆顶部,又挑了几颗大点的芝麻,安在汤圆上做眼睛。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小白兔汤圆出现在我的手心中。妈妈笑着说:“好漂亮,你还挺有创意嘛!”受到妈妈的表扬,我高兴极了,干得更起劲了,我又继续发挥想象包了好几种小动物造型的汤圆。不一会汤圆全都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那个周末我特别开心,不仅吃到了香甜的汤圆,还学会了包汤圆,也更加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后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有收获!

写包汤圆5

  汤圆的寓意是,圆圆满满,也包含了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吃一顿团年饭,而元宵节那是非得吃汤圆的。

  元宵节那天晚上,我正津津有味的打游戏,突然间,一个声音打破了这和谐的宁静,“豆豆,包汤圆了!”妹妹大声的喊道。妹妹老不叫我姐姐,我不喜欢她这样,我比她大再怎么说我也是“长辈”的嘛!我懒洋洋的爱搭理不搭理的回答道:“不包,除非是香菇馅的。”那时我都糊涂了还以为是包饺子呢!妹妹说:“是包汤圆”。“什么?包汤圆!”“对呀,包汤圆。”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可还没包过汤圆呢于是大喊道:“反正我要包!” 妹妹骨碌的转了一下她的大眼睛说:“就你这样还要包汤圆的,算了吧,你要包的话,全家人都别想吃了!”“什么?你这是在骂我呢,还是在骂我呢?不和你说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反正再大的挫折,我也能过这个坎儿呀!一个人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上普通的挫折,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会遇上最强的挫折,我不想过普通的生活怎么啦!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将这汤圆包出来”妹妹听我这么一说,她也要包了。此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这可是我第一次包汤圆呢?到底能不能包好呀。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厨房,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的“包汤圆旅行”。我问:“怎么包呀?”舅妈告诉我“先把面皮揉圆,然后用大拇指按一个小坑,然后再把芝麻馅放进去,包裹圆,就大功告成了!”我照着舅妈的话去做,“咦!舅妈,外面怎么是黑的,这可怎么吃呀?”舅妈笑着说:“谁叫你不封口就弄

  圆呀?”妈妈也在一旁笑了起来。后来我发现方法错了,就重新包,谁知道米粉不是弄到我的脸上就是撒在了我的裤子上,瞧着我一副狼狈的样子,大家都笑了??

  汤圆代表着圆圆满满,包汤圆也一样吧!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多圆满呀!虽然第一次邂逅汤圆就闹出了笑话,但那热闹团圆的画面让人记忆深刻!

写包汤圆6

  汤圆是宁波著名的传统小吃,历史十分悠久。据说,汤圆起源于宋朝,象征一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我喜欢吃汤圆,那味道糯香、软甜。今天,我跟着奶奶也来做一做,而且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呢!怎么了,你不信。连我都能做好?嘿嘿,这是最正常的反应,就连爸爸妈妈也怀疑呢!做汤圆之前要先揉面,只见那粉细细的、滑滑的,白如雪,滑似绸,摸上去可舒服啦。在面粉里一边加水,一边揉面。大约过了10分钟,刚才细细的粉就成了软软的面团,奶奶从大坨面中分出一个个小面团,搓了又搓,接着一只手拖着面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插进去形成了一个小洞,然后边捏边转,渐渐地往底部捏,不一会儿,一个均匀的“面壳子”诞生了。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突然奶奶递过来一个面团说:“你试试。”我照着奶奶的样子,先搓再捏,可捏出来的不是个“面壳子”,而是个皮厚的“陶瓷杯”,奶奶鼓励我:“第一次嘛,总有失败的。”接下来,开始放馅了。只见奶奶用勺子挖了一勺芝麻,放进“面壳子”里,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变成“O”字形,慢慢往上转,最后剩下一条“小尾巴”,往里一按,一个汤圆做成了。我也试了一次,学着奶奶的样子边转边收,啊,不好!雪白的汤圆炸开了肚,好像在嘲笑我的笨手笨脚,不行,我不服输,我还要包一个,这回我得少放点馅,第二个汤圆成功了。奶奶笑话我:“别做个空心汤圆,等会儿吃的时候连味道都尝不出。”我再接再厉,第三个,我尝试增加点馅,但又不能太多,我小心地揉搓和奶奶比赛着,我包的汤圆一个比一个好了。再接着,我掌握了技巧,便越做越熟练,越做越顺手了。

  过了半个小时,我和奶奶竟然做了一大片汤圆,一眼望去,就像几个月的娃娃蹲坐在那里,可爱极了,真让人想去捏一捏。又过了半个小时,汤圆煮好了,一个一个漂浮在沸腾的热水中,发出“吱吱”的响声。它们各姿各态,有的在“游泳池里休息”,有的跳着“水上芭蕾”,有的在“窃窃私语”……,有趣极了。

  捞出一个汤圆,光滑圆润,咬一口里面的芝麻香顿时溢满了口腔,伴随着糯米的米香味,真是美味无穷,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写包汤圆7

  昨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教我们泡汤圆。

  我们先去洗好手,回到教室,我看见杨老师正在给我们分糯米粉,她每个碗都放了2-3勺糯米粉。

  分好了糯米粉,我们就正式开始包汤圆。我就照着老师的样子加点水,搅拌。因为我害怕水放多了,所以小心翼翼地加水。加完水,我发现没放多,这颗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了下来,我边放水边不停地搅拌,直到面团不沾手了。加上一次一次地搅拌,终于变成了一团软硬适中的面团。旁边的小陈一看我的面团,对我说:“小宋,帮我弄一下。”我无法拒绝,只好同意了。我摸了一下他的面团,面团干巴巴的,只能加点水了。但是,麻烦又来了,水加多了,我一搅拌,那面团一看见我的手指就像看见了救命稻草,紧紧抓住,死死不放。我只好寻求老师帮助。老师说:“加点粉就好了”。小陈舀了几勺糯米粉放进碗里。终于不粘了,可是,哎呀!粉又多了……,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到包汤圆的环节了。

  老师先把面团搓成长条,再掰一小团面,揉着一个白色的大弹珠,再压扁,放入紫薯馅,又揉成一个白色的圆球。噹噹噹噹!一个汤圆就完成了。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搓成长条,掰下一小团面团,放入紫薯馅一揉,我看看看自己的杰作,差点气得鼻子都歪了,汤圆的肚子竟然破了!不过,我很快就由怒转喜,因为我们班的某个同学的汤圆都快有皮球大了。他描述道:“我先包了一个汤圆,结果裂开了。我又包了一层,又裂开了,所以我就这样包了一层又一层就变成这样了。”我一听笑得嘴都合不拢,肚子都笑疼了。不过我自己也是包了五个才不露馅,包个汤圆可真难啊!不过我一看自己的汤圆,有的洁白如玉,像珍珠,有的肚子裂了,像笑破了肚皮的小青蛙……

  这次包汤圆让我十分难忘,真是既好玩又开心。虽然我们最后没吃到汤圆,但是还是很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汤圆。

写包汤圆8

  老家过春节,大年初一的早上每家每户必须要吃汤圆的。

  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若浮若沉,所以汤圆的来历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有在春节早晨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汤圆象征合家团圆,吃汤圆则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今年的春节,我们家与二叔、三叔全家所有人都是在老家渡过的。

  大年初一早上,奶奶拿了一个大铁盆,倒进半盆糯米粉,然后倒入一些温水,用右手在盆里不断搅拌按压,一会面就揉好了。

  奶奶、妈妈与婶婶们有说有笑,一边交谈一边动手包着汤圆。

  我看到奶奶把面剂随手一按,然后拿在左手上,以中指为支点,将面剂旋了几周,形成一个杯状的皮,右手把准备好的'像鹌鹑蛋大小的芝麻馅包进去,然后右手握着皮的上端,轻轻转了几下,一个精致的汤圆就诞生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将馅放进皮中,可是就是转不顺畅,再转几下,不得了,皮居然破了,馅都快掉地上了。

  哈哈,大宇,快把破皮的地方再捏几下,馅都露出来了。旁边和我一起学包汤圆的可欣姐姐好心提醒我。

  好,看我的。我赶快把破的地方捏成一个小嘴。我很纳闷,自言自语:我为什么转不好呢?

  那可能是你按面剂时用力太小了,导致皮无法将馅全都包住才破开的,你仔细看我做一遍。二婶笑着对我演示着。

  好的,我会了。我照着她说的做了一几个,果然没有破皮,但是歪瓜裂枣的,不过我喜欢呀,因为这是我的劳动果实哦。

  唉呀,完了。寻声望去,原来是堂弟准备包一个小鸡形的汤圆,可不小心掉在地上了。

  哈哈,你这个包的是小鸡吗?你看它多想下地呀!三婶幽默地开了一个玩笑。

  那里马上拿点米给小鸡吃,看他们吃不吃呀?妈妈一边笑着一边怂恿着。

  没想到我堂弟真的去抓了一点米给躺在地上的鸡吃,他的这一举动让我们所有人开怀大笑。我被眼前的气氛感染,感到十分幸福快乐。春节包汤圆的风俗真好,一大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其乐融融的,真好!

  在我们包汤圆的时候,爸爸已用土灶锅烧好了大半锅开水。当把用糯米粉和黑芝麻糊包成的汤圆倒入大锅时,此景酷似一位位跳水运动员扑通扑通地接连跳入热气腾腾的温泉池。当汤圆渐渐浮出水面时,就可以捞出来盛盘了。单看汤圆那雪白、胖嘟嘟的脸蛋,闻着甜腻腻的味道,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用筷子夹一团软软黏黏的汤圆,蘸着白糖放入嘴中一口咬下去时,黑芝麻顿时迸发出来,流入口中,简直是人间最美的享受。

  看着十几口人围坐在桌子旁,每人面前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真的是一幅幸福美满、团圆和谐的美丽画卷啊!

写包汤圆9

  团团圆圆闹元宵,街上凛冽的寒风还是抵挡不住孩子们的热情,街上各式各样的兔子灯像夜空中的星星,有在地上拉的,有在手中提着的;有圆形的,有兔子模样的;有点着蜡烛的,有绚烂彩灯的,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回到家中,温暖柔和的灯光,从电视传出的声音和热气腾腾的厨房。在外公外婆的热情召唤下,我二话不说地进了厨房。“元宵节就要吃汤圆,这样才是团团圆圆。”外婆语重心长的说道。从前每年元宵节都是吃着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做的汤圆,今年我也要来“大展身手”了。

  我期望地看着眼前的面团,已经迫不及待地问外婆做的方法了。只见外婆熟练地揪起一小团面团,在手掌里搓成圆形,再将面团按扁至不薄不厚,看着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急忙喊道:“慢点,慢点,外婆等我一下!”外婆看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说:“没事儿,慢慢来,熟能生巧嘛!”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开始将馅儿放在面团中心,有菜肉馅、有豆沙馅、有枣泥馅、还有芝麻馅的,我挑起一大勺我最爱吃的枣泥馅,这时外婆却拦住了我,“瞧你这个小馋猫,太黑心了,放这么多馅儿,这汤圆可包不起来了呀!”外婆拍怕我说道,一听,我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

  不一会儿,汤圆就在我和外婆的有说有笑中包好了,放在大箩筐里,白白嫩嫩的,像一个个小棉球。但我包的汤圆和外婆包的还是天差地别的,看着我噘着嘴的样子,外公、外婆都笑出了声。最后就是给汤圆“泡温泉”啦,心急的我,一直时不时地问:“好了没,好了没?”在一旁的外公指了指锅子说:“等汤圆从锅底浮出水面了,就好了。”

  在耐心的等待下,汤圆新鲜出炉了,一大家子围坐在桌旁,阵阵糯米香扑鼻而来,汤圆散发的热气将我的眼镜弄糊了,大家都满足地吃着汤圆。

  那一碗汤圆不仅温暖了身体,更温暖了心里。不一样味道的汤圆,一样“味道”的“元宵”。

写包汤圆1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但是比较难忘的第一次是很少的。我学包元宵就使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中我学到了做什么事都要开动脑筋,要有耐心。

  那天,妈妈把元宵粉加热水和成软硬适中的芝麻、糖和油拌成馅,就等着包呢。我也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准备包元宵。我想这是很简单的事,把馅放到面里一团不就包好了吗?妈妈开始包元宵了。只见妈妈先把和好的元宵面揉成圆团,然后把它捏成扁圆的面片,再把馅放进去,用大拇指按在上面边捏边转,最后把它团一下,这样一个又大又圆的元宵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妈妈的样子,把和好的面揉成圆团,并把它捏刻扁,放进芝麻馅包起来,可是包来包去也包不到一块,面粘得粘在我的手上,五指都张不开,馅也到处都是。我贯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勉强好一个元宵。仔细一看既不贺也不白,外面都是芝麻,简直不像样。妈妈笑着说:“这哪 是元宵呀,倒像一个花球,一下锅煮非成一锅汤不可。”我又包了一个,还不行。我对包元宵失去了信心,想洗手不干了。这时妈妈对我说“:什么事做起来都不那么简单,包元宵也有窍门。我来教你。”妈妈一边包一边讲。她左手托着皮,把馅放在皮上,大拇指另按着馅,外四个指头把皮往一起拢,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帮助往一起团,最后收口捏紧,一个又大又圆又白的元宵就做好了。“你就该多动一动脑子,不能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多练一练就会做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又开始起来,一个比一个包得好,越包越熟练,越有信心。不知不觉我包了十几个。我终于会包元宵了。我非常高兴。

  妈妈开始煮元宵了,那一个个圆溜溜的小东西在沸腾的水里跳来跳去,不断地翻滚,真像一个个白色的小皮球在跳舞。十几分钟后元宵就上了我家的餐桌。看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我急不可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里面的芝麻又香又甜真好吃。特别是吃到我亲手包的元宵时,我的心砰砰砰直跳,真有些激动。

  通过这次包元宵,我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动脑筋,下工夫,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写包汤圆11

  星期天,也是元宵节的前一天。我上完奥数课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我干妈家,因为我要和我干妈、最好的好朋友侯元一起包汤圆。待我急匆匆的赶到我干妈家的时候,我干妈和侯元已经准备好了水、面粉、黑芝麻和糖。我赶紧洗洗手到我干妈跟前说:“我干妈,我想包一个。”我干妈给了我一个面皮,并提醒我说:“不要放太多的黑芝麻,水要少弄一点,接口处要使点劲,揉的时候要轻轻的……”。我干妈的话没说完,我就亟不可待的动手包起汤圆来。

  首先我在面皮上放了大大一勺黑芝麻,又撒了半勺糖,嘿嘿我可喜欢吃甜的,一定要多放些糖,那才好吃,然后用蛮力使劲的把口封上,由于用力过大,就成了扁扁的,猛一看像个饺子。呵呵,不管那么多了,我开始使劲在手掌中揉起来,因为没有弄水,黑芝麻和糖又放的太多,所以汤圆在我的野蛮操作下慢慢裂开了。心想:呀,你这小汤圆还敢跟我较劲,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我把汤圆直接按在了水里,瞬间汤圆变成了“糊糊”,水里到处都是黑芝麻,像一个个顽皮的小蝌蚪,还朝我吐泡泡。我急得直挠头,这可不打紧,我干妈和侯元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手上的面都沾到头发上了,像个小老头。

  我干妈重新给我一个面皮,这回我可小心了,先在面皮的中间轻轻按一个小窝,然后放了半勺黑芝麻,撒了一点点糖,弄了点水把口牢牢封上,最后放在手掌中轻轻的转着圈揉,不一会儿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呈现在手中,均匀圆润,好看极了,心里乐滋滋的。

  学会包汤圆后我和侯元开始比赛,我干妈当裁判。在我干妈的一声令下,我和侯元双手就开始忙碌起来,一个、两个、三个……,盘子慢慢被我的汤圆占满了。半个小时后我们的比赛结束了,侯元比我多包了三个,但我包的汤圆又圆又大还好看,最终我干妈裁决为平局。

  看着一盘盘晶莹剔透的汤圆,我和侯元都开心的笑了。

写包汤圆12

  “啊!元宵节终于到了!”这是我盼望已久的节日,因为每到元宵节奶奶就会教我包汤圆。我还听说大家都要来我家做客呢,这件事情让我激动不已。

  夜色渐渐弥漫,“元宵节现在开始!”我大声一喊,大家都欢呼起来。这时候我和表弟像两个高级服务员,开始为客人们服务了!大家一看都纷纷喊了起来!这个说:“王小妹,拿个碗过来!”那个说:“沈小弟,搬个小凳子!”……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把我和表弟累得筋疲力尽,但是我们还是觉得那么快乐、有趣。

  “开始包汤圆了!”奶奶在厨房大声喊。“哈哈!”我和表弟叫了起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呀!”我们笑嘻嘻地跑到厨房。只见奶奶拿了些汤圆粉,和了水,开始搅拌。过了一会儿,白白的面团出现了。奶奶再拿出黑黒的汤圆馅儿,说:“这里边有芝麻、花生、核桃……”听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奶奶把馅儿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对我俩说:“你们先把面团搓圆,再压平,包上馅儿,再搓圆就行了。开始吧!”终于开始做汤圆了,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可是我们都是第一次包汤圆,搞得乱七八糟,出尽了洋相。包着包着,“啊!”表弟大声一叫。我奇怪地问:“怎么啦?”他慌乱地说:“姐!你的芝麻馅儿掉出来啦!”我一看,只见馅儿从汤圆的左边冒了出来,我连忙拿起一块面补上去,可是补了左边,馅儿又从右边冒了出来,我只好又拿了一块面补在右边。就这样东补一块,西补一块,最后我的汤圆变成了一个小胖子,肚子大大的,头圆圆的,非常可爱,和其他汤圆比真是一个“加大号”。表弟见了笑得直不起腰,我也觉得它可爱极了,我想:看来做家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呀。

  大家吃着我们包的汤圆,纷纷举起大拇指表扬,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比吃了十个汤圆还甜呢!

写包汤圆13

  盼着,盼着,终于把春节给盼到啦!这天,是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清晨,我起了个大早,向窗外望去,只见红灯笼高挂,还拉起了带有“喜迎春节”字样的横幅,面对着万象更新的场景,鸟儿也为此啼啭,仿佛在于人们一起共享这般美好。也不知今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一进客厅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哇!”是汤圆,是好久没尝汤圆呀,只见我妈妈包的汤圆圆圆的、大大的,重点是口感又甜又黏,让人百吃不厌。刚尝两三个就让人赞不绝口,这时,我突然想到:我妈妈可以包,我为什么不行呢?我也要包!

  说干就干,包汤圆嘛,简单!我三下两下卷起了袖子,回忆着妈妈之前包汤圆的方法,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首先,我轻轻捏下一小团已经和水搅拌好了的糯米粉,把它揉成一个小球,再慢慢地把它压扁,把在中间的糯米粉往下按,形成了一个“小碗”,再把甜甜的红豆沙放入“小碗”中,最后捏紧“碗口”把它捏成圆圆的团子就行。

  可是,新手毕竟是新手,总有一些个不如意的事儿发生,也不知是我的红豆馅放多了,还是糯米粉拿少了,又或是“小碗”没有捏好,在捏好“碗口”把它搓成小团子时,馅竟然把“碗”给撑破了,眼见着红色的馅就要流了出来,我连忙又扯了一把糯米粉下来,再拿其中的一些盖上裂了的口子,又重新开始搓了起来,可不管怎么搓它,那块粉团总是非常显眼的盖在上面,好像是个补丁似的。

  后来我又搓出了许多汤圆,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也有圆的、椭圆的和不圆的。有的甚至还有着不少块“补丁”。但在我眼中都是那么可爱。

  到了下锅的时间了!我先把水烧开,在小心翼翼的把汤圆放下去,把锅盖盖上,等上五六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一分钟、两分钟……我可等急了,这五分钟怎么过的这么慢?好容易才等到它出了锅,看着那热气腾腾的汤圆,我的口水都不禁流下“三千尺”了。

  端着几碗香喷喷、热乎乎的汤圆,我们一家围坐桌边,享用着美好。汤圆汤圆,团团圆圆,但愿20xx,我们一家都能像今天这样团团圆圆,合家欢乐!

写包汤圆14

  一进教室,看见大家全都在讨论,我也去听了一下,原来,同学们看见讲台上有两口锅,在想,会不会想上次火烧鱼一样,给我们弄夜宵?还是上一节“科学课”?满头的问号在大家头顶奔跑。

  上课了,朱老师走上讲台,对大家说:“今天让我这个大厨来教你们做汤圆!”朱老师话一说完,教室顿时沸腾起来。

  “这次朱老师真要给我们弄夜宵!”

  “是啊!朱老师真大方!”

  “对啊!这一次要吃个饱!”

  随着朱老师一声令下,开始教我们做汤圆了!

  首先,老师先将一块块面粉搓成一个光滑的球,再把它压扁,放上料,最后将它包起来,一个可爱的汤圆就“出生”了。

  看着朱老师如此轻松的包汤圆,我也跃跃欲试了,拿到材料我也揪下一小块,学起朱老师的动作包起来,可这个面团似乎在与我开玩笑,我“友好”地与它“做朋友”,可它偏偏与我作对,我越想把它搓圆,它就越扁,最后成了一个蛋不像蛋,饼不像饼的东西,弄了好久,我才将面团“制服”,开始钻洞了,想学老师的方法做出碗状放馅,却没想,做出来的要么穿底了,要么太薄了,唉,这看着简单,做起来还真挺不容易的呢。

  将所有汤圆包好后,是时候让它们去“游泳”了,我们把所有的汤圆给朱老师后,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泳池打开,让小汤圆们一个个下去,“小家伙”们入水后,一起嬉戏打闹,游来游去,朱老师叫也叫不住,只能让它们自己玩了!

  过了一会儿,小汤圆们已经累了,浮在泳池上面休息,而朱老师为了它们的“健康”,就它们上岸了——盛入了我们的碗里。

  老师给我们撒上桂花,放上一勺白糖,最后加入一点原汤,嗯……那味道香极了。

  我们几人一口咬下去,那桂花与玫瑰豆沙汤圆融合在一起,仿佛让人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让人情不自禁地赞道:“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节作文课上,让我们上的暖暖的,提前感受到了冬至的氛围,让我们不仅在嘴里甜了,还甜到了我们的心里。

写包汤圆15

  “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我嘴里哼着这首粤语歌,时不时的舔舔嘴唇,发出“啧啧”的响声,回忆着刚刚激动人心的时刻。

  上课前,朱老师拿出许多大盆,里面装满了面粉、豆沙馅、锅具、碗勺等物品。心中暗自嘀咕:这朱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神神秘秘的。

  只见他大手一挥,没过一会儿,就被分成了六等份,他转身在黑板上唰唰的写下几个大字——做汤圆,刚一落笔,台下顿时一片沸腾。

  上课了,老师将大家分为了6组,还详细的介绍了汤圆的制作,同学们个个急不可待,心中高兴的比吃了蜜还甜。

  等老师一发号施令,我忙带领着组员开工,我们一人一份,将面团仔细地揉搓,可面团就似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搓就碎成无数粉末,我们十分着急,活似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皱着眉,一拍脑袋,急中生智,水!我飞也似的跑去接水,将水滴在面团,不停地得揉捏,顿时,面团又白又软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熟练地握起面团,搓出了一根长条,揪出一个个,然后均匀的分成几等份,压成一个个饼状,用大拇指按压出凹槽,放上红豆馅,包裹住,一个个汤圆就做好了,汤圆小巧玲珑,做工精致,个头圆而润,像十五的满月,白嫩白嫩的。

  可随着汤圆的增多,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料不多,我摆出一副大侠的姿态,颇有一种“侠之大气,为国为民”的风范,我一个健步冲向老师,恳求老师给我一点面团,拿到面团我又回归组里。组员们见我如此机智,都亲切的称我为“陈神偷”,就连组员王同学和陈同学都准备向我拜师学艺,而我只是草草地扔下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年轻人,三分运气,七分打拼啊!”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我却忙着完成我的“大业”了。

  汤圆完成了,我们将汤圆倒入锅内,霎那间,烟雾弥漫,颇像步入仙境,这意境,无法言语,看着汤圆如孩童般调皮,上跳下窜的,随着温度的升高,也变的乖巧浮上了水面,煮熟的汤圆胀的更加饱满圆润了,可爱极了。

  我品尝着汤圆,软糯的面皮,美味的豆沙,鲜香的桂花交织在一起,真是很美味。

  大家享受着汤圆,也为这节作文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

【写包汤圆】相关文章:

包汤圆02-12

包汤圆07-26

包汤圆07-23

包汤圆的日记03-17

包汤圆作文02-13

包汤圆作文04-05

包汤圆作文08-11

包汤圆作文06-07

包汤圆作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