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作文

时间:2022-02-22 08:21:12 作文 我要投稿

传统与现代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统与现代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统与现代作文3篇

传统与现代作文3篇1

  近日以来,南京一所大学的几位女学生传遍网络,其原因是她们严格遵循古代礼仪,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穿着汉服。这件事激起广泛的讨论,对此,我赞同以上女学生穿着汉服,遵循古代礼仪的行为。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来的时光长河诞生了许多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艺术瑰宝,而这些艺术瑰宝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间,于饮食,于服饰,于礼仪……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建了我们的“汉文化”。但在如今的社会,这些“汉文化”有多少是被我们传承下来,有多少是被世人所铭记的呢?

  有的人已经忘记,有的人仍选择铭记。正如那所大学的几位女学生,坚持于生活中穿着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诚然,穿着汉服,不便于在如今高速社会中行动,遵循古代礼仪,不单单只有服饰这一项,但即便如此,在现在的社会里,就穿着汉服这一项,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况且那些女大学生,不在意他人异样的眼光,他人的看法,始终坚持于生活中穿着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这正是当今社会应该提倡的风气与行为。试想,我们整天说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头来却一直穿着西服,用着西方的习惯方式,这如何能突显出中国的博大文化呢?只有当我们穿戴着中国服饰,说着中国话,遵循着中国自身的礼仪,这才能体现出一国之大气,一国之鼎盛。

  传承汉文化,在生活中展现,而不是将其隐藏起来。这就好比,古典茶壶,如果一味地掩藏,将它放在博物馆中珍藏,那自然不能体现出它原有的价值,我们应大方的将其拿出,只有经过茶水的润泽,那茶壶才会变得更加具有光泽,才能体现出它非凡的艺术价值。也正是只有在生活中传承文化,才能不断地完善该文化,传承该文化。

  南京女大学生行为的内涵,实实在在地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意境,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承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一种文明所需要的,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更是我们现在缺少的。

  试想,当屈原变成韩国人,李白成为哈萨克斯坦人,那我们所谓的文明还会剩下什么,那我们的民族又该以何种形式继续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而民族又代表着国家,所以说,文化是国家的根本,对于这种根本,我们应在生活中去传承它。

传统与现代作文3篇2

  有人说:传统意味着“落后”、“保守”、“抱残守缺”,如同一位生命垂危的老者;而现代则给人以“时尚”、“希望”、“与时俱进”,就像一个富有朝气的青年,焕发青春的活力,吹响着时代的号角。的确,有时,两者确有水火不容之势,但又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它们统一于人类社会的进程中。

  在现代,我们欣喜于现代化的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不束缚于传统,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节俗,在今天,自然而然有了许多的改变。现代的人们不愿守旧,追求自由、奔放、快乐,不再被传统所束缚。但是,对于传统节日,人们懂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今天,有些人认为传统是包袱,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牵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我们的价值方向。也有一些人认为,传统的文化是一种财富,他架起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社会秩序,为我们的前进提供了休息之地,要是没有了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就失去了精神的家园。

  在古代的中国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也有许多精华,如:“化民为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这是长久以来值得人们学习的。在交通方面,古人出行坐车乘舟,速度有限。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风驰电掣。古代交通虽有限,但行止自由,行者送客痛不忍别,让人送别依依不舍,可以让彼此相处长久。在今天交通虽顺畅,离别情思却像轮船的双轮一样转,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周。在交流方面,古代书信为通信物,花费的时间太长久,不方便。而现在科技信息时代,人们可以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聊天,便捷又快速。

  古代的诗歌至今令人欣赏,诗歌中常常抒发了作者的想法与志向。今天,当我们读起这些诗歌时,如身临其境,也跟着作者在享受着田园生活,世外桃源的美景就在眼前,那忧国思乡的情感油然而生。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代人的生活。在今天,人们不再靠书信通讯,而是打电话,文字并不常见,也就缺少了一份情意,听不到那使人感慨的诗句了。

  载着漫长的岁月,载着悠久的文化,载着一个流传下来的传统佳节。历史的长河缓缓流着,只有将传统的东西与现代化有机融合,传统借现代而大放异彩,现代因传统而富有底蕴。

传统与现代作文3篇3

  冬风吹过,道路两旁树叶飘零。天虽冷,但人的心却热得异常,因为,春节就快到了。大街上满是喜庆的感觉,到处张贴着火红的对联,图画;四下挂满了鲜红的灯笼,纸盒。这红色,历来是中国人心中最喜气的颜色,看在眼中,心里也泛起阵阵暖意。

  一切都很传统,只是……

  只是对联不再是手写;贴图不再是人剪的;灯笼不再用火点了;纸盒不劳手折了。一切,都是齐刷刷地从现代的印刷厂中印出来的,几乎一样地工整,一样地美观,一样的喜气洋洋。

  但是,有人不满意了。不少人追求“传统”,追求气氛。说这样的春节没有中国的味道,说这是抛弃了中国的风俗。

  是这样吗?踏着刚刚爆成红纸瓣的爆竹,闻着那尚未散去的烟花味,看着众人脸上洋溢的那份喜气,我知道我已经有了答案。

  答案就是否定,否定那所谓的遗忘自己风俗的说法。

  试问:难道现代就与传统相背?难道要传统就必须返古?所谓传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节日是一种体现文化内涵的`形式,而节日中的点缀更只是微乎其微的细节。更何况,细节处是在变地更完美,更居新意。这样的春节,才更体现了不断创新,不断更进却又不失风俗的健康面貌。这样的进步和改变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而如果只是刻意而死板地从形式上“保持风俗”,虽说看上去是一种保护自我精神文化、风俗特色的行为,而事实上,这是一种精神文明的滞留。而且,时间越久,单一而不变的春节必将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使人在单一中麻木了自我的精神。而失去了精神才是最严重、最失本的失去传统。并且,一味追求返古的社会又如何大踏步的进步呢?

  年年烟花爆竹古往今来都有着除旧迎新的意思。可见,中国的风俗中自有一份创新。那么,这样的春节其实也是最继承传统的春节。

  这个新年,短信贺年或是e—mail祝福已显得很常见。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相距甚远的亲朋好友间都能够在这一传统的节日中互相祝福。虽然,这及不上登门拜访那么亲切,但是,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那么我们如今万里传话语,距远心连心。一些远在他国的亲友也通过高新科技受到了遥在故乡的慰问,而国内的人也因为高速发展的科技而受到了客居异国的亲人的祝福。

  因为高科技,中国的传统传遍了世界各地。

  可见,传统与发展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而没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传统风俗又怎么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呢?

  在这个现代而传统的春节中,一个传统而不断进步的中国已在明天招手……

【传统与现代作文3篇】相关文章:

民族传统风俗作文12-21

我爱中国传统作文11-26

中华传统节日春节作文11-12

作文:请珍视传统文化12-2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11-30

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学作文12-21

有关传统文化的经典学生作文12-18

中国的传统文化02-16

爱与感恩作文02-15

爱与尊严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