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的作文

时间:2022-06-25 13:26:28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风俗的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风俗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风俗的作文8篇

风俗的作文 篇1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礼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礼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礼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礼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烟火。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烟火,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风俗的作文 篇2

  那年冬天,我刚满十八岁,上高三。为了追逐自己的播音主持梦,我独自一个人到距家乡两千里远的泉城去参加播音主持艺术特长生考试。由于是头一次出远门,当我考完试去买回家的火车票时,只剩下站站票了。高三的课业很紧张,我耽误不起。所以,虽然是站票,我也买了。

  北国的街头,寒风刺骨。我的心,亦如这天气一般冰凉。二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我该如何站过去?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打转。

  一个人在候车室百无聊赖地等待,心里急得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度过这个难关,这时,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小伙坐到了我的对面,身旁还放着两个大尿素袋,里面鼓鼓的。我在心里有点瞧不起他,都什么年代了,还背尿素袋呢?

  他似乎试着要和我搭讪,可我没有过多的表情,继续着自己的思索。后来或许是因为等车时间太漫长的缘故吧,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谈话中我得知,他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了,已有几年的工龄了。他这次是要从家乡济南去广州打工,袋里装的是他的被褥,还有换洗的衣裳。

  我告诉他,我要到衡阳转车,没有买到坐票,正为这事着急呢!他微微一笑,说;“没事,我有座儿,等会儿上车了你就坐我那儿吧。”

  我以为他只是开玩笑,并没有将它的话放在心上。二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有谁那么傻愿意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毫无瓜葛的陌生人坐?

  夜幕中的济南城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通明。在这温馨的时刻,我们也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上车后,他真的让我坐在他的座位上别动,而他自己,却跑到厕所旁边去站着。等我发现他站着的时候,他已经靠在厕所边上睡着了。

  我轻轻将他摇醒,说:“大哥,你怎么在这里站着呢?快去坐吧,你太辛苦了。”

  他用略带责备的口吻说:“不是让你坐着别动吗?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呀?”

  他让我马上回去坐着,

  我不肯,坚持让他回去,他也不肯。我们就这样僵持了好几分钟,最后达成共识:现在他先回去坐着,等我累了时来换我。就这样,我们一直轮换着从济南坐到汉口,后来我找到座了。

  期间,我们也天南地北地聊天,聊北方的风俗,也谈南方的风景,甚是愉快。在他的帮助下,我很顺利就到达了衡阳。下车前,我对他说:“大哥,谢谢你一路来的照顾,真的很感谢你!我要下车了,再见!”并将在济南买的一些零食留给了他。

  他也微笑着挥手和我道别,嘱咐我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

  ……

  后来我才知道,我犯了个很大的错误:由于那天下车比较匆忙,我居然忘了问那大哥姓甚名啥,也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这成了我人生中永远的遗憾。我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祝愿:好心的山东大哥,谢谢你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愿你旅途愉快,好人会有好梦!

  那年冬天的冰冻灾害虽然给南方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那年冬天的T179次列车上的那位山东大哥的行为却温暖了我一生。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冷漠与自私的,人间有真爱!要相信爱,将爱传递下去……

风俗的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国家地域很广,风俗当然也很多,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家过年的风俗。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说的是腊七腊八这两天很冷,但人们仍感觉到喜气洋洋,感觉不到寒冷。腊八当然要吃腊八粥了。我们这儿的腊八粥是用大米、红薯、豇豆、蜜枣、柿饼等做的,让你吃了难以忘记。我们的粥不稀不稠,甜而不腻。听妈妈说,柿饼不能放得过早,放早了就会涩。

  到了腊月二十三左右,许多人都放假了,大人们都要准备年货了,小孩子们自然而然是跑着找同伴们玩耍。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割肉,二十八贴画画,二十九蒸馍篓,三十吃饺子。三十晚上,我们很早就吃了饺子,然后坐到电视前,等看八点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到零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是各家各户最热闹的时候,不管是在外工作的还是在农村老家的,能聚到一起的都聚到一起,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大家美美地吃上一顿,互相说着新年的祝福。

  大年初二走亲戚就开始了。小孩子一般都要同父母去姥姥家。定亲的,男方要到女方家,带上一些礼品。

  大年初三是给逝去的人上坟的日子,一大早,家里大人都要用篮子提着供品,带着冥币、烧纸到亲人坟前祭奠,说是给逝去的人送钱。烧纸时要把纸错开,并把供品放纸里一些。纸烧完了再放鞭炮。

  大年初四是女方家到男方家串回头亲戚。

  大年初五有些有些年前关门了就在这天开张了,说是开门迎财。好多姨表亲戚姑表亲戚也从初五开始来回走动。

  到了正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再次热烈,很多地方都放焰火,这一天也可以吃元宵。

  到了正月十六,各个地方玩狮子的、游旱船的、舞龙的、卖各种小玩具的、小吃的都聚到新城区,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去年灯节,我还买回来一只小兔子,养了几个月已长到三四斤了,在家我没法养了,我就抱到姥姥家让姥姥帮着养了。

  这就是我家过年的风俗,看起来麻烦,但能让我感觉到快乐,你看了这些,了解到了我们这儿过年的风俗了吗?喜欢吗?

风俗的作文 篇4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至今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在人间,被人们误杀,天帝知道后震怒,下令正月十五火烧人间,人们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从而骗过天帝,保住了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从此元宵节闹花灯,便成为了一个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往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会来到大街上观赏花灯。美丽的花灯可真多啊,使人眼花缭乱!那漂亮的金鱼灯,全身金色,还吐出珍珠大的小灯泡,各式各样的小崽,灯来装饰整个鱼,真是既简单又漂亮。还有那夺目的五角星,美丽的小兔子灯全身粉色。它们都发出光亮,仿佛在跟大家说:“祝你们元宵节快乐。”

  各式各样的花灯很多,看花灯的人也很多,大街上人山人海。连马路上也挤满了人,一眼望去,看不到人流的末尾。

  终于到了猜灯谜的时间,我迫不及待,想大展身手了。心想:去年一个也没猜出来,今年我可是练过呢,我肯定会比爸爸妈妈猜的还多。开始了!开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跑过去,等我挤出来的时候手上拿满了灯谜纸。我找到一个地方,把灯谜纸一个一个铺在地上,开始思考答案。第一个,很简单:“多一半。”肯定是夕。因为多的一半吗。就这样,我一个一个地猜出了谜底。可是到了最后一个,我实在想不出来了:“无尺土之封。”我心想:好难啊,要去问爸爸。我跑到爸爸跟前:“爸爸,无尺土之封的谜底是什么呀?”爸爸思考了一下说:“是一”“为什么是一?”爸爸装作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说:“天机不可泄露。”听到这句话,我笑出了声。不过知道答案就行了,我还要去兑换奖品。我的奖品是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我正准备去问爸爸最后一题为什么是一呢?可是等我拿着奖品去找爸爸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只烤鸡,我一下子就把问题抛到了九霄云外。到现在我还是没有问。

  夜深了,在赏花灯的人,倒是越来越多,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风俗的作文 篇5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不同地区的过法也会有所不同。

  我的家乡话把过年叫做“做年”,这个叫法就可以看出过年时人们的忙碌了。大人们忙着“筅堂”,干干净净迎新春;忙着采购年货,高高兴兴迎新春;忙着贴上春联,红红火火迎新春。除夕一到,就为年夜饭忙碌开了。

  除夕夜,在城里的人都会回到老家,家里的长辈则会准备一大桌年夜饭。一家子人围坐在一起,有时候啊,椅子都不够坐的,就让给老人和小孩子,像我这样比较大的孩子也会跟大人一样站着吃饭。这顿年夜饭也是有讲究的,桌上必有一道菜――鱼。一整条大大的鱼装在盘子里,用筷子划破鱼皮,鲜嫩可口的鱼肉映入眼帘,夹一块鱼肉蘸上鲜美的鱼汁,一并吞进肚子里,这何不是一种享受呢!之所以一定会有鱼,是因为鱼预示着“年年有余”。

  吃饭时,长辈们的态度与平时截然不同,这时吃剩下的,家长不但不会用“粒粒皆辛苦”来教育你了,还会特别提醒你不能吃完,一定要剩一些,这叫“年年有余!”

  吃完饭后就要洗碗了,“当――”一声刺耳的响声刺进我的耳朵,我往厨房探了探头,呀!奶奶怎么把盘子打碎了呢?太不小心了吧!我还以为这是小孩才犯的错。怎么……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另一只手指着碎盘子对我说道:“知道吗,这叫‘碎碎’平安!”我豁然开朗,“碎”同音“岁”,原来打碎盘子还蕴含着好彩头啊!

  除夕又有守岁的习俗,这天大人小孩都不睡就在那儿,守到十二点也就是大年初一凌晨零点,此时就会“嘭”的一声,五彩的烟花响彻云霄,鞭炮着就会“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热闹极了!

  过了除夕,就是令小孩子最为期待的大年初一了。初一可以收到好多好多的.红包!早上,大人会领着小孩去拜年,人们则会包上红包送给小孩子。我每次一拜年就会特意起得很早,早早地穿好新衣服,早早地吃完早饭,跟随爸爸一同拜年,摸着包里鼓鼓囊囊的红包,心里很满足。

  除了红包,我最喜欢的活动便是初一晚上放的“起漆花”(一种可以拿在手上燃放的烟花)。大人们放他们的鞭炮,我们放我们的“起漆花”。点燃一支“起漆花”,棒尖上一下子会跳出火花,似一支小型烟花。它好似一支神奇的画笔,随手挥舞,半空中便会出现它走过的痕迹,荧光闪闪很是好看。

  放完“起漆花”就是欣赏烟花的环节了。五彩的烟花射向天空,在空中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图案,炸出一朵花似的图案,然后慢慢消失,接着又有另一朵大花,五彩的花在黑夜的幕布上绽放,无数的人仰望烟花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家人健康平安。

风俗的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时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时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时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与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时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的时候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风俗的作文 篇7

  从出生到现在,我已度过了十二次热闹非凡的春节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在河北度过的春节了。

  月亮渐渐升上了广大的黑夜,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村庄的道路挤满了男女老少,大家都在等待着,大家都焦急的等待着……别处的山一片漆黑栲山村却热闹非凡,灯火通明,远处一队若隐若现的灯光向栲山走来。

  “来啦!来啦!”不知谁在打叫,全村人都轰动了起来,春节联欢晚会队走进村庄,大大小小的人都在欢呼!一会儿,表演开始了。街上的人都瞪大眼睛,生怕疏濡了一个细节。表演的项目有:踩高跷,跑驴,走马……等许许多多让人应接不暇的节目。

  我在大人间窜来窜去,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有那个,有是我找个高点的地方,看着那千奇百怪的跑“驴”,“驴”那搞笑的动作,不经让我捧怀大笑。家家户户门前高挂的大红灯笼,渗透出红红的光给这个春节增添了颇多热闹气氛,街上的行人越聚越多,我猜想应该会有上万人了吧!行人们一会儿指指点点,一会儿双手鼓掌,这是热闹。

  表演的在表演,观看的在观看,买东西的在买东西,大家其乐融融,我口中嚼着口香糖,一只手还提着一袋糖与水果站在石头狮子头上,看着热闹。十一点了,老板提出带我和姐姐去三河市看烟花。一路上,总能看见象征红红火火的灯笼,听见一家人团圆的亲切问候与祝福。走进市中心,哇!真热闹,市中心广场塞满了车挤满了人,天空堵满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嗖嗖……”又是几束烟花,飞上了天,天一下就亮了。处面的世界一片黑,这里的世界一片白;外面无美景,这里美景不胜收。我们陶醉在这一片热闹,喧哗之中感受到了河北新年的气息与快乐。

  河北的春节是个令人向往的,令人遐想的地方,那春节的气味令人回味难忘。

风俗的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一个山乡小镇,那里虽无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我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哪一个不能扭上一段呢!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大街上响起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听到的人们陆陆续续的来到街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有的拿着手绢,有的一家老少全都出动。顿时大街上变得热闹非凡。

  看,大秧歌扭起了。虽然队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尽情的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也些发痒,不时地加入队伍。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在不断加长。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自在悠闲。吹唢呐的不时地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久看不疲,这样喧嚣的场景一向会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仅是人们每年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不可缺少的项目。每当这个时候,秧歌手们便身着彩装,那种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粉墨登场,为节目增添无限的喜庆。我们这些小孩子在人群中蹿动着,追逐着,嬉戏着,心里别提多开心哟!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人的心。

【风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风俗的作文03-22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9-03

除夕风俗作文10-08

介绍风俗的作文06-25

河南的风俗作文07-10

端午风俗作文08-05

描写风俗的作文06-30

过年的风俗作文06-29

关于风俗的作文08-17

有关风俗作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