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风俗的作文

时间:2022-11-14 08:59:03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介绍风俗的作文(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介绍风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介绍风俗的作文(15篇)

介绍风俗的作文1

  中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每一个地区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风俗。提到风俗,我想起了我们的首都—北京。逛庙会、熬腊八粥已经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还想知道吗?那就让我来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风俗。

  在每年的农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旧时北京的三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最为隆重热闹。在众多大小节日中,流传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如农历腊月三十晚,全家人欢聚一堂,吃“更岁饺子”,“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辞旧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财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准扫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逛庙会。正月十九,为白云道教祖师邱处机逝世纪念日的“燕九节”接着是清明节的扫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以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这天要祭神、上坟、放荷花灯、船灯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喜爱当晚赏月、吃月饼、又有团圆节之称。

  这一些民风民俗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即添加了节日浓郁的欢乐气氛,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风民俗是多么好玩呀!让我们继续去探索、去发现这一个有趣的民俗世界。

介绍风俗的作文2

  小时候吃了一种寒性食物——冰棍,吃太多而拉肚子。当时的情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所幸长大后知道一首叫“寒食”的诗,才让我对真正的“寒食”有了了解。

  “寒食”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是吃“寒冷的食物”?后来我才知道,我答对了一半。真正的“寒食”其实是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是冬至后的105天。

  介子推是谁呢?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其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终成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山林,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烧而死。晋文公感其忠臣之志,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节”这一天,不能用火去做任何食物,只能吃一些常温的食品。嗯,没有经过火加热的食物能好吃吗?哎,想想也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好味道的。但是想想晋文公和介子推之间的君臣情谊,觉得这个寒食节还是有重大意义的!但是,我们现在好像对“寒食”节没有太多印象。不过,我却被介子推这种不追求功名利禄,一心只为国家的爱国精神所感动。

  在这一天,过这个节的人家家里都不会动烟火,吃剩下的食物。我想在吃剩下的食物的时候人们可能就会想着这一段故事,跟熟悉的人讨论着忠君和廉洁。还有去寺庙祈福的人们,也会期望来年平平安安!另外踏青也是寒食节的一大习俗,寒食节这天会看到大人带着小孩去踏青,赏赏路边风景,放放风筝。

  现在过寒食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可能只有查看日历的时候才能看到。真希望这个节被重视起来,让这段君臣佳话流传下去。

介绍风俗的作文3

  河北具有悠久的传统戏曲,至今,在河北流行的剧种有30多个,你能说上三个以上吗?

  河北梆子可是中国汉族的戏曲之一,它可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也是梆子声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支脉,它是“山西、陕西梆子”到河北后,经过河北人民培育成的,听老辈人说,早些年“梅兰芳”唱的河北梆子最有名气,而梅兰芳的老家离我老家也只有八里地的距离……

  河北梆子的唱腔风格有:高亢、激越、慷慨、悲忍。让人听起来有酸辛、痛快的感觉。河北梆子主要板式有多种,如:慢板、流水板、二六版、哭板等等。

  河北梆子唱腔分为生、旦、丑、三行。属于生行的有小生、武生,都用老生腔,不会用太慢板;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等。则用青衣腔,很少唱大慢版;净行有一套唱腔,除大慢板外,其它板式俱全。

  男女生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起来较吃力,正调是微调式,反调是宫调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

  河北梆子有很多剧目如:《陈三两》、《打金砖》、《蝴蝶杯》、《宝莲灯》、《钟馗》等。

  河北梆子若按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生行分胡子生、小生、武生。胡子生在生行中占主要的位置。

  旦行则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共五类。青衣多穿黑色服装。花旦,表现人物性格比较多样。彩蛋则属于丑行。

  净行分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零碎花脸四类。

  丑,又名“三花脸”,分文丑、武丑两大类。

  河 北梆子的唱腔使人们喜欢上了它……

介绍风俗的作文4

  我的家乡在山东胶东地区的烟台。那儿有着许多的风俗,例如:饺子、剪纸、花饽饽……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我的老家,人人爱吃饺子。具体爱到什么程度呢?就这样说吧,逢年过节必吃饺子,哪怕是中秋节,哪怕是公历的元旦、国庆、周末;家里来了客人必吃饺子;今天不知道吃什么?那就吃饺子吧!烟台人最常吃的就是鲅鱼馅饺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胶东地区位于渤海湾和黄海交界处,水产丰富,有不错的鲅鱼资源。鲅鱼饺子的馅以鲅鱼肉为主,剁好的鱼肉馅中还要加入五花肉和鸡蛋,用猪肉的脂肪和鸡蛋防止鱼肉过干过柴、还能去腥。饺子皮要大且薄,要能包进很多的馅。这样的饺子肉质滑嫩,好吃极了。

  烟台剪纸相当有名。在烟台各地窗花以大红颜色为最多见,因为窗上糊白纸半透明,自然以大红最显眼,最易造成热烈、吉祥的气氛。除了用单色大红纸制作窗花外,烟台还历来做半剪半染的窗花,名称也改作“窗染花”。这种窗花,用白纸剪出轮廓,叫做“坯儿”,然后在“坯儿”上施色勾勒。烟台剪纸以画面精美,线条流畅而著称,作品注重内容实质,不拘泥于形式的美感,主要表达富贵、吉祥、多子、长寿等生活理想。在20xx年,烟台剪纸还被录入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呢。

  花饽饽是胶东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美食,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候,人们都要蒸制花饽饽进行祈福和纪念。过大年蒸饽饽也是胶东年俗之一,寓意让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花饽饽有许多的样子,比如: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等,这些用面做的花样饽饽,既好看又好吃,还蕴含求吉纳福的愿望。

  我家乡的风俗很特别吧,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吃鲅鱼饺子、花饽饽、学剪纸。

介绍风俗的作文5

  中秋是家家团圆的日子。一般在过节两三天前就开始准备月饼、吃食之类的了。

  人们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是少不了的。最美的还是那一轮圆月,月光如流水,静静漫进门槛,映在窗间的影子,在中秋节那天,缠绕着数不尽的思念与忧愁。

  夜晚,一轮金黄的圆月已高高地挂在空中, 它不断地穿梭在像薄纱一样的云中。这天晚上每一个人看月亮的眼睛都是无比的温柔,无比的亲切。

  再来就是月饼。她也分了好几种呢。其中常吃的就是普通月饼,再来就是一些特殊民族自制的月饼。他们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

  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每每到中秋节那一天。就会来拜月或者是祭月,祭月主要是干什么呢?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

  一些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那么中秋节为什么要围绕着月亮来展开呢?那一天关于月亮的习俗可不少:吃“月”饼、赏“月”,拜“月”等。因为它寄托着世代国人盼望团 圆的愿望 , 承载着厚重的思乡、思亲的真情 。

  中秋节是家家团圆的日子。月亮、月饼他们都寄托了人们的思家思乡之情。伴随着圆月渐渐落下,中秋节也渐渐落幕。

介绍风俗的作文6

  随着烟花爆竹的一声声响起,我们最期盼的节日——春节来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春节自然少不了烟花鞭炮的登场亮相了。

  吃完年夜饭后,听到外面“啪——啪——”的声音,我便迫不及待地冲出门外看外面燃放的的鞭炮礼花。爸爸也出来了,他拿出一个“花蝴蝶”轻轻地放在地上,快速的点燃,刹那间“花蝴蝶”身子后面喷出五颜六色的火焰,猛然间飞了起来,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接着姑父点燃了“迎春花”,随着“哧——哧——”的响声,“迎春花”开放了,喷出的火焰足有我个子那么高,宛如一个大喷泉。那火焰一会儿黄,一会儿红,一会儿蓝……把周围映照的一片明亮。光亮中,姐姐点燃了“三角蝶”,“三角蝶”闪着夺目的光彩,笔直地冲向天空,像是我们放飞的理想,又高又远。正当我沉浸在这美丽的画面中时,妈妈不知何时出来了,她拿着一串鞭炮点着了,“噼里啪啦——”吓得我一惊,急忙扶住墙,大家见状顿时笑得前仰后合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少了春联也不行,这不,除夕下午我就和舅舅忙活起来了,我们先把原来门上的旧春联撕下来,之后拿出早已题好的“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的春联黏上胶水,小心翼翼地把它贴在门前。接着舅舅拿出一张“福”字将它倒着贴在了门上,我看了疑惑的问:“舅舅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呢?”舅舅面带微笑的说:“因为倒福就是‘到福’,所以要倒着贴。”我恍然大悟,看着门上红彤彤的春联,真是年味十足。

  开开心心过大年,喜气洋洋过春节,我,喜欢这样的春节!

介绍风俗的作文7

  我的家乡风俗很多,如清明节吃鸡蛋,七月七吃小饼,八月十五吃月饼,元旦吃饺子,春节吃饺子、喝糖水……在这众多的家乡风俗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家乡人又叫过年。在这一天还未来临之前的十几天里,家里的大人们就停下手中的活,开始准备过年用的年货。大人们出去赶集,买鸡、鸭、鱼、肉,有的大人留在家里给孩子们做过年要穿的新衣服,老人们就准备过年用的'吉祥品。这些吉祥品全部是用面食做的,如龙、凤凰、八角馒头、年糕等。再过几天,这些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忙活着收拾房间,做一次彻底性的大扫除,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每次家里的玻璃窗总是归我。这时候,我总是兴致很高,我会使出我的巧妙方法,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明亮的玻璃照得我心里亮堂堂的。

  终于迎来春节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伴随着“噼啪”的鞭炮声,饭菜就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会。最高兴的还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约三四点钟时,外面的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了。大人们忙着下饺子、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吃饭时要先给老人们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给小孩子压岁钱。早晨的饺子中包着钱、栗子、糖、枣之类的东西,每次我都拼命吃,期望能吃到糖和栗子,因为它象征着来年能甜甜美美的,能激励我努力学习。

  红红火火的春节一过,人们就要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晚霞,是岁末的最后一道风景;春节是朝霞,预示着红红火火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介绍风俗的作文8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叶香。

  说到端午吃粽子,就不得不讲到屈原的故事了。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沦陷,而又不肯向敌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在这一天包粽子投进江里。后来这一习俗广为流传,直到今天。

  粽子的类别有很多,而且每种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讲究。粽子的口味有各种各样的,有红枣的、豆沙的、还有栗子的。我最爱吃的则是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

  包粽子要拿起两片粽叶,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之后,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从水中捞起一些糯米放进去,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

  再按上一颗蜜枣,用剩下的一截叶子包住,再系上一根细细的尼龙塑料绳。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其乐融融。

  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的粽子,愉快的端午节随着粽子的飘香离我而去。

介绍风俗的作文9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又到了苇叶青葱,粽香飘溢的时节,妈妈又开始忙活开了。

  妈妈先把采来的苇叶放在清水里,一片一片洗干净,挂着水珠的苇叶,青翠欲滴,散发着来自河滩的清香。接着把糯米、蜜枣、红枣洗干净,放在一个盆里,一颗颗蜜枣在糯米的映衬下像一颗颗耀眼的红宝石。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左手拿两片苇叶并排放在一起,右手灵巧地一折,一个精致的“宝船”就做好了。捞起一把糯米,不多不少,正好装满“宝船”,用力压实,再放上一个大蜜枣,铺上一层白色的糯米,你看,红红的蜜枣藏在厚实的“糯米被”中偷偷地笑呢。苇叶在妈妈手中上下左右快速翻转,最后用丝线

  紧紧地缠绕,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多像一个裹着羽绒服的小胖墩儿啊。

  我也在一旁学者妈妈的样子,有模有样的抱起来,可是我刚学,还不太熟悉,刚把粽叶,弄成小船,刚要装“宝贝时”哗啦啦就调皮的,从缝隙里跑了出来,试了好几次,都漏了,一气之下,就放弃了,就这样粽子下锅喽,刚煮几分钟,厨房里就飘出浓浓的苇叶的香味儿,我围着锅转个不停,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我这只小馋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粽子熟了,苇叶不再那么翠绿,我拿起一个,顾不得烫手,剥开它的外套,整个房间里飘荡着苇叶和糯米的清香,咬上一口,糯米和蜜枣夹杂着苇叶的清香,充斥了整个口腔,嚼一嚼,香味顺着牙齿,舌头,喉咙,一泻而下,到达胃里,整个身体都被粽香紧紧地包围着。

  “插艾叶,戴香囊,龙舟下水喜洋洋……”远处又传来孩子欢快的童谣声

介绍风俗的作文10

  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在外婆家过年,大概也了解并参与过一些过年时要做的风俗活动。比如:采购瓜子、花生、小果子、桃酥、小麻饼……这些过年必备的零食。

  过年前外婆一定会包很多包子和蒸很多馒头,外婆说过年那几天,肯定会有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所以馒头,包子这些主食要多准备一些,防止人来多了不够吃。而蒸馒头,包子,也有来年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接下来就是“祭灶”风俗。农历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相当于小年,晚上要在灶前供上糖饼、糕点、糖果之类的甜食,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说。

  紧接着就是年三十了,年三十的要做的事就可多了,比如一早把大门上贴上鲜红的对联,挂红灯笼。最有意思的是在自家院子内种上“摇钱树”,所谓“摇钱树”,便是从集市上买来的青竹子上系红绿两种颜色花生,固定在院子的柱子上,竹子的叶子越多,叶子越大,意味着来年财源越旺盛

  年三十晚上守岁,凌晨十二点的时候各家开始放鞭炮。在外婆家舅舅还会放一种叫“高升”的东西,声音很响,威力也比鞭炮大很多。大年初一的早晨吃饺子,然后拜年,说吉利话,当然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啦,占足了便宜,收到了很多红包。再有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团团圆圆。

  春节这股暖风来得快,走得也快。春节虽然已过,但余波仍然存在。节时的那股年味还未散尽,但新的太阳已经升起,面对我们的是新的一天。

介绍风俗的作文11

  今天、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说,端午节到了,我们去买些粽子吃吧,顿时冒出几声,“行行”。我说:“今天还不是端午节,买粽子干啥?”我妈妈说:“对呀,还没到,这样吧,我们今天先买些 荷包等辟邪的东西准备一下,明天是端午节。”我的表妹、表哥早已忍不住说先给我们买几个让我们尝一尝好吃不好吃,我表妹也在旁边呐喊助威,同意同意,双手赞成、“哈哈,这是多么有规律的呐 喊声啊!我妈妈无奈,只好带着我们出去了,到大街上以后,妈妈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个荷包,闻起来让人精神气爽,我们买完以后眼睛尖鼻子灵的表妹看见了买粽子的,我们都还在那里挑辟邪的东西, 陆续我和我妈妈看见了,我们到了那里买了5块钱的,拿回家里后,我们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们也帮助爸爸妈妈挂开了辟邪的东西,心中也顿时踏实了许多,就这样,6月6日到了。

  一个正式的端午节到了,这一天,我们早早的起来,妈妈主动带我们买了许多粽子,我回家后,边在哪里吃粽子,边让妈妈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故事,那是一年的6月6日,坏人追杀屈原,结果屈原跳河自己杀自己,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便每年的端午节都把粽子放到水里面,让鱼儿吃,这就是故事的由来,我们吃完粽子以后,妈妈说:”我带你们出去,“我们说:”去那里,“妈妈说:”去看龙舟比赛 ,我们走到了那,龙有十几条,好像都是来自各村庄,我到了那里,各个选手还在准备着,比赛随着裁判的一声枪响开始了,擂鼓响了起来,大家都在用力的划,最好我们村的了第二名,比赛太精彩了。

  这就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

介绍风俗的作文12

  我的家乡处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地地道道的潮汕文化的影响,因此家乡有着非常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在我家那边,风俗文化从小孩子满月酒时,潮汕人家非常热情好客,小孩子满月那天主人家会准备尽可能的丰盛的酒菜来款待客人。亲朋好友们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会到的,客人还为带来了新衣服或是礼金或是金银饰品。小孩满月后,每年都可以吃到一颗或是几颗红壳蛋,接受神灵们的祝福和好运,这会一直延续到小孩子的成人礼。

  在家乡还有一个体现风俗文化的重要日子——春节,春节在家乡是一年里最大的节日。每到春节,村子就会请剧团到乡里搭棚唱大戏。这大戏就是潮剧,潮剧也是梨园戏种,与京剧相同又有所不同。每唱大戏都会吸引到村里的老老小小十分日闹。在村子的另一个地方也会有精彩的木偶戏。有时也会有精彩的舞狮、英歌舞,英歌舞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小孩到了十五岁便迎来了成人礼,家那边叫的名字很好听“出花园”。15岁的孩子会穿上红色的衣服,迎接来自亲朋好友们的祝福,那宴会的气派程度是屈指可数的。

  如果要说那最具风俗、宴会最盛大,我会直接告诉你说是潮汕的婚礼。家乡婚礼时请的人的范围是非常广的,除了三姑六婆还有邻居等。那时你会品味到最具家乡风味的食品,也会有鲍鱼、燕窝等名贵食品。那时吃的就集吃奇、吃好、吃贵于一身。

  家乡风俗很多,很多场景、细节没身临其境是没办法体会到的。如果有机会希望多来品味博大精深的潮汕风俗,热情好客的潮汕人家会泡一杯满蕴茶道的功夫茶来欢迎你……

介绍风俗的作文13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我们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苗族,我们的民风民俗是独具一格的。

介绍风俗的作文14

  56个人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民居,不同的饮食,不同的服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满族里的所有鞋子,上面都绣着花朵,当一缕缕微丝的风吹过去,那美丽的花,在摇曳的摆动着。在他们的民族里看了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我看来,那可是啧啧赞叹啊! 满族的妇女的服饰原为宽松肥大型,镶嵌着不同的花纹大花边。在布料上,贵人和新妇女先用朱红、大红的颜色,中年的妇女 喜欢藕荷色,青年少女喜欢粉色、绿色、月白色,长辈一般用深紫色,婆妇惟兰灰素色。旗袍布料多为绸缎,比较贫穷、农家妇女多用棉麻布料。

  满族男人骑马时穿白褂子,这样不仅显出他们的帅气,而且还……

  满族男子的帽子,夏天的时候戴着凉帽,戴着不仅凉爽,冬天的时候,戴着又厚又舒服帽子,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满族人是非常注重礼节。平时满族人互相见面时都要行请安礼,如果遇到长辈的时候,要先行礼请安才能说话,以表示尊敬。

  满族人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挂族也是满族的一种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在春节的时候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挂旗,有的还贴上对联,增加了节日的喜气的气氛。

  ………………………………………

  满族我国 少数民族之一,它是—朵鲜艳的花,它有其它民族没有的不同风俗,不同的特色!

介绍风俗的作文15

  过年包粽子,是我的老家绍兴的一个风俗习惯。

  年前的两、三天,家中的老老少少要提前准备粽叶、糯米、去集市上买肉、蜜枣和缠粽子的绳,等这些都备齐了,大家聚到一桌,开始包粽子。

  腊月28晚上,吃过饭,奶奶转身从厨房拿出粽叶、糯米……我跃跃欲试,心想:这一次我可要大显身手了!看奶奶先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加一小把糯米,夹两块香喷喷的肉或蜜枣,再加上一小把糯米,压实,然后用多出的粽叶封口,绕粽子一圈,最后用线缠住,打一个漂亮的结,一个粽子就如魔术般出现在奶奶的手里了。看奶奶的动作,流畅得似行云流水,我的心开始痒痒了,在自己的许多次恳求下,奶奶终于同意让我包一回粽子了。我开始卷粽叶了,这讨厌的叶子就是不听我指挥,弹开了好几次,气得我把粽叶卷成一个圆筒,当望远镜玩儿。不知卷了多少次,粽叶才服服帖帖地在我的手上成了漏斗状,接下来,放糯米、肉,我做得都很顺心顺手,可是一根绳子又难住了我,拿到一头,另一头又掉了、松了。奶奶笑咪咪的走到我跟前说“来,奶奶教你,绳子一头用手拿住,另一头用牙咬住,还有一只手扶住粽子,绕两圈,然后打个结,就大功告成了!慢慢来,心不要急……”我很快就学会了,照葫芦画瓢,做出了一个至少能站稳的粽子。

  那个晚上,我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有歪了一个角的,也有连站都站不稳的。第二天,天还蒙蒙亮,一股粽香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了,我立马从床上爬起来,冲进厨房,奶奶已经在煮粽子了,馋得我垂涎三尺,一心想快点吃到,奶奶说“快了,快了!再等5分钟就熟了。”

  等到一开锅,我就是第一个品尝者,嗯,还是原来的味道,只是,只是这次的粽子似乎比以往的更香了!因为这是自己亲手包的,所以是最香的粽子!

【介绍风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介绍风俗的作文06-25

介绍风俗的作文11-13

介绍家乡风俗的作文03-07

介绍家乡风俗作文09-01

介绍风俗的作文15篇11-13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03-19

【热门】介绍一种风俗作文04-07

介绍一种风俗作文【推荐】04-10

壮族的风俗介绍民族的作文(通用22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