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3-11-14 09:24:02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4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爷爷,我能包粽子吗?”爷爷笑哈哈的说:“当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动地跑到爷爷身旁,模仿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围着手指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形状,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我急忙问爷爷:“爷爷,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我为什么不行?”我疑惑不解的看着爷爷。爷爷告诉我:“傻孙女,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你一装米,它往外漏,当然装不满。”我往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真的有一个洞!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一勺米进去,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最后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粽子。我按爷爷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但我却如获至宝,心里高兴极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我耐心地等待着,很快粽子熟了,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几个粽子,发现已经煮爆开了,但是我依然开心地把它们捞出来。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这天我吃了好多个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别的风俗,比如中秋节吃糍粑,大年初一吃汤圆,清明节上坟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热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作文2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我们这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特别了。

  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我们小孩最期盼的日子,嘴馋的小孩在这一天都要去偷瓜和吃月饼的。我常听大人们说:八月十五偷了瓜吃,身上就不会长一些怪异的奇痒无比的红点。我听起来可怕了,连最心爱的月饼都不吃就去找小伙伴商量着晚上该怎么偷瓜。

  爸爸妈妈可不懂我的心情,愣是不让我大晚上出门,我着急的跺着脚,嘟着嘴对爸爸妈妈说:“可是我约好了朋友的`,可不能失信啊!”妈妈想了想:“那好吧,不过要小心哦。”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已经蹦蹦跳跳地哼着小曲跑了出去。伙伴们都在等着我呢。“我们出发吧!”我兴高采烈地说。大伙可跑得快了,一溜烟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我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田野里,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小竹篓,每个人总是垫起脚,因为我们总怕主人家发现我们,他们总会埋伏在房子的周围,所以我们可得小心了。主人出来了逮到我们,我们可要倒霉了,要拿竹条抽我们,但我们已经熟练了。土地上的冬瓜、南瓜……尽情地拿,一个个身披绿色毛衣的冬瓜我们也不怕他,装在背篓里就走。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我们行走在田野上,一个个满载而归。偷瓜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煮瓜又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我们煮瓜不是在家里,也不需要大人们帮忙,而是架着锅子在野外自己动手,点火、架锅、切瓜、加佐料,都是我们自己决定,水沸腾了,咕噜咕噜说着话:快把瓜放进来吧!一切就绪以后,我们就坐在草地上,看着明晃晃的月亮,述说着心里最快乐的事情。不一会儿瓜就熟了,端着热汤,沐浴着月光,小伙伴们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从呱呱落地,我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每一个地方都是独特的,都是绝无仅的,家乡的风俗也是独特的。我的家乡也正是样,有着许多风俗习惯,就连过年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每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来热闹热闹,据说这样才能赶走瘟神和厄运,让新的'一年欢欢喜喜。我们的年要过很久,而且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习俗,有时不能缝衣服,不然以后每天都穿破衣服;有时不能吹火,吹火过后瓦片会被大风刮走。在大年三十那天,哥哥姐姐们总会去老人的坟前祭奠,乞求来年的平安,我总是屁颠屁颠的跟着,他们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有时走累了,总要抱怨几句。好不容易才走到坟前,把插着筷子的刀口肉和酒放在坟前,让老人家“慢慢品尝”,在老“品尝祭品”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的烧纸,纸钱灭了不能扇,更不可以吹,要不家里人的财运就会跟随者风飘走。在每个坟前走了一遍后,看见坟上有草,还要用刀割干净,寓意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晚间,每一家的灯都要照一整夜,非常壮观,这是为了守年,这一晚都不能睡觉,爸爸这一晚就打牌,妈妈这一晚就烧火熏腊肉,而我们这一晚都在烤肉吃。虽然很困,但却有了说不完的情趣。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弟弟一起去拜年了。初一早上,吃完丰盛的早餐,早餐当然少不了寓意年年有余的鱼了。每个孩子都会提着一个大袋子去拜年,而大人们总会准备好瓜子糖等,孩子们来到门前,只要说:“拜年啦”大人们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往孩子的口袋里装,有时一些较富裕的人家还会给你钱呢。回到家里,大人们也给红包。每年我们姐弟几个背着糍粑腊肉等礼物去给舅舅家拜年也可以得到一些意思意思的钱,回到家,把压岁钱和拜年得到的钱全都交给妈妈,做来年的学费钱。

  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民族的人,他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是高高兴兴地过节,快乐地生活。

家乡的风俗作文4

  家乡的风俗,总是散发着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

  我的家乡上高,是一座美丽的小县城,算不上大,但在我心中的分量却很足,它的一些风俗你知道吗?

  在上高,人们建房子都极为讲究,从选择地址、破土开工、上梁,直到乔迁,都遵循着一套极为严谨的传统风俗。

  首先是选择屋址。在定地基时,通常要请一位风水大师来看风水,大门一定不能对着山沟深壑、开阔大道以及直冲江河,屋址一定取顺势,并要前低后高,立一块带有“福”字的壁照,可以“辟邪去煞”。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左可比右高,右不比左高,显然,这是古代崇龙尚左的风俗。

  其次是破土开工。人们在开工前,先打好房基,然后在木桩上端裹上红纸或红布,由主家家长挖第一锹土,俗称“破土”,再在四角撒上太平铜钱,俗称“镇邪”。开工多选双日,尤是“逢六”“逢八”,最忌“十四”。有些人还会贴对联,以示喜庆。

  再次是上梁。上梁一定要选黄道吉日,乘太阳高高升起,吹唢呐。并按老幼次序拜梁,让工匠们把梁升起,摆正后,在梁的'两端压上麻糍。那场景,热闹非凡,大家伙聚在一起,欢欢庆庆,一醉方休。这种酒,就称之为上梁酒。据传统风俗,一席木、二席泥、唯有三四席。此风俗一直沿袭至今未变,唱彩调,放鞭炮,说吉祥话,抛酒麻糍,糖果……

  最后是乔迁。人们在乔迁时,对小孩一定要和睦,在搬家的过程中,不可多与他人打招呼,切忌午睡,而且一定不能打破东西。在搬家当天,因在新宅煮一些开水及将电风扇在家中四方吹拨,以求“风生水起”,晚餐可煮一些汤圆,甜品,全家共食,表示团团圆圆之意。

  看到乔迁之喜的场景,再思这一连串的过程种种,应该是上高的祖辈们的经验积累,更是前辈对生活更好更美的追求。

  至今,有些风俗已被改革掉了,但还是流传下来了一些风俗。那是家乡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9-02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6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21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3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9-30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05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09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1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1-05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