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生活现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1-11-05 18:43: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生活现状的几点思考

摘 要: 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不断变革与创新课程和管理机制十分必要。近年来,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随之出现了师生伦理观念缺失,教师权威性大大降低,学生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缺乏,家庭问题多样化,家庭教育片面化,师生问题日趋泛化现象。这些负面效应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正视这些问题,并且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生活现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家庭状况 社会环境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此指引下,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定位,急需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的指引下,学生久已闭塞的心灵终于重见光明,民主、平等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此同时,教师的权威逐渐弱化,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的尴尬场面,另外,教师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质量。

一、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逐渐转化

1.教师的权威减弱,学生自主能力增强。

以往,教师有着很高的地位,所谓“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就在双亲之下。可如今,学校里从校长到老师都很大程度地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教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主性提高了,另一方面是资讯多元化。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很多。孩子很小,家长就把他们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此以往,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教师,教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此外,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这样到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学生的单项能力得到了发展,增强了某一方面的自主能力,但这是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获得的。另一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难免心高气傲,不把同学和老师放在心里,受挫折力、包容力缺失。从长远看,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远比培养能力要重要得多。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之所以不和谐,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教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家长、好老师,就会有正常的校园文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关心和帮助学生,教师不仅要成为人师、经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因此,教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教师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现在学生接受资讯的管道多,教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不断学习,自我不断成长,才能巩固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另外,教师学习辅导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会更好。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有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3.注重培养师生友谊。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一些微笑。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说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课堂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笔者对自己提出了要求: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采用这种做法,我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了。其次,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教师就要耐心,付出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再次,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家庭状况对学生有深刻影响

家庭是学生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学生最早是向父母学习的。如果父母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学生就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如果父母放任孩子的行为,孩子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此外,家庭和睦,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等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1.家庭成员应维持家庭的和睦与安宁。

家庭的和谐,对于教养子女至关重要。在子女面前,父母绝不要轻易相互责骂,或者怒目相向,甚至出手伤人。有什么问题,最好避开子女,商量解决。据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父母在生气时的所作所为,也许自己时过境迁,一转眼就忘记了,但是子女仍会记在心里,久久不能忘怀,产生不安或不幸感。许多西方学生呼喊:“上帝啊!不要让爸妈吵得那么厉害。”心中害怕,有一天父母不再爱他,或者有一个会离开他,使得幼小的心灵失去安全感。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所受的影响当然最大。父母必须和睦相处。许多不良青少年,他们的父母不是离婚,就是感情不和睦。我们固然不能也不必歧视单身家庭,但是离婚的父母最好设身处地替子女想一想,他们是何等无辜。

2.家庭成员分工协作,父严母慈。

家庭、教师、社会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我们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家庭分工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和成长。就目前的家庭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把自己当做神的“神父母”。由于神的法力无边,父母可以任意责罚、鞭打、体罚学生,没有慈爱,不论公正,甚至于不需要合法。凡是听从我的就奖励,凡是反对我的就责罚。一心一意保持至高无上的权威,使得子女认为自己是软弱的,一切听从他人的安排和指示,这样的子女永远长不大。

(2)把自己当做鬼的“鬼父母”。动不动就威胁、恐吓,使子女处在恐惧之中,完全服从命令。学生的心里,时时有雷电的预感,而且知道父母的雷电随时都会打下来。部分学生不得已离家出走,或无可奈何地忍受痛苦和折磨,毫无冲破逆境的企图,更谈不上发奋图强。

(3)把自己当做人的“人父母”,父严母慈。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父母观念一致,表现态度可以有所不同,以求互补;第二,母亲与孩子相处,通常比父亲花更长时间,母慈有较好的条件;第三,父亲是男性,母亲是女性,互相配合,刚柔并济。   3.家长要从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教。

笔者有一位老师,家有一男一女,都教育得十分成功。闲聊之余说起很羡慕其子女,问他用何方法。他回答:“家里没什么钱,除了看看书、写写字外没有余钱可以从事其他活动。”子女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养成很多良好的习惯,自然幸福,养成一大堆不良习惯,当然不可能幸福。另外,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最好彼此相约,时时注意自律。凡是不期望孩子学的、做的不好的事情,父母都不要做,家长以身作则很重要。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都尚未完全形成,正处于需要教师和家长引导的阶段。但是有时环境却不断冲击教师和家长的教导,加上媒介传播有失公允,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更加困难。

1.媒介传播内容片面化。

新世纪,传播媒介的种类猛增,媒介传播的方式多样化。媒介传播的内容,连很多成年人都已经不辨是非。对于学生来说,情况更不容乐观。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师生发生冲突的报道,最后的矛头大多指向老师,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教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就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教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而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教师管理过当,学生见此状会不亦乐乎,他们会想:看,这么多人都为我说话,那我肯定就是对的,以后更肆无忌惮。然而老师兼导师的苦,有多少人知道呢?期望肩负社会责任的媒体站在教师的立场说说话。教师和学生一样,都需要鼓励,只有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才会更用心。

2.社会资讯途径多样化,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繁多。

每个教师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和信息时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中心信息源地位,控制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教育教学实际上已经有了若干个中心。媒介发达导致讯息泛滥,也带来了学生思想的混乱。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策略,课外可以进行网络辅导,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判断力和自制力。

学生是今后社会的主人翁,站在一切为了学生的立场上,我们应重新审视学生的生存现状,合理的继续保持,不合理的适时改进,重建现代学校伦理,重塑教师权威性和亲和力,在培养学生单方面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从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探索出一条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龙编.现代大众传播学[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林格著.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钟志农著.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曾令格,禹明.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生活现状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思考的论文09-30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09-07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校园文化重建的几点思考07-19

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05-02

新医改背景下医用物理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10-05

国际趋同背景下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几点思考论文10-07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考10-05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07-17

深圳生活垃圾处理的几点思考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