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 毕业论文

时间:2022-01-03 18:37:03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 毕业论文

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

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 毕业论文

孙琳

【摘要】从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尽管不能否定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但是明显的迹象表明,当代人对于视觉媒介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了,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已经超过了由于历史的久远和时代的变化,鲁迅的时代精神及其作品在读者群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隔膜,而影视艺术对文学著作的普及和介绍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鲁迅影视改编的研究,探讨鲁迅视觉化对鲁迅研究的意义,并从中审视文学影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鲁迅;视觉化;文学;影视;视觉语言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可比。在老师的教化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头脑中所留下的关于鲁迅的描述大概都是:“匕首、投枪”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一个立体的人,除了在文学方面做出的贡献,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关于鲁迅生平的介绍。虽然有很多传记类的读物,但是这些传记的水平良莠不齐,大多数是学术著作,作为非专业的普通人,能对着这传记类读物产生兴趣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鲁迅在大众心中是一位颇有距离感的伟人。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电视的普及,我们惊喜地发现过去遥不可及的伟人开始慢慢的走近大众,这当中也包括我们敬仰的鲁迅先生。关于鲁迅的影像可以概括为三种:鲁迅本人创造的图像;同时代艺术家创造的与鲁迅有关的影像;后来时代创造的与鲁迅有关的影像。这后两类中的影像资料就包括了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也是本文将要讨论的对象。具体说来,与鲁迅相关的影像作品可以分为以塑造鲁迅生平为主的纪录片、传记类影视作品和鲁迅著作改编的电影。

    从鲁迅生平到文学作品改编,从影视剧本到地方戏曲,鲁迅视觉化几乎成为一个潮流,那么这种视觉化浪潮对于鲁迅文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鲁迅的文学及精神大众化、普及化1.大众与鲁迅的疏离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这个描述也许不准确,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鲁迅研究虽然一直热门,但是鲁迅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对于文学而言,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最大问题是,中国传统的价值系统包括这个价值系统的运转、传播机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些文学家将这种改变对文学产生的影响称之为文学的边缘化。各种各样新媒体的出现,电视的普及、欧美大片的喧嚣以及网络的兴起让人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能够静心面对文字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对于文学家、文学家的作品日渐生疏是必然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鲁迅的文学作品更加显得高处不胜寒,而其作品传播的程度则应该更多的依靠新媒体的传播。缺乏媒体的支持,这是鲁迅接受严重隔绝、滞后于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进入二十世纪,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鲁迅刚刚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走下圣坛,又成为文化消费的热点对象。可以说,当下,鲁迅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是不计其数的。从江浙一带常常能看到“咸亨酒店”的.招牌和绍兴护城河上的乌篷船,实际上都是在利用“鲁迅”这块金字招牌。因此,各种各样的人都试图挖掘鲁迅身上的商业价值,人们在关注鲁迅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时,是不会去关注鲁迅的精神价值的。在这种商业化的背景下,鲁迅精神也无法对社会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最后,作为鲁迅文化,精神普及教育先锋的中学教育出现了问题。老师反映不好教,学生反映不想学成为了最普遍的问题。周令飞曾对记者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孩子们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客观的说,就目前来看,学生厌学鲁迅的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的几个方面:时代差异造成学生的心理隔膜;陈旧的参考用书不能准确反映作品意蕴;一些作家、学者对鲁迅的随意贬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授课视野狭窄、对政治思想的解说成分太大,也使学生难以获得感情的陶冶和美育的启迪。

    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在现代社会,鲁迅与大众的疏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鲁迅无论是作为文学巨匠还是“民族之魂”,都是有必要继续传承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对于这位名人近距离接触。

    2.影像拉近鲁迅与大众的距离

    由于历史的久远和时代的变迁,鲁迅的作品在我国青少年一代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隔膜。在当今世界,除了口传和文本之外,还借助于视觉来传播。越来越多的与鲁迅相关的内容开始以图像、影像的形式出现。

    在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影视作品的产生和消费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文化显现,我们必须正视它能够带给我们的影响。电影诞生以来,随着其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普及,文学也顺势而上地搭上了这趟通向感官愉悦的直通车。海岩曾经说过:“我们现在处于视觉的时代,而不是阅读的时代,看影视的人远远多于阅读的人,看影视的人再去阅读,其要求的阅读方式、阅读心理会被改造,对结构、对人物、对画面感会有要求,在影像时代,从事文本创作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欣赏、接受的习惯变化,所以,作家在描写方式上很自然会改变,这是由人物和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时代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决定的。”电影因其与小说相近的表述方式、审美方法、人物塑造、场景构成等,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而小说与电影的相互促进也有着成功的范例,也出现了成功的范例。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出版了,但影响仅仅在学术圈,八十年代黄蜀芹把它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引起了轰动,大家这才去看小说,造就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名著”。尽管也许正如让·保罗·萨特所说的,对这些读者而言,小说不过是影片的“一篇大体上还算忠实的评注”,但如果不是因为电影,他们也许永远不会阅读这些小说,因为文学尤其是经典名著离当代人很遥远,也很难理解。后现代式改编毕竟是在跟原著对话,先吸引观众让他们觉得有点意思,进而能促使他们去阅读原著,所以,这种趋势确实有助于扩大文学的影响力,而且并不妨碍名著的相传。由此可见,靠影像这种传播方式拉近鲁迅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是可行的。

    二、影像是对文本的升华和再创造1.影像是对文本的升华从直接的角度看,视觉是最主要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从间接的角度看,视觉则是唯一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在间接感受、拥有、享受生活中,视觉经验可以涵盖、替代其它一切感觉经验,而其它一切感觉经验都无法涵盖、替代视觉经验。人类对视觉文化需求的最深层的动因,主要是由视觉经验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因此,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文字和图像的最大区别本来就表现在:文字对于意义的描述更为清晰,而图像作为形象性的展示在视觉冲击力上比文字更为有效,文本与电影的差别也正在于此。由于文字的局限性,文学作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一旦转化为可见的镜头就必须经得起推敲,且不可能人人满意。

    电影以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主要诉诸于观众视觉的性质。具体表现在:电影以画面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抒发感情、叙述哲理,镜头、光影、色彩直接构成形象的感性形式,成为直观因素的组成部分,从视觉上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因而,镜头的画面美直接构成整部影片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电影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可见的物质现实,它的素材必须是可以搬上银幕的人、景和物,即使是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和抽象思绪,也是用可见的空间画面和人物的外部造型表现出来的。电影的编剧、导演

[InstallDir_ChannelDir] 中国大学网论文频道

【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 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从鲁迅视觉化看文学与影视之关系08-19

鲁迅:影的告别01-10

性情与中国书法及文学之关系 - 毕业论文02-23

毕业论文:主位化及相关的认知解释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02-25

冲突与平衡的悖论关系在儿童文学中的呈现 毕业论文10-30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研究10-06

文学巨匠鲁迅名言警句02-09

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认知加工特性11-02

毕业论文-史记的个性化语言 - 语言文学论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