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案

时间:2021-12-16 20:15:44 教案 我要投稿

弹力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案

弹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在初中对弹力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步深化对弹力的来由、性质、效果的认识,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观察——思考——归纳”科学方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皮、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见图1)、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挂图1:显示桌而微小形变装置示意图(见图2)、挂图2:比较重力与弹力(见表1).           表1  比较重力与弹力     【设计思想】  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其实,对于学生,高中物理不仅因在知识内容上加深、拓宽而造成台阶,还因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学生倍感困难.所以帮助高一学生在初始阶段跨好初、高中台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根据本节教材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基于此,本教案根据教材要求,设置了3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以“提出问题——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设计了12个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与研究;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指出,弹力与重力一样,是依性质而命名的'一种力.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弹力展开对3个方面问题的讨论,以弄清弹力的来由、弹力所遵从的规律. 二、研究问题1:什么是形变? 教师指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从实验入手,从观察启步.我们的研究也将这样进行.关于什么是形变,将演示一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和变化发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     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 演示实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化. 演示实验 6:纸张被手揉皱. 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比如,用手指按实验桌,桌面有形状变化吗?     请学生再观察,观察物体形状的微小变化,并讲解观察的方法——把微小效应“放大”的实验方法.     演示实验7: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效应.     演示实验8:桌面的微小形变效应.     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现象作出归纳——这么多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状的改变.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有哪些形式.归纳出形变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不同形式,它们属于两类情况: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外力停止作用,物体可恢复原状;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后,外力停止作用亦不再恢复到原状. 至此,对什么是形变的问题作一小结. 三、研究问题2:什么是弹力?     这里安排4个演示弹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弹力发生的条件. 演示实验9:弯曲的锯条将小球弹出.     演示实验10:压缩弹簧将与之相毗邻的物理小车推出. 演示实验11:伸长着的橡皮筋将与之相连的物理小车拉过来.     演示实验12:扭转着的橡筋条使与之相系的螺旋桨转动. 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归纳出弹力发生的两个条件:(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施力物体必须发生了弹性形变.教师指出,这是直接判断有无弹力存在的基本依据.     作出什么是弹力的结论.     四、研究问题3:弹力的方向?大小? 以演示实验9~12中的弹力实验为据,逐一分析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间的关系,由学生归纳出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的规律.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的方向作具体分析,使学生一方面弄清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作为弹力的一种效果而得名,同时,掌握判断它们的方向所依从的规律.     对于弹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了解与施力物体形变程度有关,不作详细研究,并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x.     五、总结全课 采取将弹力与上一节课学过的重力作比较的方式,既总结了本课知识,又复习了前课内容. 最后,要求学生们课后不仅要回忆本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内容,还应体会本课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板书设计】 主黑板: 第一版     问题1:什么是形变? 观察→思考→再观察→ 归纳: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发生形状改变.进一步思考→ 归纳:         结论:见课本第14、15页.     第二版 问题2:什么是弹力?     观察→     归纳: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直接接触;施力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结论:见课本第15页. 问题3:弹力的大小?方向? 方向:     分析→     归纳: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第三版     具体分析(压力、支持力)→ 结论:见课本第16页. 具体分析(绳的拉力)→ 结论:见课本第17页.     大小: 分析→     结论:胡克定律.     该定律适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     副黑板:http://www.edujq.com/htm/jingpinjiaoan/wulijiaoan/gaoyiwulijiaoan/2010/0517/91708.html

【弹力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弹力物理教案08-23

物理教案:弹力01-25

物理教案-弹力01-21

物理教案《弹力》08-26

弹力高中物理教案设计06-20

弹力高中物理教案11-17

物理教案《弹力》7篇11-23

高中物理教案:《弹力》01-11

初二物理《弹力》教学设计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