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教案 转载

时间:2021-12-16 13:52:36 教案 我要投稿

《诗经二首》教案 转载

《诗经二首》教案   教学目的: 1、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 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氓》、《采薇》的情节和主题。 3、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叙事情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掌握《诗经》的艺术特色、在课文基础上更广泛地了解《诗经》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大家知道,在东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最先出现的成熟的诗歌作品的代表有哪些吗?     明确:《荷马史诗》、《诗经》。     虽然东西方的文明在自己不同的发展轨道上走出了相互区别的轨迹,但在世界文明的源头,最先出现的文学样式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诗歌。中国一向被称作是诗的国度,从先秦开始,到辉煌的唐诗、宋词、元曲,再到当下的现代诗。我们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沉醉了上千年。今天我们便溯源而上,去领略我们祖先最早的诗歌作品《诗经》。 二、文学常识介绍。(10分钟)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而在那个时代,诗歌一直是和舞蹈和音乐相结合的。诗、舞、乐的结合升起了中华文明灿烂长河中的第一面风帆。最早的诗歌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在这种记叙真实事件的风格影响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孕育而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儒家学说兴盛之后,成为《五经》之一。     作为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谈论到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到诗经“六艺”,便是“风、雅、颂、赋、比、兴”。那位同学可以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介绍一下? 明确:“风、雅、颂”是《诗经》的体例类别。《诗经》中的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从内容上主要是祭歌、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     《诗经》的内容大多涉及祭祖颂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等等。 三、诵读鉴赏。     全体同学齐读《氓》。 1、事件发展 提问:在预习的基础上,那位同学可以复述一下这首叙事诗所记叙的事情? 明确:《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抛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并最终与丈夫决绝的'经过。 热恋——结婚——被弃——分手 指导诵读: 明确了这个过程,在诵读时就要读出感情来。诗中有几句最能集中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时的节奏快慢、语气轻重、语调高低,来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热恋:“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此句写作于女子的恋爱时期,朗读时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再现一副画面:旷野郊外,废墟墙头,有位姑娘,翘首期盼,不见爱人,焦急烦躁,泪花飞溅;爱人突现,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高声欢呼。好一位纯真烂漫,一往情深的女子呀!时哭时笑,时恼时喜,所以前句要读的慢重低,后句要读的轻快高,女子对爱情的痴情陶醉,一读了然。  婚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一段文字,十个短句,“矣”字出现达六次之多。一“矣”传万情,读法各不同。这段文字写的是女子回忆婚后生活,贫苦而艰辛,沉痛而压抑。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女子开始倾诉,一吐苦水,生活艰辛劳累,起调“矣”字宜重而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碾盘碾过了一遍又一遍,而女子的生活却丝毫无改变,怨情顿生,“矣”字语气加重,语调升高。付出若有回报,也可算作一种安慰,但女子得到的又是什么呢?“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是拳脚相加,是家庭暴力。是女子有过错吗?“女也不爽。”错在谁?男子。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付出无数却无回报,没有过错反遭遗弃,女子内心由怨生恨,“矣”字语气更重,语调更高。丈夫已背叛感情,若能从亲人那里得到一点同情也可算作一种补偿,但是回到娘家之后,迎接她的却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为何她的兄弟不去找氓算帐,反倒讥笑自己的同胞姐妹?因为2600年前的奴隶社会里,男子“二三其德”是正常的,女子无能被弃才是遭人讥笑的。爱情已丢失,亲情也难寻,女子的情感由恨转而为悲。感情抒发达到高潮,朗读时“矣”字高重到了极点,可谓大方悲声。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感慨万千,陷入沉思,情绪也由激动转为平静,“矣”字语气趋为平缓、低沉。 分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文章收尾时,以此句为结,起到了震撼人心之用。恋爱已成往昔回忆,婚变恰如黑色深渊。女子想起当年的“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目睹当前的“反是不思”“二三其德”,真是恍如隔世呐。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个感叹号,包含了多少的感叹呀!痛苦、伤心、绝望、无奈、怨恨……该何去何从呢?既是弃妇,不能再做怨妇了,身处2000年前的这位女子,主动喊出“算了吧”,果断地从感情的漩涡中退身而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冷静而觉醒、坚强而果断。百感交集化为一句话,更多出了一份坚强,朗读时此句宜读的高而重。  2、人物形象 通过诵读我们理清了诗歌的叙事思路,也对诗歌中的任务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那么我们来看看诗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提问:全诗有几个人物? 明确:两个,氓、怨妇。 提问:用诗歌的原句归纳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明确:怨妇——勤劳 “靡室劳矣”,痴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坚强“亦已焉哉”      氓——三心二意、始乱终弃、狡猾残暴、用情不专、贪恋美色 对全诗的人物和情节有具体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自由恋爱竟以悲剧收场? 明确:1、这场悲剧应该由女主人公买单。她不识人,人家一求婚,她就答应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头脑发热,没有心计。2、这与社会背景有关。奴隶社会里女子地位低,完全是男人的奴隶。她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流氓就随流氓了,没有严密的法律制度去维护她们的权利。所以说一个女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3、这故事中对立的双方就是两个人,女子固然轻信,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这家伙整天游手好闲,文中也没交代他的工作,估计是拈花惹草去了。诗句“二三其德”很能说明问题。应该让氓承担全部责任。(调动学生发散思维) [士之变心(“士二其行”);伦理道德(家人反对自由恋爱。“兄弟不知,歙其笑矣”。有点幸灾乐祸);社会制度(经济落后的社会,男子骗情其实为骗财。“家庭、婚姻反映出经济关系”);年老色衰(“其黄而陨”)] 四、艺术特征。 提问:女子这种哀伤、悔恨、决绝的情感怎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回忆与对比。对当年热恋时情景的追忆与对结婚后生活的反差的叙述。 提问:同学们又没有发现诗中的一些修辞方法呢?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 这是《诗经》的一大艺术特色,就是用“比”。“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运用得十分广泛普遍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五、总结。 这是我们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首先秦诗歌,从中我们了解到来自中华文明源头的《诗经》的艺术魅力,了解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与诗歌表现手法的发展。最重要的,我们要从《氓》中读出一种做人的原则。有一首歌唱道: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们要诊视自己的情感,做一个

【《诗经》教案 转载】相关文章:

转载《天马》教案03-04

转载《祝福》教案03-29

《诗经》教案03-14

‘教案’透视0教案-转载10-10

(转载)小学体育教案03-03

透视“0教案”-转载03-29

人教版备课教案(转载)03-09

主题班会教案(转载)02-20

转载-幼儿教育的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