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13 12:04:25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教案汇编1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学内容:P56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引导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三、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注意问题:(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

  (二)设境导入

  1、获取信息

  (1)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取、整理信息

  (三)探索新知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2、列出算式,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3、交流计算方法

  4、独立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

  (1)连环画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2)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5、小结:

  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怎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五)作业

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几个几相加”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索新知。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表述为“几个几相加”。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1页放大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图上画的是鸡和免。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回答,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只要学生能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免一共有多少只?鸡一共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

  1、列出算式,说明依据。

  师:怎样列式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免的'只数:2+2+2=6(只) 鸡的只数:3+3+3+3=12(只)

  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的依据:图中免子都是2只一组,有3组,鸡都是3只一组,有4组。

  2、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让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3、学习用“几个几相加”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

  师:“2+2+2”这个算式可以用3个2相加来表述。谁能说一说“3+3+3+3”可以怎样表述?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3+3+3+3”可以用4个3相加来表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2+2表示3个2相加是多少;

  3+3+3+3表示4个3相加是多少。

  让全班同学把上面的两句话齐读一遍。

  4、质疑。

  师:“3+3+3+3+3+4”这个算式能用“几个几相加”来表述吗?为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才能用“几个几相加”来表述。

  三、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1、“试一试”第(1)题。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小棒按题意要求摆一摆,再填一填。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按题意要求摆一摆,并填一填,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练习

  五、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的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4、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探索新知,感受加法和乘法间的联防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探究引新

  1、出示课本第2页例题教学情境图。隐去图中的问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有意识地追问: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呢?

  2、列出算式,说明算法。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2+2+2+2=8(台)

  接着,让学生表述上面的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3、引入课题。

  师:求4个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乘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3、例4,课堂活动第3题。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根?

  二、新课探究

  1、教学例3。

  (1)出示例3教学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问: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试一试。

  生说,师板书:12÷3=4(组)

  (3)让学生根据减法各部分的名称,猜测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2÷3=4(组)

  被除数除数商

  2、教学例4。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

  ⑴学生操作

  ⑵写出算式板书15÷3=5

  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今天我们对除法进行了初步认识,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四、课堂活动

  引导完成78页第3题。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理解除法的意义

  (1)摆一摆

  ①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②12个●每2个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⑵看算式圈一圈

  ▲▲▲▲▲▲

  ▲▲▲▲▲▲18÷6=3

  ▲▲▲▲▲▲

  2、复习乘法、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意义

  ①小兔回家

  独立连线。反馈。你是怎样连的?

  ②判断口答

  理解题意,哪种分法正确?

  二、巩固练习

  1、理解除法的意义

  ⑴摆一摆

  a、把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写出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b、把20个▲,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写出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c、把24个▲,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写出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⑵、看图填数。练习十四4题

  a、观察①小题,说一说图意,把谁进行平均分?

  写出算式

  b、观察②③小题,填空,写出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作被除数?

  三、发展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2、思考题

  二年级一班的人数比20多,比30少。分的组数和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个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四、课堂作业

  看算式,摆小棒

  24÷4=632÷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我们进行了什么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例1、例2,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初步理解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能初步理解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例1、例2教学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例1情景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2)解决问题。

  小红问:把这24个苹果平均放入4个盘子里,算一算每盘放多少个?

  反馈。算式怎样列?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板书:24÷4=6四六二十四

  小玲问;把这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算一算可以装多少盘?

  反馈。算式怎样列?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板书:24÷6=4四六二十四

  2、你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起学习,解决了问题,写出了算式,比一比,想一想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讨论。

  ②反馈。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

  ⑴看图,说出商品的价钱。

  ⑵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叙述时语言完整)并列出算式,

  板书算式18÷3=

  ……

  ⑶怎样求出商?

  小组活动。

  反馈

  ⑷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3页课堂活动1题。

  说一说3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看图说说图意,小组交流。

  反馈情况。

  2、书上84页课堂活动2题。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反馈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六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1、84页第1题,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⑴学生看图写算式。

  ⑵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2、85页2题,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4×6=24

  4×5=20

  ⑴独立写算式

  ⑵你是怎样想的?

  3、看除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6÷7=8

  54÷6=9

  ⑴独立写算式

  ⑵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一)口诀求商

  1、练习十六3题

  ⑴、独立填在书上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分别用的那句口诀?

  ⑶、写出3×3=98×8=64……等的除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为什么?

  2、练习十六4题。看表,在方框里填数。

  ⑴、师生共同理解表的意思。16里面有几个几?……

  ⑵学生独立填表

  ⑶反馈填表情况。

  (二)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六6题。

  ⑴独立完成

  ⑵师生共同分析2个小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5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六7——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1、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⑴学生看图写算式

  ⑵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2、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6×9=54

  7×3=21

  3、看除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72÷8=9

  63÷9=7

  4、口诀求商

  56÷7=54÷9=42÷6=

  35÷5=32÷8=49÷7=

  ⑴、独立完成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六第7题

  ⑴、理解题意,出示7题的文字。读题后,独立填在书上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那句口诀?

  2、练习十六8题。

  ⑴、看图说一说图意?(完整地说出来)

  ⑵、学生独立完成

  ⑶、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六9题。

  ⑴独立完成

  ⑵师生共同分析

  4、练习十五10题,11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教学用乘法口决求商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七1—2题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例3情景图。

  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讨论

  ⑴怎样列出算式?

  ⑵怎样求出商?

  3、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8页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1题、摆一摆,填一填

  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2)课堂活动2题、算一算,并说一说分别用了哪句口决。

  2、练习十七第1题。填表。

  小马拉车。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练习十七3—7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理解口诀求商

  1、摆一摆,填一填,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⑴49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54根小棒每份6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8根,可以分几份?

  2、说口诀求商

  63÷9=口诀:()

  54÷6=口诀:()

  72÷8=口诀:()

  二、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七3题

  ⑴读题,说一说题意。

  ⑵在书上填出适当的数。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七4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⑵、订正。

  3、练习十七5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⑵、引导订正,并说说为什么?

  4、练习十七6题

  ⑴、看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⑵、让学生试着解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计算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倍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的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板贴出示:2个红色圆片和6个绿色圆片

  教师:我们学习过比较两个量多少的知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一句话?(红色圆片比绿色圆片少4个;绿色圆片比红色圆片多4个。)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绿色圆片的个数是红色圆片的3倍。他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感到迷惘时,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指名学生上台摆。)

  第一行摆:3根

  第二行摆:2个3根(教师只说2个3根,让学生思考2个3应怎样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

  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

  (4)摆一摆,说一说。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

  2.教学例2。

  (1)教师摆。

  第一行摆:2片枫叶

  第二行摆:4片叶子

  问: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怎样挪动第二排的树叶就可以一眼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把4片叶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两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___倍。

  4÷2=

  (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

  问:第三排是第二排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怎样挪动第三排的树叶就可以一眼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把12片叶子每4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___倍。

  12÷4=

  3.新课小结: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4.课堂活动

  (1)学生自己画示意图,并完成填空。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呢?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1题。

  圈一圈,填一填。

  2.口答

  12里面有()个6,12是6的()倍。

  42里面有()个7,42是7的()倍。

  25里面有()个5,25是5的()倍。

  18里面有()个3,18是3的()倍。

  21里面有()个3,21是3的()倍。

  30里面有()个5,30是5的()倍。

  板书设计

  教学倍的认识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的练习十八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理解倍的意义

  1、摆一摆,说一说。

  ⑴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8个●,8是2的几倍?算式是

  ⑵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8是4的几倍?算式是

  ⑶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12个●,12是3的几倍?算式是

  2、练习十八第1题

  ⑴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⑵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八第2题

  ⑴、独立看书,在书上填出算式

  ⑵、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⑶、反馈

  2、练习十八第3题

  ⑴、师生共同理解题意。

  ⑵、分别根据3个小题的意思写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七4题。

  ⑴、独立看书,说一说题意。

  ⑵、在书上填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第3课时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新课教授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子。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略

二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xx位数,100是xx位数,82是xx位数。

  (2)28的8在xx位上,表示xx个xx;2在xx位上,表示xx个xx。

  (3)36是由xx个十和xx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xx;99里有xx个十和xx个一,它后面是xx。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xx、3769、70、xx、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xx,的是xx。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2□ 47="">□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例3,以及练习七第7~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种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知旋转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像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呢?

  判断: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呢?能不能举例呢?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小结:像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7题。

  师: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你们知道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吗?同学们先独立看看,再想一想。

  学生独立看题,并判断、思考。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而哪些又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旋转现象,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 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

  那么分针走到“10”的时候又是几分呢?(50分)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9题。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小组合作,用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

  两人一组游戏,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比比谁的积大。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出示紫荆花图,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对旋转现象有了那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旋转是在生活中不同与平移的另一种现象,他们的特点是围绕一个点转动。我们常见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旋转现象就是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旋转,所以如果一个物体的旋转方向和钟表的指针方向一样,我们就说它是顺时针旋转,相反地,我们就叫做逆时针旋转。

二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8—119页

  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

  1、口算方法复习。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口算第2题

  时间:3分钟。

  三、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理。

  (1)口答。

  根据238+482=72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230=300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完成第3题。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内容:

  P57~58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巩固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2、引导学生探索减法的`验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验算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三、教具准备:

  口算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200、300、500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法。

  3、提问:

  笔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P57页的两幅图

  2、提出问题

  3、讨论问题:

  引导学生先在小组讨论,然后进行集体订正。

  4、再提出问题,交流想法:到底应找回多少钱?

  5、练习

  (三)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346-284831-381635-319

  (四)全课总结

  提问:怎样验算减法算式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五)计算下面各题

  1、口算

  32+4077-2361-3062+38

  45-15200+400500-5090-38

  2、竖式计算,并验算

  708-146805-576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3、用100、200、300写两道加减法算式。

  (六)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2、小组内讨论算法

  3、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性

  4、再提出问题,交流想法,展示算法多样性

  5、小结:

  (1)做减法计算题时,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验算

  (2)你认为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A、相同数位要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D、注意检查和验算

  (七)巩固练习

  1、完成P58试一试

  2、解决问题

  一种电视机原价1000元,现价798元,现在比原来便宜多少元?(你能用多种方法验算自己的计算结果?)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八)全课总结

  (九)作业

二年级数学教案9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乘法引入

  教学内容:P9-10页教学目标:

  1、从图中发掘重复的行为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2、同数连加和几个几是几。

  3、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同数连加时几个几的语言表述是乘法引入的关键。教学难点:分清几个几。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主题图,游乐场。

  师:今天我们的四个学习小伙伴要带我们一起去游乐场,这里有很多好玩的游戏。看这里有些什么?2、学生独立思考。

  3、师:(引用学习小伙伴的话)这里有小汽车。一辆汽车坐2人有这样的6辆

  4:生:模仿小伙伴的表述,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5、学生汇报:

  (1)小汽车。一辆汽车坐2人有这样的6辆(2)划船一条船上坐3人有这样的6条(3)转杯车一只转杯车中乘4人有这样的5只

  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主题图的内容丰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用学习小伙伴的话示范说一个,让学生感悟观察重点的内容,由多次的相同加数相加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感受身边的数学。

  二、探究新知:

  几个几的语言描述。

  1、师:小朋友玩累了,来到了儿童餐厅,看到里面摆放了很多椅子,这些椅子是怎么叠放的?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4把一叠

  师:(板书)1叠1个4 4

  2、师:依次观察每幅图的椅子数。生:回答,教师板书。

  2叠2个4 4 + 4 = 8 3叠3个4 4 + 4 +4 = 12 4叠4个4 4 + 4 + 4 + 4 = 16

  小结:每叠是4,也就是每份是4,算式中的加数就是4,

  有几叠,也就是有几份,相同加数的个数就是几个。板书:每份数——相同加数

  份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3、师:小丁丁他们坐下后开始点点心,点了些什么?(1)香肠:

  师:能用每盘是几?有几盘,就是几个几表示吗?生:回答,教师板书。

  每盘4根,有6盘6个4?

  师:6个4中6和4分别表示什么?师: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2)吃完了,每盘0根几个几?

  6个0 =

  师:6个0中6和0分别表示什么?师: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p9页第2题,并交流核对。

  小结:6个4中,每份是4,有6个,用加法计算时,加数是4,个数时6个。

  [策略说明:用情景餐厅发生的事件作为一条线索,突出用语言表述几个几,感悟几个几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因为在语言的表述中几个几,这样表述,同时出现两个几,学生不易分清,因此,我们教学时可以引用学生熟悉的每份数与份数来区别抽象的几个几。]三、尝试应用

  1、点子图

  (1)师:看一看有每份是几,有这样的几份?用加法表示是生:每份是2,有6份,就是6个2,

  用加法表示2+2+2+2+2+2= 12

  (2)师:还可以怎么圈?每份圈几,有几份?是几个几?(3)独立完成p9第3题并交流反馈。

  师:比较从这四幅图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虽然总数都是12,由于每幅图的一份量不同,因此份数不同,他

  们的圈法也不同。用加法表示时,每份数是加数,加数的个数就是份数。

  2、看加法算式,填空。

  加法算式:2+2+2+2+2相同加数是几?就是()个()

  5+5+5+5相同加数是几?就是()个()3+3+3+3+3+3相同加数是几?就是()个()

  [策略说明:运用比较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总数相同,每份数与份数可不同,可有不同的几个几表示,看算式填空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个几与相同加数连加之间的关系。] 3、手上的数学

  请用几个几和加法算式表示。(1)每人2只手,4人有几只手?

  (2)每只手有5个手指,6只手有几个手指?学生独立练习后评讲。

  生:(1)每份是2,有4个,就是4个2 。算式2+2+2+2=8生:(2)每份是5,有6个,就是6个5。算式5+5+5+5+5+5=30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从加到乘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知道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几乘几。 3、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会对同数连加得到的和与乘式的积标出单位名称。

  教学重点: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教学过程:一、出示游园图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啊?(游乐园)你们想去玩吗?我们的小伙伴们都来了,(游乐园图2)玩得可开心了!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活动项目?你最喜欢玩哪一项呢?二、出示划船图

  1、你们看,游乐园里每只小船上规定坐几个人啊?

  (1)游乐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有一条船慢慢地划到了这里,我们看到了几个3?板书:1个3又划来了一条船,现在有几个3?加法该怎么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板书:2个3 3+3=6,3个3 3+3+3=9)

  (2)老师还看到远处也有些小朋友在划船,现在一共有6个3(板书:6个3),你知道远处有几条船?每条船上有几个小朋友呢?(有3条船,每条船上有3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4个3、5个3、6个3。)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板书:3+3+3+3+3+3=18

  (3)小船越来越多,现在有(7个3、8个3、9个3、10个3)如果写成加法算式是越来越长了。板书:10个3 3+3+3+3+3+3+3+3+3+3 2、仔细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加法,加数都是3。)我们发现这些算式都是由相同加数3连加起来,这里的3是指?(加法中的加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数连加”(板书:同数连加)“同数”是什么意思啊?(加数都相同)原来,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题目可以用同数连加的这种加法算式来表示。

  3、刚才,我们数到10个3,算式已经很长了,如果再多,黑板上都要写不下了!(1)我们的小伙伴想和大家说:小胖:算式太长了!

  小亚:同数连加,我有好办法!

  你猜猜是什么好方法?(乘法)板书:乘法听到过乘法的小朋友举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加到乘”(出示课题,齐读)4、我们就先来看6个3这道题目。

  6个3已经能用同数连加的算式来表示,用乘法算式表示,该怎么写?怎么读呢?让我们来看书P12。 6个3 6×3=18 6乘3等于18。

  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乘号怎么用一个叉来表示呢?你们想知道吗?让乐乐来告诉我们吧。(原来发明乘号的数学家是这样想的,既然乘法表示一种特殊的加法“同数连加”,那就把加号转一转,由十字变成叉,用来表示乘,这样乘法和加法的关系也包含在里面了。)6写在×的前面,有6个几?6个3,3写在×后面。几个几的个数现在×前面,相同的加数写在×后面,这样用乘法表示几个几的读、写顺序都一样了。 5、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几道同数连加的题目改写成乘法算式。 2个3 3个3 6个3 10个3

  3+3=6 3+3+3=9 3+3+3+3+3+3=18 3+3+3+3+3+3+3+3+3=30 2×3=6 3×3=9 6 × 3 = 18 10×3=30 1个3呢?1×3=3了不起,1个3也会用乘法表示。

  6、我们都学会了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一下,用乘法表示和原先用同数连加相比?(式子就简便了。)

  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式子就简便了。(补充板书)齐读7、我们知道在加减法中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乘法也一样。

二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第6题,注意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比如学生根据第一幅图说出:有16个草莓,按每4个一份平均分。这样,在让学生弄清分什么和怎样分的同时,正确确定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接着,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出各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第7题,写出除法算式。呈现给学生的是写有文字的卡片纸,脱离了直观图。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第9题,填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是为学习用2~6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而设计的。

  第二小节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P23-34]分为7课时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第一课时[P23、24、25]

  内容:被除数不超过12[例1、做一做第1题、练习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本领。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注意点:

  1.提供学生探究12除以3的商是多少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学习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本领。

  3.注意例1中第1小题与第2小题的对比。

二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读出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2、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准确读出钟面时间。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几时几分,会用电子表表示方法和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

  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这些树围成的.圈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同时开始“预备、开始……”

  比赛结束了,乌龟跑了多少?兔子跑了多少?

  一共有几个空挡

  他们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时间怎么样啊?(他们同时起跑同时停,跑过的路程怎么样?)这个龟兔赛跑的场面像我们生活中的……:钟表

  钟表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认识和掌握时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和分。

  二、过程

  1、课本20页投影。(分针、时针的认识)请你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学生交流

  师总结:较短的指几时的针叫时针;较长的指几分的针叫分针。

  2、再观察一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几个小格。(小组合作、交流)

  师:5格5格数共有xxxx小格,(5、10、15、……60),分针走一小格是xxx分,分针从12到1是xxx分,从12到4是xxx分,从12到9是xxx分,分针走一圈是xx分

  师:时针从12到1走了xxx大格,经过xxx小时。从12到3走了xxx大格,经过xxx小时。让学生得出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的结论。

  请学生举例说说时针走几格经过几小时。

  师:实际生活中,分针和时针都是在同一桌面上同时同向转动的,只是它们快慢不同。(多媒体或教具演示:分针转一圈时时针的变化)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

  一时=60分,60分=一时

  3、师: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音乐)

  你能在一分钟里做多少事情?(生交流)

  抓紧一分钟,我们能做很多事情。

  看看在一分钟里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生操作、交流)

  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师:我们上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一小时?

  4、认识钟面(教具)

二年级数学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利用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2、能根据钟面,计算经过时间。

  3、在回顾时、分、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

  熟练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正时的时刻 经过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复习课,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钟表模型,猜一猜,今天我们复习什么?板书:时分秒的复习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时分秒,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桌交流一下,回忆不起来的可以翻一翻书。

  (二)梳理内化 提炼方法

  全班交流,师随机引导,并适时板书

  (1)钟面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是1秒。

  (2)时分秒的关系 1时=60分,1分=60秒。

  (3)1时多长?1分有多长?1秒有多长? 老师还知道,发电厂1秒钟发的电,可供一户家庭用三个月。你有什么感想?

  (4)会读钟面上的时刻 指一生结合钟面讲读法,再指一优生结合钟面讲时针不好确定时的读法。

  (三)分层练习 提高能力

  1、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时分秒的知识,下面老师要考验大家,能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 3分=( )秒 4时=( )分 120分=( )时 60秒=( )分 1分30秒=( )秒 2时40分=( )分

  做在练习本上,指生读答案,选1题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2)数学书94页第11题(现场反馈)

  (3)数学书94页第12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钟表模型,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个时刻,另一人快速读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

  3、小丽同学有坚持记日记的习惯,自从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她专门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指生读。

二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师:学校组织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们应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出示:时间安排、车辆安排、春游收费、游乐项目)

  2、出示课题:小练习

  3、——郊游

  二、计划决策、解决问题1、时间安排。

  (媒体出示时间图)

  (1)看图说一说时间。

  (2)这天我们将在外面度过多长时间?你是怎样想的?

  (3)多媒体演示。

  2、安排车辆。

  (媒体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辆客车能乘坐50人)

  (1)收集数学信息,思考解题思路,可以考虑班级总人数、车辆载重人数。

  (2)渗透估算:从最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3)学生独立计算:可以列竖式。

  (4)渗透巧算:观察数的特点,可以先凑整。

  (5)请你安排,3个班级如何坐这2辆车?可以把一个班级进行分拆。

  3、春游收费。

  在学校收的费用1、往返车费:4元1角2、入场费:5元8角3。

  师:学校发下一份通知,你们能看懂吗?

  (1)计算:往返车费与入场费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学校准备一份食品,价钱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学校,一共要收费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给老师()张()元?

  4、游乐项目。

  (媒体出示游乐园图)

  (1)找一找,有哪些游乐项目?(介绍项目及单价)

  (2)如果每一项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钱?(50元)

  (3)根据要求设计方案:给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复玩),你可能怎样玩?①最多可以玩几次?(5次)②最少可以玩几次?(2次)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新本领?

二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第67、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学生喜欢的玩具、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创设情境

  1. 播放有多种动物叫声的vcd,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动物(如孔雀、恐龙、狮子等),同时问:“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可爱的动物的?”(学生回答说是根据动物的声音。)

  2. 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又请学生是什么动物?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

  4. 生:我看见大象的长鼻子;我看见老鼠的尾巴;我看见骆驼的驼峰……

  师: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形状,有正面的、侧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们就玩一玩,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体验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不同的物体形状

  1. 师:请同学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玩耍,并说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

  小组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

  2. 画学生看到的汽车形状。师:咱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汽车的形状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画出来。(小组活动)

  3. 展示图画。请每组小组长把本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讲讲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汽车有这么多不同形状?

  生:因为我是从侧面看的;因为我是从正面看的;因为我是从后面看的……

  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车形状也不同。

  4. 师: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说说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

  ××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让学生回原位。)

  5. 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应用拓展

  1.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老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2.连线游戏。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

  四、小结评价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我们许多数学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

二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提问:你认识这几个图形吗?

  指三角形,问:为什么把这个图形叫做三角形?请同学指一指三角形的角。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角吗?指出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红领巾、手绢、三角板等,它们都有角吗?

  教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题。

  二、新课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图?

  从校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做操学生伸开的两臂、足球场的边线、三角板的两边、老爷爷拿的剪刀都组成了什么?(角)

  提问: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你从图上还能看出什么地方有角吗?

  2、认识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1) 课件出示实物。

  提问:从张开的剪刀,吸管,自来水的水龙头,你能看出哪些地方有角吗?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作出肯定,并在课件中抽象出角。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把它拉成不同的角。

  提问:这里面有角吗?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征?(角的各部分名称)

  范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边组成的。(板书: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指出其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告诉学生:指角时,必须从顶点开始向斜线方向指。

  (3) 教师演示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边的长短有没有变化?

  小结:角的大小发生变化,边的长短没变,说明角的大小与边长没关系。

  (4) 折一折。

  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师生共同动手折角,对照自己折的角指出顶点和两条边。鼓励同学你能折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角吗?

  可折大小不同的角,再一次证实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 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

  3、学画角。

  (1) 看书本例2,你知道怎样画角吗?

  (2) 讨论怎样画角?

  教师说明:画角的过程(边说边演示)。

  第一步:先点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

  第二步: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实际上应叫射线)

  第三步:再从这个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再画一条直线。然后标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3) 学生动手画角,画完后标明角的'各部分明称。

  三、练习

  1、P42练习八N1

  教师说明: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边,第2图有一条边,另一是弯曲的线;第三幅图两条相连的地方不是一个“点”而是弯曲的线,所以它们不是角。

  2、N2

  范 教师说明:数角时,指角的动作要准确,最好标出角的符号。

  3、N3 可以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4、 P43 N7 先让学生找出各个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教师加以指点提示,注意重叠的角和对着的角。

【二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12-17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08-26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02-04

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1-11

二年级数学教案12-30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案01-3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1-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7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18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