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2 15:49: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这个单元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习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 加之防控甲流放假等 种种原因,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除法的学习由口算过渡到笔算,在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不过所认识的都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基本上明白了要怎样去操作,但是到了四年级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这个阶段,他们往往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要么商试大了,要么商试小了。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 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一是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通过这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把一些有联系的.算式放在一节课上进行,让学生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习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二是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而我在教学时 又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 没有及时巩固加深。

  三是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欠火候。当学生的反馈展示出来后,学生的评价总不能到点子上去,我想着要引导学生更好的说明白,但是总感觉力不从心,似乎学生听不懂我的话。同时,在上课过程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练,表达也不够明确,因此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领会我的意思,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这是个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完善,完善自己的课堂用语,能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计算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又要设计新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2

  本周初学笔算乘法,首先学习不进位乘法,问题不是很大;后学习进位乘法,问题就出现了,我认为原因是:

  1、学生计算基础差。有一部分学生口算加减法本身就不过关,乘法口诀背得乱七八糟,在进位乘法中计算过程有乘法还有加法,对这部分同学来说就更难了。

  2、算理不明白。有一部分同学对竖式计算算理不明白,如向前一位进的数这部分学生都在最高位相加;还有一部分学生进的数与得数再相乘。所以错误百出。

  3、计算步骤较多。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成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与进位的数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

  1、加强口算训练。

  2、加强学生对计算理的理解。

  3、多进行强化训练,直到掌握为止。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3

  核心提示:一、说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为: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为: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

  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了笔算乘法的基础,因此我在课一开始就先出两道笔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笔算的,唤起学生对旧知识联系,为学习新课作准备。接着创设情境出示例题,“李叔叔从哈尔滨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约有多少千米?”学生列出算式145X12=,先让学生估算:李叔叔家大约离北京有多远?学会估计生活中较大的数,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竖式运算,有了课前的“温故”和老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试说出算理,我适时板书。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这节课不足的三个方面:

  1、追求课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迁移过程中我参与的程度太大,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我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教学环节预设太多我放不开手,比如:如果将:“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这一提问换一种方式提问“你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准确答案吗?”,那么最后的学生给我们所展示的结果将是百花齐放,学生的学习和我的教学都将提升一个层次。我放不开手,究其深层原因还是我教学智慧的贫乏。

  3、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习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5

  本文为小学数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上完课后,对上课全过程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我在课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其他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同时根据上课反馈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在上评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课要求,紧扣小学数学课堂规范,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收获:

  通过参加讲课,我深刻地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规范,对规范中数学新授课的四个步骤的意义、作用与实际教学中的相互衔接有了更加准确地认识。

  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

  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有可能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课前,我向其他班的数学教师了解到,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中,不理解三位数的百位数如何参加运算。对于这个新情况,我迅速调整教学步骤,在复习两位数乘法后,临时增加了321×3的练习,让两位数乘法向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间的过渡难度变小,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直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练习,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基本没有出错,效果较好。这让我再次意识到,必须随时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6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给同学们上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习题课,现对这节课做出以下几点反思:

  在课堂上让学生上来板演时,发现学生对于因数中间或者末尾有零的笔算掌握的并不好,在列竖式时,不知道哪个数位对齐,还是用常规的方法来计算,或者是最后计算完,粗心大意末尾忘记添零。没有找学生上来板演之前,我以为这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的都不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还是要多多的从学生的作业和板演中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才能针对其问题进行辅导。在发现这些问题时,我又在黑板上讲了四个习题,仔细的给同学们计算的过程和方法,然后又找同学到黑板上板演练习八计算题,让学生相互纠错订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整节课进行的还比较顺利,也对知识进行了巩固。

  上完课我批改作业时,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过程都存在问题:列竖式数位对不起、粗心大意忘记进位、一位数的加法计算错误,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跟学生再次强调的课。学生的计算是比较薄弱的,在以后的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7

  《笔算乘法(例1不进位)》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内容简单,孩子们有了以前加减法竖式的基础,学习乘法就很容易。有很多孩子在课前自学时就已经准确地掌握了方法,所以在课上我们共同总结了算法,点出了易出错的地方,整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有余。就是有个别学生容易把多位数的十位乘错,有的是乘法口诀背错,有的是没乘直接搬下来。大多数同学准确率都很高,所以课堂上我更侧重于运用乘法计算来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读题,提炼出题目所需的条件,学会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解题,但解决问题仍是学生们最弱的一项,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练习中加强关注。

  例2含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有了不进位乘法竖式与加法的学习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基本上都是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的。他们都已经熟知了乘法的笔算书写方法与计算顺序,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十位先乘后加。但容易的知识总是会受到学生们的忽视,所以仍有部分同学计算准确率不高,尤其是在计算十位时,有部分同学受加法满十进一的影响,总是会只加一。所以在下节课前应设计几题纠错题,让学生们通过找错,改错的过程明确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在计算十位时要先乘再加上进位的数字,得到的.才是十位的乘积。

  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读题的习惯慢慢养成,很多学生已经能准确地判断出题中每个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数量关系式来解决问题了,这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8

  在教学本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内容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所以,课的开始,我通过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75×28,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找准,为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新知做铺垫。所以,这道复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45×12)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大同小异,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去解决新知,所以我让学生采用尝试学习法先自己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让每组的第一个作对的孩子检查本组其他的同学,把有错的本子拿给老师看,这样借助学生的'力量,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全班的病号,(有一个错例在我的预设之外:一个学生第一步乘出的积的末尾写成了“5”,应该是“0”,这时我正好利用上我临时补上的课件:有一道题是怎么判断一道题的尾数,即个位上的数字,,让学生学会利用尾数法很快判断计算结果的个位数字是几。)然后把错例板书到黑板上,充分利用现成的错误资源当做教学资源,我认为很有价值,学生也特别感兴趣。特别是结合枯燥的数据让学生结合本题去讲解每一步存在的实际意义(例如145×2表示火车两小时行的路程;145×10表示火车10小时行的路程;290+1450=1740表示2小时行的加上10小时行的就是火车12小时行的总路程),让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比较75×28与145×12的计算过程,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与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在这里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如果把145×12的竖式列成12在前,145在后的话,就得分别乘3次,这也是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同的一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也想到了,但是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时,我们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把三位数写在前,两位数写在后,这样可以使笔算更简单、方便一些,这样既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本课的练习题主要是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掌握先着手,让学生通过填一填,进一步明确竖式中的每一步得数是怎么来的。然后通过两个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然后通过纠错练习、开万宝箱这两题,把估算教学与笔算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错,把学生计算中易产生的错误加以纠正,从反面提高乘法计算的正确率。最后通过两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检测题去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同时反射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便于自己反思、改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两段教学

  第一段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使学生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

  第二段教学相应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并结合笔算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的乘法口算。

  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从作业和测验情况来看,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得不错。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9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将为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1、掌握乘法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传统的计算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是孤立的,它与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了。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接受,需要教师运用好的方法引导。

  我一开始出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原来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通过比较引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策略,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又体现了较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

  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上的估算方法,也为笔算(精算)学习打下基础,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为什么“24“的4要与十位对齐,这是这节课的新知,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安排学生自己介绍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说出“24”实际上是240,它是由24乘10得到的,它表示的是24个十,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明白算理算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计算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能在计算教学中,加强数学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因村施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算式的过程中,自主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体验到竖式计算的的优越性:简洁、明白、通用,易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体会各种算法,但由于对旧知掌握的不扎实导致了后面算法上较单一。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在对比横式与列竖式时,学生发现“实际上横式与列竖式的算法是一样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列竖式的方法比横式方法还要简便,实际上列竖式也是先算24乘2的积;再算24乘10的积;再把24乘2的积和24乘10的积想加。”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对于难点我处理的比较粗,没让学生理解透彻。特别是对算法的教学,理解力好的学生能明白,但中下的学生不一定能听懂。教学时,应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和箭头写明笔算的`方法与顺序。在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感受“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这一数学思维方法。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为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但由于时间的关系练习没完全呈现出来。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发现自己身上存在太多的问题:缺少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制约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索。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学习。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本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总观这节课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它为公开课返璞归真,展示原生态的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算理算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会算,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并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中使算法得到了优化。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教师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教师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如看书,请教家长老师、同学间相互帮助、独立思考解决等。

  5、课堂评价语运用恰到好处,时时处处都在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更好地学习。如:“同学们的估算能力真强!”“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等都体现了教师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十分满意和欣喜。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0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练习课,我在练习设计中做了精心设计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还不够,由于过多的`考虑教学时间问题,导致我引导的多,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变观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回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整个过程,自己收获很多。

  几点收获:

  1.计算教学中的知识迁移可以将整个计算知识体系中相关连的知识融会贯通。本节课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一个知识迁移,迅速的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算理和方法两个重难点突破,学生既容易理解掌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大量的计算练习是学生掌握计算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我共设置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模仿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应用练习拓展练习。

  3.为课堂教学中的和谐、高效作初步的探索。教学设计经过反复修改,知识的迁移和不同层次的反复练习,每个教学环节的不断调整只为一个目的提高有限时间内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把老师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位置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大量的激励语言和适当的教师幽默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几点不足的地方:

  1.追求课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迁移过程中老师参与的程度太大,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教学环节预设太多老师放不开手,比如:如果将:“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这一提问换一种方式提问“你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准确答案吗?”,那么最后的学生给我们所展示的结果将是百花齐放,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将提升一个层次。老师放不开手,究其深层原因还是教师教学智慧的贫乏。

  3.所学知识的深度拓展不够。由于时间不够,“思维训练”环节在课堂上被临时删除,导致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得到发挥。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乘的顺序、积的书写位置以及理解笔算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第一,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点子图计算14×12时,学生想出的拆数法(转化成连乘)很多,在汇报交流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教学重点(列竖式计算)缺乏时间探究。

  第二,在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时,应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14×2,再用竖式计算14×10,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1个十乘4得到4个十,故4应照应十位。

  第三,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学生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还有部分学生计算不熟练,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总之,在教学中,我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和学习,继续学习数学专业知识,争取每天都有所进步!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3

  两周的时间我们学习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题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

  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

  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

  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怎样计算?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

  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对学生讲解出现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及时点明,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4

  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上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为下面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我教学的是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2、掌握用一位数与多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把积写在相应的位置上的笔算乘法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体现算法多样化,并为笔算的计算方法、算理所服务。

  计算12×3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有些学生运用口算的方法2×3=610×3=3030+6=36,有些学生用的是,有的是用加法的方法12+12+12=36(元),还有是用笔算的方法。在教学笔算乘法时,引导学生把口算的方法写成竖式的形式,再观察竖式可以怎样写比较简便,从而让学生学会笔算乘法。过程自然、流畅。同时在理解算理时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得出方法其实是一样的,让学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时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万变不离其中。

  当然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笔算课在于其他类型的课相比相对比较枯燥,为此我设置了一定的情景,情境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练习的量不是很大。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法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3=,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习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 。还可以对重难点内容再进行深入巩固。在教学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几个学生进行了乘法竖式的复述就完了,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我可以再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复述,练习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过程,出现错题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原因和正确的过程,但是我过于仓促的结束了教学,可能导致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03

《笔算乘法一》教学反思11-02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09-12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范文10-06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01-03

《笔算乘法》教案12-16

笔算乘法的教案01-01

数学笔算乘法教案02-16

笔算不进位乘法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