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辨析虚词的使用

时间:2021-10-31 16:22:40 高考辅导 我要投稿

辨析虚词的使用

  【考点解读】

    虚词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查的侧重点是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虚词的能力。对关联词语,主要考查考生对复句和句群中分句间关系的理解;对介词、副词,主要考查考生对语句的内部结构、结构间的关系以及句中概念间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虚词的考查,高考命题尽管不是每年每卷必考,但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涉猎。

    【命题预测】

    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语句中加点虚词使用正误的判断;二是在具体语境中分辨相似、易混虚词的差异,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虚词中比较常见的考查内容有关联词语的运用、介词的使用和选择、副词使用的合理性判断、助词的使用或省略等。把实词和虚词结合为一道题考查,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应当注意,对虚词考查的外延逐渐扩大,除“二合一”这种常规性的考查方式外,和辨析修改病句,选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等题型结合起来考查的形式将会加强。

    【技法点拨】

    辨析虚词的使用,一要弄清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掌握某些易误虚词的常见用法;二要注意辨析易混易误虚词的细微差别;三要注意关联性词语搭配使用的特点。在具体解答问题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一、把握词性

    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我们只有把准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

    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 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必须/必需) (2007年重庆卷)

    “必须”是副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多作动词使用,表示“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可作谓语或定语。这里句子后面有动词“放弃”,填入的词语是状语成分,显然应当用“必须”。

    二、分清差别

    对于表达功能相近的一些近义虚词,要辨析出它们的异同点,明确它们意义和用法的差别,然后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选择。如:

    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反之/否则) (2007年江西卷)

    “反之”和“否则”都引出对立的另一面,但“反之”是与之前所述完全相反,是中性词;“否则”是与之前所述内容不同,含贬义,多用于不好的结果。句子所说的是一种物理现象,应当选用“反之”。

    三、注意搭配

    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搭配有一定规矩,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如: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宁可/宁愿) (2007年广东卷)

    此题要求在“宁可”、“宁愿”两个词语中选择,作为表示取舍关系的关联搭配是“宁可……不可”或“宁愿……不愿”。后面的句子用的是“不可”,从关联搭配的习惯来看,这里应当选择“宁可”。

    四、明确位置

    根据句子语法和表意的需要,虚词位置恰当,才能使句意准确鲜明;错放位置,就会影响句意的表达甚至改变句子原意。如: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2004年北京卷)

    在复句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可放在主语后边,如果不同,就应放在主语之前。该句后面两个分句的主语不相同,分别为“质量”和“成本”,关联词“不是”应当放在“质量”前。

    五、谨防赘余

    虚词的功能是帮助表意,不能随便省略,但也不能滥用,否则就会造成语言的重复累赘。如:

    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2007年安徽卷)

    前一个句子用了“由于”,后一个句子用了“导致”,这里“由于”属于滥用,是多余的。此句也可以保留“由于”,那就要把后句的“导致了”删除。

  六、体察事理

    对连词使用的判断,有时需要看其连接的语句或短语是否合乎逻辑事理。如: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如果善于把握“亏本”的策略,就能取得锦上添花和柳暗花明的效果。

    该句“锦上添花”、“柳暗花明”两个词语指不同情况,用了“和”使二者构成并列关系,而从逻辑事理上来说,两种情况不可能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同时出现,所以这里不能使用表并列关系的“和”,只能用表选择关系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