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27 07:30:22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实用的美术教案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实用的美术教案6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知识要素。

  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二、技能要求:

  用不同笔墨和色彩表现花卉。

  三、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感受千姿百态的花卉造型,发现生活中的美。

  2、实践与创造:了解花的基本结构,表现自己喜欢的花。

  3、欣赏与评议:欣赏交流,感受大胆用笔创造的质朴美。

  四、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植物的局部纹理。

  五、教学难点。

  不同特征的花的表现。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尝试。

  (二)观察与讨论。

  1、观察几种常见花卉(照片和实物):

  (1)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2)发现花头的构造,不同花中花朵的造型及叶子的区别。

  2、讨论:可以用哪些笔墨方法表现花朵?

  (1)先勾勒线条,再点花蕊,如花瓣的外形与花茎。

  (2)勾线后填色。

  (3)直接侧锋表现花瓣,再添加花茎与花蕊。细小的花可直接点出等。

  (三)构思与绘制。

  1、教师出示几幅画家以不同的花为题材的作品,学生欣赏。

  2、对比、分析画家画花的'不同风格,感受画中花朵的表现方法及画面中墨色的处理。

  3、学生尝试用彩墨画花,要求:

  (1)根据画的结构,用自己的方法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花,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2)注意枝条的变化。

  (3)适当添加背景,加以衬托与渲染。

  (四)展示与设想。

  1、展示学生作品。

  2、自评:说说自己的画花方法。

  3、互评:交流自己对同学作品的看法。

  4、教师:肯定学生作品中花的不同表现方法。

  5、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探索学习用刷子刷网的方法喷刷花儿 作画时注意正确使用工具,用完知道归放原位 体验喷刷花儿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把小牙刷和白纸 装有不同颜色颜料的.大盘子 喷刷花儿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绘画材料,重点介绍牙刷的用法

  ——小朋友牙刷是用来干嘛的?(刷牙)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先请小朋友们把牙刷轻轻刷刷手心,什么感觉(痒痒的)

  ——牙刷是什么样子的?

  ——牙刷刷在白纸上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小朋友来揭开小牙刷的秘密,教师再白纸上示范用牙刷喷刷出花的形状。

  ——猜一猜花是怎么画出来的,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教师示范操作方法

  幼儿自由尝试操作喷刷刷花,教师来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刷面朝下,对着花刷颜料。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2、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美术活动是幼儿用智慧和手进行创造的造型艺术活动。美术活动典型的特征是动手操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丰富多彩的手工形式被创造出来。2~3岁的'孩子正处在用手去探索和学习的时期,可以说,触觉是他们认识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设计了《触摸书》这个活动。意图通过幼儿的实践制作活动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创新素养。

  制作材料及方法:

  ●用不织布和绒布裁剪出不同的5棵树,其中2棵树的树冠上钉上按扣和彩色纽扣。

  ●用不织布、洗碗布、沙皮纸剪出大、中、小三个圆,分别在这三个圆上用塑料纽扣缝制出方、圆、三角的图形。

  ●用不同颜色的不织布做出叶子、小花、水果等,并给“叶子”缝上刺毛扣,给“小花”钉上按扣,给“水果”缝上用粗、细橡皮筋或棉线编织成的挂绳。

  ●将制作好的5颗树缝在底布上。大,考吧.幼,师,网为了增加“书”的平整度和牢固度,可以在底布下衬上硬板纸或旧挂历纸,然后包边固定。

  玩法:

  1.鼓励孩子随意触摸,分辨柔软、坚硬等触感。

  2.引导孩子触摸和观察,初步认知大、中、小及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3.带领孩子玩粘一粘树叶、扣一扣小花、挂一挂水果的游戏。粘树叶时,教师注意引导孩子按树叶的图形重叠粘刺毛扣;挂水果时,引导孩子注意颜色对应,如黄色鸭梨挂在黄色纽扣上。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可以打开和折叠的布书,是用不同质地材料制作而成的。孩子在触摸这本布书的过程中。可获得柔软、坚硬等触感。孩子通过触觉与视觉的共同作用,还可感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初步发展空间概念。孩子也可以用这本书玩“粘一粘(粘树叶)”“扣一扣(扣小花)”和“挂一挂(挂果实)”等游戏,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手工活动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实现游戏和造型的艺术教育活动,是一种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于一体的教育活动,它含有幼儿模仿和创造的因素,又是感性和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造型艺术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幼儿聪慧的头脑。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陶泥创作各种手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添画。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说出喜欢他人作品的理由。

  3.体验创造性陶艺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l.投影仪、屏幕,关于手影的幻灯片。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播放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

  (l)教师将手影幻灯片投射到屏幕上,启发幼儿想象。

  教师:大屏幕上面有些什么?你发现上面的小秘密了吗?(小兔子、小狗、孔雀等手影形象)

  ●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范例,使幼儿感到很新奇。幼儿发现原来那么多有趣的的形象,都是自己平时一直在玩的手影游戏的'不同表现方式。这使他们很兴奋,也蠢蠢欲动,急于想用泥塑的方式进行表现。此处的幻灯片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将幼儿的注意点转移到了“手影变形”上来。使教学环节紧凑而流畅地发展。

  2.师幼共同探索手的不同造型。

  (1)幼儿玩手影游戏。

  (2)教师:变一变,看一看,小手变成了什么?(海螺、热带鱼、老鹰、小草、鸭子等)

  ●第一环节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十分投入地创造手影,产生了很多从没有出现过的形象。此环节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这为后面的创作了充分的经验基础。

  3.演示创作过程。

  (1)教师展示手形。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还能变成什么?(刺猬、孑L雀、大树、金鱼、扇子等)

  教师:手掌可以变成刺猬的身体,手指就是它的刺。

  (2)教师继续展示手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什么会变成什么?(公鸡、小船、卡车等)

  ●该环节同样利用幻灯来展示手形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得作品的变化快速而清晰,好像变魔术一样,让幼儿感到神奇且愉悦。而幼儿层出不穷的想象,又使活动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进入高潮。

  (3)教师示范用陶泥做手形。

  教师:先在泥板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工具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根手指,把手、笔移开,泥板上就会出现要画的手形。添上花纹图案或使手指变化,漂亮有趣的手形作品就出来了。

  ●在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后,教师通过手形制作方法的演示,让幼儿学习并掌握创作的技能,就好像给了幼儿一把通往成功殿堂的钥匙,让每个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画面。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l)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创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细节装饰。

  5.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习同伴的作品。

  教师: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的?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在主题墙上布置各种手影想象画让幼儿欣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手印创意画。

  ②表演区:白布、手电筒等让幼儿表演手影游戏,演一演、说一说。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四季中的冬季有哪些季节特征。

  2.培养孩子们的握笔能力。

  3.提高孩子们力量调节的能力。

  活动准备 保鲜膜, 报纸, 粗盐, 食用盐, 胶水

  活动内容

  [导入]

  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冬天。

  - 它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 它是秋天的下一个季节,这个季节里会下雪,它是什么季节呢?

  [展开]

  1、 谈谈关于冬天你有什么经历。

  - 说到冬天的话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 大家在冬天里干了什么?

  2、谈谈冬天。

  ① 讨论一下冬天有什么特征。.

  ② 冬天里能看到什么?

  ③ 冬天里能玩些什么,有哪些游戏?

  ④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3、用报纸和保鲜膜做雪人。

  ① 把报纸团成一团。

  ② 把团圆的报纸用保鲜膜套上。

  ③ 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

  ④ 把两个圆球粘在一起,做出雪人的形状并粘上眼睛和脸。

  4、观察活动纸。

  - 这上面画了什么?

  - 漆黑的夜晚下雪的话会变得怎么样呢?

  - 用什么材料表现雪好呢?

  5、用活动纸准备的.各种材料表现出下雪的村庄。

  ① 在图画上面图上胶水。

  ② 在天空里撒上粗盐和食用盐表现出下雪的样子。

  ③ 在屋顶和树上也撒上盐。

  [总结]

  ①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②总结活动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精品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案08-23

(经典)美术教案08-06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精选】美术教案09-18

(经典)美术教案09-11

美术教案(精选)09-13

美术教案【精选】07-29

美术教案(经典)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