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

时间:2023-04-08 06:54:56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陋室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桦川县第四中学的语文教师刘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本次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久为流传,本文是作者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为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三)教学重点的确立及依据

  多形式的诵读及当堂背诵。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多次诵读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

  (四)教学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设计学习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诵读法: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

  (二)提问法: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

  (三)练习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的运用:主要起到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教学程序的确立及依据

  (一)导入新课采取情境导入法,出示陋室图,让学生将图中的居室与自己的家进行比较说说对居室的看法,那么身居陋室的主人怎样认为呢?由此引出今天所要学的课文《陋室铭》。

  (二)示范背诵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三)学生朗读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生背诵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基本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背诵,随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背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学生翻译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要求学生一对一,一人读一人译,互相帮助指正,教师适时指导。

  (六)思考阅读

  1、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

  2、再次背诵全文,鼓励学生大胆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在讨论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抱负和情操。

  3、师生互动设计板书,围绕中心设置三个问题,带着学生深入课文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经过学生讨论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设计。

  (七)反馈练习

  1、按要求默写

  ①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②写出表现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

  ③写出表现陋室主人所参与事之雅致的句子

  本组练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八)小结全文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九)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段话,将你的理想和追求通过某些物品(体)表现出来,这样学生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也获得了及时反馈。

  五、板书设计

  山(仙)名喻陋室(德馨)

  水(龙)灵高洁傲岸的节操

  陋室不陋托物言志

  诸葛亮

  自比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的情趣

  子云亭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陋室铭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 “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重点:朗读并分析文章的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谈

  话题:来到嘉兴,就不能不说南湖,谁给我介绍一下南湖?(红船,南湖菱)南湖还有一种特产,就是“南湖菱”谁来介绍一下?

  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故称“菱角”,南湖菱与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样,是无角菱据说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也会变成无角菱,南湖真是太神奇了

  “菱”与“灵”相通,据说,吃了南湖菱会让人有灵气,南湖菱养育了充满灵气的嘉兴人我看不假,在座的同学眼睛都水灵灵的,个个都充满了灵气啊

  远在唐朝的时候,嘉兴就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气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刘禹锡他出生在嘉兴,吃了不少南湖菱,很有灵气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满腹经纶19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22岁就进士及第,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深得朝廷重用另外,他写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

  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

  (二)初读课文,感受音乐美

  1、检查预习情况:注音、句读

  2、请同学读没有句读的课文,指出“德馨、案牍”的读音

  (三)走进陋室,再读课文,把握主旨1——“高洁”

  1、题目是《陋室铭》,了解铭文特点

  2、师:陋室铭,陋室铭,刘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让我能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

  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在《陋室铭》81字的片言中,刘禹锡的百意是什么?下面请自读课文4—7句,根据注释翻译,在翻译的基础上为这几句话做批注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幽雅)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友儒雅)

  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它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生活高雅)(板书:贫乐调素琴阅金经)

  4、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如此自得其乐,我们不禁要与刘禹锡对话一番——

  示例: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

  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

  问: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

  答:……

  问: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答:……

  5、由此可见,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脱俗)(板书:高洁)

  板书:调素琴阅金经高洁

  6、请大家用快乐、舒缓、愉悦的语气读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劳形”

  (四)走近作者,深读课文,把握主旨2——“豪气”

  师:刘禹锡为什么能做到安贫乐道呢?文章仅仅表达安贫乐道的主旨吗?要想从“片言”中明白“百意”,我们还要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这叫做“知人论文”请看资料(出示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原在朝廷为官的刘禹锡一贬再贬,断断续续在外漂泊几十年直到65岁才回到洛阳《陋室铭》是他被贬至安徽和州时所作(请同学朗读)

  问:上面说他一贬再贬,直到65岁才回到洛阳,一般的人会有怎样的心理?(悲伤、郁闷……)

  刘禹锡会怎样去面对呢?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朗州当司马,十年之后才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师,他却写了一首诗以桃花讽刺那些权贵,结果再度被贬,十四年后才再度回京十四年啊,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不过,刘禹锡还是不改那种桀骜不屈的脾气,他又一次来到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附小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师:他甚至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这是何等的豪情!这就是有着铮铮铁骨的刘禹锡

  刘禹锡回朝如此,那他身处“巴山楚水凄凉地”时又是如何的表现呢?我们来看他写于朗州任上的《秋词》在朗州,回京城遥遥无期,妻子不幸去世,可是我们看看他的这首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学生读)

  问:诗中透着一股什么气?(豪气)

  师:难怪白居易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板书:写“豪”

  1、你能从《陋室铭》字缝间看出刘禹锡暗含的“豪气”吗?(仙、龙,诸葛庐、子云亭)(提示: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几句去读读)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开头三句,看看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气”根据ppt改第三句话,快速了解“比兴”

  2、★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结尾两句,看看这里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气”“诸葛庐、子云亭”的典故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典故

  (板书:思诸葛比子云)

  ①是为了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②说明自己也要像诸葛亮遇到明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和子云一样在文学上名扬天下

  3、可见刘禹锡具有怎样的气概?(豪迈)

  板书:思诸葛比子云豪迈

  4、这样一个大诗豪住在这里,这陋室还会陋吗?

  所以他在结尾写道:何陋之有?加横批:陋室不陋

  5、现在,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充满豪情地读最后2句注意,最后一句“何陋之有”读两遍

  其实,刘禹锡写《陋室铭》还有一个故事(愤然写作)

  据说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县见他是从上面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他半年时间,强迫他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只给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

  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铭文

  师(小结):看来,从这篇仅仅81字的铭文中,不仅可以看出刘禹锡的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可以读懂他的豪迈的斗志,而且也可以读到他对那知县老儿的愤怒与不屑这真是“片言可以明百意”啊

  同学们,你们看,那知县老儿带着随从大摇大摆地过来看刘禹锡的笑话了,我们怎么办?赶紧拿起《陋室铭》,大声的读起来,为刘禹锡出出气,注意,最后的“何陋之有”连读两遍,语气要一遍比一遍强会背的最好背出来

  (五)结束语

  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

  但是……

  一间陋室哪里困得住你的铁骨,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你的壮志,一本金经哪里掩饰得住你心中的豪情?

  我清晰的听到,从那间陋室里,传来一个不羁声音——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欣赏刘禹锡的诗

  陋室铭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熟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背诵文章。

  2、积累文言词汇及句式,疏通文意。

  3、理解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作者的高洁志趣。

  【学习重点】

  1、积累重点词汇,把握文章的主旨,欣赏骈句的句式特点。

  【学习难点】

  2、理解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作者的高洁志趣。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交流

  【活动一】读写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xxxxx惟吾德馨xx苔痕xxx

  谈笑有鸿儒xxx案牍之劳形xxx诸葛庐xx

  2、参照注释,解释字词。

  有仙则名xxx有龙则灵xxx斯是陋室xxx惟吾德馨xxx往来无白丁xxx无丝竹之乱耳xxxxxx无案牍之劳形xxxxxx何陋之有xxx

  谈笑有鸿儒xxxx

  3、重点句式何陋之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活动二】预习材料交流。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xx,有xx之称。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

  2、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铭”原来是古代刻在xx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中文体。这种文体xx、xxx、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

  4、预习心得交流

  二、合作学习

  【活动一】引导学生阅读

  步骤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音、断句、语气。

  步骤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出问题。全班齐读。

  步骤3、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式的特点。这种句式叫骈句。

  【活动二】整体感知

  步骤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探究,翻译文章。

  注意重点句式、词汇。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句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

  步骤2、圈点勾画出文中写了陋室的哪几方面?

  【活动三】精读突破

  步骤1、文章开头为什么写山和水?

  步骤2、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

  步骤3、作者为什么在结尾提到诸葛庐、子云亭?

  xxxxxxxxxxxxxxxxxxxxx

  步骤4、文章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

  步骤5、作者借陋室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怀?这种写法叫作?

  xxxxxxxxxxxxxxxxxxxxx

  【课堂小结】我学习,我总结。

  重点文言词汇、文章的写法、骈句。

  【巩固提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xxxx,xxxx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xxxx,xxxxxx。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xxxxxx,xxxxx。

  文章的主旨句是:xxxxx,xxxxxxx。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1)学,不营(2)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3),意怡如(4)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5)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6)

  注释:(1)耽:非常爱好。(2)谋求(3)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4)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5)哂笑:讥笑(6)通儒;指贯穿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其妻患之xxxx2、常丐食诵诗xxxxx

  翻译句子: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xxxxxxxxxx

  2、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陋室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情感目标

  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

  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短文的寓意,能与作者进行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打造美读、美教的课堂模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营造美

  1、讲述刘禹锡被欺写陋室铭的故事。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大家先仔细看视频,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1、明确朗读的'要求技巧。

  2、初步掌握词句的意思。

  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三、译读课文通内容

  学生合作翻译全文,提示:

  (1)借助注释,读出疑点

  (2)注意字句,翻译课文

  四、细读句子鉴赏美

  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也可由学生提问,老师补充问题,引导大家挖掘课文内涵。)

  1、大家说说,这篇铭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文章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

  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

  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好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根据大家发言整理成板书:

  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

  仙龙喻德馨

  环境清幽(景)

  陋室不陋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适(趣)

  古贤自喻反问点题

  五、巧取雅称创造美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就要和刘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也可以给刘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室陋德馨。起名时要说说根据。

  启发学生把自己读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结合自己的观察,如电视里看到的、外出时观察的宅名,给刘禹锡的陋室拟个合适的雅称。

  六、对话作者表现美

  时间真快,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了。老师建议大家这样和刘禹锡话别,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

  学生思考后说话。

  七、课后练习巩固美

  1、将“刘公,我想对你说……”整理成一篇随笔。

  2、背诵全文给你的父母听。

  陋室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格上的教育。

  设计理念: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作者情感倾向,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阐发阅读体悟,汲取精神营养。

  知识与技能:

  一、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

  二、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三、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

  四、发表自己的感悟,

  五、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一、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

  二、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三、师生互动,深入分析,

  四、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陋室铭》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试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看得出大家很开心,不光是因为这位同学读得好,也因为它的内容确实引人发笑,这首“考试铭”只是一种模仿,大家知道是模仿哪首诗的?(生答)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

  二、听录音

  现在请大家先听录音,在听录音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录音里的停顿、字音。好了,来听!

  听完录音,大家肯定对题目有些不解。“陋室”当然就不用说了,那“铭”呢?谁来说说什么是“铭”。(生述)

  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三、录音朗读非常优美,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那我们也试着来读一下课文。(生齐读)

  四、个别读

  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在他读的时候,大家仔细听。第一要注意他的停顿、字音。第二大家要把不懂的都画出来。

  (读完之后)评价赏识:他读得字音都很标准,就是停顿出了错。大家知道是哪处么?同学们来指出,总体来说,他读得很好。大家给他鼓鼓掌。

  五、讨论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相信大家一定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巡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一会我再考察大家讨论的结果。

  在大家的合作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现在让我们共同了解并掌握它们。

  第一、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劳,使……劳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大家解释下这句。注意丝竹,这里代指音乐。

  第二、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今常用为:样子。

  惟吾德馨馨,美好。今为:芳香。

  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指鸿雁,书信。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指管弦乐,这里指声音。今指丝绸和竹子。

  第三、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五、韵律

  在大家的合作之下,这篇课文已经明朗化了,为了更深入得了解课文,让我们充满感情的再读一次课文。

  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在文字上有什么规律吗?

  有些字很押韵。能具体找出是哪些字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稍微细心一点的学生应该还注意到,这些字都在第几句的后面?二、四、六句等。也就是说都在偶句的韵脚上押韵,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铭”这种文体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韵的。

  六、分析课文

  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

  大家说说,这篇铭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又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

  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会不会重复?与早自习预习过的作者情况相结合考虑。

  板书(多媒体显示)

  七、小结

  作者先用比兴、对偶,引出“陋室不陋”,又从自然环境的优美,往来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表明“惟吾德馨”,又以“诸葛庐”“子云亭”做类比,暗示陋室不陋,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八、拓展

  那么,大家是否同意作者这种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做法呢?可以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刘禹锡,你在当时被排挤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九、总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代不同,处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十、作业

  讨论题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台痕上……环境之雅

  山仙

  水龙德馨谈笑有……交往之雅南阳、西蜀

  (起兴、比喻、对偶)(类比)

  可以调……情趣之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

  (托物言志)何陋之有?

  前后相呼应

  陋室铭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4、认识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过程

  一、预习 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

  二、研讨 学习:

  (一)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3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4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6、探究思考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

  三 小结

  四 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 )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3、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4、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

  6、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

  ⑴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⑵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译句:

  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

  5、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6、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⑧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

  22《陋室铭》答案(四)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

  3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灵。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4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喻,表现了高雅的志趣。

  四巩固练习1、⑴著名,出名⑵灵异,有了灵气⑶品德高尚⑷这里指奏乐的声音⑸使……劳累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D

  4、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5、诸葛亮;杨雄

  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B

  1、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⑵惟吾德馨。 2、D 3、略 4、A 5、山、水;仙、龙;德馨;陋室;作者 6、A

  陋室铭教案 篇7

  导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类比写法。

  2、理解“骈句”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达到当堂成颂。

  3、学习作者不慕名称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热爱追求美好健康的生活。

  导学设想:

  4、以启发式导学,突出学生主体,采用媒体手段(自制课件)辅助教学。

  5、教学以“读”为主线:扣住“初读———认读———精读———创读”四个环节,以“读”贯穿始终。

  6、巧设提问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开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

  7、导读过程注重突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语言感悟能力训练、创造思维能力训练,以达到“教会——学会——会学”的目的。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采访学生,由学生书房谈起,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自己的书房。

  2、引出课题:作者以“陋室”作铭,而在我们的想象中陋室会陋成什么样子?谁能描绘一下你相象中的陋室?

  3、者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个什么样,是不是陋得一无所有?

  4、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听老师范背课文,想一想你对课文哪些地方感受最深。

  二、课文认读:

  1、让学生复习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结合注释学习“铭”这一古代文体。

  明确: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要领: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4、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有质疑处请教老师。

  三、课文详解:

  1、文章开头两句比较通俗,请学生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明确:名——有名气;灵——有灵异。

  2、开篇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什么?

  明确:陋室。表明陋室也有“名”与“灵”的性质。

  3、作者以“仙”、“龙”暗喻什么?

  明确:德!

  4、文章写出“山”、“水”、“仙”、“龙”其目的是引出什么内容?明确:惟吾德馨。

  5、说明:由物及人的、由景及事的写法叫比兴。

  引导:陋室狭小简陋,作者却很喜欢它,这一定有其中的奥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6、学生齐读(苔痕上阶绿……劳形)

  指导:要讲究朗读节奏,依据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句意来确定停顿时长。

  骈句的特点:字数相同,意思相对。读骈句要掌握节奏特点,一般按句意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

  7、文中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找出诗句,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室中之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引导:青苔长上台阶使台阶变绿,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呈青。绿苔、青草,多么美的色彩!显得恬静、雅致,真使人看了悦目爽心,心旷神怡!这是诗的意境,画的情趣。

  8、诗乃语言精品,“青”与“绿”是诗人笔下的爱物,我们学过许多含“青”与“绿”字眼的名句,请学生举出几句。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9、作者描绘了陋室恬静、雅致的自然环境,还有比这更惬意的精神寄托吗?请大家找出来。

  明确:室中之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室中之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室主人常同一些什么样的人交往?

  明确:有学问的人(鸿儒)

  11、室主人的精神寄托是做些什么事?

  明确:邀客谈笑,窗下抚琴,展卷读经,乐而忘忧,寻求超凡脱俗的真谛。

  12、在室主人的心目中陋室是否显得很陋呢?

  引导:陋室之中有如此悦目之美景,又有许多可以畅怀大知音以及爽心的雅事,如此种种不俗,无他烦恼,哪有陋之感觉呢!

  13、作者为了表白自己身居陋室却其乐无穷,并同历代名人为鉴,谁可以谈这两位名人的故事?

  明确: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引出人们所推宗敬仰的诸葛亮、扬子云,以自己所居之室同两位名人居室“草庐”、“玄亭”媲美。可言是:蓬蒿之下有兰香,茅茨之屋有公王。

  14、学生分组朗诵(要求:注重语气和节奏,要读出感情。)

  15、课文结尾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结。这是一个什么语气的句子?引用这句话的用意是强调什么?

  明确:反问语气。用意是强调陋室不陋。

  16、陋室不陋的根本是惟吾德馨,那么全文中起到统领作用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明确:德馨

  17、本文融情、理、事、人、景、物为一体。运用寸托、类比、比喻等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十分讲究对仗和炼句炼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好文章我们要多读,下面请大家欣赏地齐背课文。(要求:把稳节奏、读出感情)

  四、课文创读:

  18、文题扩展:

  (1)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后,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在当今物质较为丰富的现代生活中,你将如何去面对?(分小组讨论,请英雄登场)

  (2)学生活动:每位学生写一到两句名言以指引生活航标。教师抽出有特色的句子自由地组成散文诗,当场诵读。激起学生学习热潮。

  19、反馈与调节:(采取小组抢答、小组接龙等形式)

  (1)、有一句诗曰:“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本文中与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2)、能表达全文主旨意思的是哪一项?

  B、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世人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D、作者希望自己象诸葛亮、扬子云一样居住简陋卧室,以便受世人景仰。

  五、发散练习:

  20、课文阐明了陋室不陋的结论,这是一种反向立意写法文中不直接写陋室如何“陋”,而是用“德馨”将此“陋”作了彻底否定。这种构思很精妙,下面请同学们从生活中搜集素材,以“傻哥不傻”为题写一400字作文。

  陋室铭教案 篇8

  课题陋室铭课时一课时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课文;

  能力目标:品读文本的写法特点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人生观。教法与

  学法教法:启发、探究、学案导学

  学法:主动思维法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学生走入文本情境

  让学生走入情境,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发学生学习该文的兴趣。

  学案导学检测预习

  通过学案导学来检查预习的情况:

  1、了解作者

  2、了解文体特点

  3、检测词语(特别注意)

  陋室()德馨()苔痕()鸿儒()案牍()调素琴()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课件适时补充

  1、学生介绍作者

  2、学生介绍文体特点,明确了题目的含义

  3、学生读准字音(或到黑板注音)

  学案导学教学法使学生充分的预习,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做旁观者,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品味赏析

  1、反复吟诵

  教师指导:把握轻重缓急,读出节奏。本文使用了大量骈句,还要注意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录音范读,体会节奏、韵律的音乐美(教师可泛读)。

  2、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作者的创作思路。

  教师点拨

  陋室不陋德馨

  室外景景色之雅

  室中人交往之雅

  室中事情趣之雅

  诸葛庐子云亭何陋之有

  3、再读课文,师生合作,探究问题

  拟人

  对比

  类比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概括写法、主题1、①学生各自朗读全文。

  ②学生齐读,力求做到读准字音。

  ③学生听读

  2、学生解释词语

  几名同学翻译课文

  学生分析为主

  3、学生自主提出最感兴趣、最有价值的问题,来考考其他的同学,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此环节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生生互动。学生获得了情感熏陶及态度上的提升,并让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主动加入到朗读、评论、质疑等学习活动中来。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

  探索精神。

  总结收获说说看,本节的目标你完成的怎样了?进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赠言师生共勉: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给自己在心底留一块净土!

  学生谈收获

  让教学气氛民主和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链接生活: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了解了作者托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下面把你尝试作者的写法写的铭文宣读给大家。

  师生共评联系身边的生活完成,力求达到主题明确,表达鲜明的情感态度。

  同学读作品其他同学点评拓展视野,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意味无穷。

  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刘禹锡的有关作品来进一步了解刘禹锡的思想清怀。

  2、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铭文。

  3、对出下联:

  上联赏读陋室悟德新

  下联

  4、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表达了主人的节操、情趣?

  (教师可选择)

  通过多种渠道来积累知识。

  课外相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

  板书设计

  陋室铭

  托物-------言志

  陋室德馨

  不陋拟人

  室外景景色之雅高洁傲岸

  室中人交往之雅安贫乐道对比

  室中事情趣之雅

  诸葛庐子云亭何陋之有类比

  陋室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1、学生在悠扬古雅的古筝音乐中观看修复后的安徽和州刘禹锡故居--陋室的照片。

  2、老师激情导语:

  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出示课题。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分钟

  1、作者刘禹锡是何许人也,下面请看介绍:(让一名学生朗读)

  2、老师补充: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三、解题1分钟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

  “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教师补充:我们常说的“座右铭”是指写在座位上的.一两句话或格言,用以自我鞭策或勉励。

  四、展示学习目标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能够疏通文意。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五、朗读并感知9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下列生字怎么读?

  德馨(xi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调素琴(tiáo)

  3、让一名学生试读全文,师生评价优劣(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

  4、听名家朗读课文,师生欣赏评价。这篇铭文不仅押韵而且运用了许多对偶句,请找出韵脚和对偶句。

  5、学生同桌结合练习朗读,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

  6、再让一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指导。

  7、全班齐读。(师:这篇铭文,由于多数句子押韵,读来琅琅上口,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带着感情再读一遍,好吗?)

  六、理解字词、疏通文意7分钟

  1、学生先自个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然后同桌再讨论交流疑难词句,仍不能解决的,请做上符号等一会儿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老师巡视指导,解疑)3分

  2、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1分钟

  3、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理解程度。(让学生不看书回答)

  惟吾德馨:惟,只;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没什么学问的人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4、由一名学生口头翻译全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七、整体感知2分钟

  1、全文共写了几层意思?

  2、文中那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八、深入理解、品味赏析10分钟

  (一)学习第一层(1—3句):用山水做比,引出陋室,点明主旨。

  1、朗读

  2、思考: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为什么要写这些?

  开头用比喻起兴,引出陋室,以虚衬实,进行类比。

  补充:“陋室”好比“山、水”,“德馨”之人犹如“仙、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其“陋”,“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统领全篇。

  3、指导背诵

  (二)学习第二层(4—7句):写景叙事

  1、齐读第二层。

  2、思考: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写陋室的?作者的语言朴素而清新、精美而含蓄,请你任意选出一两句朗读并赏析。赏析时可以分析那个字词用的好,好在那里,也可以分析句子的修辞及作用。

  居室环境(景)、交往人物(人)、日常生活(事),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3、指导背诵

  (三)学习第三层(8、9句):

  1、朗读

  2、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师: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用意?

  作者运用类比,把自己的陋室与古代贤人的茅庐和玄亭做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言外之意是: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因为高雅脱俗而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3、文章结尾为什么引用孔子的话?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突出了主题,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问句作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4、托物言志:作者借助对陋室的描写,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感情、抱负和志趣,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5、指导背诵

  九、小结1分钟

  2、(4—7句)写景叙事,描写陋室。

  3、(8、9句)古贤自比,表明心志。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篇铭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下面我们就来一个背诵比赛,看谁背得最快。

  十、背诵比赛3分钟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

  十一、反馈检测3分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3、名句运用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十二、作业

  1、试着写一两个对偶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关于学习、处世、立身的。)

  2、日记:读《陋室铭》有感

  汪屯中学王保红

  教学反思: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久为流传,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我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利用课件展示了教学的主要环节和用以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练习和简明参考答案,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印象,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我在导入新课时配上了悠扬古雅的古筝音乐,在最后的集体背诵环节,也配上了与课文情调相宜的音乐。不仅营造了古雅的课堂气氛,也大大增加了课堂效果。

  陋室铭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要贯穿“以读会意”的方法。在读的方法上要灵活,可由教师范读、学生推荐朗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由老师帮助解决。疏通文意,然后背诵课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及文体。(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要求:记住作者及文体。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本文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明确:(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指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2.统领全文的词语是哪个词?

  明确:(德馨。)

  3.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抒发了作者高雅自适的`生活情趣。)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研读赏析并阅读全文。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①解释下列词语。

  名灵劳形

  ②文章点题句是什么?

  ③以古代圣贤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④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什么?

  ⑤文中的“仙”和“龙”比喻什么样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词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著名。灵异。使身体劳累。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品德高尚的人。德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点题德馨

  室写景状物

  室内人高雅情调

  言志君子

  山、水——————陋室—————诸葛庐子云亭——————何陋之有

  名、灵——————德馨—————环境交往情趣————陋室不陋

  陋室铭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生:我选择后者,因为……

  师: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

  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介绍:表现文体的字有说、记、序、铭……

  押韵──追问: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过渡语:我国古代的诗文有很多都是用韵的,这些文章往往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音乐美。因此,古文往往需要大声朗读。请同学自由朗读本文,注意──大声朗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录音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出示思考题,理解中心、写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看图画、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换角度想: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

  (讨论板书: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来人不俗、生活高雅)

  陋室铭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4、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地评价古人。

  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一觉醒来被赶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

  紫陌红尘扶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为这首诗,他又被贬到连州。一贬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岁再回到长安时,玄都观里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乱草。这不怕惹祸的诗人,又写了一首《再游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这个人就是刘禹锡。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陋室铭》。

  二、初步感知全文:

  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读音、停顿等。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思考问题,理解中心、写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

  明确: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房子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

  (换角度想: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

  3、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①(陋室简陋狭小,陈设简单,确实简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观,安静清幽,有鸿儒谈笑来往,可抚琴读书,无乐音乱耳,无公文劳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却不觉陋室之陋。

  ②联系“铭”这种文体,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称述功德。

  (启发:抓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句子,体会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扬名立万;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③小结写法:托物言志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探究:

  1、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称颂的是:人品(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

  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

  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地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2、师:请大家来看这样一则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这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而言的?

  3、师:同学们,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居室描上一笔,用来表达居住的感受?

  六、总结:

  师: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只能说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这并不奇怪,因为至今老师也不敢说已经读懂了它,已经完全领会了刘禹锡的精神境界里的积极一面,并把这种精神带入到生活中。我们还有必要在课后熟读并背诵,使之成为影响我们修养的一部分。

  陋室铭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铭文体的初步认识,作者介绍,找寻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

  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后一句教师承包)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师:陋室陋吗?生:不陋。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1)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馨

  对偶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对仗夸朋友——雅实对比话生活——静

  类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2)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3)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体背诵。学生互相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

  六、总结(略)

  七、赠言和练习

  陋室铭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的韵味情调

  2、品析作品的思想内容

  3、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

  我国是礼仪之邦,是诗的国度,诗歌在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部分诗人也拥有人们的高度赞誉: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豪————?

  诗豪刘禹锡,我国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参与王叔文集团革新运动失败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按照惯例,他到和州应该在县衙拥有九间房子,由于县令的刁难,却被安排在城南面江水立的三间房自里,面对滔滔的江水,他诗兴大发,写下“面对大江观百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豪迈诗篇,也因此激怒县令,被迫搬迁到城北仅一间半的小屋。这里环境宜人,他为此写出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超俗诗章,又再度激怒了县令,不得不住进仅容一床、一桌、一椅是斗屋陋室。半年三迁居,且越迁越小的`窘迫境遇没使他怨天尤人,而是奋笔写下了传世佳作《陋室铭》。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陋室,看看它有什么特别。

  二、整体感知

  诵读文本,品析音律美。

  1、分组诵读,互动正音

  ————吾、馨、儒

  2、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并看看每句最后一个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名、灵、馨、青、经、形

  ————押韵:每句末尾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

  3、全班齐读,速读成背

  三、研读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一翻诵读相信同学们对诗豪的“陋室”已有了总体认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

  ————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又不陋呢?(原文)

  ————惟吾德馨

  ————山因仙而出名,水因龙而灵气,为此可得出“室因德而馨(芳香、有名),我们也可说“室不在华,有德则馨”(类推出中心)。

  3、刚才我们知道了陋室是因为“德”(主人品德高尚)而“馨”(不陋),在文章中“德”“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环境优雅(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

  ————上、入:人格画

  ————绿:使台阶碧绿

  青:使窗帘青翠

  (2)交往文雅

  ①、如此优雅的环境里,来的人多吗?来的又是些什么人?

  ————少(苔痕上阶绿)。

  ————是鸿儒(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不是白丁(学识浅薄,品德低下的人)。

  ②、从交往中可不可以看出“斯是陋室”的主人是个什么人?

  ————博学之士,高雅之人。

  (3)情趣高雅

  置身于优雅之镜,偶尔文雅之士阔论外,简陋陈设的主人干什么、想什么呢?

  做 自乐 调(弹奏)素(朴素)琴、阅金经(佛家经典)。

  想 超俗 无丝竹(音乐)乱(使……烦乱)耳、无案牍(公文-官职)劳(使……劳费)形(身心)。

  4、伫立于草丛之中、布满苔痕、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屋陋室,在“吾”的眼里却显得优雅,再其加交往的高雅、情趣的优雅,以充分地证明了“吾”品德的高尚。为何还写“难言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呢?

  ————庐(三顾茅庐)草屋 孔明 出名

  ————室比庐、亭,自比圣人

  从此我们可看出作者给陋室作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怀?

  ————陋室——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铭:就是记载,古代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公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篇幅短小、行文用、意蕴深刻。

  5、赏析《陋室铭》仿写

  ——赏析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帐文凭。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

  ——搜集古代名人的,撰写自己座右铭。

【陋室铭教案】相关文章:

陋室铭教案12-17

《陋室铭》教案04-19

《陋室铭》教案02-23

陋室铭教案09-30

陋室铭教案范文04-07

《陋室铭》教案模板04-24

关于《陋室铭》教案04-24

陋室铭教案15篇04-10

陋室铭教案13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