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1 09:49:59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科学教案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集合)科学教案10篇

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感知丝绸的特点,及其用途。

  2.知道丝绸是中国的特产。

  准备:

  1.丝绸若干块、穿唐装的娃娃、织锦画等。

  2.幼儿用书《蚕的变化》图。

  过程:

  1.情境导入:

  ——有几个娃娃到我们这里来作客,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看他们穿些什么来这里作客的?看了以后你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说他们很漂亮?他们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

  2.观察、感知丝绸的特点:

  看看、摸摸、说感觉:

  ——“我这里有几块给娃娃做衣服的丝绸料子,你们看看摸摸,感觉怎么样?平时看见过丝绸制品吗?” 丝绸的来历(观察蚕生长过程的图片)

  ——知道丝绸是什么织成的吗?穿过丝绸服装吗?

  “为什么人们穿丝绸服装?穿在身上的感觉怎么样?”

  “除了丝绸服装,还有什么东西是丝绸做的?”

  3.阅读图书:幼儿阅读图书,了解丝绸的用途。

  小结:丝绸很漂亮,轻柔、薄、透气滑爽,是中国的特产。

  做围巾、被面和艺术品,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要织丝绸,就要多养蚕,蚕多丝绸才织的多。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翅膀,学习使用观察记录表。

  2、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3、幼儿能大胆想象,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动物翅膀的资料、卡片等,布置“动物翅膀”展。

  2、实物投影仪。

  3、观察记录表若干。胶棒、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参观翅膀展,初步观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参观动物翅膀展。(幼儿搜集的资料图片、手工、玩具、图书)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翅膀展,在参观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幼儿分析讨论。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它会飞吗?”

  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动物们的翅膀是不同样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没有;有的有两对翅膀,有的只有一对;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现在我们再去仔细地观察一下,然后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二、第二次参观,学会使用观察记录表。

  1、出示、介绍观察记录表“首先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将它们的小图贴在左上角,然后根据你观察的内容分别记录在下面”。

  第一:“它的翅膀上有羽毛吗?如果有,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标记?没有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幼儿讨论,回答)

  第二:“它有几对翅膀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幼儿讨论)

  第三:“它会飞吗?可以做什么标记?”(幼儿讨论)

  2、幼儿自由观察记录,教师在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现在我们就拿上记录表,选择你感兴趣的动物去观察吧!”

  3、集体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记录的结果。

  三、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1、“动物有翅膀就一定会飞吗?”(不是)“哪些会飞哪些不会呢?”(鸡、鸭、鹅等不会飞,鸟、蜜蜂、蝴蝶等会飞。)

  2、“哪些动物的翅膀有羽毛?”(鸡、鸭、鸟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没有。)

  3、“哪些动物有一对翅膀,哪些有两对呢?”(鸟、鸡等有一对,蝴蝶、蜻蜓等有两对。)

  4、“你还知道有那些动物也有翅膀呢?它们的翅膀又是怎样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四、幼儿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如果我们人也有翅膀那该多好呀!你们想要翅膀吗?如果有一对会飞的翅膀,你想做什么呢?”幼儿畅谈。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我们一起到班上去把我们美好的愿望画出来吧!”

  带幼儿出活动室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圆形与生活的人密切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轮子工程师的作品

  1。(搜集各种带轮子的图片自行车、飞机、摩托车、轮椅、三轮车、小汽车、卡车、火车、旱冰鞋、宝宝车、轮船等)让幼儿天观察这些是什么?哪里有轮子,哪里没有轮子。

  2。讨论:这里有很多东西都是轮子工程师的作品,轮子工程师就是造轮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轮子。

  二、观察并思考圆形轮子的作用

  1。工程师设计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是圆形的?

  2。一个轮子的是什么车,两个轮子的是什么,三个轮子的是什么?四个轮子的是什么?许多轮子的是什么?

  三、比较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子图。有什么地方会用到它们呢?为什么它们不能做轮子?

  2。如果把圆形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会发生什么事?

  3。玩一玩试一试看哪些积木能滚动。

  4。有一次,轮子工程师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子。他想用来干什么呢?原来啊,工程师把坏蛋的自行车和汽车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正方形的,这样坏蛋骑上自行车就摔跤,想开车,汽车一动也不会动。坏蛋都跑不掉了。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通过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较认识圆形圆滚滚、无边无角的特征,感知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有意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如何使纸船不被打湿”的实验,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乐趣。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油画棒)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五大盆水、油画棒每组一盒、毛巾、纸制作的纸船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激发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纸船可以在哪里玩?玩久了纸船会怎么样?

  二、教师出示纸船设疑,引发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纸船:“老师这里有两艘纸船,我们看看,哪一艘湿得比较快。

  2.教师引导观察纸船使用的纸不一样,幼儿大胆猜想结果。

  三、师幼共同实验,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

  1.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提问:为什么涂了油画棒的纸船没打湿,没涂油画棒的纸船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将水滴在涂了油画棒和没有涂油画棒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油画棒的纸吸水快,涂油画棒的.纸吸水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油画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画棒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四、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

  五、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保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

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准备:

  1.了解骨骼的主要功能。

  2.让幼儿了解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与骨骼的关系。

  3.增强幼儿保护身体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有关人体骨骼的图片资料、人体骨骼模型。

  三、活动过程:导入-讨论-动动(一)导入1.摸一摸:自己手臂、大腿、小腿、手上的骨骼是什么样的?(如:长短、大小等)2.出示图片资料及模型,让幼儿初步感知、认识。

  (二)讨论1.图片上的骨骼都长在哪里?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作用?

  2.小结:骨骼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它是人体的支架,有了它人才能运动,五脏六腑才能有活动的空间,才能不被挤压。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师:骨骼对我们很重要,如果坐的时候身体不直会导致脊柱弯曲,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有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的'生长。

  4.提问:骨骼对我们很重要,那我们除了坐、立、行要有正确的姿势我们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骨骼呢?(幼儿讨论)5.总结:我们要保护骨骼就要多做运动,坐要有坐相身体坐坐直;站的时候也要站直;走路也要挺起胸膛,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防止骨骼弯曲。还有要补钙增强骨骼的坚韧性,还要多晒太阳骨骼会更牢固。

  (三)动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训练正确的站立、坐、行的姿势,做做简单的锻炼的活动。

科学教案 篇6

  科学活动:

  身体部位的转动活动的生成:这些天,孩子们一直在讨论生活中的转动,电风扇、车轮、时钟、地球仪……答案声此起彼伏,突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的`眼睛也会转!”

  活动目标:

  1、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感兴趣,了解身体哪些部位会转动,并能大胆地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利用水笔在图片的相应的位置作标记。

  3、体验转动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人体图片、水笔、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由风车的转动引出身体部位的转动

  二、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1、请幼儿在人体图上将会转动的地方画上标记。

  2、鼓励幼儿与周围同伴进行交流。

  3、集体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说并进行演示。

  三、讨论:为什么这些可以转动,为什么要转动?

  四、游戏“闯关”请幼儿根据标记一下子说出4个能转动的部位,若闯关成功将得到一件小礼物。

  五、随音乐放松地做身体转动动作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臭氧层空洞,怎么形成的及现状。臭氧空洞的危害如何防治?

  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跟人类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从而进行正确防范。并减少使用以氯氟烃作制冷剂的冰霜、冰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南极上空出现迄今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20xx年9月10日《北京晨报》晨报讯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8日发表一份报告,称他们在南极洲上空观测到一个规模巨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也是南极洲上空臭氧层严重受损的`征兆。

  自1987年开始,国际社会已禁止使用这些化学药品,但这些药品还将会长期留在大气层里。臭氧是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虽然臭氧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由于它能大量吸收有害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臭氧层也就被称之为"地球的保护伞"。

  二:小组交流:臭氧层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损耗是当前世界上又一个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类的生存。

  1:臭氧层损耗与"臭氧洞"

  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③臭氧层破坏对生物圈的影响

  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臭氧层破坏以后,人体直接暴露于紫外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将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少麻烦。首先,紫外辐射增强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此外,强烈的紫外辐射促使皮肤老化。

  臭氧层破坏对植物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人们对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实验,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一般说来,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对大豆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臭氧层厚度减少25%,可使大豆减产20~25%。紫外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

  3:为什么地球上的"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据观测,目前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这"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三:班级讨论:我们能做些什么?

  (平时注意预防紫外线的危害,寻找新的代替品即新的制冷剂。提倡使用安全无害的制冷剂产品。积极进行宣传等)

  四:师:

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二、活动准备:

  教师:记录表,空旷的场地、选择有风的日子进行探索活动,区角延伸活动。活动前的安全教育。

  幼儿:绘画用具。

  三、活动重点:

  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

  四、活动过程:

  1、情景提问,导入活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个实验吧。

  2、带幼儿到户外,实验是找风!你们想做这个实验吗?

  探索活动,猜想假设1、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证明你知道有风?哪些事物可以证明风来了?(请幼儿猜想假设)

  2、风来了,身边的事物会怎么样?

  生:风来了,地上的纸头回飘起来;我会感到冷;树木会摇来摇去…

  1、实验验证,提升经验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在记录表上记录是否成功。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种假设,怎么才能证明呢?不如我们出去找机会来验证吧?活动前先介绍记录表。(在听到一栏,将因风发出声音的事物画出来)有的幼儿站在原地不动,体验风带来的感受。有的环顾四周,寻找风的足迹。

  2、幼儿相互分享交流成功的'经验。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验证结果吧。

  3、生:风吹过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不信你试试!我看到国旗飘的很厉害;还有旗子会有哗啦啦的声音…

  延伸活动,补充记录我们把验证的结果画到记录表里吧。

  1、我们将记录表里记录的事物一起讨论一下。看看你的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

  2、如果你现在发现别人有的你没有可以补在实验表里。

  3、老师在墙上设置了一个主题栏,我们可以将以后的新发现不断地补充道里面去。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和比较人和物体的高矮,对比较高矮有初步的经验。

  2、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

  1、比较高矮。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间比高矮。“请两三对小朋友作比较,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 矮。

  ④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变换站立位置比较(两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进行比较)。让被请幼儿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师)。“现在再比比看,我们俩谁高谁矮?为什么?”

  小结:比较人们个子高矮时,两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现在小朋友明显高,是因为他在椅子上老师站在地面上。实际上它还是比老师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让幼儿体验到谁高谁矮要看他和谁比)。

  (1)观察比较。

  ①请一小朋友甲和教师比高矮。

  ②再请第二位小朋友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③“怎么一会儿甲小朋友矮,一会又说他高,到底甲是矮还是高?”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看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甲小朋友和教师比时矮,可他和乙小朋友比就高。

  (2)小朋友之间比较。另请三位幼儿(高矮依次递增)进行比较,可重复两三次。

  (3)小结:要想知道谁高谁矮应该看他和谁比,当他和个子高的人比时,他就矮,而和个子矮的人比时他就高。

  活动建议

  1、物体的高矮、大小、轻重、厚薄等连续量,都具有不变性和相对性,幼儿感知这些特点,一般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设计具体活动时,应注意: (1)先让幼儿进行实物比,例如,两个人比较高矮,两本书比较厚薄等;

  (2)活动设计要有层次性,如:两个人站在同一高度上比较高矮(先让师生之间比较,再幼儿之间比较),然后两人再站在不同的高度上进行比较,这时可引导幼儿观察,由于站在不同的高度,两人的高矮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让幼儿懂得比较高矮的人必须站在同一高度。

  2、引导幼儿认识高矮时,可先两个人比,这时高和矮是不变的(谁高就是谁高,谁矮就是谁矮)。然后再引导幼儿进行三个人比较,这时结果会发生变化(如和更高的比,原来高的就成了矮的……),使幼儿感受到人的高矮的相对性。这样的'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这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精确。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感知物体的高与矮,只会用平时已有的经验——看,也就是目测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哪个高、哪个矮,但不会用比较的方法。本次活动通过比一比的方法让幼儿来分辨物体的高、矮,通过选择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小动物来比高矮,并能按从高到矮或是从矮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更贴近幼儿。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观察类活动。活动注重让幼儿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认识镜子、理解镜子的用途。首先在孩子观察触摸普通平面镜的基础上,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通过回忆和幼儿操作镜子认识镜子的用途,最后在快乐的游戏中深刻体会镜子的用途。其中对镜子的观察既有个别物体的观察,又有多个物体的比较观察。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精选]科学教案11-17

(精选)科学教案11-16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精选]08-15

(经典)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精选)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