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09 07:58:57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锦集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体验探索声音游戏的乐趣。

  3、对声音现象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声音课件、 各种瓶罐、沙子、玉米粒、碎纸、豆子、曲别针等填充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PPT出示声音城堡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声音城堡玩一玩,那里有很多好玩的'游戏。

  二、感知、探索、发现

  1、游戏一、听一听。 倾听和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幼儿倾听玻璃碎、警笛等生活中熟悉的声音,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声音。

  2、游戏二、玩一玩。

  操作一(1)、教师随手拿一个瓶子,藏背后用手轻轻敲打,问:咦,这又是什么声音?

  (2)、教师出示各种瓶罐、玩具等,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操作。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尽量不限制孩子的玩法,让幼儿尽情探索。

  共同梳理和交流:你的瓶子发出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的? 你还发现了什么?(可以让幼儿示范操作自己的发现)。

  操作二(1)、出示曲别针、玉米粒、碎纸等填充物,幼儿填进空瓶,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出声音。

  (2)、再次梳理和交流:这次,你的瓶子又发出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玩的?

  (3)师: 声音城堡真好玩,小朋友的发现可真多。原来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游戏三、找一找。

  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也能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

  请幼儿想办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如拍手、跺脚等。

  三、延伸活动:带领幼儿户外散步,听听周围有什么声音。

小班教案 篇2

  1.交流材料,回忆经验

  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2.分类介绍,丰富经验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运用经验,积极探索

  (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

  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2、能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蚯蚓。

  活动准备:

  大树衣服、图片、营养-报纸球

  活动过程:

  1、师:“这是哪?”——动画城 。

  2、今天动画城给小朋友准备什么好看的呢?一起来看。

  (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大树是什么表情?

  3、这时有一只老鹰飞来要在这棵大树上安家,突然有一条小蚯蚓从土里钻出来说:“老鹰你不要在这棵大树上安家,他就要倒了。”

  (1)大树为什么要倒呢?(幼儿讨论)

  (2)为什么蚯蚓知道而老鹰不知道呢?

  4、蚯蚓:“老鹰, 你去那边的树上安家吧!那边的树很健康。”

  老鹰:“那边? 那么远你怎么知道? 分明是在骗我。”

  5、老鹰不明白那么远蚯蚓怎么知道,我们小朋友来把答案告诉老鹰好吗?(幼儿讨论)——蚯蚓可以爬很远的地方

  老鹰:“哼!你那么小,既没有手也没有脚,也没有我这样的尖嘴,没有大大的翅膀,更没有尖尖的爪子,而且还软绵绵的,怎么能在坚硬的地下钻来钻去呢?别骗我了。”

  “小朋友,你们知道不知道蚯蚓到底靠什么爬来爬去的?(幼儿讨论)利用纲毛抓住粗糙的东西向前爬。”

  老鹰不相信,生气的一口把蚯蚓咬成两截,

  “蚯蚓被咬成两截会怎么样呢?”(幼儿讨论)

  6、过了几天,老鹰在大树上生出了鹰蛋,“哼,小蚯蚓被我咬死了,再也不会有人来烦我了。”

  “老鹰!你好吗?”(蚯蚓钻出)

  “你为什么没死”?

  小朋友来告诉老鹰,我为什么没有死,好吗?(讨论)

  7、老鹰被蚯蚓气的飞走了。

  蚯蚓:“小朋友大树真的没有营养生病了,小朋友变成小蚯蚓帮助我搬营养给大树治病好吗?”

  小蚯蚓变好了吗?快去运营养吧!

  8、老师变成大树

  提醒幼儿:

  小蚯蚓没有手脚,我却发现咱们小蚯蚓怎么在用手爬呀?

  或——小蚯蚓,你怎么长出手来了呀?

  大树吸收营养慢慢舒展开来

  大树:我已经有了营养不会死了,谢谢小蚯蚓

  [page_break]

  9、蚯蚓和大树跳舞

  大树:“小蚯蚓我的朋友在那边,你们爬过去看看他好吗?”

  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走出活动室。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尝试运用4以内点数的经验,为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快乐。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兔妈妈头饰一个、自制一封信(里面有小猪的头像)、《看朋友》音乐磁带、录音机

  2、环境创设:4只小猪、3只猴子、2只大象、1只老鼠

  3、篮子若干(上面贴有1—4水果贴纸),苹果、橘子、生梨若干

  指导要点: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戴头饰扮演兔妈妈:兔宝宝,妈妈收到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好朋友写来的?

  2、观察信封上的头像,告诉兔宝宝:小猪邀请我们全家今天到它们家去作客。

  3、讨论:去朋友家,可以带些什么?

  二、装水果篮

  请宝宝帮妈妈一个忙:把水果装进水果篮里。

  1、师:宝宝说了很多东西,现在秋天水果好多,妈妈也准备了好多水果,看看妈妈准备了什么水果?爸爸妈妈看朋友的.时候都用水果篮的,今天我们也装一个水果篮到小动物家,好吗?出示一只水果篮(一只系有4个苹果贴纸的蝴蝶结)师:这篮子该装多少水果呢?为什么?

  2、幼儿自由挑选水果篮,按水果篮上的标记装相应数量的水果。(用你的小手数数仔细哦)

  3、说说你准备了什么水果礼物?你的水果篮装了几个什么水果?找出装得不对的幼儿,说说他的水果篮应该装多少水果?(教师拿一个幼儿数一个,强调一个一个的数,一个都不能漏掉。)

  4、请两个装苹果的幼儿(一个是4只,一个是3只)你们是不是一样的?(分别数,并一一摆放在桌子上。)哪个多?哪个少?

  三、游戏:看朋友

  1、兔妈妈一家人手拎水果篮,唱着歌儿去小猪家作客。(敲门、进去,与小猪打招呼。)

  2、师:呀,这么多小动物朋友,看看有谁呀?我们怎么送给小动物他们才高兴呢?(宝宝送礼物的时候要对小动物说一句好听的话,你有几个水果就送给相同数量的动物)

  3、送水果篮,与小动物说说话。

  4、送完后,交流:你的水果送给了什么动物?

  送错的,请幼儿一个一个对应摆放在小动物前面,说说水果多还是动物多?送给哪只小动物才高兴呢?

  5、兔宝宝回家时邀请小猪来家里作客,并说再见。

小班教案 篇5

  游戏一:

  活动名称:树叶飘

  活动目的:练习能根据儿歌内容模仿树叶飘飘上肢、下肢和腰部动作。

  活动材料:户外有落叶的场地

  具体玩法:

  1、观察秋天树叶飘落下来的情景。

  2、幼儿扮演树叶,教师说儿歌,并和幼儿一起做动作。

  (1)教师说:“秋风吹,树枝摇”,幼儿做双手向上方摆动的动作。

  (2)教师说:“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幼儿双臂斜上举,做蝴蝶飞舞动作。

  (3)教师说:“风小了”幼儿四散跑开。

  (4)教师说:“风停了”幼儿原地蹲下。

  3、鼓励幼儿想象树叶飘落的情景,自由做动作。

  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听教师口令做动作。

  附儿歌:

  秋风吹,树枝摇

  红树叶,黄树叶,

  片片飞来像蝴蝶。

  风小了,风停了。

  游戏二:

  活动名称:小青蛙学本领

  活动目的:

  1、练习从20—30厘米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在学青蛙跳的过程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材料:小青蛙头饰卡每人一个,装饰成“池塘岸”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荷叶”(即时贴剪成)若干,活动背景音乐。

  具体玩法:

  1、准备活动:小青蛙们,每天锻炼身体好,(屈老师 )让我们跳到“池塘”里玩玩吧

  2、基本活动:

  (1)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跳进“池塘”(三个高度分别定为约20厘米、25厘米、30厘米)

  (2)请能力强的.幼儿先示范,教师先讲解,示范。

  (3)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的额“池塘岸”往下跳。

  (4)游戏“跳荷叶”,探索不同跳的动作。

  将“荷叶”散落在“池塘中幼儿模仿小青蛙外“荷叶”间跳来跳去。

  3、放松活动:带领“小青蛙”跳舞,做放松动作。

  游戏规则:在游戏中不可推、挤旁边的小朋友。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通过说儿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音带、教学图片、幼儿与妈妈的合照一张

  活动过程:

  一、演演唱唱

  听音带进行歌表演《世上只有妈妈好》,激发幼儿情感兴趣。

  二、学学说说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小鸟爱绿色的树,蜜蜂爱美丽的花,鱼儿爱清清的水,我爱我的好妈妈。

  2、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3、强化字词教学,如:绿色的、美丽的、清清的

  4、逐句教说儿歌。

  5、完整教说儿歌。

  三、听听变变

  1、教师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说儿歌的乐趣。

  2、教师组织幼儿多种形式的说儿歌。

  四、游戏玩玩

  请幼儿在操作区自由玩娃娃家的游戏。

  活动反思: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在3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小班教案 篇7

  1、加强小班幼儿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的基础。语音是发展语言的基础,要发展幼儿语言,第一步就应该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只有发准了音,幼儿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幼儿的发音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幼儿语言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今后升小学,学好汉语拼音,正确朗读,书写汉字甚至对双语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2、短句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

  在小班语言教学中许多幼师只注重抓发音练习和丰富词汇两项。使得很多孩子只会一些单词,不会表达意思;有时个别单词发音纠正了,但在语句中单词的发音又错了,所以,这一时段内不应单抓语音、词汇,而应该结合短句进行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大胆的表达出来,拿出一件玩具让他描述,孩子从玩具的各部分特征进行概括,从而使孩子从不会说、不愿说过渡到大胆地说。

  3、关于听、说能力的培养

  注意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对小班幼儿口语训练的重要一环,模仿、实践、训练、创造、运用是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这一过程的基础阶段首先要解决幼儿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中笔者认为首先要教会幼儿注意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在小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没有听老师讲话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在培养小班幼儿听的方面提出了两点要求,即:能注意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能在集体环境中听懂老师的讲解和吩咐。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目的:

  1、培养幼儿听的能力和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掌握幼儿特点,给幼儿提供听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对幼儿训练听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听的习惯,对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样对待。教室的摆设、教具等都可作为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素材,让孩子在训练中提高动手能力,对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维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2、在听的同时培养幼儿说短句的能力。

  在生活中应该注重多字口头造句的训练,多字口头造句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语言的自觉性和完整性,还能够培养幼儿语言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幼儿的词汇量更加丰富,表达更加清楚。

  此外,还应注意用文艺作品来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不能只限于短句练习,学好短句的目的是为今后连贯性的语言打好基础。当然还应该用文艺作品,如一些语言形象、艺术性强的儿歌、诗歌和故事等,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将难发的音编成儿歌教给幼儿,并在开放日时进行表演,与家长配合练习。

  总之,在培养说的能力上,运用“模仿→实践→创造”这一过程,使幼儿在念儿歌、讲故事中,发音、口齿都变得清楚,能大致完整的描述某样东西、某件事。

  幼教工作者应抓住一切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启发幼儿,及时改进,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问答游戏中感知水果的特征,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撕贴配对。

  活动准备

  1、香蕉、苹果、西瓜、葡萄等水果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说说水果

  师:上一次我们到水果超市参观,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呀?它们都长得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水果超市找到了许多水果,有红红的苹果、弯弯的香蕉……

  2、问答游戏

  (1)老师说儿歌的提问句,幼儿猜猜是什么水果

  师:老师现在考考你们,老师说一句儿歌,你们猜猜是什么水果

  (2)幼儿猜出来后,教师出示实物,验证结果

  小结:教师用儿歌的'语言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与幼儿间进行问答,体验问答游戏的乐趣

  3、猜猜贴贴

  (1)出示幼儿操作材料,采用教师念、幼儿撕贴的方式进行操作

  (2)作品欣赏,师幼边看边进行进行问答歌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活动中,当幼儿说到教师没有预设的水果时,只要回答正确,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肯定,并可以将幼儿说到的水果仿编到儿歌中去,教师做好记录,帮其整理成一首新的儿歌。

  2、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参观水果店,尽可能多地观察不同种类的水果,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带至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并仿编儿歌。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12-31

小班教案07-22

(精选)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经典】09-22

小班教案[经典]10-22

小班教案(经典)12-08

小班教案(精选)11-23

(经典)小班教案11-21

(经典)小班教案11-27

小班教案【精选】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