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

时间:2024-04-11 11:58:0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1角、5角的纸币和硬币与1分、2分、5分的硬币九种人民币,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2、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呢?(学生答: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引导探索,认识人民币

  1、组内交流,初步认知。

  每个小组桌面上放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认一认,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注意要互相谦让,不要损坏人民币。

  2、分组汇报,交流展示。

  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要先说出你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再简单说说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通过看阿拉伯数字知道它是多少元。你通过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人民币?

  师:人民币上大写的汉字还有壹、贰、伍等。

  板书:壹、贰、伍

  生1:我认识1元的纸币,我是通过看颜色认识的。1元是绿色的。

  生2:我还认识5角的纸币,5角的正面有两个少数民族的人像,背面有国徽。

  小结:

  1、认识人民币的办法很多,不仅可以通过颜色、数值,还可以通过图案进行辨认,也可以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辨认。

  2、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三、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1)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小组内研究分类的方法。

  (纸币和硬币)

  (2)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元、角、分)

  2、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老师想买一支一元钱的自动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可以怎样付款。

  这些付款方式都对吗?为什么呢?(板书:1元=10角)

  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

  引导学生拿人民币学具摆一摆。

  (板书:1角=10分)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后强调:认识人民币可以通过颜色、图案、文字来辨别,以及1元=10角,1角=10分)

  (1)填数。

  1角=()分

  8角=()分

  70分=()角

  60分=()角

  2元=()角

  30角=()元

  3元2角=()角

  4角8分=()分

  12角=()元()角

  12分=()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7分=2分

  12分○5分=1角7分

  90元○4元=94元

  8角○3角=1元1角

  40分○60分=1元

  9角○5角=1元4角

 1、在○里填上“>”、“<”或“=”。

  9角○1元  8角9分○9角8分  1元○10角  3角7分○4角

  9分○1角  1元○9角  9分4元○4角4分  8元4角○10元

  2、计算。

  5角+2角=  7元+3角=  5分+4分=  3元4角-8角=

  2元8角+5角=  30元+8元=  1元-7角=  1元-10分=

 一、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3、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4、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张2元和()张1元。

  二、应用题

  1、明明有100元钱,买书包用去50元,还剩多少元?

  2、一个计算器50元,明明现在有40元钱,想买一个计算器够吗?明明还差多少钱?

  3、星期天妈妈去买菜,用去16元后还剩下10元,妈妈原来有多少钱?

  4、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了一个56元的足球和一个40元的篮球,王老师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2

  教学目标

  巩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难点

  熟练、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出示课本99页的第2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两道题要我们做什么?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完成课本99页的第1题。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情境,要求左右两边一共有多少羊?该怎样列式?(列式:9+7)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99页的第3题。

  请学生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画内容,要列加法算式,应该提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和一共有多少颗糖果?)

  要求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4.完成课本100页的第4题。

  提问“大括号”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该怎样列式,说一说计算过程。

  5.完成课本100页的第5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题中给出蜜蜂采花蜜的图,图下是:□+□=□,没提出要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有多少只蜜蜂?或有多少朵花?)并根据提的问题列式、计算,再说出计算的过程。

  6.独立完成课本100页的第6题。完成后,全班讲评。

  7.完成课本100页的第7题。

  这一道是10以内的加法和9加几的混合练习,用这来巩固知识,并会区1分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2、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第1题。

  课件演示:池塘边有几只小鸭子在游玩,其中6只在池塘里嬉戏,3只小鸭子赶过来跳进了池塘,玩了一会儿,其中有4只小鸭子上岸回家了,剩下的仍在嬉戏.

  你能把看到的数学问题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交流:为什么要“6+3”呢?(因为3只小鸭子赶过来,和原来的6只合起来就9只了。)

  为什么又要(-4)呢?(因为4只小鸭子回家了。)

  2、第2题

  师:小狗、小猫、小羊和小猪手上都拿着妈妈给它们的一把钥匙,身后是它们的'家。钥匙上都有算式,只要算出得数就能打开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

  (1)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投影交流

  3、第5题

  出示图

  1、谁能看图说出几个数学问题/

  2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说计算顺序)

  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做文明乘客的思想教育。

  二计算练习

  小朋友们计算得这么快,大家来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对,好吗?

  1、比赛计算第4题

  2、出示第6题: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独立填在书上

  反馈、评价、订正

  3、出示第7题

  同桌比赛,边指格子边报得数看谁算得快。

  三、书写练习:第3题

  1、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2、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拿钱币活动

  每人拿出4张2角纸币,8个1角硬币,一个5角硬币。

  思考: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几种拿法?

  操作。

  交流汇报,投影显示所有拿法。

  五、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4

  教学内容课本第105—106页。

  教学目标

  巩固8、7、6加几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念凑十法的口诀表。

  2.口算:8+57+69+76+8

  二.指导练习

  1.完成可课本105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提问:第一个算式中,第二个加数和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2.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从画面上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3)根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

  看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叙述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

  4.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得?

  5.游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

  一部分同学拿算式,4个同学拿得数。

  6.完成课本106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5

  教学目标

  孰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练习九第5、6题主题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练习

  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把学生零散的语言进行整理:柜台上摆着饼干、小蛋糕、巧克力、薯片要6元,饼干4元一块蛋糕3元, 一筒薯片要6元,小云想买3包饼干,小红想买2盒巧克力,小明想买5块蛋糕。他们3个各要用多少钱?

  说说你是怎样相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 3×5=15 5×2=10

  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说给大家听)

  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三、四人小组讨论。

  四、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2、3、4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6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十(1)]

  二、计算练习。

  1、口诀练习。

  背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

  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

  3、练习十1。

  出示第一题图,看清图意先是5分别乘4、5、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4、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练习十2。

  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5、练习十(3)。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6、练习十(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作业:

  1、口算:

  3×6= 6×4= 2×6= 5×6= 4×5= 1×6=

  5×3= 6×2= 6×6= 4×4= 3×4= 5×2=

  2、在○里填上+、-或×。

  2○3=5 2○5=7 5○4=20 5○6=30 5○2=10 5○4=1

  3、不计算,你能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3×2□ 5×6□ 2×5□

  3×3□ 6×4□ 4×5□

  四、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

  第十课时:练习十(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练习十5~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板书课题:练习十(2))

  二、综合练习。

  1、练习乘法计算:

  (1)出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

  (2)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算一遍。

  2、练习应用题。

  (1)练习十5。

  A、出示第5题图,数一数搭这样一个长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6)

  B、搭5个这样的长方体,是几个几?求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怎样算?

  C、学生列式计算,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6。

  A、出示第6题,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B、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左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C、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3)练习十7。

  A、出示第7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辆小汽车可以坐5人,一辆面包车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4倍,求一辆面包车坐多少人?)

  B、面包车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4倍,是几个几人,求一辆面包车坐多少人用什么方法算?

  C、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订正时指名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

  (4)练习十8。

  A、出示第8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共有几个问题,哪3个?

  B、不计算你怎么知道小军和小红、小明谁用的钱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军用的钱是小明的3倍,是3个5元;小红用的钱是小明的2倍,是2个5元;小明是1个5元;3个5元最多,所以小军用的钱最多。)

  C、学生独立求出小军、小红各用多少元?

  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

  (5)练习十9。

  A、出示第9题,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

  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

  三、作业:

  1、不计算,在○填上>、<、或=。

  2×6○2×4 2×6○5×2 6×6○6×3

  2、应用题。

  (1)做一套校服用2米步,做2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另一套校服用了3米布,一共用布多少米?

  (3)小明做了3颗五角星,小新做的是小明的6倍,小刚做的是小明的4倍,他们谁做得多些?小新和小刚各做了多少颗?

  四、教学后记:

  时间安排得不够好,课堂气氛活跃.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巩固

  1、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练习七第1题)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2题,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47+2与47+20,怎么比呢?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交流结果

  2、练习七第5题,集体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完成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相关文章:

《练习十一》数学教案04-08

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课》04-09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教案04-08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练习题06-26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03-14

小学一年级暑假数学练习题07-04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练习七04-08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1-0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