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时间:2023-12-07 13:05:07 诗琳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通用20篇)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学生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通过判断、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会读量角器的两圈刻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

  课前活动:

  游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媒体出示一个角,演示角变大、变小。

  2、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呢?

  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

  (1)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3、小组活动:运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交流反馈:

  重点:

  (1)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2)小角比的优点。

  5、导出量角工具: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工具。

  6、初步量角:

  (1)试一试:解决用18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时注意的问题。

  (2)练一练:用这个半圆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细分,变成180等份。

  三、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1) 认识1的角。

  师:为了更加精确的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这样,就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每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认识几度的角。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 出示5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2) 出示12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内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这个角又是几度呢?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

  重点:

  (1)怎样正确读出一个角的度数。

  (2)学生体会应该怎样正确摆量角器。

  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点)。

  3、学生独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练习: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因此在认识量角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度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构成,以及一度角的由来,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会使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知道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 量角器

  顶点 重合 中心点

  一条边 重合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读 指向的刻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隐藏内容

  (1)视频引入

  ①播放《愤怒的小鸟》视频

  ②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喜欢玩吗?

  ③出示3张弹弓图片,哪个弹弓更好玩呢?为什么?

  (2)复习角的知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如果要制作一个2号弹弓,我们需要知道角的什么信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师:看到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角怎么度量,用什么量呢?

  (3)复习长度的测量

  播放微课视频

  长度的测量是由直尺上的小线段去量长的的线段,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小角去量大角呢?

  (二)探究新知隐藏内容

  1、活动一:弹弓2角的大小

  (1)用老师给的小角量一量、比一比,老师给的小角是10度

  ①小组合作:用给定的小角量大角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用小角量大角,当角度不够时怎么办?进一步把角细化成1度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也不能准确地知道角2到底有多大,怎么办?

  生:测量出角的大小,角2有5个小角那么大,及时上传学生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对于正确和错误的进行点评,用班级授课大师分组给学生加分。

  (2)介绍1度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半圆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10度,是一个小角,再将小角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度。

  ③直观感受1度角有多大。

  2、创作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度到180度;,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度,有两条0度刻度线等。

  (2)指名读给定角的度数,学生辨析。

  (3)猜一猜,让学生猜出给定角的度数,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3)教师展示学生量角的过程,学生辨析。(用101教育PPT拍视频展示在屏幕上)

  (4)小组长汇报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小结量角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

  完成活动三,量出给定角的度数,教师巡视拍照,将图片和量角视频传到屏幕上。

  (1)学生独立完成(3分钟)

  (2)教师评价量角的方法。

  (3)教师揭晓:为什么2号角最适合做弹弓。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个角熟悉吗?在哪里见过啊?弹弓2的角的度数是50度,教师向学生讲解弹弓原理。

  (四)总结与课后拓展

  (1)出示拓展题,让孩子上台操作量角器量角,布置课后拓展作业,画一个五角星。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组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 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 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 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

  2. 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 1度可以简写成1

  4. 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 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1. 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 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

  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 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

  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

  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

  重新定义锐角和钝角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与以前说法一致)

  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重点理解小于平角)

  说明: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

  三、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 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说明:通过对角之间关系的整理,让学生能够熟知不同类型的角。

  四、小练习

  1. 下列这些是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是周角?

  =78=180=123=360=20=90

  2. 填空

  一个周角=_____个平角=______个直角

  3. 填、或者=。

  锐角〇90 90 〇钝角〇180

  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角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4

  学习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课前准备:

  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

  ∠A∠B的大小。

  4、想一想

  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

  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3、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

  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

  五、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

  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

  六、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线。例如:木工师傅、建筑工程师、缝纫工人、我们的课间游戏活动跳皮筋等。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见到过线。现在就请孩子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板书:线)

  生:操作。(期望:学生能够画出:直线、曲线、线段)

  (补救方案一:如果学生都画出直线,教师出示曲线凸现直线的直)

  师:你两(生1画的是直线,生2画的是曲线)画的线有什么区别吗?

  生:(一直,一曲。)(板书:直)

  师:我们把这种线叫做什么?(直线)

  师问生1:你画的这条直线还可以像这样一直画下去吗?(可以)

  师:那么,我们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尽头,无法量)

  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直线有什么特点?(无限长、没有端点。完成板书)

  师讲述:我们在画直线时,只画出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板画: )

  过渡: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很少用无限长的直线,只用其中的一段。展示生3所画的线段(有明显的两个端点)。

  (补救方案二:如果没有学生画出线段,由教师画线段)

  师:这条线与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直的、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师讲述:实际上这种线是直线的一段,我们以前把它叫做什么?(线段)在数学中科学的说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板书: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射线

  引言: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条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新的线。(教师版画: )

  大家看,这条线有什么特点?(直、有一个端点、无限长)(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无限长,引导学生可否把无端点的一边无限延长?)

  师讲述: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称为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的例子,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电灯射出来的.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射线。

  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线段?

  引导学生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做铺垫。

  师:我们已经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看,这里有一个点(投影)我从这个点引出了一条射线,从这一点能不能再引出一条射线?还可以吗?

  让学生想一想:从这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无数条)

  (师演示后只留下两条射线。)

  2、认识角

  师:孩子们,这个图形,我们以前好象见过,叫什么?(角)(板书:角)

  (补救方案三: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指一指三角板的三个角在哪儿,形状是什么样)

  师:请孩子们试着画一个角。再画几个。在小组内交流你自己是怎样画的?

  学生操作后讨论。

  (学生可能说:画两条线。进一步引导:是两条什么线?教师补充是共同用一个端点的两条射线)

  那么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板书:一点 两条射线)。师生同时画一个角。

  师:根据你们画角的方法,试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完成板书)

  师:根据你们总结的角的概念,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该怎样判断?(看它是不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在定义中的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下面加着重号)

  师讲解: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

  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并请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过渡:在以后我们研究的图形中往往是很多个角,例如:以前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就有四个角,那么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出示小黑板。

  师讲解: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板书)读作角。(生读)角的符号和以前学过的小于符号 < 有一点像,但不完全一样,角的符号第二笔是平的,以后在书写时要注意。(学生练习)角多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它编上号,在角的符号内写1、2、3、4,分别记作23 4

  3、角的大小比较

  师:出示活动角

  我这里有两根硬纸条,现在并拢在一起,大家看,我把两根硬纸条怎样了?

  师把=根硬纸条叉开。(生可能说分开、张开、叉开、撑开等)

  师:看起来,同学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们就说成这两根硬纸条是叉开了。

  师讲述:现在把两根硬纸条看作是角的两条边, 1两条边是这样叉开的, 3两条边呢?(叉开的比 1大) , 2两条边呢?(叉开的比 3小)

  教师利用活动角的投影片演示,使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角就大;叉开得小,角就小。出现在投影片上。

  师问:看起来,角的大小跟角的什么有关系?(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师出示小黑板:下面的角谁比谁大?(属于直观的判断)

  在投影片上比较,着重比较的过程。

  (三)巩固扩展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随意的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比较的是哪两个角?结果是怎样的?是怎样比较的?

  生操作后回报。

  师引导:两重合一观察。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研讨了些什么问题呢?(完成板书课题:直线 射线 线段和角)你能用吗?试试看。

  (五)布置作业

  书上第126页练习二十八第1、2、3题。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运用量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

  课前准备:

  量角器、课件

  课前活动:

  打炮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

  思考:要准确击中目标,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

  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请同学们独立仔细观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完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汇报交流。找1~2名同学介绍

  (3)、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揭示名称。

  课件出示:1度角的由来。

  请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个小角组成的半圆图形,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也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后来人们为了更精确的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又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变成了10小小角,整个半圆就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看上去怎么样啊?密密麻麻的,突出显示,这样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显示两个。在后来人们为了使它简洁和美观,又进行改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课件出示量角器图)。

  (6)、加深认识。拿着量角器和你同桌说说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二)、量角器量角

  1、尝试量角

  师小结:在角的大小比较接近时,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确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演示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2个角的测量方式,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测量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说明:测量时角的一边,如果和内圈0刻度重合,我们读刻度时就要从内圈数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们就要从外圈0刻度数起。

  3、总结方法

  同学们真的会量角了吗?

  课件出示: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看谁量的又准又快!

  (1)、独立测量。

  (2)、集体订正

  2、坡度练习

  课件出示:例1的两个角。

  (1)、请你估计一下,这两个角一样吗?

  (2)、量一量。请你量一下38页上面的两个角。

  结论:角的大小和这两条边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组成的,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

  设计意图:训练设计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复、机械的量角活动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注意误差知识的介绍)学生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学习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度量)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

  课下延伸:这是一副三角板,请课后量出每块三角板的每个角的读数,然后加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7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突出技能的形成和训练。”“画角”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是一节技能训练课。针对本节课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讨论和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是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用三角尺画角的开放性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经历画角的过程,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注重实践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画图一直是学生的一个障碍点,画角更是非常困难。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认真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量角器、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2、比较、估算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1)组织学生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2)组织学生估算这两个角的'度数。

  3、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估算这两个角的度数时,估算结果都不相同,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具体工具去量角,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度数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估算两个角的大小引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明确用一个具体工具去度量角的度数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汇报。

  ①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18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就是1°的角。

  ②量角器上有内、外两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表示,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表示。

  ③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作量角器的中心点。中心点两边各有一条零刻度线,两条零刻度线组成的角是18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点、外圈刻度、内圈刻度、零刻度线)

  (3)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圈刻度的45°、85°、165°和内圈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学生找刻度线,教师巡视指导,共性问题全班指导)

  2、找角、读角。

  (1)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师:了解了量角器,看一看,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50°和140°的角吗?

  (学生找角、读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辨何时看内圈刻度,何时看外圈刻度)

  (2)组织学生交流:如何找到50°和140°的角?

  3、讨论度量角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26页∠1和∠2,要求学生先估一估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尝试用量角器度量这两个角的度数。并说一说量角的方法。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8

  教学目标:

  1、明确角的大小同边的长短、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角的正确度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量角器等,人手一个量角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角。(生画角)

  师:好,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角比较大?

  师:觉得自己画的角比较大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发现有些学生比较犹豫)同学们都知道,量线段的长短我们可以用尺子;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称;那么量角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有学生会说量角器,教师直接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 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半圆)

  师:在量角器上面,你还观察到了一些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这2个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都是50°,不同点是它们开口的方向不同。

  生2:它们边对应的内外刻度不同。

  师:其实啊,我们主要看的是0刻度线,0刻度在内圈,我们就读内圈刻度,0刻度在外圈,我们就读外圈刻度。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个角的度数。

  3、 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试着量一量题纸上题二的角1吧。(生尝试量角,师巡视)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量出了角1的度数,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量角的吧!

  生:……(生边说量角方法,师利用投影仪展示量法,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量角)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把你们的方法归纳成了一首儿歌:“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让学生解释对这首儿歌的理解

  学生量题纸上的角2,深化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察下大屏幕上的两个角,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边的长短不一样。但是他们大小相等。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

  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量一量上课开始我们自己画的角,同桌之间再比较下,到底谁画的角大,大多少?

  2、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看下书本38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来看看这面少先队队旗。谁来估计一下,角1大概有几度?角2呢?角3呢?

  (学生量角,交流)

  师:我们再来量量,五角星上的角4和角5分别是几度。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延伸: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9

  学习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课前准备:

  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

  ∠A∠B的大小。

  4、想一想

  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

  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3、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能用数量来表达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m)和厘米(cm),能用米和厘米去正确测量实物。

  3.发展学生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测量的过程。

  教学难点:

  米和厘米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等。

  学具:统计纸、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操作多媒体课件(主题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四人讨论,及时交流,反馈意见。

  2.师:小胖在用脚步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小巧在用脚底测量讲台的长,小丁丁和小亚在用手测量课桌的长与宽。

  介绍:打开大拇指和食指,我们把这段距离用“拃”来表示,念作zhá。

  3.原来我们身上的许多器官都可以帮助我们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度量。(出示课题)

  二、实践感知

  1.下面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去量一量吧!自主选择完成若干小统计:

  (1)用脚步量:教室的长与宽、走廊的长。

  (2)用脚底量:门宽、橱宽、走廊宽。

  (3)用拃量:课桌、窗台、黑板。 把“课桌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请学生汇报,写于黑板上。

  2.质疑:同样长的一个课桌,为什么用拃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3.聪明的人类发明了一种公正的度量长度的工具,方便人们用统一的标准去测 量。它就是“尺”。小朋友已经和尺交上了好朋友,说说尺的'用途是什么? 今天我们请米尺来帮助我们测量,它很柔软便于携带和度量。

  4.介绍测量有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演示1米的长度,请学生感知体验1米的长度。(大概两手张开的距离) 演示1厘米的长度,请学生感知体验1厘米的长度。

  (大概1个手指宽的距离) 米和厘米是一对好朋友:1米=100厘米,也可以表示:1m=100cm(齐读)

  5.讨论:半米=( )厘米 2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600厘米=( )米

  6.教师演示: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用米尺的起点0对准课桌的左端,再看右端对准数字几就表示几厘米。 请学生动手用米尺测量自己的课桌,汇报测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结果。

  三、练习巩固

  1.每人都用自己的米尺测量自己的指宽、拃、脚步各是多少厘米?记录在书本P47的练习上。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度量小实验

  (1)用指宽和米尺分别去测量橡皮的长度,说说你的体会。

  (2)用拃和米尺分别去测量铅笔盒的长度,谈谈你的感想。

  3.教师小结:我们身上的“尺”可以帮助我们对长度进行估测,使用简单方便,但是不够精确。如果要得到精确的度量结果,我们就必须用尺进行度量。

  4.自由活动:用你身上的“尺”或米尺去度量自己喜欢的物体。

  四、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与疑问。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1

  教学目的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

  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你能迅速判断下面的哪个角大吗?(投影出示)

  2、用硬纸片剪出一个小角分别去度量∠1和∠2的大小。

  3、与同学交流度量的结果。

  第①组∠2比∠1大,能迅速看出。第②组学生的答案会不一致,其实∠1=∠2,又因为摆的方向不同,边画的长短不同,学生是不能迅速看出的,由此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量角器。

  (1)刚才我们看出第①组中∠2>∠1,究竟大多少呢?还有第②组是∠1大还是∠2大?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对角进行度量。(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2)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老师投影实物,有机玻璃量角器)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用符号“1°”表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通常用

  “1°”作为量角器的单位。

  (3)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状?(半圆形的)

  ②找到半圆的圆心,也就是0刻度线正中间的一点,(老师在投影仪上指出),这一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

  ③以半圆的圆心为中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也就是半圆边上的一小格。(在投影仪上指出)

  ④从0刻度线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往上数,标有10°、20°、30°……180°,这些刻度标在内圈,就是量角器的内刻度。内刻度的零度所在的刻度线就是内刻度的零刻度线,就是在量角器右边的零刻度线。(在投影仪上指出)

  ⑤在量角器左边的零刻度线就是外刻度的零刻度线,顺时针方向在外圈的刻度就是外刻度。(顺时针方向指给大家看)

  2、教学使用量角器。

  (1)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呢?打开教材第26页自学。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重合”,是哪两个重合?(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怎样重合?学生在学具卡上练习量∠1,老师在投影仪上操作,同桌互相检查,是否遵循了两个重合。

  ③怎样读数?角的另一条边上有两个刻度读哪个刻度呢?(学生讨论)

  (2)如果用了内刻度的零度线,就读内刻度的度数;如果是用的外刻度的'零度线就读外刻度的度数。

  (3)看你们量的∠1,用的哪个零刻度线,读出度数。

  (4)回顾一下怎样量一个角的度数。

  (5)自己动手量教材第26页两个角A、B的度数,比较它们的大小,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提示:另一条边指不到刻度上怎么读数呢?角的边可不可以延长?

  (6)学生交流量角的方法

  从刚才的度量可知两个角的度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的长度有没有关系?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量,老师巡视辅导。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在量角前,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然后量出各角的度数,并记下来。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量出三角板各角的度数,并记住各角的度数。学生自己量,老师巡视辅导。

  4、组织学生进行“猜角度”的小游戏。

  规则根据教科书第27页,通过游戏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可同桌两人进行。

  四、课堂小结

  怎样度量角的大小?(注意两个重合,怎样读数)

  五、布置作业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2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64—65页“角的度量”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角的符号以及读、写法。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

  (3)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以及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2)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角的意义,能正确的度量角。

  教学难点:

  内、外圈读角的度数以及角的两边不够长的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量角器、活动角、每人一份量角资料。

  学具准备:

  量角器、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角?(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教学角的意义。

  (1)角的概念和各部分名称。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角是怎样组成的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联系学过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意义。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 边)

  (2)角的符号和读写法。

  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注意与小于符号的区别),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板书)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2.教学角的度量。

  小游戏:“比眼力”。

  出示两个角,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 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刚才有的同学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1)认识量角器

  a.认识计量角的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半圆)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1 )

  领学生读“1度”。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

  b.继续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学生同桌说一说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在大屏幕上认识。

  a.量角器的中心。(师板书)

  b.认识0刻度线。

  c.认识内外圈的刻度。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内圈的刻度0~180度是从左到右排列的还是从右到左?外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从0~180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从0~180度。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现在来观察内圈的刻度线,从右边起看到0刻度线了吗?

  提问:谁能从右边起找出内圈50度的刻度线。

  谁再来找出90度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内圈56 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度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吗?

  从左边起,外圈的刻度怎样找呢?哪位同学来找外圈的80度?90度呢?

  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

  (2)用量角器量角。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把量角的方法简单的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50度的角)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后,再跟着做。)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为什么要看内圈?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50,这个角就是50度,可以这样写。(板书:50度)再次反问,量角要注意什么?

  现在,你们看看这个角又是多少度?(课件出示一个120度的角)并让学生在资料上量。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课件出示3道量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纠错)

  2、练习量角:“课堂活动”2题。(老师巡视指导,注意每个角的量法,强调量角器的放法,突破难点)

  3、研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边长短不同的角)

  提问:请你看一看屏幕上这两个角,哪个角大?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当角的边不够长时,怎么办?右边的角呢?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刚才比较时,我们看出这两个一样大的角,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边的长短不一样)角的大小跟这有没有关系?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2、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3、情感目标:

  a、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b、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师:还有不同吗?生:角度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2、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怎么办?生:直角的一半

  师:是不是要知道角有多大,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生:可以用量角器量(板书)

  师:会量的举手,不会的举手。想不想尝试一下。

  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角1是多大。独立尝试——生演示(方法不是很准确)

  师:和他一样量的请举手,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习量角,能够勇敢的尝试,非常不简单。真棒,我们应该为这种精神鼓掌。

  二、认识量角器

  1、师:我们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两圈数字到底看哪圈数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圆圆的。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为什么左边是外圈大,右边是内圈大。

  2、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的问题,量角器是用来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生1:不是,因为那里虽然有一条是直的,但另外一条是弯的师:角是两条射线……

  生2:这里是一个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

  师:同意吗?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生:中心

  师:对,这个点我们就叫量角器的中心,这一条边是0,我们就叫他0度刻度线。另外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一条呢(90度刻度线)

  3、师:90度还有个简单的写法——900。简洁,来写一写

  师:在纸量角器上画出一个90度的角。想一想,顶点的哪里?画长画短有关系吗?

  4、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60度的角。尽可能与同学画得不一样。

  (展示两个作品——左右两边的角)师: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样生1:位置不一样

  生2:边画的地方不同。生3:边长不同

  生4:两条边所夹的角的方向不同。

  师:对,也就是开口方向不同。我们还发现这里是外圈是60度,而另一个是内圈是60度。现在你们知道内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吗?

  生:左边就是内圈,右边就读外圈。

  师:说得直好,其实我们也可以不用去记左边右边,这里有一条0刻度线。我们知道0就是……对,就是表示开始,我们只要记住从0这里开始了。

  5、师:在第三个纸量角器上画上一度的角。

  师:太难了是吗?这里有没有标出1度呢?其实从边开始的一小格就是1度的角。师:能找到多少个1度多的角?

  对,全世界都规定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度。感觉到1度的角很小很小对吧?

  6、师:在第四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157度的角。展示作品。

  作品1:正确(简评)

  作品2:(画了一个23度的角)

  生1:这个角接近140,不是接近160。

  生2:应该从0度刻度线开始画,而他从180度开始画了。

  7、有收获吗?有些问题是不是解决了?

  三、运用量角器。

  1、观察刚才画的四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顶点相同,还有一条相同的.横线。

  生2:都是从0度刻度线开始画起。

  2、你从量角器中能看到什么?

  生1:看到180个1度的角。生2:有18个10度的角。生3:有14个蓝色的数字。

  生4:360个5刻度的角(师:可能要琢磨琢磨这句话)生5:看到了两个直角。

  师:我们已经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有些同学画了就看到,不画就看不到,相当于穿马夹就认识不穿就不认识。

  3、师:量一量角2是80度还是100度?生:同桌交流量法。反馈:

  生:要对准顶点,对准0刻度线。师:那这个有什么问题吗?(没对准一点)(演示学生在认真校正)——这个过程的记忆师:那谁能说说量角的过程了呢?生1:先对准顶点……

  生2:我有补充,应该看另一条边有多少度。

  师: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角和要量的角重合在一起。

  四、练习。

  4、师:看看角3,比一比和角2一样大吗?去量一量

  生:一样大

  师:我们又证明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量一量角4(钝角)角5角6(开口方向不一样)。教师用简笔画画出足球门拓展交流:

  德国足球博物馆放着量角器,说明射门角度的精准风筝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通过生活实际中对角的认识来掌握角的两种概念

  2、使学生了解角的形成,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法;

  3、使学生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 ,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教学手段:

  教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量角器 .

  学具:

  量角器需测量的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建立角的概念

  (一)引入角(利用课件演示)

  1、从生活中引入;

  提问:

  A、以前我们曾经认识过角,那你们能从这两个图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吗?

  B、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谁能从这些常用的物品中找出角?

  2、从射线引入

  提问:

  A.我们认识了射线,想从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

  B.如果从一点出发任意取两条射线,那出现的是什么图形?

  (二)认识角,总结角的定义

  3、 过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起看

  演示:老师在这画上一个点,现在从这点出发引出一条射线,再从这点出发引出第二条射线。

  提问:观察从这点引出了几条射线?此时所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怎样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总结: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要明确组成角的两个条件:

  (1)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2)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这点叫角的顶点、

  从我们想象圆规两脚张开形成角的过程得到另一个定义:

  角的第二定义: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如下图中的角,可以看做射线OA绕端点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B所形成的。我们把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做角的终边

  4、平角、周角的概念

  由于小学已学过平角与周角,所以教师用教具演示到平角及周角时,提问学生答出两种平角定义: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

  注意直线与平角的区别在于平角要有一个顶点O,还可以从起始位置向终止的位置画一个带箭头的弧线、

  在讲周角的定义后,说明画图时为了表明是一个周角,可以由起始位置向终止位置画一个带箭头的弧线,并写A、B两个字母表示是两条射线,

  5、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顶点、边的作用

  (1)观看角的图形提问:这个点叫什么?这两条射线叫什么(学生边说师边标名称)

  (2)角可以画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3)顶点可以确定角的位置,从顶点引出的两条边可以组成一个角。

  6、学会用符号表示角

  提问:那么,角的符号是什么?该怎么写,怎么读的呢?(电脑显示)

  (1)可以标上三个大写字母,写作:ABC或CBA,读作:角ABC或角CBA.

  (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字母B都在中间))

  (2)所以,在只有一个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写作: B,读作:角B

  (3)为了方便,有时我们还可以标上数字,写作1,读作:角1

  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二、 角的度量

  1、学习角的度量:

  (1)教学生认识量角器

  (2)认识了量角器,那怎样使用它去测量角的度数呢?这部分知识请同学们合作学习。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边学习测量方法边尝试测量

  第一个角,想想有几种方法?

  1、要求合作学习探究、测量。

  2、反馈汇报:学生边演示边复述过程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4、归纳概括测量方法(两重合一对)

  (1)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可与内零度刻度线重合;也可与外零度刻度线重合)

  (3)另一条边所对的角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小结:同一个角无论是用内刻度量角,还是用外刻度量角,结果都一样。应这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三、度、分、秒的进位制及这些单位间的互化

  在测量角时,为了更精细地度量角,有时以度作单位精度还不够,我们引入更的角度单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记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1=( ),1=( ).

  例1 将48.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为分, 0.32=600.32=19.2.

  再把0.2化为秒, 0.2=600.2=12.

  所以 48.32=481912.

  例2 把309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为分, 36=( )36=0.6

  9+0.6=9.6.

  再把9.6化为度,

  9.6=( )9.6=0.16 所以 30936=30.16.

  例3 计算;180-(4517+5257)

  四、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课后练习节选

  五、回顾反思,拓展问题:

  请大家回忆一下,今天都学了那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2、教学难点: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

  2.教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就是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A”、“B”,这就是线段AB。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

  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2.认识直线。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课件显示)

  提问:直线有端点吗?能量出长度吗?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

  直线除了用“直线AB?”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3.认识射线。

  把线段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说明手电筒、探照灯、焰火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提问:射线有端点吗?有几个?能量出长度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可以用射线AB表示)

  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

  名称

  区别联系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都是直

  直的线

  线段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都是直

  直的线

  射线有两个端点,有限长都是直

  直的线

  5.认识角。

  (1)我们认识过角,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点,两条射线。

  归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怎样表示一个角呢?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注意与小于号“<”区别)

  记作:∠1记作:∠2

  读作:角1读作:角2

  (4)运用上面的知识,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39页上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2.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

  数一数有几个角。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3.教材“练习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6

  活动目标

  学习按不同特征(肯定或否定特征)进行三次逐级分类;培养思维的多角度性。

  活动准备

  《娃娃脸》幻灯片1张(NO.93),如图示;几何图形拼板(同图中个形状)各组1份,《娃娃脸》逐级分类练习图纸(见练习册NO.11)幼儿每个1张,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找不同

  放《娃娃脸》幻灯片,让幼儿观察比较:这些图形娃娃的脸有些什么不同呢?(大小不同、肤色不同、脸形不同)如按脸的大小或肤色或脸形分类,分别是几个呢?让幼儿分类数数(大脸:6个、小脸:6个;红脸:4个、黄脸:4个,绿脸:4个,圆脸:6个,方脸:6个)。

  (二)找相同

  每组幼儿将几何图形板合作进行分类,分类要求是:先按大的和小的分,然后按圆的和方的`分,再按黄的和不是黄的分。

  (三)添进去

  幼儿各自在《娃娃脸》图纸上按分类标志检查各级分类图中,少了谁,补画上去。

  四、建议

  (一)可视不同幼儿接受水平掌握分类次数,对进行三次分类有难度的幼儿完成到二次分类。

  (二)小组合作用图形拼板分类是要注意鼓励每个幼儿都投入,并在分好后请各组推幼儿说说逐次分类的结果。

  (三)几何图形片可选自《儿童数形宝盒》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7

  教学目标:

  1、经历读平面示意图,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过程。

  2、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读示意图

  1、让学生看书上的示意图。

  观察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有哪些服务设施?并交流

  2、“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同桌之间交流

  3、教师提出:怎样描述出站口、托运处的方向才更准确呢?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描述方向

  1、让学生看18页的含有角度的示意图,让学生用角度描述出站口、托运处在花坛的什么方向?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描述方法的机会。

  2、看19页示意图,鼓励学生描述其他设施所在的方向。

  练一练

  第1题: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玉栋、南、西、北构成的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再填空。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某地所在的方向。

  教学后记:

  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图、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体会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作用。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8

  教学目标:

  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在生活重地困难和烦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假如我是他

  一、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活动二了解人的情绪

  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

  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

  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五、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

  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

  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19

  活动内容:

  多角度分类

  活动目标:

  1.能关注物体的多种特征,对同一种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2.能用简单的标志记录并表述自己的多种分类方法。

  3.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简单的分类经验。

  2.物质准备:课件,分类的图片、实物,大小篮子;

  人手一份分类板、记录单、笔。

  3.活动前,安排好幼儿的穿着。

  活动过程:

  一、以“小兔搬家”引入活动

  1.结合PPT,教师引入:今天小兔搬家,家里的东西又多又乱,请小朋友来帮它整理整理

  2.引导幼儿观察杯子的不同。

  二、分杯子,学习多角度分类

  1.提出多角度分类的任务

  师:要把杯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有很多种分法,请小朋友去分一分。

  2.出示并介绍分类板和记录单,启发幼儿记录。

  师:每分一次,就记一次,要将自己分的方法用标记表示出来;放回篮子,用另一种方法再分,再记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

  师:请你说说,你一共分了几次,每次是怎样分的?

  5.教师梳理并小结。

  师一边操作PPT,一边小结:原来这几个杯子可以分四次,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有没有柄来分,还可以按有没有花纹来分。

  三、分组合作自选活动,巩固多角度分类

  1.教师介绍材料和分类要求。

  师: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商量好两个人分,一个人做记录。把准备的.材料整理到两个小篮子里,想一想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的方法?每分一次,就记一次,要将分的方法用标记表示出来;放回篮子,用另一种方法再分,再记录。

  2.幼儿分组合作自主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记录。

  3.引导幼儿说说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四、经验迁移:排队

  1.师:如果要把我们班的小朋友分成两组,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2.引导幼儿说说分类的方法。

  3.幼儿进行排队游戏。

  活动延伸:

  去小兔家做客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20

  活动目标

  1、能从多个角度来分类,尝试自己说出分类的标准,在同一分类标准下能将物品分完。

  2、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观察,找出物体的某种特征,并进行多角度分类。

  2、让幼儿明白自己在选择了一项分类特征时,要始终按同一标准进行。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分类娃娃”。

  2、学具准备:“分类娃娃”、水果图片、扣子、彩色积木、彩笔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生互相问候。

  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十个娃娃来做客,他们各有特色,如何分类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①请幼儿操作学具“分类娃娃”,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如按性别分,按衣服样式分,按动作分等,鼓励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

  ②请幼儿翻开《操作册》,看图提问:图上有几只鸡宝宝?再请幼儿把这些小鸡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类型分,出壳的鸡宝宝有9只,未出壳的鸡宝宝有6只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分“水果”。将图片中的`水果按颜色、大小、有叶无叶、单个或成串等不同特征分类,并动手摆一摆。

  第二组:分积木。先将积木按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再用彩笔在记录纸上记录,并思考:是积木多,还是红色积木多?

  第三组:分扣子。将盘中的扣子分成两类,说说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大小形状、颜色、材料、有眼无眼进行分类等。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在活动中的分类方法,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还可以延伸:

  1、在区角活动中,对玩具、文具等进行多角度分类。

  2、利用日常活动中的排队游戏,练习分类。

  3、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渗透物体的包含关系,例如分组活动中第二组,当幼儿将积木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后,可请幼儿点数分类后的积木数量和积木总数,说说是红积木多还是积木多,是圆形积木多还是积木多等。

  4、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操作册》。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01-24

数学教案角的度量02-08

《角的度量》教案01-27

角的度量教案10-13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数学教案08-26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03-09

《角的表示与度量》教案12-16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7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