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时间:2023-11-24 11:13:22 晓丽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精选15篇)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2页,整理与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趣、揭示课题。

  1、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生读题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

  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8、7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6、5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生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能力目标:参与学习活动,经历10加几,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养成良好的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教学媒体:

  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等。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

  情境创设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小博士摆小棒的`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今天,他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出示课件(《20以内的加法》(一))出示小博士摆出的小棒图:先出示10根,再出示2根)。现在,你也像小博士那样摆出自己的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一说怎样摆的。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1、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小组内说,再汇报。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的,并板书:10+2=12。师引导学生汇报,并肯定这两种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师:小博士又给我们提出了摆小棒的要求:(第二幅图的内容)

  2、师:小博士不仅带来了小棒还带来了机器猫。出示钟表图,看图,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12+3等于几?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

  左边摆了10根,右边摆了2根,一共摆了多少根?列式:10 +2=1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①1个十和2个一是12。

  ②从10接着数11、12。

  学生同桌互相摆小棒练习,并说说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

  全班汇报。

  盒子里有12块表,盒子外有3块,一共有多少块表?

  列式:12+3=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

  ①从12接着数13、14、15。

  ②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习中的1、2、3、4题(采用多种形式)

  第1题,要求学生看图说图意后,再列式解答。

  第2题,设计一个比赛的游戏。

  第3题,设计猴子摘桃子的游戏完成。

  第4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两人以花片代替蘑菇,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谁算对一道谁就可以拿走一个花片,看谁拿的花片多。

  学生从桃树上摘下桃子,算出桃子后面的得数,桃子就奖励给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设计多种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3

  目 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 动准 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

  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

  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

  工作内容: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备注:

  活动延 伸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4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加强学生的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二、复习

  1、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进位加法卡片,学生自己整理,小组合作进行整理。

  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

  2、学生说说自己的整理过程

  3、请你观察你的整理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说一说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4、你在做的时候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说计算方法。用凑十法

  三、课堂练习:

  1、请你自己选择你喜欢的算式计算,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2、学生计算

  四、独立作业:

  与家长做口算卡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5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课堂气氛较好。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6

  教学目标:

  1、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回顾整理是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

  2、通过回顾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想到了加减法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

  3、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科书、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你们学得不错。这节课老师准备领小朋友作一下回顾整理。相信你肯定能做得很好。

  二、复习整理。

  1、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我们先来看蓝旗区: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也来做游戏好吗?

  学生两人一组反复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

  3、黄旗区:他们在做什么?四位小朋友与老师在做抽读卡片游戏。由一位小朋友说得数,其他人抽取相应的算式卡片。请找出得数是11、1218的算式。

  4、绿旗区:是找算是规律的练习。教学时要应加以扩展,扩大练习量和灵活性。

  5、把减法算式按得数分组。每人一套算式卡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组找规律记得数。

  6、红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表,根据横着看第一行的书都是11,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的提示,教会观察的方法。学习时,小组分工合作,按找规律、选卡片、填位置的程序进行。

  7、紫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整理程序同红旗区。

  三、拓展练习。

  说一说,这节课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知识用到了加法?哪些知识用到了减法?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7

  学习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1.现在4人一小组,把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填完整。

  2.出示整理好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小组合作计算出答案。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1.师: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引导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都比上边的一题大1。

  2.师问: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启发生回答:

  (1)每一横行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

  (3)每一横排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第三排都得13……

  3.师:你还发现上有规律的排列?

  启发生回答:每一斜行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7加4、8加4,第二个加数不变。

  4.观察整个表,以6+5为界限,发现了什么规律。

  (左边的题和右边的题相同只是两个加数位置变了,但是他们的和不变。在加法表中有一条粗线把加法表分成两部分,强调只要记住左边的20道题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序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先按竖行找规律,再按横行找规律,然后从全表找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方法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和是11、12 ……的顺序一组一组地说出进位加法算式,加深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表排列规律的认识,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法式题的记忆,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自己先思考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再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课堂检测(B)

  小小设计家—————我的快乐周末

  你们自己设计一个周末活动方案:在儿童乐园里,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给你20元钱,让你自己玩,你准备怎么去玩?

  项目 票价 我想玩

  过山车 9元

  旋转木马 8元

  海盗船 7元

  转盘 6元

  急流勇进 5元

  迷你火车 4元

  列式

  我想说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113页2、3、4题。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同学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同学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说出思路。

  9+48+47+65+7

  10—512—25+312+1

  二、练习指导

  1、进位加法表

  (1)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同学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考虑,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同学回答。

  B、横着看。让同学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同学观察,启发同学回答)

  C、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同学回答。

  D、想:这张表中,俺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师引导同学观察,边用红笔勾出来,使同学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道题。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练习

  (1)让同学把和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2)教师读算式,同学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

  (4)针对同学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三、作业:练习二十二

  A、第2题,现时2分的时间,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若有不对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B、考虑题:第(1)题

  要求:让同学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确定“往下应该怎样画”

  第(2)题

  要求:同学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

  C、第3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9

  活动意图:

  生活处处有数学。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以灵活、丰富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2)、(3)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小朋友,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你知道有火眼金睛、七十二变本领的是谁吗?大家真厉害,就是孙悟空。谁孙悟空的老家在哪?看来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花果山。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孙悟空的老家看一看。(课件出示“花果山图片”)

  师:孙悟空有变化的本领,老师呀也有和他一样的本领。看!(课件演示:以动画形式在图片上出现猴子)老师变出了什么?猴子在哪呢?分别有几只?

  你来说,说的真好,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这就是关于小猴的数学信息。

  谁还能完整的说一说?这位同学说的真好!现在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说完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二、理解加法的意义

  1.根据信息提问题。

  根据“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这一数学信息,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猴子?”

  请小朋友一起把这个数学问题读一遍。同学们读的真好!

  2.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师:“一共有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你来说,说的真好!就是把“石头上的2只猴子和树上的.3只猴子合起来”是多少。【老师利用图片在黑板上演示:先贴上2只猴子,再贴上3只猴子,接着把两部分猴子圈起来。】请小朋友看着图给同桌说一说“一共有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3.学习加法计算。

  师:“把2和3合起来”是多少?

  大家都认为2和3合起来5,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你是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得到5。他是通过摆小棒的方法得到的。你会摆吗?拿出你的小棒摆一摆,摆完后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我们知道2和3合起来是5,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2+3=5

  你来试着读一读这个算式,读的真好!2加3等于5。“+”是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师:这里的“2、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来。非常好!“2”表示石头上的2只猴子,“3”表示树上的3只猴子,“5”表示石头上和树上合起来的猴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共有几只猴子”就是求把“石头上的2只猴子和树上的3只猴子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4.学习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又变出了什么?(课件演示:以动画形式在图片上出现小鸟)

  师:谁能说一说关于小鸟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说的真完整。左边飞来4只小鸟,右边飞来1只小鸟。

  师:谁能根据小鸟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来说,你真棒!提出了“一共有几只小鸟”这样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是什么意思?

  你来说,说的真好。就是把“左边的4只小鸟和右边的1只小鸟合起来”是多少。

  怎么列算式呢?你来到黑板上写一写。写的真漂亮。“4、1、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说的真好。

  5.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再看看图片,又变出了什么?请同学们仿照这两个例子,用3句话说说信息,并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在本上用算式表示出来。

  咱班的同学真了不起,下面休息一下,静息。

  三、自主练习。

  我们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练习题,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请在你的书上做一做。

  同学们做得都很棒,写字漂亮,而且做题也正确。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回家把今天学的知识给爸爸妈妈讲讲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11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3-2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有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激励每人学生说出计算4+1=5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有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五、教法、学法

  ⑴情景教学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重组,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导入新课时,我先创设一个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动感画面,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处。

  ⑵直观演示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直观的画面。所以,我设计的练习都凭借直观的画面,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活泼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发展。

  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再巩固、内化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具准备:

  树林情景图、p24-做一做的图片(做成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先出示一个多媒体的动感画面;然后老师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树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最后交流汇报:

  ①大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

  ②我看到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起来就是5只,列式为:4+1=5(只)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1=5(只)。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老师导入:4加1等于5,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流程: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②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③全班交流,代表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的说法:

  第一种: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

  第二种:我是数手指头或小棒算出来的。

  第三种:我会心算。

  第四种: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了。

  第五种:原来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小鸟,合起来就是5只小鸟,4和1组成5,所以4+1=5。(给予高度的评价)

  (2)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后提出质疑:一道题有很多的算法,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重点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3)最后小结:老师介绍自己喜欢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因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快。

  (三)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一层练习:教科书24页上做一做的第1题。把左、右两幅图制成电脑课件,直观展示猫的活动情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再填上数,并说说计算方法最后,可将算式3+2=5 2+3=5 排列起来,如:{3+2=5。}让学生比较异同,使学生直观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24页第2题也是通过(看图说图意填数说计算方法)的过程进行练习,最后把算式排列起来,加深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27页第4题的练习方式和前面两道题基本相同。

  (2)第二层练习: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如:①今天早上我吃了2个苹果,下午又吃了1个,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②今天妈妈买了3条金鱼回来,爸爸又买了2条,合起来有几条金鱼?

  (3)第三层练习:分组进行拼图比赛。要求:先算出图片上算式的得数,然后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图画拼得最美,最后由学生互相评选出优胜小组,奖励一面胜利红旗。

  (四)总结、归纳:

  先询问学生学会了什么?最后质疑。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5以内的加法是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册计算教学部分的突出特点是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所以,根据这一理念和现代教学观念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以下的教学思路:

  1、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画面,导入新课。

  2、分小组互相交流,探究发现。

  3、结合教学内容分层练习,巩固深化,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4、总结、归纳,提出质疑。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这一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让学生用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并且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12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13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

  二、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

  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根据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这首歌。

  5、学生根据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 游戏。

  6、“想想做做”第4题。(故事)

  画外音: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已学着做一些事情”。小兔开心地答应了,它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野外。(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思想教育。

  7、“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8、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经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我反思如下:

  1、目标定位全面合理。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该用加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材料选择简单、有效。

  我是本着“关注常态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的。

  ①以简单的5道题(5以内的分与合)复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以内的加法作铺垫。

  ②不改变教材意图。书本例题和“试一试”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书本的练习改编成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让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反馈,师生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交往的能力。

  4、存在的不足。

  在“送信”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用尺还不够熟练。因此,学生在连线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课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

  因此,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有点不尽人意。课后我觉得可以删除让学生连线这个环节,直接用游戏的形式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号,会读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悉的情景和操作活动,会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根据直观图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想一想,填一填。

  55()43()

  2()()423()3()212

  二、创设情境,认识加法。

  1、学习主题图。

  (1)(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合起来是5人。

  2、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合起来一共是5人。像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板书加号)

  (3)、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算,一共是5人,也就是3加2等于5。(板书:=5)

  (4)读算式3加2等于5;指导学生写算式。

  3、理解算法。

  (1)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结:说算式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呢?“+”表示合起来,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学习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2)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出什么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3)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等于5。“1+2”呢?

  三、巩固练习

  教材45页“想想做做”1—5题

  四、谈收获

  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2=5读作:3加2等于5

  加号

  1+2=3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 15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5以内加法、减法的ppt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游戏: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1)闯关游戏。老师播放ppt,出一些题目请幼儿来闯关,总共有5关,每闯一关成功,老师就奖励幼儿大大的笑脸贴纸。直到闯关结束。

  (2)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听音乐开始去找家,当听到大灰狼出现的音乐,如果还没有找到家的幼儿,就要被大灰狼吃掉。(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02-19

数学20以内的加法教案(13篇)02-19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01-11

大班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03-29

小学数学教案:5以内的加法02-06

《5以内加法》教案01-20

《10以内的加法》中班数学教案01-23

大班数学《学习5以内的加法》教案04-18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精选1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