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27 12:10:1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全章要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证明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 , ,化简可证.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

  大正方形面积为 所以

  方法三: , ,化简得证

  4、勾股数 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 ; ; ; ;8,15,17;9,40,41等

  二、经典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2. △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 、 、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90 D.不能确定

  4.△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32 C.42 或 32 D.37 或 33

  (二)填空题:

  5.斜边的边长为 ,一条直角边长为 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6.假如有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三边 、 、 之间应满足 ,其中 边是直角所对的边;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 、 、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其中 边是 边, 边所对的角是 .

  7.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 ,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

  8.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 ,最短边长为 ,最长边长为 ,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

  9.如图,已知 中, , , ,以直角边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

  10. 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 ,面积为 ,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

  三、综合发展:

  11.如图,一个高 、宽 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的顶点间加固一个木条,求木条的长.

  1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 , , ,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

  13.如图,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m,高3m,长20m,棚的斜面用塑料薄膜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

  14.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

  15.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 离点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爬到点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 m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 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成一个体系,研究方法类同,有前两节课做基础,本节课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幂的运算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还是就上节课开课提出的问题:若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1×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它的体积应是V=(1.1×103)3cm3。

  [师]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生]不是,底数是1.1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我认为应是积的乘方才有道理。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有前两节课的探究经验,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秒。

  Ⅱ.导入新课

  老师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尝试、归纳。

  出示投影片

  1.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1)(ab)2=(ab)·(ab)=(a·a)·(b·b)=a()b()

  (2)(ab)3=______=_______=a()b()

  (3)(ab)n=______=______=a()b()(n是正整数)

  2.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语言表述,再用符号语言表达。

  3.解决前面提到的正方体体积计算问题。

  4.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否进行逆运算呢?请验证你的想法。

  5.完成课本P170例3。

  学生探究的经过:

  1.(1)(ab)2=(ab)·(ab)=(a·a)·(b·b)=a2b2,其中第①步是用乘方的意义;第②步是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③步是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2)、(3)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1、已知任意RtΔABC,∠C = 90,再画RtΔABC,使∠C=∠C=90,AB=AB,BC=BC。把画好的RtΔABC剪下来,放到RtΔABC上,它们全等吗?

  通过作图,发现这样所做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完全重合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_______,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

  2、用数学语言表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RtΔABC与RtΔABC中

  AB=AB

  BC= ____

  ∴RtΔABC≌_________( )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 _________。

  3、例题学习

  如图,AC⊥BC,BD⊥AD,AC=BD。求证:BC=AD

  1、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2、两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3、两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4、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应相等。

  5、(1)如图,∠ACB=∠ADB=90,要使ΔABC≌ΔBAD,还需增加一个什么条件?把增加的条件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的.括号填上判定全等的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AC=AD,∠C=∠D=90,你能说明BC=BD吗?

  6、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的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1、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滑梯倾斜角∠ABC与∠DFE有什么关系?

  2、如图1,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点,BF⊥AC于F点,

  若AB=CD,AF=CE,BD交AC于M点。(1)求证:MB=MD,ME=MF;(2)当E、F两点移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给予证明。

  四、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分析】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成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115页练习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119页习题14.3第1、4(1)、6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另一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行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

  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 教具 三角尺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

  教学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问题1: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些?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二环节 探索活动

  活动:

  工具:两对长度分别相等的木条。

  动手:能否在平面内用这四根笔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思考1.1: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AB=CD. 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思考1.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完成探究活动1,共同得到:

  (1)只有将两两相等的木条分别作为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才能得到平行四边形.

  (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到: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拼四边形时,能否将相等两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对边;

  (2)转动四边形,改变它的形状的过程中,能否观察得到在此过程中它始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3)学生能否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得出正确的证明思路.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

  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3=∠4.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2 如图所示,AC=BD=16,AB=CD=EF=15,CE=DF=9,图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线段?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2)两组对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3)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4)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2.有两条边相等,并且另外的两条边也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3.如图所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4.如图:AD是ΔABC的边BC边上的中线.

  (1)画图: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接BE,CE;

  (2)判断四边形ABE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第四环节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主要围绕下列几个问题: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几种?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这几种判定方法的,这样的探索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3)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应用 集备意见 个案补充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

  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

  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

  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

  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

  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ma+mb+mc=( )( );

  2.x2-4=( )( );

  3.x2-2xy+y2=( )2.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

  【问题牵引】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②a2-1+b2=(a+1)(a-1)+b2;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①9x2(______)+y2=(3x+y)(_______);

  ②x2-4xy+(_______)=(x-_______)2.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练习.

  【探研时空】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选用补充作业.

  板书设计

  15.4.1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例:

  练习:

  15.4.2 提公因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2.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3.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 (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 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思路点拨】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 [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 [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全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67练习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70习题15.4第1、4(1)、6题.

  板书设计

  15.4.2 提公因式法

  1、提公因式法 例:

  练习:

  15.4.3 公式法(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 (2)(4m+3n)(4m-3n).

  【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1)(a+5)(a-5)=a2-52=a2-25;

  (2)(4m+3n)(4m-3n)=(4m)2-(3n)2=16m2-9n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2-25; 2.分解因式16m2-9n.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1)a2-25=a2-52=(a+5)(a-5).

  (2)16m2-9n2=(4m)2-(3n)2=(4m+3n)(4m-3n).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

  (1)x2-9y2; (2)16x4-y4;

  (3)12a2x2-27b2y2; (4)(x+2y)2-(x-3y)2;

  (5)m2(16x-y)+n2(y-16x).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解:(1)x2-9y2=(x+3y)(x-3y);

  (2)16x4-y4=(4x2+y2)(4x2-y2)=(4x2+y2)(2x+y)(2x-y);

  (3)12a2x2-27b2y2=3(4a2x2-9b2y2)=3(2ax+3by)(2ax-3by);

  (4)(x+2y)2-(x-3y)2=[(x+2y)+(x-3y)][(x+2y)-(x-3y)] =5y(2x-y);

  (5)m2(16x-y)+n2(y-16x)

  =(16x-y)(m2-n2)=(16x-y)(m+n)(m-n).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68练习第1、2题.

  【探研时空】

  1.求证:当n是正整数时,n3-n的值一定是6的倍数.

  2.试证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71习题15.4第2、4(2)、11题.

  板书设计

  15.4.3 公式法(一)

  1、平方差公式: 例:

  a2-b2=(a+b)(a-b) 练习:

  15.4.3 公式法(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

  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问题牵引】

  1.分解因式:

  (1)-9x2+4y2; (2)(x+3y)2-(x-3y)2;

  (3) x2-0.01y2.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问题:根据乘方的定义,我们知道:a2=aa,那么(a+b)2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呢?(a+b)2的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m+2)2=_______;

  (2)(p1)2=(p1)(p1)=_______;(m2)2=_______;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果:

  (1)(p+1)2=(p+1)(p+1)=p2+2p+1

  (m+2)2=(m+2)(m+2)=m2+4m+4

  (2)(p1)2=(p1)(p1)=p22p+1

  (m2)2=(m2)(m2)=m24m+4

  分析推广:结果中有两个数的平方和,而2p=2p1,4m=2m2,恰好是两个数乘积的二倍(1)(2)之间只差一个符号.

  推广:计算(a+b)2=__________;(ab)2=__________.

  得到公式,分析公式

  结论:(a+b)2=a2+2ab+b2(ab)2=a22ab+b2

  即: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二、几何分析

  你能根据图(1)和图(2)的面积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吗?

  图(1)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面积就是(a+b)2,同时,大正方形可以分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部分,它们分别的面积为a2、ab、ab、b2,因此,整个面积为a2+ab+ab+b2=a2+2ab+b2,即说明(a+b)2=a2+2ab+b2. 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平方公式》教案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平方公式》教案》,来自网!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会数三角形的个数.(重点)

  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重点)

  3.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出示金字塔、战机、大桥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

  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概念

  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1)以A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ABC、△ADC共2个;(2)以E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EDC共1个.所以图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有2+1=3(个).故选B.

  方法总结:数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按照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那么就有n(n-1)2条线段,也可以与线段外的一点组成n(n-1)2个三角形.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3c,5c

  B.5c,6c,10c

  C.1c,1c,3c

  D.3c,4c,9c

  解析:选项A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

  【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3<x<11 B.4<x<7

  C.-3<x<11 D.x>3

  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7-4<x<7+4,即3<x<11.故选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

  【类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

  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

  【类型四】 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

  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

  三、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边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一、知识点:

  1.坐标(x,y)与点的对应关系

  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x与y组成的数对,记作(x,y);

  注意:x、y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2.平面直角坐标系:

  (1)、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四个象限和两条坐标轴

  (2)、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坐标轴上的点至少有一个坐标

  为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原点

  的坐标为(0,0)。

  3.坐标(x,y)的几何意义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代数与几何联系的纽带,坐标(x,y)有某

  几何意义,如点A(-3,2)它到x轴、y轴、原点的距离分别是︱x︱

  =︱2︱=2,︱y︱=︱-3︱=3,OA = 。

  4.注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

  点P(x,y)在第一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三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四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这 纵 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横 坐标相同。

  6.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 相同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 。

  7.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 相同 ,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 相同 ,横坐标 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 互为相反数

  8.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坐标轴上点P(x,y) 连线平行于坐标轴的点 点P(x,y)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

  X轴 Y轴 原点 平行X轴 平行Y轴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x,0) (0,y) (0,0) 纵坐标 相同

  横坐标 不同 横坐标 相同

  纵坐标 不同

  9.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10.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二、典型训练:

  1.位置的确定

  1、如图,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数字表示.纵线用英文字母表示,这样,黑棋①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3),则白棋⑨的位置应记为 _____.

  2、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3)上,相位于点(3,﹣3)上,则炮位于点( )

  A、(﹣1,1) B、(﹣l,2) C、(﹣2,0) D、(﹣2,2)

  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特点: 一)确定字母取值范围:

  1、点A(m+3,m+1)在x轴上,则A点的坐标为( )

  A (0,-2) B、(2,0) C、(4,0) D、(0,-4)

  2、若点M(1, )在第四象限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点P(x,y+1)在第二象限,则点Q(﹣x+2,2y+3)在第 象限.

  二)确定点的坐标:

  1、点 在第二象限内, 到 轴的距离是4,到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 的坐标为( )

  A.(-4,3) B.(-3, -4) C.(-3, 4) D.(3, -4)

  2、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3,﹣3) D、(3,﹣3)

  3、在x轴上与点(0,﹣2)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

  4、若点(5﹣a,a﹣3)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a= .

  三)确定对称点的坐标:

  1、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 ,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 .

  2、已知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为 ,则 的值是( )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

  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

  A、关于x轴对称 B、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C、关于原点对称 D、关于y轴对称

  3.与平移有关的问题

  1、通过平移把点A(2,﹣3)移到点A(4,﹣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2、如图,点A坐标为(-1,1),将此小船ABCD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ABCD.

  (1)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画出平移后的小船ABCD,

  写出A,B,C,D各点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 )

  A.(3,7) B.(5,3) C.(7,3) D.(8,2)

  4.建立直角坐标系

  1、如图1是某市市区四个旅游景点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请以某景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①动物园 ,②烈士陵园 .

  2、如图,机器人从A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4 个单位到达B点后,观察到原点O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A的坐标为 (结果保留根号).

  3、如图,△AOB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则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 ,B .

  5.创新题: 一)规律探索型:

  1、如图2,已知Al(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15的坐标为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型:

  1、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设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cm,整点P从原点O出发,速度为1cm/s,且整点P作向上或向右运动(如图1所示.运动时间(s)与整点(个)的关系如下表:

  整点P从原点出发的时间(s) 可以得到整点P的坐标 可以得到整点P的个数

  1 (0,1)(1,0) 2

  2 (0,2)(1,1),(2,0) 3

  3 (0,3)(1,2)(2,1)(3,0) 4

  根据上表中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当整点P从点O出发4s时,可以得到的整点的个数为________个.

  (2)当整点P从点O出发8s时,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可以得到的所有整点,并顺次连结这些整点.

  (3)当整点P从点O出发____s时,可以得到整点(16,4)的位置.

  三、易错题:

  1、 已知点P(4,a)到横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是_____.

  2、 已知点P(m,n)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等于5,则点P的坐标是_____.

  3、 已知点P(m,2m-1)在x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_______.

  4、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2,8),(11,6),(14,0),(0,0)。

  (1)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2)如果把原来ABCD各个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

  四、提高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a0,则点P(-a,2)应在 ( )

  A.第象限内 B.第二象限内 C.第三象限内 D.第四象限内

  3、已知 ,则点 在第______象限.

  4、若 +(b+2)2=0,则点M(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

  5、点P(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已知点A和点B(a,-b)关于y轴对称,求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C的坐标___________.

  6、已知点 A(3a-1,2-b),B(2a-4,2b+5).

  若A与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___,b=_______;若A与B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___,b=_______;

  若A与B关于原点对称,则a=________,b=_______.

  7、学生甲错将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次序颠倒,写成(m,n),学生乙错将Q点的坐标写成它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写成(-n,-m),则P点和Q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8、点P(x,y)在第四象限内,且|x|=2,|y| =5,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

  9、以点(4,0)为圆心,以5为半径的圆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______.

  10、点P( , )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__,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___。

  11、点P(m,-n)与两坐标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为3和4,则P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点P在第二象限,若该点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P的坐标是( )

  A.( 1, ) B.( ,1) C.( , ) D.(1, )

  14、点A(4,y)和点B(x, ),过A,B两点的直线平行x轴,且 ,则 ______, ______.

  1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4,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边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平移把点A(2,-3)移到点A(4,-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7、如图11,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3,-2) B.(2,2) C.(3,0) D.(2,1)

  18、平面直角坐标系 内有一点A(a,b),若ab=0,则点A的位置在( ).

  A.原点 B. x轴上 C.y 轴上 D.坐标轴上

  19、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4,0)、B(2,0),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

  20、(1)将下图中的各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与原图案相比,所得图案有什么变化?

  (2)将下图中的各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与原图案相比,所得图案有什么变化?

  (3)将下图中的各个点的横坐标都乘以-2,纵坐标都乘以-2,与原图案相比,所得图案有什么变化?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材分析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多项式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体现教材从一般到特殊的意图。教材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得到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二次根式中的分母有理化、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因此,平方差公式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公式。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积的乘方和多项式乘多项式后学习平方差公式的,但在进行积的乘方的运算时,底数是数与几个字母的积时往往把括号漏掉,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确定错某些次符号及漏项等问题。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的困难在于对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字母的广泛的理解,当公式中a、b是式时,要把它括号在平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用符号表达,从而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以及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习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体位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梯形的判别方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梯形的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

  2.探索并掌握“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一判别条件.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梯形的判别条件,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2.解决梯形问题中,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梯形的判别条件

  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及其性质,下面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什么样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有什么性质?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怎样判定等腰梯形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等腰梯形的判定

  二、讲授新课

  判定: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问:我们能说明这种判定方法的正确性吗?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法一:证明:把腰DC平移到AE的位置,这时,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则AE∥CD

  AE=CD,因为AE∥CE,所以∠AEB=∠C

  又因为∠B=∠C,所以∠AEB=∠B

  由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得

  AB=AE,所以AB=CD

  因此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单元(章)主题第三章 直棱柱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3.1 认识直棱柱第 1 课时 / 共 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教学目标

  1、了解多面体、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2、会认直棱柱的侧棱、侧面、底面.

  3、了解直棱柱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侧面是长方形(含正方形)等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本节的例题描述一个物体的形状,把它看成怎样的两个几何体的组合,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几何体,(分好学习小组)教师准备各种直棱柱和长方体、立方体模型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简明设计意图二度备课(即时反思与纠正)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现实生活中,像笔筒、西瓜、草莓、礼品盒等都呈现出了立体图形的形状,在你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立体图形呢?

  析: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更多的答案。

  师:(继续补充)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美国的迪思尼乐园、德国的古堡风光,中国北京的西客站,它们也是由不同的立体图形组成的;那么立体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广泛的应用呢?瞧,食物中的冰激凌、樱桃、端午节的粽子等。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多面体、棱、顶点概念:

  师:(出示长方体,立方体模型)这是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它们是有几个平面围成的?都有什么相同特点?

  析:一个同学回答,然后小结概念: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多面体上相邻两个面之间的交线叫做多面体的'棱,几个面的公共顶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合作交流

  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何体。

  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中闭眼摸出某些几何体,边摸边用语言描

  述其特征。)

  师:同学们再讨论一下,能否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

  说明: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师:请大家找出与长方体,立方体类似的物体或模型。

  析:举出实例。(找出区别)

  师:(总结)棱柱分为之直棱柱和斜棱柱。(根据其侧棱与底面是否垂直)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而分为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直四棱柱。

  3.反馈巩固

  完成“做一做”

  析:由第(3)小题可以得到:

  直棱柱的相邻两条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4.学以至用

  出示例题。(先请学生单独考虑,再作讲解)

  析:引导学生着重观察首饰盒的侧面是什么图形,上底面是什么图形,然后与直棱柱的特征作比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最后完成例题中的“想一想”

  5.巩固练习(学生练习)

  完成“课内练习”

  三、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师: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哪些地方比较难学呢?

  合作交流后得到:重点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例题中的把首饰盒看成是由两个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的组合,或着是两个直四棱柱的组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点比较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作业本及课时特训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推测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入课题(学生作答)

  1.请说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系数×系数)×(同字母幂相乘)×单独的幂

  例如:( 2a2b3c) (-3ab)

  解:原式=[2· (-3) ] · (a2·a) · (b3 · b) · c

  = -6a3b4c

  2.说出多项式2x2-3x-1的项和各项的系数项分别为:2x2、-3x、-1系数分别为:2、-3、-1

  问:如何计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例如:2a2· (3a2 - 5b)该怎样计算?

  这便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知探究

  已知一长方形长为(a+b+c),宽为m,则面积为:m(a+b+c)

  现将这个长方形分割为宽为m,长分别为a、b、c的三个小长方形,其面积之和为ma+mb+mc因为分割前后长方形没变所以m(a+b+c)=ma+mb+mc

  上一等式根据什么规律可以得到?从中可以得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该如何表述?(学生分组讨论:前后座为一组;找个别同学作答,教师作评)

  结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用单项式分别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m(a+b+c)=ma+mb+mc

  运算思路:单×多

  转化

  分配律

  单×单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1)(-2a2)· (3ab2– 5ab3)

  (2)(- 4x) ·(2x2+3x-1)

  解:(1)原式= (-2a2)· 3ab2+ (-2a2)·(– 5ab3) ①=-6a3b2+ 10a3b3 ②

  (2)原式=(- 4x) ·2x2+(- 4x) ·3x+(- 4x) ·(-1) ①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03-0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02-06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3

八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01-23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15篇03-02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15篇)03-02

数学上册教案01-15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06-05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