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间:2021-09-29 10:26:12 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设计:汪振学

      教学目标 :

      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课文: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

      2、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

      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节:廉蔺简介

      3—13节:完璧归赵。

      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四、集中学习1—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

      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

      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

      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