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语文教案-猴王出世

时间:2021-09-30 16:26:04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猴王出世

教学建议

语文教案-猴王出世

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词语注释

名曰:名字叫。

腹目:闭上眼睛。

石碣:石碑。

镌:刻。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

序齿:按年龄的大小顺序。

遮阴:遮挡阳光。

造化:课文中指福气;运气。

家当:家产。

石窍:石头边隙。

力倦神疲:指人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法可施的样子。

返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迸裂——裂开 炎热——酷热 呼唤——召唤 安身——安家

食——吃 饮——喝 觅——找 与——和

反义词:

炎热——寒冷 欢喜——难过 宽阔——狭窄 避暑——取暖

抬头——低头 闲——忙

文章导读:

本文是根据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一个片段改编的,叙述了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一段传奇经历。

句段赏析: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一段描写了小猴的机灵、勇敢。作者运用了排比,语言简练,寥寥几笔就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

文章结构: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段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写作特点:

1、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将人的特点和猴的特点融为一体。

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了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赞扬了石猴英勇坚强的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14*猴王出世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二)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