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3-17 13:06:11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了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20xx年4月15日第九周星期二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像资料(或看有关图片)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注意“雷”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

  “蝈蝈”和知了“的第一个字读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知了”的“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li?o,不要读成le。

  4、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4、指名读。

  5、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旬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写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课文中的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我国元朝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从小是怎么喜欢上画画和他怎样画画的吗?好,老师带领你学习第十五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从这幅画上,你都能知道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观察。

  2.然后指名回答。

  (1)从王冕穿的服饰能知道这件事是古时候的事。

  (2)王冕身后有一头牛,说明王冕小时候是放牛娃。

  (3)王冕在观看荷花。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写的谁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师读完后,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本课写的是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事。

  (四)学习生字:

  1.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边看拼音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己看拼音读。

  (2)指名读,齐读。

  3.在读准生字读音的情况下,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学生自己读。

  (2)同学互相读,互相指出读音不对的地方。

  (五)识记生字。注意识记的方法。

  1.学生自己自学。

  2.小组内汇报,说明用什么方法识记的。

  3.指小组代表汇报识记情况,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加以点拨或加以强调。

  (1)利用熟字记字:

  读:左右结构,左边言字旁,右上是“十”,右中是横钩,下边是“头”。读书,读课文,读诗词,朗读。

  荷:上下结构,上边草字头,下边左边单人旁,右边是“可”。荷花,荷花生长在水中,它的根是我们能做菜的藕。荷叶,荷苞,荷箭。

  想:上下结构,上左是“木”,上右是“目”,下边心字底。思想,想念,理想。

  平:干字两横间加上一点一撇。平常,平时,平日,平平安安。

  样:左右结构,左边“木”,右边“羊”。样子,样品,榜样,一样,一模一样。

  美:上下结构,上边“羊”字头,一竖下边不出头,下边“大”。美丽,美好,美妙。

  买:上下结构,上边横钩,下边“头”。买东西,做买卖,买书。

  (2)其它:

  父:爸字去掉“巴”,笔顺是“。父亲,父母,父辈。

  书:独体字。笔顺:。书架有几层,书的字形像书架两层撂起来。书本,读书。

  更:上面一横,中间扁日,再一撇一捺。更好,更红,更美,更坏。

  丽:上下结构,上面一横,下面是两个“”并列。美丽:意思是漂亮,好看。

  (3)学生汇报记字方法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4.巩固: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5.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上边“”写小一些,下边“”写长大一些。“更”最后的一捺要过一撇。“美”,“羊”字头的一竖下边不出头。

  (2)其它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田格中生字每一笔的位置,再照范字抄写,要求抄写一个对照一次,有不对或不美观的擦掉再写,并鼓励孩子要一次成功,不要总是擦了写。

  (六)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在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后,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边读边标出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读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这两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背诵课文第2段。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2段。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让学生掌握背诵课文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王冕学画画的事,那么他是怎样想起学画画的呢?今天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小声读课文第1段,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再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在小组内读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指名汇报,汇报时仍然是先读出这句话,再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第一句话是介绍王冕这个人,从这句话中,知道王冕是个画家,是古时候的人。从图中的穿着打扮也能看出来。

  ②第二句话是说王冕因父亲去世早,家里很穷,他只好当了放牛娃。

  出示句子:

  “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只”和“就”说明什么?到三年级的时候,他就失学了,靠给别人放牛来维持生活。

  ③第三句告诉我们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出示句子:

  “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一边……一边……”是什么意思?是指同时,即干着这个,又干着那个。说句子,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放学路上,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理解:他为什么一边放牛,还要一边找些书来读?(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这说明王冕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孩子,上不起学,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那么自觉地学习,那么顽强地学习,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多么让人敬佩呀。

  让同学们想象,正因为他是这样的渴望学习,自觉想办法学习,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5)指导朗读这一段。

  “很穷”、“只”、“就”、“放牛”等词要重读,体现王冕的家境贫穷。

  “一边、一边”“找”重读,突出王冕克服困难、酷爱学习的精神。

  范读,多让学生试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过渡。

  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别人放牛维持生活,他想学习,他爱学习,所以一边放牛,还一边找书看,那么他怎么成为画家的呢?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2句话,读后告诉大家,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夏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

  地点:湖边。

  事情:放牛时,天气变化,下雨了。

  理解“乌云密布”。“乌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满了整个天空,正因为乌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导朗读这两句:“忽然”一词要读得快,“大”重读,强调雨下得大。

  ②指名读第3~4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描写什么的?

  为什么会“满湖通红”?太阳要落山,会出现晚霞,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满湖显现红色,美极了。

  再读第四句话,画出什么,怎么样。

  让学生读出你画的句子。指出描写颜色的词,“粉红”“碧绿”。

  指导朗读:老师要先激励学生的情绪,然后范读,再让学生读。

  同学们,一阵大雨过后,一片晚霞把满湖照得通红,湖里的荷花变美了,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呀,我们能把这美读出来吗?听老师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③王冕看着这满湖美丽的景色,简直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读第5句话。)

  理解“出了神”,看插图,王冕的表情。他两眼直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看得出了神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别人叫你,你也听不见,身边发生了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着。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

  反复读这句话,提问:

  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这句话结尾为什么用叹号?

  王冕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念头,从叹号说明,王冕急切想画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联系,为背诵打下基础。

  ①自己小声读第2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句子能前后颠倒吗?

  ②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王冕在湖边放牛。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话是写雨后湖中美丽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着这美景出了神,产生要画荷花的强烈愿望。

  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的,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3.指导学生背诵第2段。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记得牢。

  (1)按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去背。这种背诵方法是背之前要认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再背。

  (2)看板书背。

  老师的板书一般都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线索,看板书背也比较快。

  (3)学生自己试背。

  (4)指名背诵,并让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的。

  (三)作业。

  1.读熟课文。

  2.继续背诵课文第2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完成课后作业。

  三、教学难点

  从王冕学画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前节课讲的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前两段。

  2.小结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读前两段课文,我们知道:王冕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能给别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学习,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读。一个夏天的傍晚,当他在湖边放牛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满湖显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色。王冕面对这幅美景,他简直看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强烈愿望。那么他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呢?今天继续学习课文第3段。

  (二)学习课文第3段。

  1.自己小声读第3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并且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接读这段中的每一句话(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逐句理解,读一句读一句的理解。

  (1)指名读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句意的?

  “平时节省”,和前文照应,因为他家里很穷,他省吃俭用,才能省出钱来买画笔和颜料。“找”来一些纸,请学生体会,想象“找”会是怎么样地找。可能别人扔掉不用的纸,也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他再用反面。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他想方设法画荷花。我们要学习他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的学画用具是怎样来的。

  (2)指名读第二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

  从“不灰心”,“天天画”你体会到什么?说明他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指名读第3句。

  反复读一读“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王冕成功了,成为画家了。正因为他勤学苦练,肯下功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再读第3段,体会王冕是怎样学画的,他为什么会成功?

  1.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体会。

  2.指名说一说。

  3.谈一谈学习这段你有什么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四)处理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动手在书上填写。

  (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根据课文内容,大雨过后,荷花开得更鲜艳了,比“很”还进一层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本来是应当读书的,可是只上三年学,就得去放牛维持生活。“才”是“开始”的意思。用“才”会让人误会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画笔、颜料,是靠他平时天长日久地去节省点钱去买的,所以写平时,而不能填“有时”。

  (4)把填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课后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词语。

  (3)在反复读的情况下,再读一句抄写一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三、朗读课文

  板书:

  15、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宿”导入,揭题

  板书“宿”,师:认识这个字吗?你能组哪些词?哪个词是“夜宿”这个词中“宿”的意思?

  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们夜宿在哪?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处?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栈,有位古人出门在外不夜宿客栈,却夜宿古寺,这位古人就是—李时珍(板书课题)

  学生介绍李时珍。

  师:《本草纲目》在课文中简称《本草》,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三次易稿,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幕。

  (二)听课文范读,要求听准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

  1、认读生字词: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2、将词语顺序打乱,重新排列

  师徒俩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破庙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药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学生认读,找找排列有什么规律

  找一找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四句话)

  (四)李时珍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出示第一句(课文第一段)

  1、“饥餐渴饮”什么意思?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与此相关的内容。

  出示句子“庞宪用陶碗.......啃干粮”

  读句子,你觉得李时珍吃得怎样,喝得怎样?“饥餐渴饮”(吃不好,喝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更准确。)读句子,读出意思。(板书:饥餐渴饮)

  2、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晓行夜宿”的意思。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相关语句。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句话写出了“晓行夜宿”中哪一部分的意思?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这就叫“晓行夜宿”。

  这种情况可以说在这对师徒身上经常发生。读句子,再读问句。

  3、再读第一段话

  (五)第二句(第4节第一句)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怎么样的一座寺庙呢?指名读句子

  “断垣残壁”这个词语的理解难点在哪?

  理解“垣”,理解“断垣残壁”(通过,理解关键字,帮助理解词语)

  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座古寺呢?

  朗读。

  (六)在这样一座破庙里李时珍简单地吃过晚饭,又干什么了呢?快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板书:记下寻访所得)

  出示第三、四句(11小节和12小节最后一句话)

  “刀豆子......呃逆”

  “他接着往下写......无涎......”

  1、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理解词义呢?

  2、汇报结果

  (、结合生活实践......)

  3、出示句子:

  1)忍冬花.......

  2)胭脂草......

  3)刀豆子......

  4)鸡肠草......

  学生正确读句子。

  介绍:《本草纲目》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李时珍就是这样一边察访药材,一边及时记下所得,终于完成了这一巨著。

  (七)这节课学到这你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八)再读生字词

  (九)生字描红

  (十)作业

  收集常见中药名称及药效

  板书: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虎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伟大。

  2、通过朗读,体会渴望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3、欣赏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了解虎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伟大。

  2、通过朗读,体会渴望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黄河吗?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黄河边上,欣赏虎口瀑布那壮观的景象,感受伟大母亲河的壮观。(板书课题)

  二、直观感受虎口瀑布的壮美。

  1、出示50元的人民币,指导学生观看,说说你的感觉。

  2、观看虎口瀑布的图片。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拼读。

  2、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词查字典解决。

  四、再读课文,做到比较正确的朗读。

  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正音、评价。

  五、赏析课文。

  1、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写的美的句子,并说说美在哪里?

  2、师结合学生的划句读句,指导朗读。

  ⑴第三自然段,将瀑布比作千万条张牙舞爪的巨龙,从形状上写出瀑布的雄伟,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水流的急。朗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要雄壮。

  ⑵第四自然段把瀑布比作千军万马,千万条巨龙,写出瀑布的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从形状和声音两方面写出瀑布的雄伟。

  ⑶第五自然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跌落的浪淘相冲击产生的强大气势,写的形象具体,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想像瀑布的壮美。

  (4)引导学生从第六小节中找出词语来概括瀑布的特点和作者观看的感受:

  震撼折服感染激动

  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敬佩、惊叹……

  为什么以“黄河魂”为题,而不用“虎口瀑布”?

  写虎口瀑布仅仅是写景,体现不出黄河的雄伟和令人折服的精神,无法表达出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5)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读出对黄河的无比崇敬和热爱。

  六、小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向往、赞美,也可以将这些情景讲给别人听,或用画笔把他们画下来……)

  七、作业

  1、抄出你认为美的句子。

  2、抄写课文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23黄河魂

  目睹奇观 震撼、折服

  }令人{ }赞美

  耳闻轰鸣 感染、激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秋晚的江上

  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6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5篇04-02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7篇03-19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9篇05-03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9篇03-28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八篇03-17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9篇05-22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八篇05-02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十篇03-31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集11-12

范希廷小学体育课教案[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