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03 12:00:3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2、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2、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匪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三、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⑴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三只欢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这一段该怎么读?

  ⑵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宁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一段?

  ⑶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正确读写“白茫茫、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以及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机智的前提是博览群书、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诗的“绝妙”。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晓岚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学生背古诗,初步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初步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一、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去近距离接触这位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清代才子。一起读读课题。就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读好多音字,读通长句子。

  出示句子: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课题和课文预习)

  三、学习3自然段,感受皇帝的故意为难

  生自由读3自然段。

  1、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诗的?

  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当场、故意为难、必须”体会皇帝的刁难。

  “故意为难”,说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呀?在皇帝的眼里,纪晓岚能诗能文,如果当场做不出来,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轻则让人耻笑,重则人头落地。)

  2、如果是你,当场要完成这样难的任务,会有什么反应?而纪晓岚呢?

  引导学生从“望着、来来回回、几步”体会纪晓岚用时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思敏捷。从“悠然、吟唱”体会纪晓岚的自信从容、厚实的文学功底。

  指导朗读,读出“悠然、自信”

  师过渡:这首诗符合皇帝的要求吗?皇帝怎么评价?

  四、学习4、5自然段,初步感受诗的“绝妙”

  自由读4、5自然段。

  1、皇帝觉得纪晓岚的诗吟得怎样?

  “绝妙”“不但……而且……”(板书:诗歌绝)(体会绝妙之一:符合七言绝句和10个“一”的要求)

  2、第五自然段中连续用了4个“好”和四个感叹号,皇帝为什么说这话?

  师过渡:在皇帝眼里,这确实是一首好诗,那纪晓岚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他只不过是就景取材,皇帝说好一幅“秋江独钓图”,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学习1、2自然段,感受诗的意境

  生自由读文章1、2自然段。

  1、读过一、二自然段,你脑海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红红的落日、一道道波浪、白茫茫的芦花、归巢的水鸭、沉静的大地”感受到“秋江美”。

  从“目不转睛、静静地、一动不动”体会钓者的专注(心静——人静——江面静,老渔翁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静静地等待着),从“用力拉”感受老渔翁的钓技高超,从“拍、笑、”感受老渔翁的快乐、兴奋与激动(随着鱼漂的晃动,鱼儿上钩,刹那间水响鱼跃、鸟飞花扬,沉静被打破,也吸引了散步行人的目光)。

  引导学生从老渔翁的“获鱼之乐”逐步体会他的“独钓之乐”。

  老渔翁独占了一江秋,老渔翁又给秋江带来什么?(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时,自己又何曾不是江边行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呢?)

  板书:秋江美 独钓乐

  2、这段用201个字写出了秋江美、钓者乐,再读古诗,古诗只有28个字,从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觉?(绝妙之二:字字珠玑)

  好好读读古诗,你还觉得诗好在哪?

  教师引导:“一条鲤鱼一上钩”,对比“一人独钓一江秋“的绝妙。(绝妙之三:突出了钓者之乐。)

  “一人独占一江秋”,秋景如何?给人无尽的遐思。(绝妙之四:写出秋江美,意境深)

  再来读读皇帝的评价。皇帝仅仅是评价他的诗好吗?

  板书:才子智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吟唱《秋江独钓图》。

  六、回归整体,熏陶情感

  1、总结,课文从景入手,由景到人,以事写人,突出了纪晓岚的机智镇定,才思敏捷。

  2、他的机智来自于哪里?通过课外资料补充,体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于博览群书、勤写多思,善于观察。

  七、课外拓展

  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讲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听听。

  板书:

  22 纪晓岚吟诗

  秋江美 诗歌绝 :合要求 才子智

  独钓趣 用字妙

  意境深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板画导入:

  师边画海边情境图边说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

  1、根据板画随机认读海洋、海浪、河流、湖泊、沙滩等海边自然的景观。

  (1)师引导读,生领读等。

  (2)谈谈对自然景观的认识。

  (3)脱离具体情景认读生字。

  2、根据板画随机认识与水有关的活动场面汽艇、潜水、漂流、洗澡、海滨浴场。

  (1)谈谈对这些活动的了解。

  (2)认读词语识字。

  (3)脱离具体语境认词卡、字卡。

  3、说说你还了解哪些与水有关的`自然景观和活动场面,并谈谈自己的心情如何?

  4、集中认词、认字练习。

  三、巩固识字:

  1、多种形式认词、字。

  2、完成课后题。

  3、读文

  四、总结

  1、认字。

  2、复习(音序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写字教学:

  1、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教师示范海、浪、浴三个字的书写及海、浪的笔顺即可。

  2、根据已有的写字经验和书写规则书写生字。

  3、听写检查。

  三、巩固训练:

  1、认读生词。

  2、听写生词。

  3、说说水字家族的字都有掌握了哪些?

  四、总结:

  1、写字。

  2、用音序法查海、浪、浴并填表。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2、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第一局部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办。第二局部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分,但“我”从中获得感悟。本文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小朋友内心世界。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同学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同学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

  【设计理念】

  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同学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同学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教学建议】

  1、本课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2、本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真实可感,又极具情趣。教学中引导同学进行赏析评价,教学后可引导同学借鉴课文写法,描写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同学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同学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回忆自身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鼓励质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要想学习好该怎么做?(有疑问向老师请教)

  2.是的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节课就让我们比比谁会提问?谁的进步大?

  二.板书课题,质疑学问。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年的发现》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你读了课题后有何疑问?

  2.学生汇报:(重点问题: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童年时的“我”发现了什么?

  ⑴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⑵体会:①“几岁的时候”“完全”“独立”这些词语无不显示着“我”这个发现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现在说起来还为这个发现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说,“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犬笑”,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九岁的儿童,竟然能独立思考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这简直是常人无法相信的。)

  又说“竟使我当众受到惩罚”,他又为什么当众受到惩罚?课文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以这样的开头设下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⑶小结: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创立了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化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而“我”小时候就发现了这一规律。

  2.“我”是怎样发现的?

  ⑴自由读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后小组内讨论。

  ⑵全班交流。

  ①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②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个阶段(3、4自然段)写“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第二个阶段(5—11自然段)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第三阶段(12、13自然段)写“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大胆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发现。

  ⑶小结:梦中飞行引出了“我”对这个现象的好奇,老师的解释又引出了“我”的疑问:“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样痴迷”“绞尽脑汁”“想啊想啊”“终于”这些词语都表现了“我”求知若渴的.特点,同时也看出“我”惊人的想象力。

  3.“我”的发现可靠吗?

  ⑴自由读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⑵归纳:“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⑶理解句子:

  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是因为“我”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而且与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而格外高兴。现在知道了当时自己的发现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心情使他无法控制,已顾不得是在课堂上,更顾不得这“笑”是否合时宜了。

  ②“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笑塌了房顶!”

  这句话是说“我”的发现会令人不可相信,人们绝对不可思议: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表面看,这句话是“我”庆幸自己没有解释,而实质上表现了“我”之所以有人们不可思议的发现,是因为“我”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极强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说“我”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与发明的科学家一样遭遇驱逐与风险,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当然这句话里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你认为“我”是怎样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谈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什么发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读10个词语,能展开合理想像,学会模仿编诗,学会自编动作。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读识记方法,采用以图导义的手段,培养孩子们倾听习惯,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促发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从“小家”到“大家”的感悟、体认,联系生活经历,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渗透爱动物,爱自然,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几个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师简要说明。

  师:你们觉得这些房子怎么样?

  生:这些房子很漂亮。生:这些房子都不一样。生:这些房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进去瞧一瞧。

  (学生很少看到这么美的房子,忍不住发出赞叹,教师有意创造一个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艺术美的雏形)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领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那你们知道吗?不仅我们人有不同的家,白云、小鸟、鱼儿也分别有不同的家,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生:白云的家在蓝天上。生:小鱼的家在河里。生:小鱼的家在大海里。生:小鸟的家在森林里。生:小鸟的家在树上。生:燕子的家在屋檐底下。

  (二)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看看书本是怎么写的?首先,我们来听听录音。

  1、配乐听朗读

  师:请同学们闭眼边听边想像: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鸟儿在林间唱歌。生:我好像看到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生:我好像看到种子在发芽……

  (通过配乐听朗读,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放飞思绪的自由空间,在轻柔、愉悦的曲调感染下,学生们真切地“听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强烈倾诉的欲望。)

  2、游戏

  师:这是什么?(一个个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生(集体回答)

  师(出示这四个词语)引读,强调轻声读法“鱼儿”。

  师:这些小家伙很贪玩,太阳下山了,它们却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出示背景图,让学生贴画)

  师:谁能看着这张图画说说这(师分别指着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谁的家?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生:树林是小鸟的家。生:小河是鱼儿的.家。

  生:泥土是种子的家。

  师:说得真好,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叫“祖国”(出示“祖国”一词卡片)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而你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把你们说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你们看(贴出课文内容)

  (通过运用直观、形象、趣味的贴图游戏,既激发了孩子的思维情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达到“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

  3、朗读学文

  ①听师范读;②跟师习读;③小老师带读;④同桌互读;⑤齐读;⑥找自己喜爱的诗句读。

  (朗读的形式,层次化,多样化,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既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又促发孩子在活泼、自由的空间里尽情舒展,在引导、激励、唤醒中展示自我。在学生的正音校句中体验“语感”,在教师的再创重读机会中体验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三)拓展延伸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乌云、太阳、月亮、星星、小鸟、卫星、飞机……)

  (2)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老虎、狮子、杜鹃、老鹰、树、草、花……)

  (3)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小虾、鲤鱼、小蝌蚪、青蛙、荷花、水……)

  (4)泥土除了是种子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花生、地瓜、白菜、蚯蚓、小草、萝卜、小树……)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说别的。

  生:书包是书本的家。生:文具盒是铅笔的家。生:学校是学生的家。生:衣柜是衣服的家。生:大海是轮船的家……

  (立足于“用教材”的课改理念上,大胆地拓展教材进行构思创新。充分体现从教师的创意中激发孩子的思维创新,让知识从学习、积累到创新、运用。整个应答过程活跃而思绪万千。)

  四、放飞思绪

  1、表演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小小的舞蹈家,请你们为这首诗编一段舞蹈好吗?(学生自编舞蹈动作,教师适时指导,然后请编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并鼓励他们)

  (既让学生当舞蹈家,又让学生当小诗人,完全把学生看成一个有思想有才能的主体。既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当小诗人

  师:同学们想像力真丰富。你们有没有兴趣当一回小诗人?(有)那好,把你们所说的句子编成一首小诗。(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进行整理)

  蓝天是太阳的家。 书包是书本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文具盒是铅笔的家。

  小河是青蛙的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泥土是小草的家。 校园是师生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我们是祖国的绿苗,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五、布置作业

  1、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许多小动物和植物的家,你们回去把它画出来,然后我们一起评出几个小画家,好吗?

  2、请大家回家以后,把这篇诗歌读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体、生动。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

  用拟人的手法进行自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习作5-教案教学设计棒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2.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

  3.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4.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5.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 小书包、 课桌 、电视机电冰箱等等

  6.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7.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班级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学生练习习作,教师巡视。

  讲评。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

孔子教案-小学语文12-16

小学语文《长征》教案09-27

小学语文《下雨了》教案09-2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09-27

小学语文《石榴》教案09-30

小学语文《春风》教案09-30

小学语文园地教案09-30

小学语文《颐和园》的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