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我们准备好了吗

时间:2021-08-20 08:50:29 就业参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大学,我们准备好了吗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华夏大地处处是丰收和喜悦。一个个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背着行囊,揣着期盼已久的入学通知书走进美丽的大学校园放飞青春梦想,开启人生新的历程。此时此刻,笔者的思绪回到了八年前,背着行囊走进大学校园的美妙时刻记忆犹新;八年来,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大学的几点感悟和体会涌上心头、倾注笔端,与青年学子共勉。

    适应篇:赢在起点,赢得未来

    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要在这个阶段取得卓越的成绩关键在起点。赢在起点,就赢得未来。那么,如何在大学生活中赢在起点?这是一个值得每个新生深思的问题。为了让每个新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快速转变和适应,学校会开展系列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是被动的输入,能不能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内心的认识关键在学生个人,因为大学新生适应是自主成长的过程。

    大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独有的文化和精神。适应大学生活,是对大学的文化和价值认同大学精神领会和感悟的过程。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不是从中学校园到大学校园的空间转移,也不是时间上简单的推移,而是成长环境、人生目标、心理世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综合性的有机转变。如何赢在起点?关键是做到“三个转变”、实现“三个适应”,即,心态转变实现心理适应,思维转变实现学习适应,观念转变实现生活适应。

    心态转变实现心理适应。教育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将受教育者不断分化和分层的过程。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分化和分层的标准就是分数。分数把同学们分为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在中学,每位大学生都是出类拔萃、受人追捧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睁眼一看都是大学生,昔日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同时,在来大学之前,很多大学生都有着很多的幻想和梦想,对大学的期望十分高,和客观现实有一定差距。还有在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一些困惑。学生感觉心里不适应,出现孤独、焦虑、迷茫、自卑、自大、抱怨、抑郁等不良反应。在和新生接触的一年中,笔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同学存在的不良心态。这对快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树立成熟、自信、开放、稳重、平和的心态非常不利。

    思维转变实现学习适应。大学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思维过程、学习要求和评价体系与中学完全不同。要改变“唯分数论”思维,追求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转变被动输入的思维,课堂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社会实践等形式多途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考试只是学业评价的一种方式,不要成为学习的目的,认真对待,但不“为考试而考试”。要将知识积累、品德修养、身心健康、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只有思维转变,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发展观,才能取得卓越的成绩。

    观念转变实现生活适应。大学生活既是一种集体生活,也是一种个体生活。大学生活,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第一次和很多人在同一个餐厅吃饭、在同一个宿舍休息、在同一个澡堂洗澡。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地区、阶层和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成长过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冲突和对抗。同时,对于相当一批同学来说,也是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独立生活。吃、穿、住、用、行、理财、交友等一切都要自己独立来完成,失去了父母的代劳,充其量是父母在电话里叮嘱两句。由于时间相对自由、管理相对宽松,很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低,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校园恋爱、文体活动等等,浪费了青春、耽误了学业。所以,新生一定要转变观念、独立生活、严格要求、自主发展,形成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规划篇:高端规划,挑战极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活也一样,需要进行科学规划。那么到底如何规划大学生涯呢?其实,笔者认为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心中要有个梦想。兴趣和梦想是规划的基本逻辑起点。因为梦想会使我们具有持久的奋斗动力。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主要指教育资源)以及个人社会资本。要把这个三个很好结合起来。从本质来讲,就是要思考三个问题,即我是谁?我想干啥?我能干啥?认真回答者三个问题的过程就是规划的过程。

    对“我是谁”这个问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一位省级领导为全省青年学生代表作报告开场没有用“老师们,同学们”的称号,而是用“未来的总理们、部长们、专家们、企业家们”。当时有点诧异,但是听了领导的解释后,觉得很有道理。每个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关键在于是否被开发出来。我们可以肯定未来的中国社会领导者必将从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但是我们无法肯定某个学生一定不会成才。所以,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要相信自己心灵最深处那个梦想,高起点规划自己。

    对“我想干啥”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然这种兴趣和爱好不是自然的爱好和兴趣。应该充分尊重国家的战略需要和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明白,只用承担前沿性、战略性等任务和工作,才能有更开放的视野,更浓厚的兴趣,才能干出有意义的事业。换句话说就是要干那些崇高的事情,而且要当作毕生的追求和事业来干。我们经常说要把个人前途命运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那不是一句空话。事实上,我们诸多成功人士都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建立功勋。  

    对“我能干啥”这个问题。其实,一个人能干什么真的不好说。众所周知美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强。在美国高校,用“高峰体验”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要主动去触及科学界的重大课题,在探究重大科学难题中提高水平。近日,中南大学大三学生刘磊破解了困扰国际数学界重大命题。这充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勇气和毅力。我们要继续努力,奋发成才!

    学习篇: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今天的大学是开放的,大学生面临诸多的诱惑。大学赋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权,大学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有些同学参加了充满活力的社团,有些同学开始自己的创业实践,也有些同学开始了自己的甜蜜爱情生活等等。这样显得的生活异常“充实”与“忙碌”。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这不容许任何讨价还价。同学们不管忙到什么程度,都必须把握“学习第一”这个基本原则。

    大学需要自主学习。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相比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自主性。青年学生需要把握自主学习这个特点,自觉转变学习的观念、调整学习方式和养成新的学习习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职业选择、成长环境和发展基础等有很大差异。同时,大学教师不会像中学老师一样。从教材第一页第一行讲到最后一页最后一行。教师会对教材进行深度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基本的、重要的、难点的问题进行集中概括讲解。还有老师要考虑大部分同学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课堂讲授的未必就是你能理解的,未必就是你不会的。在课程学习中,存在“消化不良”和“吃不饱”的情况。所以,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

    掌握通向世界的工具。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是我们走向世界的“金桥”。要转变过去应试英语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应该从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展。最好每天早上保证1个小时的大声朗读,注重收听“BBC”“VOA”等英文广播电台,阅读《China Daily》《英语学习》《英语文摘》等英文报刊,也可以到看新闻网站的英文版。每个人最好能有一本《牛津英汉汉英词典》。最好能够在12月份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次年6月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然后,剩下时间就着重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或者参加托福、雅思、GRE等英语能力考试,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等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关注前沿动态。当前,学科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要有紧跟学科前沿的意识。对于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都需要主动关注学科、行业发展最新态势。要了解国内外同行业知名大学、知名专家、知名企业、知名赛事、知名网站、知名书刊等有关内容。只有把握这些前沿动态,才能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科学定位、把握自己,判断前进方向,才能树立比较远大的目标,才能有持久的奋斗动力!

    创新是永恒的旋律。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播中心,还是知识创新中心。我们不能把学习仅仅局限在教材上和课堂内。教材是学科最基本的知识总和。课堂是集体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局限于教材和课堂,那么所有同学只能处于同一水平和层次。要实现超越,就必须有所突破,有所不同,就必须创新。其实,创新不是那么遥远,不是那么神秘。诸多伟大科学家的重要发现都是年轻时候所产生的。我国研发神舟飞船系列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中南大学学生刘磊也能破解困扰国际数学界30年课题。在大学期间,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系统、全面、多元、开放地掌握知识。同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能够养成自主探索、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创新的好习惯,甚至有科技重大发现。

    发展是终极的价值。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身份符号意义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而明显。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大学只是人生的发展阶段而已。每个人读大学的目的和动机都不同,但是个人发展是最关键的、最根本的。发展是读大学的终极价值。因此,我们不要为分数去读书,不要为了荣誉去读书,不要为了文凭去读书,不要为了别人读书。只有为了自己的发展去读书,那才是最基本的。只有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

    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学习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天的学习,每一刻的思考,不是学校的任务,不是老师的摊派,是自我成长的需要,是自我发展的根源。如果你把学习当成任务、当成负担,你会觉得很累、你会莫名痛苦。如果你把学习当成快乐、当成幸福,你会顿感充实、你会永远阳光。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学习来完善,来提高。特别是内心世界的变化更为显著。清晨,教学楼下的朗朗书声;晚上,自习室里的勤奋身影。这些无不记录着莘莘学子追求成长的印记。但愿,同学们不要停下奋斗的脚步,为自我完善而坚持不懈!

    成长篇:实践成才,创新发展

    成长是一种自主实践的过程。在成长中,青年学子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需要全面提高,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沟通、学会担当、学会实践。

    学会观察是自我成长的基础。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虽然,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我们学生互联网的运用还不是非常好。学生对信息掌握呈现碎片化、非主流化等特征。青年学子对国际国内大事、校园身边小事、家庭朋友琐事等充耳不闻。基本上生活在一个真空世界,处于信息孤岛上,周围发生发展的事情都对触动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对自己成长的环境基本上没有观察、也没有认知。

    学会思考是自我成长的关键。有人说,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绝对不能没有智慧。实际上,我们的学生每天在不停学习知识。大脑几乎成了一个知识的仓库。但是,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等思考甚少。只有通过思考这些知识或许才会产生智慧的光芒。有了智慧,就有了思想;有了思想,就有了思路;有了思路,就有了未来。

    学会沟通是自我成长的途径。社会性是人类基本属性之一。人都是生活在一定集体中,而且个人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都在不停发生着关系。在关系中,就有矛盾和冲突。要实现和谐,就必须化解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青年学子学会沟通,用智慧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人际才能和谐,集体才能壮大,社会才能发展,个人才能成长。

    学会担当是自我成长的核心。我们经常讲要把个人和集体统一起来,在国家和民族伟业中找到人生坐标和航向,人生才有意义!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革命时期诸多将领本都是普通百姓,正是投身中国革命事业才建树千秋功勋。建设时期诸多科学家、企业家等都是因为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才实现自身价值。注重把自身价值实现和国家战略需要结合起来,这就是一种担当。只有有了担当,才能自觉认识到角色责任和使命,自加压力,奋发成才。

    学会实践是自我成长的保证。书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实践出真知。我们读再多的书,那只是间接经验,理解和体会不够深刻。记得一次与参加社会实践学生代表座谈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短短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让他们明白了劳动的重要、父母的艰辛、谋生的不易。甚至有几位同学为自己以前误会家长和老师而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当今,诸多企业精英、科技专家和政坛领袖都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学会了课堂以外的知识,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了社会化转变。

【上大学,我们准备好了吗】相关文章:

走向城市化,我们准备好了吗07-10

准备好了吗04-22

婴幼儿教育:我们准备好了吗?05-02

你准备好了吗?06-18

未来准备好了吗 -作文01-01

你,准备好了吗?作文04-06

创业,我准备好了吗?02-08

升职,你准备好了吗01-18

面试你准备好了吗?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