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中国信息化两大基本问题

时间:2021-10-01 08:46:27 电子通信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信息化两大基本问题

----在中国经济超速发展的历史舞台上,信息化注定很难作为一个单纯的技术应用问题而独立存在。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近日在一次论坛上表示,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研究可跨越阶段和不可跨越阶段,即在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弄明白哪些方面是可以跨越的,而哪些方面必须完成自然和历史的过程。由此需要认真研究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制度路径和技术路线,来辨别跨越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见,对于信息化这一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政府的思考已到了较深层次。同时,各大重要行业的主要企业也受政府相关部门之托,正在论证信息化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信息化能否承受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之重?也许先要回答以下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基本问题:信息化是否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换言之,信息化是否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本最低的一条路?有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

----美国马尔科姆·吉利斯等4位教授为其所著的《发展经济学》一书定下了一个最重要的基调——“单一因素解释不了不发达,单一的政策与战略也无法启动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 信息产业高度发达而仍然拥有28%贫困人口的印度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瑞德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要使信息技术真正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必须待其推广和应用达到一种临界的质量状态,一旦达到这种状态,就可能引发质的飞跃。瑞德认为,除美国之外,欧洲已经接近这种状态,在未来10年,信息技术很可能引起欧洲经济的根本变化。瑞得提出的临界质量概念 基于几个前提:一是电信基础设施高度发达,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引起资讯价格的全面下降;二是计算机的渗透率高,推广应用已经有了相当基础;三是科研能力较强,科技成果加快实现产业化,并导致装备价格全面下降;四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高度发达。

----而这几个前提最终都体现在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上,这恰恰是中国目前所不具备的。

----如果调低一些阶段性的不现实期望值,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仍将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催化作用的明智之举。经济学者林毅夫对中国在技术落后局面下的所谓后发优势一直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而信息化也越来越成为国际通行的企业语言,大量从零开始信息化的中国企业虽然仍需交不少学费,但还是可以避免诸多已被西方企业用血的代价证明过的失败陷阱。同时,信息化也是一条低成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捷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留给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间远远不如历史留给当年的日本甚至韩国、新加坡的时间充裕。就紧迫感而言,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拉动工业化乃至社会宏观经济的跨越式增长,这几乎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