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微软垄断案的网络经济学分析1

时间:2021-10-01 08:31:58 电子通信论文 我要投稿

微软垄断案的网络经济学分析(1)

——网络效应与微软的市场地位

  美国政府诉微软公司垄断一案令全世界瞩目。不久前,联邦法官杰克逊做出将微软公司一分为二的最终判决。然而,这场官司引起了信息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笔者在本论文中利用网络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微软垄断案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效应与微软的市场地位

  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形式的网络随处可见,如电网络、通讯网络以及著名的Internet等。这些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物理形态的网络(PhysiCalnetworks,或literal networks)。在这些网络中,网络参与者之间以某种方式直接联系在一起。

  值得强调的是,如今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扩展了网络的概念。网络不但包括具体的、物理形态的网络,也包括抽象的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s,或metaphorical networks),如由众多摄影爱好者构成的网络,这种网络关系是一种无形的交互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虚拟网络涉及像硬件与软件之间的那种互补关系,Katz and Shapiro(1994)称之为“硬件一软件”类网络(hardware/softwareparadigm,hardware/software systems)。例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组成的系统、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组成的网络等等。

  无论是物理网络,还是虚拟网络(“硬件一软件”谈网络),都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特征,即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Katz and Shapiro,1985)。网络效应是指一个当事人的经济行为的净价值会受到采取同一经济行为的所有当事人人数影响的现象。市场均衡未能充分反映出与网络交易有关的全部收益(或成本)的那类网络效应称为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可以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

  1.物理网络存在直接网络效应。例如,一名消费者安装一台电话的效用显然依赖于加入该电话网络的其他家庭或商家的数量。

  2.虚拟网络存在间接网络效应。例如,购买某一计算机硬件的用户越多,则供应市场的相应软件数量和种类也越多。

  显然,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硬件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构成了虚拟网络。而Windows作为系统软件,与微软公司自己或其他软件开发商开发的应用软件之间也具有类似的互补关系,构成了另一类虚拟网络。正是这种虚拟网络的网络效应,对微软的市场地位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当今世界,Intel兼容的PC在PC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而Intel兼容的PC操作系统也就在PC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两者之间的网络效应是明显的。Intel兼容PC操作系统的价值会随着使用Intel兼容PC的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而Intel兼容PC的价值也会随着某种Intel兼容PC操作系统知名度的提高而提高。

  在微软的操作系统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后,消费者对Windows的需求就会形成正的网络效应,即某一产品的吸引力会随着使用该产品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使用Windows的人数越多,则Windows对人们的吸引力越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