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我们时代的国家理论需求-《宪政与主权》课程开讲词兼作《卢梭以来的主权理论

时间:2021-10-01 13:29:32 法学论文 我要投稿

我们时代的国家理论需求-《宪政与主权》课程开讲词兼作《卢梭以来的主权理论史》代译序

  现在来吧,…… 让我们以言词从头建构一座城市——柏拉图

  为什么要探讨宪政与主权?要理解这一门课的意义,首先需要反省我们时代的政治危机以及面对这些危机我们可能寻求的解决之道。

  从国际层面看,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全球化的新殖民主义对民族国家建设的挑战;2、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和紧急化;3、二十世纪末苏东的普遍崩溃。这种处境与晚清极为类似。那时资本主义要扩张,打开第三世界的大门,抢占国际市场,瓜分其领土。现在的全球化与那时的区别仅在于当代使用了一些普适的价值概念,更具有迷惑性,让人不可抵御。那时的进步潮流是共和、立宪,把君主专制看成落后的政体,一种注定要被淘汰的政体,从后来的事态看,多数国家都走向了共和立宪的道路,不管实质上是不是专制政体;现在苏东瓦解后,民主、法治、市场经济、人权等概念一样具有普适性,具有不可抵挡的道德力量。那时帝国主义的领土占有欲极其张狂,物理性地侵犯弱国主权,甚至实行域外法权;现在除了少数的领土占领或挟持外,更多的是把先进国家的法制奉为国际准则,利用经济手段和国际经济组织迫使弱国接受,再有就是跨国公司的经济殖民和电子技术的信息殖民。

  从国内层面看,危机主要体现为:1、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结构的开放,原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分层发生了巨变,私领域扩张,原有的公共领域局部瓦解,新的公共领域在生长。那么,原有的权力体制及其支持性的概念和理论是否需要相应地重塑呢?比如人民的概念、代表理论、权威的概念。2、普遍的腐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否会导致人民对政府和执政党的信赖危机呢?国家的权威、动员力和治理能力是否会受损?肤浅的人把仇恨和恐惧归咎于腐败“份子”,稍有头脑的爱国者必然会把心智用于反思腐败赖以滋生的体制本身,反思我们传统的权力观念本身。3、香港基本法的解释危机和台海危机。近年来关于香港的选举进程、基本法的规定等有很多争论,这其实是一种宪法危机。很多学者都就此问题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于“一国两制”原则并没有提供真正具有宪法理论意义的有说服力的解释。什么是“恢复行使主权”?主权到底包括什么权力?根据主权原则,中央政府难道不能对于基本法行使解释权吗?香港不向中央纳税在法律性质上算什么,是权利还是特惠?为什么必须驻军?这些问题都是主权问题。比这个问题更尖锐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从一开始就犯了定性的错误,被定性为“国际问题”,其实台湾问题不是国际法的问题,而是一个宪法问题。我们承诺在台湾问题上作更大的让步,甚至允许台湾保留自己的军队,那么“军队”是不是主权的标志,是否属于主权的因素?在一个主权的原则下我们能设计怎样的宪法结构让双方接受呢?有没有可能寻求一种复合主权的形式?

  有趣的是,在晚清,立宪主义兴起,主权理论引入,立宪被视为“救亡”之要务,主权被视为民族自强之基点。现在我们又重新揭起宪政主义的旗帜,强调国家主权。那么,当代有哪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回答呢?

  我个人设想,有以下理论问题:1、双重代表制的协调。所谓双重代表制,就是基于人民主权理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对人民的代表制之间的协调。两者如何统一在一个宪政框架中呢?我有一个初步的宪法构想,叫“执政党在人大中”或者“执政党在宪法下”。2、民族国家的整体性。这主要针对各民族各地区的差异性与同构性,探讨最低限度的整体性标准。特别要解决行政特区的主权下放限度,探索台湾问题解决的可能的宪政框架。3、全球化与民族认同、公民美德。中国从王朝统治转变为共和国,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