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

时间:2022-04-24 18:54:03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

  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1

  1.问题性

  创造性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 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 望,是创造性教学的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 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 图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 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所谓问题情景,就是在课堂教学 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 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成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 关键环节。

  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做作业、做习题等形式解决问题,但他们解 决的并非是创造性活动意义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复现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 和方法,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 决问题的目的。

  2.探究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传授为主,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 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 识也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从而抹杀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 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创造性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探索性的引导。探究意味着独辟蹊径、求实创新,也意味 着尝试错误、克服困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理性活 动与非理性活动协同发挥作用。在智力因素中,敏锐的观察力、持久的记忆力、 丰富的想象力、灵活创新的思维力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用重大。在创造性思维 中,应注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 维的互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冒险精神、创造学 习的热情、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持久忍耐力,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引 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活动时,必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其间 有探究、尝试、挫折到豁然开朗,对于学生以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 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个性化

  传统教学实行班级授课制,给予学生共同的知识教育,共同的思想教育, 共的体质训练,共同教育的背后是学生的潜能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反映在 智力上,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方面的差异;反映在个性特征上, 有兴趣、爱好的不同,性格、气质、意志品质的差异,学生的差异是创造性教学注重个性化的前提。创造过程是复杂的,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思想的艺 术》一书中提出了创造过程要经历准备、酝酿、明朗和验证四个阶段。其实, 科学家、文学家进行创造的过程是各不相同的,灵感的突发有时在睡梦中,有 时在游玩中。学生的创造力正处于发展阶段,程度不一,教师的指导存在质量 高低,对知识经验、先天素质本来就千差万别的学生实施创造性教学,形成的 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一定各不相同。因此,创造性教学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 提高的基础上发挥专长,促使学生将来在各自的生存。

  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2

  一、激发兴趣和求知欲望

  1.巧设悬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而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授平面内有n个点,任意两点连接成一条线段,问总共能连多少条线段时,首先提出假设:假如我们毕业已10年了,现在大家又见面了,每两人之间都要握一次手,问总共握多少次手?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得出结论,然后再提出以上问题,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

  亚里士多德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学生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解决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首先出示两个问题:(1)一块四周有宽度相等草坪的花坛,它的长18m,宽15m,如果花坛中央长方形的面积为154平方米,那么草坪的宽度是多少?(2)某地在发展农业经济时,如果要使2006年无公害蔬菜的产量比2004年翻一番,那么2005年和2006年无公害蔬菜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应是多少?尝试由学生解决(独立完成或分组讨论)列出方程;其次,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对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命名;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二次项系数为什么不等于零?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是否也有限制?再请学生自编几个一元二次方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讨论、探究,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二、让思维插上创新的翅膀

  一般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是先联想后猜想,联想越丰富,猜想就越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越明确。

  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说“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内涵,在你完全作出详细证明之前,你必须猜想证明的主导思想”。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联想和大胆地猜想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B=2∠C,求证b2=c(a+c)。

  联想1,由b2=c(a+c)联想到b/c=a+c/b,猜想到可以把b、c、(a+c)变为以b为公共边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从而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一性质得证。

  联想2,由b2=c(a+c)联想到b×b=c(a+c),猜想到b、b、c、(a+c)是在圆内相交的两弦分成的四线段,可以通过“相交弦定理”得证。

  联想3,由b2=c(a+c)联想到b是从点引出圆的切线长,(a+c)为从同一点引出的圆的割线(圆外部分为c),可通过“切割线定理”得证。

  三、不设标准答案,鼓励求异

  求异是创造的先驱。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如在解决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墓碑上记载的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列方程,当学生列出方程后,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给出答案!有一个同学给出了正确答案:84。他说:我认为,人的年龄应该是正整数,而且这个正整数肯定能被方程中每个分母整除,而方程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84。所以我认为是84。这样的练习很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如在教授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时,鼓励学生尽量列举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或是自己身边的事例,但不少于3个,且不能是同一个事例。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而且能对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更加领会。

  3.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如:现有A、B两名学生,A的六次测试成绩为:60、65、69、78、83、92;B的六次测试成绩为:85、83、89、91、87、94。问:你认为谁的成绩好?请说明你的理由。这样问题的设计,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3

  一、目前中职语文课堂的困惑

  1. 孤独无助的主角从当前中职语文的课堂来看,教师仍然扮演着这出独角戏的主角。由于语文文本的特殊性,教师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仍占主要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练习法等独领风骚几十年,不曾有退让的意思。这样缺乏新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沉闷不堪,学生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渗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冷漠疲劳的观众中职学生本身的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学习的探索欲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经历了初中应试教育的“洗礼”,早已对教师狂轰滥炸般的教条式教学感到思维上的疲劳和情感上的厌倦。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学习愿望与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自然而然地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3.无米之炊的“盛宴”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文化课就像是束之高阁的“金丝雀”,地位十分尴尬。对于农村职业学校而言,传统课堂里主要运用的教学设备为多媒体。从黑板粉笔过渡到多媒体课件,虽有进步,但仍然无法满足开放型、智慧型课堂的实际需要。中职学生对于网络较为喜欢,热衷于从网络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老师预设的教学成果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一个自我寻觅、自我消化的过程,所以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并不强烈。因此目前的教学条件、环境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获取教学资源,使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受影响。

  二、创造性教学法的特点

  所谓创造性教学法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方法的教学策略,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热情,进而激发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的核心素养目标。打破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关系。传统的课堂用教师的“一桶水”去填灌学生的“一杯水”,被动的学习方式无法让课堂具有生命力和延展性。所以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我们需要一种动态的、掷地有声的教学模式。把创造性教学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使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所限,使教学情境不拘一格,真正调动了学生们语文学习的动口、动脑、动手能力,对专业学习、就业创业和未来职场的迁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教学法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为主体,表现为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成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方面得到不断提升,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发散性思维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传承、吸收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学会运用和实践。中职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点燃思维的火花,刮起头脑的风暴为创造性教学法的开展创设条件。因此创造性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不受课文内容的局限,掌握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提升思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造性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的显著优势

  第一,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伴随着创造性教学法的运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会不断更新和转变,教学策略会呈现多样化。学生由原来的反应冷漠到热情参与,个性得到释放和肯定。互助的合作学习加强了交流与反馈,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展开了无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方面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拓展。第二,活泼热烈的教学氛围。在创造性教学法的实际运用过程中,讨论是我们经常会选用的一种课堂模式。教师针对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向同学们“发难”,以相互间的探讨来深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语文学习不追求绝对的“真理”,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过程。第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创造性的课堂将教师把学生的参与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上表现、课后反馈。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评价准则,多步骤、多角度的评价机制重视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参与,多结构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全面评价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捕捉亮点,反应缺陷,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和总结,全面统筹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教学理念的转变社会的高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的需求,使之发生形态各异的变化。

  学生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教师从事的是育根的事业,只有根扎得深,才能收获丰硕的花果。因此创造性教学法赖以实践和推广的前提是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创造性的教学理念是改变传统教与学模式的关键。跳出凌驾型“教什么”的模式,切身从中职学生的角度思考“学什么”,从基础学,往专业靠,更低起点,更多满足。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而创造性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理念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自主创造的学习中被慢慢渗透、熏陶,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不断强化和深化。

  2.教学策略的突破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征、兴趣取向广泛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博采众长为课堂服务。根据中职学生喜好网络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遨游网络,抢占信息爆炸的制高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渠道地扩充语文学习的内容;云班课、雨课堂等移动课堂崭露头角,教师利用移动终端展开相关教学任务,用方便、快捷、学生喜爱的方式打破传统课堂的壁垒;微课、幕课等微视频以短小、精练的特点受到信息化课堂的青睐,教师或学生可自行选择教材知识点制作相应的微视频,并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师生以教材为蓝本,突破教材本身的限制,因时制宜地选择、重整教学资源。学生可通过自主选择、整合完成对教材的解读和提炼,真正实现内化于心。

  (2)创造性的课堂要多采用小组合作、团队竞争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又能培养起团队意识,加强合作,为日后走上职场打好基础;竞争的形式刺激着不同个体的欲望,对能力强的学生是展现个人风采的好机会。这样的形式可以唤醒部分学生“沉睡”的自信心。中职学校的学生太需要在课堂中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和他人的认可。创造性的课堂诠释了以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线上线下互动等“多位一体”的教学策略。

  (3)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要构建大语文的课堂范畴,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用生活化的课堂点亮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美好愿景。我们可以融合德育生活、职业特色、审美提高、基本能力等几个方面,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我爱记诗词、职来职往、头脑王者、朗读者等,鼓励每位学生依据兴趣和能力特点,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去。创造性教学法引领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对语文资源的开发,不断拓展学生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

  3.比较方法的善用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是确定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因此在创造性教学法运用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要善于运用比较法。例如在中职语文诗歌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把不同的诗歌或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进行比较,从背景、意象、情感等方面来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欣赏同类诗歌时能引起共鸣,找到差异,进而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此外,比较法运用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完成了量的积累,加深了思考,实现了“横宽”“纵深”的全面提升。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又提高了对阅读文本的鉴赏水平,从而实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沙滩上,创造性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石子。这颗石子投入学生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如何让这一方法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用得出彩、走得更远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的;与专业课程的共融共通也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师下一步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潘艳维.独辟蹊径推陈出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职业,2014(20).

  [2]余少娥.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相关文章:

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学论文11-05

创造性进行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论文11-26

创造性思维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06

浅谈美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论文10-31

[高中地理论文]地理创造性教学的条件分析01-20

[高中地理论文]地理创造性教学的条件分析01-20

高中地理创造性课堂教学方案研究论文11-26

浅谈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基本特征论文12-22

浅论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基本特征论文01-03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