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阅读指导三个“不要”

时间:2021-10-01 19:25:37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阅读指导三个“不要”

以人为本 因势利导

阅读指导三个“不要”

不要有明确的目的

一般来说,事前提出明确的目的能提高办事效率,但这一点却并不适合指导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你大讲阅读的意义时,学生的神情往往显得不耐烦;而自由阅读一开始,他们却迫不及待,行动敏捷。

中学生不一定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目的而阅读。在阅读开始前条分缕析阅读的目的、意义,只能减弱学生阅读的兴趣。就如一个小孩子到了肯德基后他所想的是如何尽快吃到“肯德鸡”,他不会考虑“肯德鸡”对他有何营养,对他长身体有何作用,这时家长的多吃一点、少吃一点、慢点吃的忠告往往是不起作用的。即使这时告之现在有禽流感,他也不会在乎。小孩子体会的是鸡肉的美味,体会到的是肯德基店里这么多小朋友的氛围,体会到的是我也能吃“肯德鸡”的自豪感。学生阅读也如此,他们往往对最终目的不感兴趣,而对阅读过程感兴趣,至于读了这些好文章对写作、做人起到多少作用,他自己并不会关心。

阅读是一件特殊的事,很难说清它有多大的具体作用。如果学生只是为了提高语文分数而去读书,考试时,语文分数往往并不高,他就会反过来会埋怨书读得多,却不起什么作用,从而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平时的阅读,不是做参考书、习题,不会在短期中直接对某一目的产生作用,功利性过强,事情往往做不好。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阅读过程的乐趣,体会被文章内容吸引的快乐,目的、意义其实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成长过程中自己去体会。

不要有太多的限制

许多学校专门开设阅览课,由语文教师带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但有的教师很辛苦,提前到阅览室整理好阅览课所读的书籍,学生只能在这些书中挑选,其它的不准看。因为老师认为学生应该看对语文有作用的书,杂七杂八地看,没有什么益处,反而浪费时间。其实,中学生的读书兴趣与年龄等特征相关,阅览过程中也有一种逆反心理:教师极力推荐的,他往往不喜欢读;老师批评的书,他就喜欢读。你越限制他越讨厌。学校只要把好入口关,图书馆、阅览室的书刊就应该全部开放,让学生自由选择。我们常说要博览群书,但在具体行动中却往往对学生的阅览限制很多,压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把学生读书的胃口都弄坏了。

现在还有一类书,艺术性、思想性都不错,但学生就是不喜欢看,因为内容过分类似的文章集中一起,单篇都很好,但一集中就容易让人疲倦。俗话说食多无味,同一类的文章再好,看多了也会生厌。这一点我自己也有同感,记得以前有一本文言文助读,选辑古代各种书籍中短小精悍的文章,非常吸引人。后来重版的时候,编者根据内容不同,分成志向、学问、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修养、人才、品性等类,同一类里收几十篇短文,整本书就变成了一本论据手册,好像不是为了给人阅读,而是给初学议论文者准备论据似的,让人看了几篇后就觉得索然无味。这类书,也是一种对阅读者的限制。人阅读总有求新求异的心理,不注重学生阅读心理,就难以指导好学生读书。

还有一种限制,就是过分强调中学生要读完多少名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的推荐书目共有20多部,平均分到每年也有六七部,时间够不够姑且不说,单就内容来看,我看也不太现实。其中有些书,许多语文老师也可能没有认真阅读。中学生缺少一定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