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拖延研究述评及教育对策论文

时间:2021-09-04 15:05:36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学习拖延研究述评及教育对策论文

  摘要:学习拖延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对于学习拖延所进行的研究不多。本文参考学习拖延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实际经验,指出了影响学习拖延的主要因素,以及学习拖延所导致的后果。并针对影响学习拖延的主要因素,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以希望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拖延行为。

学习拖延研究述评及教育对策论文

  关键词:学习拖延;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学习拖延的后果

  一、引言

  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Senecaletal.,1995)或学习者最终要完成,却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而这种推迟会导致学习者情感困扰。根据相关研究,学习拖延现象在学生中很普遍,即使是学习成绩良好、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也会存在学习拖延现象。Ellis&Knaus(1997)的研究就发现95%的大学生都存在学习拖延现象,大约一半的学生报告说对于学习上的任务,他们至少会拖延一半的时间,在对待学期论文上会比为考试做准备和完成每周任务上更加拖延。

  二、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

  在国内心理学界,对拖延进行相关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且主要是受国外研究的影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量表也多是从国外学者那里借鉴而来的。其中,很多研究是针对学习拖延开展的,这可能是由被试选择相对容易造成的。这些研究显示影响学习拖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内部因素

  首先,拖延与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和神经质有关。McCown等人(1987)使用EPQ量表和成人拖延问卷进行调查时发现,内外向和神经质的分数与拖延分数存在相关,其中内外向与拖延呈显著性的正相关,而神经质与拖延呈曲线关系,也就是说拖延高分者在神经质上的分数要么较高、要么较低。1:1其他一些同类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对于这种现象有诸多解释,其中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认为,外向的人较内向的人而言更追求新异刺激,他们参加的活动多、缺乏足够的规划,精力与时间分散严重,因此倾向于拖延学习任务:神经质得分低的个体,做事慢条斯理、不紧不慢,也倾向于拖延;而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会因为任务截止日期逼近而感到有很大的压力,进而产生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体验,从而会选择拖延任务来减少这样的负面情绪。

  1985年大五人格理论问世,Johnson和Bloom (1995)最早进行拖延与大五人格因素的研究。他们发现,拖延行为与尽责性呈现显著性的负相关,而拖延行为与神经质呈显著性的正相关。li1后来也有很多研究发现与他们的研究相似的结果,还有研究者提出了拖延行为与神经质、尽责性之间的调试模型,即尽责性起调试神经质与拖延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大五模式下的神经质所指范围较EPQ模式下而言更加宽泛一些,除了包含情绪稳定与否外还含有情绪调适的内容。但无论是早期的EPQ研究,还是后来的大五研究,都发现神经质与拖延行为有密切关系,这也就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可以通过掌握稳定、调试情绪的方法来有效克服拖延行为。

  除了内外向和神经质等因素以外,还有别的一些特质也会对拖延产生影响。例如自尊,有很多研究者认为拖延是个体为了保护自尊而自我设置障碍的一种策略,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就可以把失败归咎于没有好好准备,而不是个人能力不强;对于那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来说,他们给自己设置了过高的目标或是苛求完美,在没有完全成功的把握之前,他们不易轻易出手,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一1控制点也被认为影响拖延,尽管对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关系还没有达到共识,但是也已经有研究表明内控型学生较外控型学生更早开始任务,同时将自己学业上的成功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学生更倾向于拖延学业任务对学生的动机进行的研究也显示,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较外在学习动力的学生更不易出现拖延行为,那些动机缺失以及受外在调节的学生更倾向于拖延到最后一秒才开始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有新近的研究还证实,除了上述内部人格因素以外,个体的时间管理和组织规划能力也对学习拖延有影响作用。时间管理能力差的学生,对学业任务可能会耗费的时间认识不足、在同一时间解决多种学习任务时不够灵活机动;而组织规划能力是指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而拖延者往往不是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做事的顺序,而是采用”方便”的策略,结果造成对重要或者紧急任务的拖延。也正是由于缺乏组织规划能力,一旦拖延者认为要完成的任务是巨大且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就更易于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拖延。州

  (二)外部因素

  任务的特性是影响拖延的重要因素。对于厌恶的、极度困难的任务,人们倾向于回避,这是由人类趋乐避苦的本性所决定的。当人们不能回避这样的任务时,他们便会尽量去延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喜欢从事这项任务(即任务厌恶)是拖延的主要原因。‘81很容易可以想到,如果学生自身本来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就不高,内部动机不强,再加上学习任务非常困难或者非常乏味,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拖延学习了。

  其次,任务奖惩的时限对拖延也有影响。有研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对眼前利益的关注远远超过对未来幸福的关注。因此,拖延者更倾向于选择价值较小但奖赏及时的任务而不是价值较大但奖赏延迟的任务。根据这样的观点,如果把价值很大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并且在个体完成小任务后,及时给予肯定性的奖励,那么个体的拖延行为会减少很多。

  还有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可能与目前学校的教学现状有关。大班教学导致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的优秀生以及差等生身上,而对于大多数的中等生关注不够。教师对他们的督促不够加上他们缺少成功体验,从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自我效能感低,进而在学习上表现为拖拖拉拉,不思进取。

  三、学习拖延的影响后果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任务是他们必须完成的,如果他们拖延的话,他们多半就是在该去完成任务的时间里毫无行动的动力甚至还浪费时间去做一些与完成学习任务毫不相干的事情。很多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拖延对自我意识和情绪有消极影响,当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和不能取得成功的作业成绩时,学生会体会到更多的焦虑、压抑、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拖延学生往往对问题的准备不够充分,使得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会导致作业质量的下降:长期的拖延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病理现象,如消沉以及高程度地知觉到压力。

  以往的研究所关注的绝大部分都是拖延所带来的一系列有害影响,近来也有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拖延行为都是有害的。例如,尽管主动拖延者和被动拖延者拖延的程度差不多,但是主动拖延者却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时间控制感,并且作业成绩也和非拖延者一样好。究其原因,可能是主动拖延者的工作效率在压力情境下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他们乐于体验这种”死线”(deadline)压力之下快速高效工作的快感,因此他们也乐于故意拖延来制造这样的工作情境。此外,也有研究发现,创造性与公正严谨性之间存在负相关,这就意味着拖延与创造性之间可能会存在正相关。当然,这是需要更深入、更丰富的研究去验证的。

  四、对学习拖延的教育对策

  因为多数研究以及实际的教学实践都表明,学习拖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消极影响大,所以,针对导致学习拖延的主要因素,我提出以下一些教育对策,以希望帮助学生改掉学习拖延的习惯。

  (一)帮助学生形成坚毅的性格

  学生自我控制性差、自我期望不够理性、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差都会导致学习拖延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完美主义”的倾向,设定适宜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目标。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和表扬,对学生的失败给予正确、客观的反馈,让他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所有的这些措施,都会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公正严谨、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对他们的学习拖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改善教学方法

  当学生的学习任务远远超出他的个人能力或者过于单调乏味时,学习拖延现象就更可能产生。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合适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调整作业的难度,让学生不至于”谈学色变”,对学习任务产生畏难抗拒的心理:同时,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学生们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学习拖延情况的出现。

  (三)和学生做朋友

  当老师过于严肃时,学生对老师的畏惧也会多于喜爱。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经验的同时,也可以试着去做学生的朋友,多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和他们多交心聊天,一起参加活动促进彼此的了解。当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并喜爱他们的老师后,他们会更加乐意学习老师教授的课程,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相信通过这样的行动,也可以有效减少他们学习拖延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康婧,章军建.拖沓心理与大五人格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10):958-960.

  [2]康婧,章军建.拖沓心理与大五人格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10):958-960.

  [3]崔燕,崔莉,刘爱书,拖延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2):22-25.

  [4]甘良梅,余嘉元,国外关于拖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28-34.

  [5]刘娜,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6,5:58-59.

  [6]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67-70.

  [7]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67-70.

  [8]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67-70.

  [9]陈洪岩.试论学生的学习拖延现象及其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1:69-71.

  【10】张红梅,张志杰.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

  [11】包翠秋,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29-132.

【学习拖延研究述评及教育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学习策略研究述评07-18

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现状述评论文09-10

试析当前我国教育实践研究述评论文09-18

与许渊冲有关的研究论文述评10-03

文学的空间研究述评 毕业论文10-30

歌剧《弄臣》的研究文献述评论文11-11

感觉研究述评10-25

语感研究述评01-20

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对策研究论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