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时间:2021-10-01 16:55:42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一、扩大内需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国内市场对投资和消费的巨大有效需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1979~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6%,  比改革开放前高出3.5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快约7  个百分点。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189.5亿元,是1978年的7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6位。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7  年又提前三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国家外汇储备2001年10月底已达203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00  多倍。我国的煤炭、钢铁、化学纤维、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产量居世界首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左右,早已解决了世界上1/4人口吃饭问题。1978~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增长了54%,发电量增长3.8倍。我国高速公路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的世界第3位,到2000年底,总里程达1.5万公里。民用航空线里程150.3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0倍之多。国家铁路营业里程5.9万公里。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电话网规模已居世界第2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超过1.4亿户和7300万户。这样的生产力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形势下,中国的经济仍能保持快速发展,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国内市场对投资和消费的巨大需求。1998~2000年的3年间,我国发行长期国债3600亿元,带动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7500亿元,据估算,将有40%的投资转化为消费。

    (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

  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需求层次的划分,人民生活已经摆脱了最低需求层次——生存需求,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九五”以来,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幅度达10%以上,超过GDP的增幅。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152.6亿元,较1978年的1558.6亿元增长了20多倍。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5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6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0元,比1978年增长了3.7倍。到2000年底,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反映消费构成的恩格尔系数,2000年城镇居民为39.2%,农村居民为49.1%,分别比1978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和18.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4332.4亿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使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国内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高达80%以上,供不应求的不足2%。  城乡居民蛋白食物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户均占有量,在城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村的普及率也逐年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不到3000万人。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这些根本性变化,使我国市场有了不断扩张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为释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创造了体制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增强,有利于建立促进消费的市场拉动机制。在市场的定价方面,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环节,政府定价比重占4%左右,政府指导价比重占1%左右,市场调节价已高达95%;在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