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3 16:26:16 计算机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

  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构建为高职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网络信息过多、不能辨认有用信息及无用信息等问题,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造成严重的影响。

  优化计算机网络形式的出现,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得到了系统性的应用,因此,对于高校教育人员而言,在现阶段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其科学内容的构建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对职业特点的分析与实际教学现状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化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证。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多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教育人员没有认识到网络开发及运用的基本价值,教学内容单一,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教育分析

  (一)教学资源少

  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很多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忽视了超媒体、交互式以及智能化的教学体系的构建,这些现象的出现和教师在教学中媒体资源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生动性的教学课件以及形象化的人物资料,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找到。因此使高职院校的教师逐渐失去运用计算机网络的信心,同时也为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

  (二)专业指导弱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应用,由于其操作的不专业性,为整个课程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多媒体内容的选择,一些教师过分地依赖网络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会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教育意识少

  很多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认为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会过多地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会应用到网络资源的教学形式。而且一些高校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资金、管理等的限制,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不便,使高校教师出现了网络资源利用意识十分薄弱的现象。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开发及利用

  (一)构建多元化的网络媒体资源库

  计算机网络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滞后性的发展现象。所以,在整个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相关的网络素材研发人员应该与教师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到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需求,而且也应该对媒体素材利用率低以及共享性差等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首先,定期地进行网络素材的更新,对软件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及实践能力,从而构建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其次,鼓励教育队伍中计算机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资源设计的过程中,从而使整个课程资源的设计与教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最后,实现教育素材的自动化管理,并实现网络平台的构建,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应该充分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为教师的.资源获取提供便利性的服务。

  (二)实现网络教育机制的创新发展

  首先,实现网络进课堂。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在网络资源下教师可以通过PPT等软件,将课程内容做成动态化的教学形式,其课件的设计应该实现与课程内容的交互性,在必要的地方可以做成超链接,实现与网络的互动,使抽象化的课程内容得以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构建网络第二课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设计自由演讲、专题讨论以及个性展现等模块,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活动参与意识,从而为整个教育事业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信息获取利用及分析

  在现阶段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构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信息获取的利用效率,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1)定期对教育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制订培训计划,可以在期末对教师所学的软件应用进行考核。

  (2)通过教学反思模式的构建,激发教师构建多媒体课件的意识,并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观摩及比赛的过程中,从而使教师在竞争的同时提高参与能力,为网络计算机信息获得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总而言之,由于教育事业的创新及不断优化,在整个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保证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行,高校应该通过对教学现状的系统性分析,构架科学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优化传统的教学体系,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而不断促进计算机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发展。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2

  针对当前国内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建设现状和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提出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中使用基于自顶向下教学模式的国外经典计算机网络教材,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将类比教学、动画辅助教学和微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并辅以一定的教学激励机制,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主要协议原理和关键概念,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各种互联网应用从Web、P2P、搜索引擎到在线游戏、社交网络、视频发布等层出不穷。国家也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在此背景下,除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外,越来越多的非计算机专业也将“计算机网络原理”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今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新的网络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和学习。

  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首先,技工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如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意志弱、惰性强,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都不明确。另外,技工院校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不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缺乏钻研精神。因此,这些学生得到的正面评价较少,导致学生信心不足,厌学情绪严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无法发现自身的长处。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国内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建设现状

  目前,国外主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有Andrew S。Tanenbaum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James F。Kurose和Keith W。Ross编著的《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6版),Larry L。Peterson和Bruce S。Davie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第5版)等。其中只有《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一书是以自顶向下的方式来介绍网络。自顶向下模式按照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对电子邮件和Web等网络应用非常熟悉,从应用层开始关注网络体系结构有助于激发学生络其他内容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同时为确保学生学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很多学校采用了《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6版)一书的中译本作为课程主教材。教材配套的课程网站上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幻灯片、课后习题解答、实验教程和许多用于演示网络协议工作原理的Java Applet动画程序等),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结合我校“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选择《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一书中前5章作为教学内容,且删去了“2。7 TCP套接字编程”(学生没有编程基础)和“3。7 TCP拥塞控制”(TCP拥塞控制机制比较复杂,只对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进行介绍)。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技工院校学生,我们建议在84学时(有效学时)内授完全部内容(如果是18教学周的话,可将课程设为5~6学分)。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运用

  1。教学激励

  计算机网络概念繁多、协议原理复杂、前后知识点多有联系,而技工院校学生往往没有课后复习习惯,所以我们在授课时一般将上课时间的四分之一用于回顾上次课所讲内容。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述能力较弱,所以在课前复习时尽量以填空题或选择题形式对知识进行提问,不要以思考题或问答题形式复习。在学生一时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出足够的提示。另外,还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前复习题和课中思考题的回答情况)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

  例如,我们从《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一书中优选出部分不是特别难的习题(比较接近例题的解题思路),以及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中的部分选择题作为课后作业或课中思考题,对出色完成习题的学生予以表扬或奖励(期末成绩加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提高其学习信心。

  2。类比教学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内容较为抽象,而技工院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作为类比,创设教学情境,将计算机网络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概念和原理,提高其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一书本身就是使用现实世界例子进行类比的范例。例如,可以将路由器看作是立交桥,分组通过路由器转发就好比车辆通过立交桥;运输层和网络层的关系可以类比邮政,为两个家庭提供信件邮递服务;路由震荡问题可以理解为生活中某条新路开通后司机都赶新路,结果造成新路拥挤,然后又改回原路。这样的类比教学,使得学生从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轻松理解了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和原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

  3。动画辅助教学

  所谓“一图胜千言”,使用动画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我们从教材配套的教学网站上下载了不少Java Applet动画程序用于演示计算机网络中一些较为抽象、难理解的协议;另一方面,我们也自己动手编制了一些Java Applet、Java Swing或是JavaFX程序辅助教学以及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协议的工作原理。

  例如,回退N步(Go—Back—N,简称GBN)协议和选择性重传(Selective—Repeat,简称SR)协议是传输层用于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的两个重要协议。但是由于这两个协议的工作原理较为抽象和复杂,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即使大费周章也不易讲清楚协议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我们通过Java Applet演示程序,采用边演示协议的执行情况边分析协议的工作原理的教学方法,非常简洁直观地对协议作了清晰的解释,学生对这两个协议也掌握得十分牢固。

  又如,校验和的计算及验证是“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中一项重要的计算内容。接收方通过校验和可以判断出所接收的数据分组是否出错,并向发送方返回肯定确认分组或否定确认分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因特网校验和的计算及验证,我们编写了Java Swing动画演示程序(如下页图)。该程序可以自动随机生成80位、96位或112位二进制的报文段,接着演示校验和的手动计算过程和手动验证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该动画程序可在课堂上直观地向学生演示校验和的计算及验证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动画程序也可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微课教学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中有不少知识点(如网络吞吐量计算、P2P文件分发、IP数据报分片、ARP协议等)都适合制作成教学视频进行微课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般将一些适合用多媒体表达的课程重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课前通过网络共享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微视频,同时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完成,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视频内容。在正式讲课前,教师用5~10分钟时间测试学生的预习情况,再根据测试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分析微课阐述的主题。在“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中使用微课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的重难点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结束语

  如何让技工院校的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协议原理和关键概念是“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授课时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国外计算机网络先进教材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做到了化繁为简、直观形象、深入浅出地介绍抽象的协议和概念,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3

  1、引言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还存在着把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直接发给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学生本身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却要读懂比较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习最大效果的产生在于学习的难度比以往的知识高出一些,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教育讲究的是因材施教,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为其编订符合其学习难度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教材,才能使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变得轻松、实用、易懂。

  当下我国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讲解比较死板,创新能力不强,教材对于科技成果的体现不及时,导致旧的知识应用性和吸引力很低,并长期存在于课本,非常多的教材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2、传统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出现的问题

  2.1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正是这个特点导致了其实践相对较弱,在很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已经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再加上本来就不足够的课时,导致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较少,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是以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重点,通过对OSI模型的学习和研究为重点,在理论教学上一直保持着这种形式,相应的实验和实际操作就比较少,根据未来的发展眼光看,这与非计算机专业掌握这门课程的目标是相违背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就是为了能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能够进行实际的应用,由于消耗于过多的理论知识学习中,使学生抽不出时间来实践,所以也就培养不出应有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对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学到有用的东西,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去学习作用不大的理论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来说影响较大。

  2.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对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本就不多,对于学生及老师来说这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本来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充满了憧憬,可是正式进行上课的时候,就会发现,因为存在着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欠缺,不可能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这要求学生要全面系统的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就会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基础知识的补习上;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师来说,一方面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让教师高兴的地方,但是面对非计算机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水平,在授课的形式上不能协调一致,使得课程目标和计划都不能很好的执行,就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

  2.3缺乏配套实验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样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该是需要大量实验的,因为通过实验,学生们才能清楚的认识到其中的原理,并且对以后具体的操作和计算机网络问题的解决有帮助,但就目前来讲,一方面是设备的缺乏,造成缺少实训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重视程度不够,课时相对较少,这两个方面造成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缺少实验,理解难度大,学习任务重,解疑答疑等工作相对比较困难,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很难展开,因为缺少相应的实训设备和实验时间,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单一的讲解,相对直观易懂的实验来说,不但效果差,而且教师的压力也将增大。

  3、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3.1理论联系实践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当中会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学起来会让人觉得乏味,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会有这样的感受,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就要求老师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的解释,运用实训方式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能够把重点的知识通过实训的方式进行验证,这样不但能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对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应用的开发也大有益处。理论联系实际既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内在要求,同时实践教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解决难点知识的方法,这些学生不是计算机专业,对于很多理论知识不用死记硬背,只需对其进行理解,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能够知道怎么操作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本来就是因材施教,不能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太严格,这既不符合教学目标,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该课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实践能力,如果不能把握课程的重点,这门课就将失去意义。所以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务处在制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时候,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基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立足点,灵活多样的教学,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3.2理顺学习顺序

  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其对于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对实际操作教关心。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理论性强,在学生学习的时候会产生抵触心理,更多学生喜欢去操作实践,因为操作给学生们的发挥空间更大,学生也会感觉更自由,没有束缚。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从易到难,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端正心态,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要认真学习,在课堂上及时做笔记,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在实践相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进行高质量的实验,从而增长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水平,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才有更大的帮助。

  3.3加强实用技术实践

  加强实用技术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高职院校要为实验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条件,使学生们能够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知识的应用性,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4、结论

  综上所述,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首先,从教材入手,非计算机专业要有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这样针对性就强。其次,全程教学都在实训室完成,进行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引入最新科研和教学成果,以网络的基本必需理论为基础,以网络应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模仿、观察、实验、类比、联想、想象、求异思维、聚合思维等形式,促使其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同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演示法、讨论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式,并开设教师论坛和辅导网站,这样一来,增强了学生在任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基本职业素质和操作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康开锋,赵英.浅谈非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xx.

  [2]李秋余.浅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探究.科技创新导报.20xx.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4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教学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教学中的主要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是人们终身学习的主要途径。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

  探索。

  关键词:网络技术 輔助教学 教学

  互联网能够给学生提供相对自主学习的环境、网络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等。随着教育的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练运用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进了当代教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操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知识,会运用计算机网络搜索相关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了解和懂得一些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使学生搜索对本课堂有用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解决相关

  问题。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步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现已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新的知识,学生学习的进程是“问题─发现─探索─创造”。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工具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教师的首选。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好处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对所学有所了解,能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网上作业。学生通过网上答题,与教师进行互动,网上语音视频工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探讨在课堂上不能及时理解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但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的好习惯,也能够使得他们建立比较深厚的友谊。

  2.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弊端

  计算机网络技术长期运用在教学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具抄袭同学的作业。这些情况就体现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弊端。学生不但没有好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对学习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新教师对有些软件不太熟悉,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有些课件制作比较简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具进行交流,在网络上能够很流畅地交流,但在实际生活中,交流比较勉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变得冷漠。

  参考文献:

  [1]邱家聪.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校园中,20xx(2).

  [2]任娟,蔡颖莹.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J].无线互联科技,20xx(2).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5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度的增加,使得计算机专业这一新兴科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随之不断的提升。作为计算机专业中的基础性教育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性的要求相对也比较高。因此,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为立足点,通过对其当前教学问题的分析,从而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作为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也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开发自我潜能、提升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来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的人才,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深化应用程度,还可以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模式单一

  就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本身来看,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包括网络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等内容,但由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同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并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应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没有任何的特色体现出来,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创新能力缺失,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性教学水平不高

  现阶段,大部分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校可能由于该课程课时量少或是缺少相应的实践设备等,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

  要想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体系内容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建设十分必要。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通过分层式的教学来降低学生理解复杂性网络体系的难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将其一起放入到网络环境中供学生进行讨论,以便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找出各个教学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理解各个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更新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且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对较高,所以,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大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教学概念和应用技术设计出研讨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拓展。与此同时,在设置研讨课题时,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计能够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的问题。第二,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特点的题目,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第三,需要在讨论课题中设计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此外,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需要给予充分肯定,在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发言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评价,以便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来讲,由于网络协议交互的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学生不方便对相应的网络知识进行理解和观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而就网络实践教学本身来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相对较少,教师要想充分利用实验训练的教学时间,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做好课前预习。在每次展开实验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强制性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对实验步骤进行准确的设计,并按照具体的实验训练要求完成网络实验的预习报告。其次,在实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出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创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做好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成了未来我国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6

  【文章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很高的一门课程。也是因为如此,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先教授理论基础,等学生熟记后才会开始实际操作实验。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思路。但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不允许浪费这些教学资源了。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让学生自己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他们创新和积极探索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引言

  对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我国目前正是人才紧缺的时候。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教学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还是抓的不够。这也就导致学生毕业以后无法跟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去竞争,技术更是无法跟上企业的需求。只有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目前的人才需求。对于教学而言,只有不断的探索并实践出一个新教学方向,才能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率。

  1.教学改革目标

  现在的教材很多内容基本上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教学方案无法赶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当中教师要更多的吸取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并应用到教学当中,摒弃掉以前落伍的教学方式。围绕专业技术为核心,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根本,作为教学改革目标。其主体肯定是围绕着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死板的教材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项目中。将教材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相结合,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让学生将教材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完全的领悟和掌握。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就业率也将水涨船高。

  2.教学方式的改革

  对于教学的改革,我们要全方位的抓起。从我们的教学目标开始,针对以后就业方向上的不同,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案教程。不能只让学生了解掌握了基础教材上的知识就算是过关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要提高。这也就直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必须直接挑选并组织出针对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并且不能一味的纸上谈兵,让学生针对性的练习和操作。教学必须是要结合专业技术和实验案例的。对一些针对性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同案例的不同知识点。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身边经常能看的到的。就比如学校的机房和网吧等的.网络做为实例,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链接情况。这些实例其实收集起来都很简单,教师可以多在网络上收集一些针对性的实例,为学生定制一些实验内容,让他们自己多加动脑动手去完成。引导他们多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热情。针对现在企业的需求,根据现在科学的发展来设计实验项目。教师直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网络上了解网络产品及其应用。让他们对网络的理解更加深刻。分组进行实践。例如,在局域网的实验中就可以直接让学生去自己规划。利用给他们提供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自己去组建网络。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一旦让学生自己掌握了一件事物的新奇,他们的思路也会慢慢的打开,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分组进行讨论和对比实例,不仅能巩固对网络的理解,并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局域网组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网络的设计有了自己的思路,在调试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学会独立排除故障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探讨对每个实例的不同想法。最后做完实验后让他们详细的写出项目报告。教师可以经常抽查一些学生,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实例。若是出现故障还能小组进行讨论,排除发生的故障,总结其原因。这种突击检查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实验的要点,也能让教师适时的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改进他的实验,以后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小组之间讨论的这种教学方式。在以前基本上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即使学生有什么疑问,有的时候基本上都略过了。现在的教学都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特长,让他们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项目中实现出来。在这期间,学生要是有什么疑问,教师可以直接让所有的学生或者小组进行集体分析,分享彼此的想法进行讨论并解答问题。若对一些有问题争论,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在项目的完成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进行演示和讲解。这就能让学生在各项目中学到很多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和动手能力等。做完每个项目后学生提交项目报告的同时让学生讲解和演示每个项目,学会让他们抓住每个项目的重点。最后老师进行讲评。教师在进行讲评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生动并具体的讲评。例如,在项目当中哪些重点曾在行业资格认证题库中出现过,那些在企业工程项目中出现过等等。从一个项目中拓展出多个项目,让学生不断的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要阶段性的对学生进行检测。可以在操作项目中进行检测,也可以在项目后,或者期中期末考试时对理论和操作技能进行检测。检测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或者陈述等题型。这样阶段性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检测,能让师生更多的互动,也能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3.针对企业需求进行培养

  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要跟上企业的需求,就必须跟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当中就必须针对企业主要需要的应用技术来培养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项目的形式编排课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与企业合作的好处就是明确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针对企业的需求,结合专业的技能,教学必须将全部案例中的知识统一结合起来。这里说的知识当中包括案例中的一些难点和与其他案例的共通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符合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改革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远。毕竟现在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学校跟企业合作的教学,让学生能在实验中学习,学习中实践,不仅让企业有了后备军,也指明了学校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学校可以直接为企业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通过笔试、口试、项目操作、总结和讨论中学到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做为主导,对每个项目详细分析并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扎实掌握的结果。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学方案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的操作和排除障碍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他们自己去不断思考和创新。这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案改革,不仅得到了企业的支持,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7

  【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学生要想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既要对理论教学加以重视,更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对创新思维加以开拓,对创新精神加以培养,这样才能使得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不断需求的满足,也适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从而更多更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得以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实验教学;高等教育

  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个人日常活动和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前景。在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网络以往都是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有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内容,所以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改革,在教学活动中,把新应用与新技术融入计算机网络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陈旧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讲授为主的,造成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易被激发,所以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多且比较抽象,实践性又极强。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知识,学会获取和分析信息,对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并对积极的学习方式加以重视。[1]

  1.2薄弱的实验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要求是实验性和直观性,但是教学实验的进行却受到了限制。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部分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验证性实验是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的,其形式松散,内容既不系统也不连贯,实践与理论脱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此外,高校的网络实验教学环境多是将几十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或集线设备连接形成的对等网,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组建网络的机会很少,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等知识,另外,学生也不能较好地锻炼应用网络的能力。[2]

  1.3不完整的教学体系

  随着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革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体系在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比较缺乏,知识更新和新技术脱轨,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缺乏,培养目标偏离,对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比较缺乏,而对技术原理方面却过多地强调,且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造成网络理论知识不能和现实的网络世界相联系;另一方面,技术的验证性过程被过分地重视,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却比较贫乏,且缺乏网络应用的系统性,这样就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改革和创新

  基于以上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分层次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是真正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项目要求,区别对待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和知识,以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需求。[3]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个性差异。我们在每个实训项目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分为内容相对简单的基本要求和扩展知识两个层次,基本要求指的是基础知识和技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扩展知识部分主要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用,创造性得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2.2实验教学环节的规范

  为了在实践教学中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加以调动,主要采用让学生直接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来理解网络原理与技术知识,从而动手实践能力得以加强。教师在每个理论教学模块之后,都安排与其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理论知识感到畏难甚至厌烦,感觉很单调很枯燥。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选择方法要恰当,实验方案和教学计划要合理。另外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所需资料,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亲自做一些实验,通过查阅浏览资料来寻求答案。促使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较大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互相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3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换,是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在教与学活动中,教师要兼任组织者、指导者、观察者和活动的参与者等角色。在教学结构上采用学教并重的方式,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同时学生也要是主角。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提出逻辑上合理的问题,同时又难易适中的问题,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励学生边探究问题,边识别自己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和课题。[4]

  2.4考核办法的改革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殊性,我们改革了考核办法。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平时考勤和上课时的表现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给出10分;项目的不同要求通过设置不同比重,照顾普通学生的同时,又鼓励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实现更高要求的完成,如果完成了项目的基本要求给出50分,完成了项目的扩展要求给出20分;设置分工合作是为了考察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情况,实践能力是为了考察学生所分配任务的实践情况,创新能力考察部分是为了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从而更出色地完成整个项目的解决方案,分工合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共给出20分。采用这种考核机制,既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2.5课程设计的增加

  由于实验课的课时有限,我们增设了课程设计环节,这一环节的增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增加了很多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这些综合性实验是对之前所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并且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应用。课程设计的增加,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我们还在课余时间安排了一些开放性实验供学生选择,这样对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得到了扩展,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应该遵循教学和网络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教材,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一些跟不上时代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删除,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适应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以及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更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长期而艰苦,任重而道远,需要新旧知识、新老教学手段的磨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攻关计划项目(122102210507)。

  参考文献

  [1]肖衍,龙娟.《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xx(10):70~71.

  [2]李康乐,李岩,韩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xx(11):249~250.

  [3]吴战英.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硅谷,20xx(20):161~162.

  [4]徐琦,王猛.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xx,23.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8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基于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对改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证明。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型、操作型、执行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高职院校本着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需求紧缺,但是,与此相反的是大量计算机毕业生难以就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一线教师,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方法如运用不当,易造成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满堂灌、填鸭式,限制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创造的精神。

  ②教学过程偏离办学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确实遵循了此目标。当前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或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严格按照市场需求的目标进行。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学位教育,脱离了实际。

  ③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利用“粉笔+黑板+书本”进行“教”,学生利用“书本+耳朵”进行“学”,对于网络协议这种高度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通过书本和教师的简单描述理解。

  ④教材陈旧,内容过时、滞后。这就造成教授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不知道学到的知识在哪儿用,社会上急需的知识又学不到。

  ⑤不注重实训环节。没有严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教学。实验课任务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简单地将书本示例照抄实现。忽视对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⑥计算机教育的资金投入不够大、不够及时,甚至有的学校的计算机多年不淘汰更新换代,设备的维修维护资金跟不上,不能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发展需求,要么一次购进大量非常先进但不合时宜的计算机设备。

  ⑦计算机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上机操作时,老师在前面忙着演示授课,学生在下面玩游戏、看电影或操作与上课无关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微机室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方面脱节,使上机管理较为松懈,学生上机自由性比较强。

  二、改进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对策

  (1)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板书+讲解”的授课方法。计算机是一门不同于数理化的操作能力比较强的课程,要以学生为认识的主体,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上机操作,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①互动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②讨论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对于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较难懂的、并且又是大家共同爱好的知识内容,采取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开展讨论。

  ③网络教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断完善的课程网络教学环境包括了该课程教学课件、教学大纲、试题库、参考资料等多项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主地上网学习。

  ④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⑤课程设计,发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潜力。在一些重点章节和课程学习结束后,以课程设计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把握程度。

  ⑥实习教学扩充课堂教学。笔者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和课程特点,首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分为几个步骤。第一,确定项目任务。第二,制订项目计划。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和充分讨论,教师明确考核范围和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第三,实施计划。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项目实施进程,制定跟踪管理的方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首先鼓励相互间讨论,包括学生讨论和师生讨论,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对于个别问题教师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解释,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集中授课。第四,检查评估。

  (2)认清办学理念,改进教学思路。高职教育应当明确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以实用为主的方针。当前社会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网络人才,所以离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不应只停留在书本和概念,应该面向社会需求。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采用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黑板教学为辅的形式。对于形象性思维或抽象性的问题,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问题直观、形象、易理解,也可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计算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不断更新补充自身的知识,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开发新的教材。计算机教材要适应时代发展,及时更换更新,不能多年不变,让学生去学已淘汰的知识。

  (5)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应用人才。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对于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十分重要。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学生创造实验环境、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6)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因为数量多,要每年及时地更新换代。逐年增加维护费,防止出现因大规模的淘汰设备而出现资金紧张的现象。购买的计算机设备要适应时代潮流,但又不必是很高档的配置,使学生能及时了解接触到最新、较好的知识面。

  (7)建立健全计算机教学管理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上机管理要同普通教学管理相互配合,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同时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安装专门的多媒体教室管理软件和进程控制软件,使上课教师可以控制学生只能操作目前所讲授的软件,防止学生操作其他软件。

  参考文献:

  [1]刘凤,赵敬梅,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xx(20).

  [2]赵永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EJ1中国科技成果.20xx(19).

  (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西安市周至职教中心)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9

  一体化教学是现今技工教育中的主流教学模式。目前各类学校在应用计算机网络专业都普遍推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因为它能够把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全面的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但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毕竟是新生事物,凡事都有两面性,它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就其在网络应用专业的教学中所产生的利与弊进行探讨。

  一体化教学是现今技工教育中的主流教学模式。目前各类学校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都普遍推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因为它能够把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全面的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但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毕竟是新生事物,凡事都有两面性,它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人从事计算机教学已经十几年了,但是真正接触一体化教学还是近年的事情。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明显感受到它与传统教学的巨大差别。一体化教学,它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融合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前理实脱节的情况,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岗位需求。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如何将理论性的东西,融合到实操中,如何将职业岗位上所需的技能,引入到实操案例中。下面我就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中所产生的利与弊进行探讨。

  1 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优势

  1.1 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化教学走进课堂,是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我们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带来了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最大程度的将理实结合在一起。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所以,当我们真正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各个教学模块时,学生很快就接受它了。例如,以前我在教《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课程时,经常都会采用“循序渐进”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各个工具分章讲授,然后再做几个综合案例。而每次做综合题时,我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发现学生的反应和效果是最好的。

  在一体化教学中,我们也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如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实物、小组议论等。在这些强烈的感官刺激下,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下,它的多样性使课堂产生了趣味性,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几年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我们不断研究和改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也慢慢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而且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

  1.2 结合实际项目,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曾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从这句话说明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地走上工作岗位,将职业岗位中所需的技能,融入到我们的学习中,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探究式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例如在《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构建与综合布线》中的制作网线课题。我们根据课题对应的工作岗位,虚拟了一个网络施工员小黄的角色,将课题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在教学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提出任务后,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先试着分析任务,找寻完成任务的方法;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任务,明确任务的要点,做必要的指导和讲解;接着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任务,教师重在引导;最后教师做必要的小结和点评,拓展提问,布置作业。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快的走上工作岗位。

  1.3 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在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体,他们的任务是如何把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一个融合了理论与实操的模拟职业场景,让学生在这样的职业环境中提早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对于一体化教师,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类老师要走出校门,积极参与调研,了解本行业发展的方向;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不断拓展专业知识;积极探索,苦练基本功,掌握本行业新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能,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弘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如果要长远的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是重点,也是我们师资队伍建设中最薄弱的。

  2 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劣势

  2.1 现有的教材不适合一体化教学

  如果要开展一体化教学,最起码要有一本与之配套的教材才行,否则要老师去构思,是要花几倍的时间来备课,而且前提还要你对本专业的知识非常熟悉。而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市面上很难找到符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教材,要么就是纯理论,要么就是只有操作说明,而编写校本教材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它需要编写者熟悉本行业的工作流程和教学规律,才能编写出符合实际的教材。

  2.2 缺乏能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师资

  与传统的理实分离式教学模式相比,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项目实践能力。目前很多技校在师资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计算机教师普遍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只会照本宣科,很难将社会上的需求应用到实际的授课中,难免出现与当前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虽然他们会很多实际应用案例,但是缺乏授课经验,往往是“肚子有货倒不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胜任专业技术岗位。这就需要学校重视老师的培养,而且要有计划、有方向的让老师去企业或培训班接触一些新知识。

  2.3 学生人数多,无法按“小班化”教学,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人数多,是各个技工学校存在的通病。在我们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一般都是60~70人一个班,这对教学设备和教师数量的要求很大,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个大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老师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对于这样的大班,我们已经尽量安排两位老师来上课了,但是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2.4 教学场地改造滞后或设置不当

  一体化教学场地是实施一体化课教学的重要保障之一。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不是单方面满足理论教学或者实习教学就行,而是把每个模块的应知和应会要求融合设置于我们的教学场地中。由于新建一个网络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是需要投入不少资金的,所以很多学校都只是重新改造原来的机房,再增加一些设备,就当做是一体化实训室了。而教学场地的改造是需要有规划,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统筹的。改造中对工位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人们就是忽略了这点。应该从教室的面积来考虑工位数量、工位以及设备的摆放方式等。其中,特别是工位的摆放,需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在授课中,我觉得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一般采用小组划分的方式,4~6人为一组是最适合的。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而且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

  3 结论

  我们应该看到,当今主流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教学模式。虽然它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它在教学中的弊端,总结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就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能为学生的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0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的知识面涉及较广,理论性较强,同时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困难和问题。但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大多数采用传统式“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太过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好,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太过繁杂,学生的广而不精,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严重脱离,不利于培养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用人单位及社会需要的学生。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材落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材内容更新比较慢,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不协调,致使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网络安全技术脱节,没有现实意义。同时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理论,缺少实践的案例,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实践的环节,使学生不能很好的应用所学知识,教学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照顾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讲授预备知识,这样就挤占了有限的课堂时间,使教学实践的时间也被压缩。

  2.教学设施不全。许多高校院校的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的实验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例如仅有一台教师用机,课堂的演示都是利用虚拟机来完成,在网络攻击高速、大规模的情况下,虚拟机不能完成相应的要求,这样的课堂演示并不理想,所以教师不得不采用幻灯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攻击结果显示出来,但这样的做法缺乏真实性,效果不好。实验室的设备由于缺乏资金,不能及时的更新,而落后的设备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要适应新的设备和命令,给之后的工作带来麻烦。

  3.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范围广,但由于其课程内容设计缺乏合理性,这使得高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有很多困难,往往无法在有限的课时中深入讲完所有知识,教学内容往往点到为止,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也限制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创新。

  4.考核方式有待创新。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课程考核仍是以纸质试卷考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纸质试卷的考试并不能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仅仅考察理论知识,是不能够衡量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学习情况的。所以,有必要对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将实践考察纳入到考核的范围,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教学改革的原则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计算机网络课的教学原则为指导,这些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注意调整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二是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分析以及运用交流等方面的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或素养进行培养,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三是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或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信息安全的教学效率,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引导,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多让学生采取任务驱动或问题解决等方式来进行,而在学习方式上则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四是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实际举例或学生亲自动手,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改革的策略

  1.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如果能与实践相结合,则可以使晦涩难懂的知识“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双赢”。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此具有实践性的题目,选择一些与生活日常相关的话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使学生在实际完成的过程中,既能运用到学习到的.理论,也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增加实际案例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关键有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拓宽资源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优化基础教学内容。在应用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教学进行优化,教师要注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或手段,将不同的教学手段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优势。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充分调动职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信息安全行为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安全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先给学生举两个不同信息操作行为,然后让学生在自身知识基础上来判断这两种行为中哪一种属于信息安全行为,通过这样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安全行为中的含义,加深对信息安全行为的印象。

  3.完善教学评价手段。在实践的课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不仅要加强和学生之问的沟通,也要加强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判断力,给以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问,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及时给予帮助,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的给以评价。传统的评价都是通过考试进行的,这种方法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忽略实践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完善教学的评价方法,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要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这样既能够激励学生在平时努力学习,也能够避免出现学生为追求成绩而死记硬背的现象。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环境的安全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技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管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问题,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网络安全人才。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1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影响力也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培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成了新的重大问题,社会必然将是否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作为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新标准。提高网络实践教学水平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日后在社会职场的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这种影响下加强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强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在我国广大的高专院校中其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严重,殊不知“纸上学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只有在相关教学理论知识的指引下,重视与此相结合的教学实验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其真正具备规划、实施、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日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大二就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然而,开课早并不意味着学得好,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与不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始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相对匮乏,教学依赖的设备往往只有电脑,使得学生们不能完全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其二具备综合性及设计性的实践教学也相对缺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全面系统的综合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设计性。其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兴趣,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仅限于PC机。其四,计算机网络专题实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们没有经过单独的针对性的训练而不能很好地掌握网络技术的某个特定的技术方法。其五,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学时设计的不够,导致学生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能完全掌握相关方法与技术的学习,往往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不能有效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框架,更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方法与技术解决相关网络技术难题,优化网络模式,更加强调其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网络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有层次有目的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搭建实验平台,开设网络实验

  网络实验在设计之初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统一知识水平,从而针对性的设计有实用性的实验网络实验。其目的是在于能够对学生日后的工作能有所帮助,而不仅仅是单纯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对于网络组建方面的实验,其教学任务应该主要包括网线的制作与布置,构建局域网等。这类实验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可开设的具体实验可包括:水晶头制作、交换机级联和配置实验、路由器、三层交换的配置实验等。其次对于网络管理方面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网络管理应用知识。这一类的实验具体可包括MAC地址绑定、VLAN配置、三层交换机接口配置实验、路由器单臂路由实验等。最后对于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网络攻击与防护能力,能够应对自如的解决日后工作中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这一类的实验具体可开设:防火墙的配置实验、服务器安全配置实验、网络监听实验等。

  2.2强调自主实验,把关实验纪律

  网络教学实验室往往场地宽阔,空间自由,因此必须对现场操作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纪律控制,防止自由散漫、抄袭的现象发生。如果没有制定严格的实验纪律,不一再强调自主实验的重要性,学生们普遍难以完成实验设计的任务与要求,也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其专业技能,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并且严格执行:规定实验期间老师应该全程指导与监督,随时了解学生们的实验进度;不定时抽取实验成员更好更快的完成实验任务;推广并表扬实验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兴趣。通过这些小的措施更好的达到老师的监督作用,使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相关的网络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开拓思维。因此在网络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针对性的设计多方面的故障与问题,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及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

  2.3重视综合实验,评价实验效果

  通常在单项实验完成后应该设计综合性实验,否则网络实验便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不能起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作用。综合性实验不同于单项实验,没有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环节,在这一阶段老师只需给出一个实验结果或者较为广泛的实验方向,并不对任何实验细节作任何规定。举例来说,开展局域网综合实验,老师只需对网络性质、规模及实验成果作一个简短的说明,之后由学生独立自主的划分VLAN,规划IP,布置网线,组件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配置等。只有通过这种自主性的综合实验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这种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与问题往往具有突发性,这样一来更能很好地考验学生的排除故障能力与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结束后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也必不可少,它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可通过两部分完成,首先是评价单项实验,然后评价综合实验,从学生在实验中体现的实验知识与技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从而得到实验成果评价。

  2.4培养实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多是根据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述实施的,学生只是机械的听取老师讲述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着步骤操作,根本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实验效果甚微。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就得改革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开辟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实验开展之前,老师只需告知大致的实验方向即可,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点拨,其余部分都得依靠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这样一来才能积极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结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实践教学尚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在未来必须大力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重视学生综合动手设计能力、分析处理技术难题和创新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而且能掌握系统的各个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努力。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论文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就项目教学优点及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对项目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字:项目教学;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仍然比较薄弱,办学体制及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要求。计算机网络是当前社会发展必需工具,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对学生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1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情况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当前世界公认的教学方式,其主要包含目标、设计、实施及评价四个步骤,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其一,项目教学属于探究性学习,学生科自主选择试验及设计方案,能够独立思考并探索、理解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及培养其创新能力。其二,项目教学可将存在联系的各个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全局意识。其三,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四,项目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可更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动机。鉴于此,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项目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学好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关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教学质量不高。其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过分强调理论学习,不能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套性训练,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差,不能满足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二,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如教材选择不合适、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差距大等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其三,教学方法与途径单一,实践性不强,如学校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差。其四,教学设备差,师资力量不足等;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各类设备及软件更新换代迅速,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足够资金投入使得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更新,优秀教学师资不能发挥其作用,使得教学质量差。基于上述分析,充分利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使得各类资源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项目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是通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案例,由师生共同实施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关于项目教学法如何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下面以实例进行分析与介绍。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计算机域名系统(DNS)是重要必学章节,在对于该知识点教学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如教师可设计“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项目对其知识点进行讲解与应用。(1)设计项目某企业以建立局域网,现需通过设计完成用户通过域名访问内部计算机与网站,即建立DNS服务;关于项目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DNS的基本原理、服务器安装及DNS区域建立,客户端设计等。

  (2)项目知识准备与方法完成该项目设计,学生应对DNS基本基本概念及原理有清楚了解,明确其使用方法,掌握DNS建立及测试方法等。其主要任务包括安装DNS服务器、建立正/反向区域、设置客户端、添加正/反向区域记录等。

  (3)项目人员分组及实施根据项目情况,将学生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根据项目情况,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准备好需要的系统环境,并明确其注意问题及相关原则及知识点;指导学生按照项目任务要求完成方案设计。

  (4)项目评价采用过程评价法对学生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详细记录学生在课堂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并做好及时总结。如可以根据任务的具体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客观评价及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寻找学生自身差距,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关于实施项目教学应注意问题分析

  项目教学对教师综合实力有较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足够实践技能。首先在项目任务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应与学生日后工作相结合。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择机对知识进行重点讲解,以助于学生更好完成项目设计。再者,做好考评机制,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评价,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最后,在分组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避免部分学生过分依赖同学,滥竽充数。

  5结束语

  项目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中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该教学方式应用力度,使学生能够及时参与,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创新思维,已达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提高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3

  1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

  物联网时代的计算机技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理对象整合成网络,对我们影响巨大。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达到能源节约的效果。另外物联网有着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优势可以对物体实施更精密及时的控制,这种及时精密的控制和管理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效率。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通过“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2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发展现状

  2.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不高

  面对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由于紧张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为了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从而使知识不能成系统的传授给学生。由于物联网科技的进步速度太快,学校难以有足够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新科技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理论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在面对专业性极强的物联网新技术、新理论学习时,根本达不到自学效果。

  2.2教材更新缓慢,教学内容滞后

  联网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新应用、新技术不断涌现,同时也要求技术人员能动态更新网络知识。虽然现有的网络教材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其更新的速度远不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与物联网相关的网络新技术如Adhoc网络、传感器网络、体域网知识等都未能及时补充到教材里,造成计算机网络教材在内容上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前瞻性、系统性与实践性必定无法得以保证。

  2.3实验条件受限,理论与实践脱节

  网络设备由于其有着较高的科技附加值,因此普遍价格比较昂贵,作为教学主体的学校由于设备仅仅用来教学不能产生直接的利润,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对网络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一套理论,但进行理论实践时面对的却是已经淘汰设备的尴尬现象。这样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刚学习的抽象的知识很快就会被学生忘记。

  3物联网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

  面对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严峻任务,如何对现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成了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我们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目前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彻底的改革。

  3.1加大对硬件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力度

  在当前软件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大量的数据都来自于手工输入或从文件导入的现成数据,这就局限了软件系统的应用领域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如果能多元化的'接收数据,就可以扩大软件系统的使用范围。进入“后硬件”时代后,我们关心的不再是硬件产品的研发,而是在硬件产品后的软件开发,但绝大部分都对硬件产品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硬、软研发脱节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身边对物联网应用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说对超市的射频扫码系统,通过一定的理论技术学习将硬件的教学融汇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将数据采集任务下放到超市的日常运营当中,从而增进学生对数据来源和物联网应用的认识。在现今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就准备对感知层技术应用的教学,一旦物联网技术发展成熟,软件技术便可以顺利的过渡到物联网时代,否则的软件技术教学又将滞后3-4年。

  3.2配备软、硬件结合的物联网软件开发实验室

  如今我们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主要运用PC机和对应软件产品的模拟进行教学实验操作,然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所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够的。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不再是只凭借编写代码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代码编写和硬件设备的系统集成才能实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针对这种特点,我们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建立软、硬件结合的物联网软件开发实验室,让学生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融入硬件使用的相关特性,并且提前掌握物联网的信号收集、传输和处理等知识,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做准备。

  3.3加大教职员工的培训力度,抓好教学工作

  物联网毕竟是近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大多数人都还不是很了解。对于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的概念是接触了不少,但许多学校都缺乏物联网实验室及能指导做物联网实验的技术人员,这也是使学校软件技术跟不上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介于此,可以每学期利用空闲或专门去企业学习锻炼,把先进的技术带入校园。不能闭门造车,落后就要被淘汰。

  4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已经做出了很多改革,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教学困难仍然存在。面对物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今天,我们教学机构需要在保持原有良好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对相关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并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原理为指导,做好物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工作。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职业人才技能要求的提高,在国家的号召下各职业中学相继组织学业水平测试,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员的需求。

  一、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习水平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校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在中职学校实行学业水平测试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更加科学地选拔可用人才。学业水平测试立足于把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加以标准化评价,它往往通过测验来进行,测验的主要衡量指标为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别度。效度指测验测量内容的准确度和有效程度。信度指测量内容的一致性程度。学习应该反映学生学习的稳定水平,避免随机性的影响。对量化来说,测验的信度在0.9以上,测验的效果最具有可靠性。难度指测验内容的难易水平,内容的难度应中等,太难和太简单都不利于学生真实的水平。区分度指测验对学生个体在班级整体水平中的相对位置,测验的区分度一般在40%~60%为最佳。

  在中职教育中引入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的动力,认识到自己教与学水平在学校集体中的相对位置,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中职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功课,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计算机网络课程也应调整教学策略,促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业水平测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等教育阶段施行已有一段时间,所以其积累的经验可以给中职学校提供很多有利于发展的经验。在学业水平测试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教学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探索适应学业水平测试考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

  二、学测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分配

  中职学校使用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测量学生必然会配以相关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作为教学依据。教师应在上课前研读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每一部分的主要知识点、重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吃透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程度合理分配时间。对课本中的重难点放慢讲课速度,适当地进行重复,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学生掌握重难点。讲课内容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循序渐进,避免出现“断层”现象影响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如果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状态整体良好,就可以选择难度稍微较大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对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的影响。

  (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是脱节的。互动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有效方法。在学业水平测试的条件下,学校和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师生互动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将游神或开小差的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听讲的动力。互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最常见的问答式,教师就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思考,紧随课堂节奏。还有问题和方案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讨论课题,安排学生建立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比如,计算机教学中关于局域网的构建问题,在讲完全部知识点后,让学生以学生为单位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局域网的构建方案,最后统一展示学生方案的'设计。在实行学业水平测试的条件下,计算机网络以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理论内容的教学

  近几年,中专职业学校一直很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学业水平测试的设置引导中职学校在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较为枯燥,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适合度较高的教学方法有实物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虚拟机实验法等。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法是最适合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方法,同时配以其他的教学方法相互补充。例如,在讲授路由器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引入路由器模拟仿真软件演示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上课之前和学生计划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树立努力的方向更有助于知识的掌握。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全面展开学业水平测试之际,计算机网络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理论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应对学业水平测试。

  参考文献:

  [1]陈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5).

  [2]李艳,罗琼.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xx(14).

  [3]唐进宝.学测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英语课程中的运用探究[J].校园英语,20xx(12).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5

  本文结合中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模块化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探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实验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体会。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等问题。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笔者尝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中使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尝试的结果表明,在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模块化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模块化教学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上,就是在课程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实验内容按照一定规则或标准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多个具有一定功能、相对独立的实验模块。学生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在实验中通过对模块的灵活搭配进行实验,从而完成了对实验内容的探索与学习。模块化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如下。

  (一)模块化教学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模块化教学是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中的首要位置。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划分成多个任务,然后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解决的方法,制订出解决方案和计划,最后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独立地进行数据测量、数据计算等各个实验环节。

  (二)模块化教学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模块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动手来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需求等存在差异,如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实验,就可能出现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不够积极主动、缺乏互动、学习效率不够高等情况,而模块化教学在模块设置上采用了化繁为简的设计方式,把学习内容按功能细分成多个简单易操作的模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学习模块,这样,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三)模块化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团队精神。模块化教学模式向学生提供了一种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模式,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一般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必须通力合作、相互学习,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善于相互关注、倾听、合作、遵守规则的习惯,改变了以往实验过程中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的状态。

  二、计算机网络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模块的设计及选取原则。首先,模块的设计与选取应结合专业特点,体现能力培养这一核心。采用模块化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到实用技能,所以在进行模块设计时,所设计出来的模块目标应明确,每个模块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要突出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学生学习之后,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专业方面得到发展。

  其次,模块的设计与选取应体现适宜性这一原则。在进行模块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难易要适中。对比较复杂的内容,可以分成几子模块,但不能把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生搬硬套地细分成块,要确保每个模块有相应的目标和知识点,且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模块的设计与选取应与单元实验内容衔接,要有连贯性。模块教学需要我们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过程,重视单元实验内容之间衔接,保证模块实验的连贯性,重视实验过程的整体训练。从学生的角度,给予学生循环选择模块或跳选模块的机会,强化模块的衔接和前后呼应,不能因为实验过程的间断而对实验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产生影响。

  第四,模块的设计与选取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模块设计时,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操作,所选定的模块应能代表一个知识点或一种技能,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否则指定的模块就没有什么意义。模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与操作,方便教师及时对教学进行总结与评价,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模块化内容划分办法。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上突显“重基础,重技能,重做人,重升级”的办学特色,近年来狠抓教学质量,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着力推行“打造硬技术,培养软实力”人才培养模式。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模块设置上,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重点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将实验内容按基础型、专业型、综合型三个层次进行划分,每个层次实验内容按照“模块+任务”的方式设置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基础型模块:主要是简单的操作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其中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网线制作、常用网络命令、TCP/IP配置与测试、资源共享、网络故障等模块内容。具体的要求是:(1)掌握服务器、工作站和网络连接设备,了解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2)熟悉两种类型双绞线568A与568B的制作及测量;(3)掌握IP地址的`设置及Ping命令的使用;(4)掌握文件共享及设备共享的设置;(5)懂得网络基本故障的判断与定位。基础型模块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实验环境、仪器设备,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做好后续实验作打好基础。

  专业型模块:主要包括网络的组建、网络的配置与安全等模块。内容涉及到对等网的组建、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xxServer安装与配置、路由器及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www网页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小型局域网的组网、网络安全等技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安装调试、维护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部分模块专业性较强,是从专业方向、实际应用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综合型模块:构建一个中小型企业网的案例。这个综合模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主要内容涉及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路由器和交换面的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故障处理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实践能力,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模块化实验的教学评价。科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模块化的教学评价是通过对模块化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效果的判断,来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或改进教师的授课策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模块化实验的教学评价方式分单元模块的评价和综合模块的评价两个方面。评价的主要标准是根据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实验过程出现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是否能用学到的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判断,评定成绩主要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不达标四种类型。一般来说,单元模块的评价就是对单个教学模块在实验结束时进行一次单元考核,考核的样式灵活多样,一般都要重点观察学生的实验完成的情况、教师提问学生答辩情况、实验报告填写情况、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急处理情况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具体操作是,在实验小组中让学生选出代表对实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同学们的参与程度、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以及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进行说明。让学生自我评价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综合模块的评价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而且要注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例如,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实验中,可以从学生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局域网组建来确定知识点能否得到落实;从实验过程是否规范、科学,学生是否能独立操作完成任务情况等来考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危机处理情况等检查学生的创造性。

  三、在实验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体会

  (一)凝练模块内容,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中实施模块化教学,首先,是教师的课前准备。每一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都要提前做一做,这样教师才能对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了如指掌,才能根据实验需求对模块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明白在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各种失败或事故;其次,是学生的课前准备。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好实验内容,了解实验任务,准备好实验报告、制订好实验计划、设计好实验步骤,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按计划有序进行。

  (二)建立有效的实验合作小组。模块化教学主要是以小组或团体为单位,以模块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构建良好的合作小组非常重要,小组合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最终效果。小组中的成员的多少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4至6人一组比较合适,人数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操作和学习的效果。在小组中,一般每个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可以设操作员、记录员、组长等,学生的分工不是一成不变,要不断轮换;小组的成员在实验前一般要求明确实验的任务和目标,并做好分工和计划,这样学生在实验时目标就比较明确,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边缘人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去。

  (三)学生的实验尽可能采用开放式的实验。在模块化实验中实施开放式实验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宽松的学习方式和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生在课内、课外有效地学习。在模块化教学中,每个模块的课程目标相对比较明确,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够懂得实验的模块要做些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所以,采用开放式的实验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课外可以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对实验进行主动研究和探索,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操作。

  (四)配套模拟软件,实行虚实结合,提高学生模块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内容较多、更新过快,在实验中有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法完成相应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模拟软件建立模拟实验环境,仿真各种实验过程,也可达到进行实验的目的。目前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方面常用的模拟平台有Cisco Packet Tracer,Boson NetSim for CCNA,华为eNSP等,以思科网络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为例,(下转第94页)(上接第92页)在计算机终端装上Cisco Packet Tracer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模拟网络中的各种设备,搭建各种网络环境,观察网络设备实时运行情况。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使用模拟软件,是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丰富和补充,起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作用,达到了通过实验教学促进能力提升的目的。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了实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完善实验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论文11-17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07-27

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07-28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论文02-17

有效教学论文 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1-03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论文7篇02-17

教育教学论文12-10

地理教学论文02-17

美术教学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