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术实验教材为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感受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09 12:18:00 美术论文 我要投稿

以人教版美术实验教材为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感受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改革,赋予了美术教育新的理念和生机,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美术课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它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方式。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重视当今的美术教育。

以人教版美术实验教材为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感受教育论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倡导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多元化;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的培养。体现了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的基础上,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现代意识和中国特色等“课改”新思想、理念。在此就本教材的使用浅谈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的研究历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甚至一谈到教学研究,就是“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如果不能了解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特点,就是有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刚从美术师范学校毕业的美术教师,对自己刚刚开始的教学工作非常认真的进行准备,很多新教师会出现运用美术专业学校的教学模式给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严重挫伤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法、习惯没有了解、没有研究。同样,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或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不同。都需要教师进行了解和研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就抓住了学生喜欢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这一特点。将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美术,学习美术。

  我在教学中了解了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绘画和进行工艺创作的一些特点,避免了一些教学的失误,教学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幼稚,大胆,随意发挥的本能特别强。但他们的想象常常是漫无目的,很容易走题,很容易忽视讨论问题的重点,而去关注与问题无关的其它方面。所以,课堂上在对他们进行提问的时候,要事先加以规范,要让他们的思维跟着问题的主线走,以防走题。这种方法有利于引导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又便于意见的集中,可以集体合作解决问题。

  现在的教学已经不止是知识的传授这么简单,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启发学生,让知识在学生的脑中发展、升华,做到学以致用。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把握不住学生的思维动向,就制定不出好的教学方法。所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作为研究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认真备课与不被教案所束缚

  备课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目标、结构、层次、方法等准备一个执行方案。只有认真备课才能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但课堂教学决不能完全照搬教案。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同一型号、相同功能的机器,而是一群有不同思想、个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是没有标准的,我们无法预知。他们随时都会有新的想法产生,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会被他们的奇思妙想打乱。所以,课堂上教师要随机应变,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创作。如:在《重叠的'图形》一课中,很多学生都在做一些图形的重叠,突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正在做英文字母的重叠制作,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我把握这一时机对他进行表扬,并强调他作品的与众不同。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一会儿就出现了汉字“森”“鑫”、标点符号、数字等形式的重叠方式,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就会如“县花一现”转瞬即逝。教师不应被教案所束缚,应该围绕课堂的主体──学生,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他们去想象、去创造。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灵活使用教案,不要被其所束缚。

  三、允许学生出错

  美术学科与别的学科不同,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每个人的情感、兴趣、爱好、性格等都可以在这里获得一个自由的空间,创造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美术学科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美术作品的作者可以主观去表现一个事物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具有自己个人观点、见解的,是主观的。也就是自己个性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美术课上要求学生自由大胆地想象和富有个性地创作。如果教师怕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错误,而给学生面面俱到地讲述和硬性规定一些注意事项,制作步骤,就会束缚学生的创作思维,丧失学生的个性。还有,如果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就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不可避免。怎样才能既不束缚学生思想,又能解决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呢?我认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出错,知道了学生出现什么样的错,我们随时解决就行。同时学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出错,他就会对此进行特别的关注,这样对学生的印象更深。而且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发展。如:在《会转的玩具》一课中,开始我并没有讲风车的“中轴线”。创作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将风车的“中轴线”扎偏了,风车转的不是很顺溜。这时我还没有直接纠正这个错误,而是问其他同学:“为什么他的风车转的不顺溜?”很多学生指出:“他风车上的大头针扎偏了”。我借助这一契机马上讲“中轴线”的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年龄特点,不要怕出现问题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敢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自由发挥,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张扬,健康发展。

  四、教学中“重思想”,但不“轻技法”

  过去的美术教育往往局限于对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并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观点最终导致学生的美术技能提高了,但学生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方式缺少个性和主观表现力。新课改以来我们改变了这种“重技法,轻思想”的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得到了体现。

  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以为美术技法的学习已经过时了,不符和“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又倒向了“重思想,轻技法。”但是,没有技法,就失去美术的“术”。没有“术”,用什么来表现美?技法是美术存在的基础,是表现美的方法。没有技法美术就不能存在。但美术也不能只重技法而忽视思想。表现思想是美术的最终目的,没有思想的美术作品,谈不上“美”。美术不是单纯的技法表现,是利用技法表现思想,表现“美”。课堂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美术技法,表现学生的思想情感,表现生活,表现美。所以,技法和思想是相互辨证的,互为条件的,谁也离不开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采用“显线和隐线”并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能够得到体现。

  多元化、轻松、自由、带有游戏性的学习方式不是让学生只知道玩。而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包含两条主线──“显线、隐线”。显线:就是通过设置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游戏、表现。隐线:是将各种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含在游戏、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游戏、活动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魔幻的颜色》一课,从表面看好象是带领学生进行色彩游戏的活动,实际是让学生在愉悦的色彩游戏活动中,认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所以,“显线和隐线”并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思想和技能和谐统一的教学思想。

  五、展示学生作品是单纯展示还是交流

  学生作品的展示是每节课必须进行的。展示的目的何在?是让学生单纯的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谁的作品好看吗?我认为,展示作品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给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别的同学的作品中得到启示,不断完善自己。应该是学生参与评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公正地评价自己和肯定他人。

  一个学生的想法是有限的,全班同学都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互相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所以作品的展示不能放在课堂的后面,放在后面展示完也就下课了,学生没事了,作品也不能修改了,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为可以将作品展示穿插于整个创作过程,学生的作品不一定非要做完了才展示,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展示的时候要注意,展示作品必须要有独特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起到相互交流和学习的目的。如:在《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中,一个学生展了自己设计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设计了“可以飞的自行车”、可以上楼梯的自行车、能变形的自行车等等。小学阶段的美术创作就象一张封窗纸,一个学生捅破了,其他学生都会感到光亮。作品展示的同时又是一个学生参与评价的平台。当大多数学生作品完成的时候要进行整体展示。可以让学生先评价自己的作品,再评价别的同学的作品,指出自己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看一下别的同学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借鉴之处等等。

  我们不能为展示而展示。学生作品的展示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发挥作品展示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使新的评价机制能在其中得到体现。

  美术教育改革对我们广大美术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契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的使用,给我们进行美术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灵活使用教材、教案;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以及美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公正的评价自己和肯定他人,使新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中得到体现;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

【以美术实验教材为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感受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教学教育论文12-15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9-10

美术教师如何读教材-以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为例07-12

浅谈中学美术的教材与教学方法01-20

浅谈中学美术的教材与教学方法01-20

浅谈赏识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运用论文09-13

浅谈幼儿的美术教育论文10-08

浅谈高职教材管理思考与建议教育论文12-29

浅谈阅读材料的使用策略-以苏科版课标教材为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