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建构评价机制论文

时间:2021-09-09 17:27:40 美术论文 我要投稿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建构评价机制论文

  现行美术课堂教学体制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恰当的艺术批评手段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更为鲜见。实践证明,艺术批评的结果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起着相当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视觉认知能力和审美修养的提高;艺术批评既可以在美术理论教学(如鉴赏课)中运用,也可以在技能训练课中实践。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恰当地运用艺术批评手段来进行教学,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下面就谈谈我的观点以及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几点想法和措施: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建构评价机制论文

  一、艺术批评的对象

  1.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和艺术震憾力强的世界名作(如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们》、凡·高的《星月夜》等)。

  2.学生自己的作品。可能会有一些人认为对学生作品的评价用“艺术评价”是夸大其词,其实不然,在学生作品当中我们同样可找到它们所内涵的艺术语言和时代背景等等因素。

  二、艺术批评的表达方式

  对造型艺术的批评大多是内隐的行为,当人们面对艺术作品时,心理肯定会产生各种反应,即:他对作品是如何看待的?他的观察结果是如何表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了解这些反应一般都是通过学生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得到的,简而言之,这种表达方式就是艺术批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阐述。

  著名艺术评论家莫里斯·威兹(MorrisWeiz)将阐述分为描述、诠释与评判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在阐述深度和内容上有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酌情采纳运用。

  三、艺术批评的实践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的阐述

  一句美国俗语说得好:“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因为每个人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艺术素养、审美经验、生活体验以及民族、年龄、性别等诸多因素不同,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也有差异。教师过早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能会成为学生思维和认识的屏障,因而,在教学实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作用。

  一个学生说他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件作品、某一个艺术家绝对没有错。比如我们展示后印象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肯定会有学生说“这是件伟大的作品”、“我不喜欢这幅画”等各种不同见解。那么教师就可以追问他们作出判断的理由,尽可能地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的一件或多件作品,然后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反映。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是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参与了评判,所以评判中的不公平甚至不友好倾向都削弱了。这种做法最起码有以下三种潜在的好处:①它允许每个学生就他所做的进行讨论,这正是艺术课程之中艺术批评领域的行为;②让学生全面了解其他学生是如何处理他也曾经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公开了他们的成功,也公开了他们的失败;③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诊断式地运用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同班同学作品反应如何?形式?主题?注意学生第一眼所见与第一反应可以使教师理解学生错过了什么。

  由于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审美经验还不够多,因此,他们的阐述大多数只是一件作品的表象,这种阐述类型就是前面所提及到的'莫里斯·威兹的描述理念。虽然这些仅仅是片面的、肤浅的,却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教师应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2.教师介入的阐述

  学生阐述仅仅是对艺术形体“字面”上的注意,是第一步。我们所期待的当然不只是这些,而是超越了视觉表形的描述性,叫做诠释性描述。如下面一段对毕加索《对话》的评论:“两个人似乎势不两立,丈夫笔直地站着,居高临下,妻子郁郁寡欢地坐在椅子中。她被囚禁在这张椅子里,四面都被封闭着,椅子的扶手环绕着她。全面的环境都是她的樊笼,敞开的窗户仿佛是一条出路,但也是铁栏杆阻拦”,“男性形象居高临下,……条纹睡衣上的每一根线条都笔直的,显示出他是一个支配欲极强的人”,“他甚至比画中所有的景物都大”,“这场充满敌意的对话中唯一的词句是铁栏杆的图案写成的“NON”(法语:不),是他对他的消极、被动自闭的妻子说不,还是她对他偏激的生活态度说不?他们永远无法彼此认同”。

  分析以上评论可以看出,评论家运用了富有创造力的明喻来形容画面中两主人公复杂的关系和心态。“郁郁寡欢”、“囚禁”、“充满敌意”这些语言的努力以使读者超越文字、环境极力经营出作品的表现意味。可以看出这种阐述不是文字描述而是诠释、类比与暗示。教师在学生的能力基础上适当介入,打出诗意的类比,将这些类比组合在一起,使他们更深切地体验到马蒂斯这幅画的丰富内涵,这种阐述是创造性阐述。

  一些艺术教育者断言,对艺术进行语言表达是有害的,它将视觉经验削弱到了文字经验的地位。人们不应运用他的智力工具语言作为体验视觉艺术的工具。这种说法我觉得有失偏颇,我认为艺术批评的责任更在于帮助那些能力弱的人看得清楚。“尽管语言文字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取代视觉,却可以作为美学经验的助产士,当它被学生所用时,能够提供学生观看及感觉的依据。”

  (注:艺术批评范围极广,这里主要指向之一是在作品,它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描述、诠释和评判作用,从而促进社会性美育。)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建构评价机制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论文11-25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07-30

机制设计理论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论文01-09

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论文10-03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多元评价论文04-24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及建构论文10-06

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的建构论文06-28

建构主义下高职美术教学探究论文10-28

浅谈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的建构论文06-10